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39:30

2010-02-05 10:25:46   来自:吉尔伯茶 (恍然若梦逍遥间,泯然于众自顾怜)
心理学与生活的评论   
“别傻了,放下吧。”或者“别想了,看开点。”伤心欲绝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对你说的最多的话恐怕就是这两句。可是效果往往没那么好。有些人继续找人倾诉,依旧会想不开;而有些人非常想要放下,结果却越发放不下。
相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会议发言时我们越在内心鼓励自己自信轻松,就越会觉得紧张;失眠时我们越想着尽快入睡,就越会辗转难眠;害羞的人越是暗示自己见人要表现的大方,结果越发拘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为什么这些情感上、生活上的痛苦会如此让人纠结?我们遭遇了,然后找一个知心的好友倾诉,顺带获得了安慰、快乐、信心和勇气,但是为什么,在过后不久,我们又会因为一首歌曲、一片枯叶、一袭落霞、一部电影、一处景色、一盘菜,而再次哽咽,深陷痛苦的涡流?为什么下次遇到了相似的场景,我们又会感到不安和恐慌,然后事后责备自己的愚笨?
下面我借由自己的经验抛砖引玉,谈谈一个人到底如何才能自信、快乐的生活。如果你看完后能理解到其实这篇文章毫无意义,那么说明你已经渐臻佳境。
1.所谓自信,只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我们经常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自信是意志强的结果。人们会举出很多例子,比如诸葛亮、比如拿破仑,但是即便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其铤而走险也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决断,他意志坚决,但是我想坐在城楼之上也并非无一丝恐慌。
其实自信只可能源自经验,当然胡搅蛮缠和目中无人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自信并不是天生的,我们觉得一个人很自信,其实那都是环境造就的。在我们性格形成之初,如果我们做了一件事,无论成功或者失败,若能从中体验到超出我们预期的成就感,那就能积累一点自信。有的人很幸运,从小有很好的教育方法和家庭环境,积累了自信外向的性格。而有的人因为家庭变故、教育方法不当,很多成就感会被否决,比如父母限制孩子活动、严厉的家教、不经常鼓励孩子等等,这种经历的作用就没有体现出来。所以我一直认为,年轻人都应该学学心理学,如果知道父母和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决定性作用(性格一旦形成很难彻底改变),那就不能让下一代经历我们曾走过的路。
而当我们性格定型之后(大致就是高中之前),虽然这时我们能自由的左右成就感的多少,但是对于同一件事,不同性格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很难改变。这就是为何往往性格自信的人在多年之后更为自信,而自卑的人却更加自卑、自闭。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性格外向的人会把心理能量更多的投向外界,多去参加社会活动,遇见更多更杂的人;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出于恐惧和自我保护更多的把能量投向内心,结果越关注自己内心的烦恼,人就越恐慌。很多自卑的人由此还会在内心瞧不起胆怯的自己,但却又不去把能量投向外界。他们一方面很想尝试某件事,他们渴望表现自己,让别人看到其实自己也可以很自信,但是却又害怕遭受失败,他们下了很高的期望,内心也会做很久的挣扎,很长的准备,最后却又放弃了尝试,或者干脆表现出不屑尝试来展示自信。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学校课堂上经常遇到。
但是困扰依旧还在,缺乏自信的人为此会在书中寻找答案。开始会欣喜若狂,以为找到了症结所在,但数日过后,那些诸如“我定成功!”“我能行!”“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外在是内在的反映”等的心理暗示语便失去了作用。甚至至今还有太多所谓的“成功学”“励志书”等在推崇这种看似积极实则逃避自我的心理暗示法,时不时的还拿“心理磁场”等术语出来唬人。这些励志书或者伪灵修书的确激励人心,但是这些其实完全都是出自作者广博的见识和频繁的经历。但是很多书却不说明这一点的重要性,企图以他们自己的经历鼓动读者,其实真正能让你自信的,不是这些没营养的励志书,不是那些漂亮的暗示语,也不是一套套逻辑缜密的哲学道理,只有自己,只有你的经历才能让你自信。没有经验支持的意志和暗示出来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如果你还困在意志的暗示之中,而不努力去多多经历生活、事业、爱情等等,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你都不会获得自信。抛弃那些励志书吧,你要多与社会上各种人交往,然后用心体验,只有再在体验中才能渐渐克服自卑,收获自信。记住,经历是唯一能让你内心得到成长的方式,而不是知识。
2.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开头已经说到,那些越是刻意的心理暗示,反倒会更加引起内心的恐慌。森田正马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其实有时候痛苦的已经不是痛苦本身,而是对于痛苦的感受加深了这种痛苦。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迫切的想知道我们为什么痛苦,当我们把心理能量过分的集中于内心时,痛苦只会被无限的放大。如果越是刻意,就越无法改变。我们没有人能做到禅宗那样,完全毫无痛苦的洞察着自己的内心。那是神一般的境界,谁人都想要达到,但是却永远达不到。要想不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带着痛苦生活。
这里聊举一例。我曾被人戏称为“妇联主任”,经常成为倾诉的对象。在这些女孩中,有一个问题最为严重,一开始我只是倾听,因为对于女孩而言,倾听就能起到一半的疗效。她的痛苦其实很平常,就是被男友虐待却死心塌地的爱着他,男友大学毕业回到远方,她伤心欲绝。我知道接受现实是避免更多痛苦的第一步,但是对于一个深处痛苦之中的人来说,接受现实绝非易事,甚至是不可能。我不停的劝说她要接受其待你并不好,并且已经离去的现实,开始崭新的生活,每次看似心情好转,但是数日之后其又再次倾诉衷肠。她亦是对我说过,她想要摆脱这种痛苦,但是每每又再次陷进去。对这种痛苦的关注,让她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我遂发现理性在情绪面前的脆弱,对于撕心裂肺的痛苦,唯一治疗的方式,就是逃避,也就是带着痛苦去生活,而不是去消灭这种痛苦。因为没有人能做到全然的正视和面对这种痛苦而不动情愫,只有在时光和生活的消磨下,这种痛苦才会愈发变得微弱。所以我鼓励她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生活上,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她在学校谋得一份要职,并报了商务英语考试,最近我问她近况如何时,她说前男友刚给她发了短信祝福她找到了新男友,她却一点感觉都没有,还回复了句:神经病吧你!
所以不能把心理能量过多的投向内心,去关注痛苦和痛苦的原因,那样等于自残。逃避这种痛苦是唯一的解脱之道,这种逃避的方式是一种移情,可以找个新恋人(如果你想尽快忘记失恋的痛苦,我告诉你,这是唯一的方式)或者做点其他你非常感兴趣的事,但是在一开始,千万别做需要过多思考的事情。而且,心里一定要事先给自己留有余地,做好再一次陷入痛苦的可能,其实也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痛苦中,才能最终忘却这种痛苦。还有,除了你自己之外,别指望任何人能帮你做到这些。当然,这里的所谓的逃避是一种积极的逃避,如果你选择不利于人生目标实现的方式,比如疯玩、泡吧、赌博、酗酒等,那你就做好痛苦一辈子的准备吧。
对于失眠等等,其实也是如此。失眠本身很正常,只是对于失眠的焦虑让人更加睡不着觉。失眠时不要去关注失眠的痛苦,可以去做些其他事。其实对于经常失眠的人而言,如果多多将心理能量关注于外在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失眠过后,即使2-3小时的睡眠,即使头昏昏沉沉,第二天的工作也能做好。我就是如此。凡事都不要刻意,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指向工作学习,不太关注自己的身心,其实烦恼能少很多。
3.别把认识自己当成目的,真正的成长在于行动。
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会第一个拿自己开刀,这第一步棋就已经走错了。其实对于心理学而言,其真正能受用的对象,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自己是无法通过心理学去获得任何改变的,如果走火入魔,可能情况会更糟。人的内心是永无止境的,你窥探不完。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而不是自己的,不然就陷入了主观和伪科学的圈圈中。我们的心理往往会被自己的意志、观念、经验、内心矛盾等等模糊化,要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只有通过别人的观察和实验,当然前提是你得绝对的坦诚。
你会说,我是为了认识自己。那我和你说,认识自己不必那么刻意,而且更不能为了改变自己而去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只需要一个概念化的程度,比如自己是如何的性格、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等等,即可。对于你是如何思考、如何行为(比如为何我如此注重自己的形象、为何我这么容易害羞、为何我今天又失眠了等等)的,这些就像一个黑洞,你若是深究自己,会越陷越深,而且得不到答案。
有这样的说法:六十年前,老衲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前,老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老衲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也就是说,当你认识得越多,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多,那样事实的真相反倒有可能被蒙蔽住。认识自己也是如此,如果刻意,反倒看不清自己,但是又只有经历认识这个过程,才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有可能绕了一圈,你发现认识了自己(怕已是老大不小了),但是回头细看,原来自己还是当初的自己,而且生活中的问题并未有所改观,但却已无多少时日抱以行动改变之。
没有必要活得太明白,那样太累。去挖掘自己时,会被多重人格的自己所困扰,那样容易被情绪束缚住,就不可能有目的的生活。生活中布满了巧合和意外,很多问题是无法用脑子解决的,想的在透彻也无济于事,只能通过行动用身体的体验去理解。
你认为这篇评论:
有用
266
没用
4
分享到    推荐
X登录 · · · · · ·
Email:
密  码: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2010-02-05 14:24:43小刀
本人就是那种典型的关注自己 ,关注内心感受,结果使得自己沉溺在痛苦之中越发出不来的那种人。
2010-02-05 14:37:30陈小米
我很喜欢篇评论。
2010-02-05 14:37:46凉
很好很客观
2010-02-05 15:16:00〇畏.先生
写的不错
2010-02-05 15:34:28卡梅拉
看后很受益,以前确实看过很多那种励志书,但没有用,看了这篇文章才明白为什么.
2010-02-05 16:20:44allena
没有必要活得太明白,那样太累。
2010-02-05 16:48:28长江后浪
感觉挺好。
2010-02-05 17:06:23Katie
太钻牛角尖,伤害的只会是爱自己的人,父母还有朋友,那些真正伤害你的人,是不会同情你的遭遇。。。战胜自己的情感,是每一个人通往幸福路上必经路。
2010-02-05 17:58:56梵心
写的好 看后有收获
2010-02-05 18:01:34没歇拉
有些话点到了我
2010-02-05 18:10:54喜洋洋
写得太好了 没有必要活得太明白 那样太累了 要想不痛苦 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只能这样
2010-02-05 18:16:00冬至惊鸿
感受体验,这也许就是自我救赎的路径。
2010-02-05 19:02:06O
恩 加油
2010-02-05 20:23:10沙与沫
活了多长时间,思考自己思考了多长时间,痛苦不能自拔。经历一些事情,发觉自己力量的微薄,痛到极致时竟乐享其中,慢慢蜕变,向外放开自己,坦然淡然些许做到一些…这些文字象老朋友一样,曾经在自己脑子里来回折腾…
2010-02-05 22:02:20Mr。G
没有经验支持的意志和暗示出来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经历是唯一能让你内心得到成长的方式,而不是知识。
+++++++1
2010-02-05 22:14:06carrot
我喜欢
2010-02-05 22:24:12effie
最近自己也是这样的苦恼,不断的剖析自己,想不明白,生活本来就是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不要太刻意的去在意,顺其自然的经历和体会
2010-02-05 23:01:16Little J
说的很有道理啊!自信使自己从内心相信自己,痛苦不是一味的逃避而是勇敢的正视
2010-02-05 23:37:31槛外飞雪
痛苦是人性使然,只是人自己不知道而已
2010-02-05 23:56:23sisi
改变你能改变的,放弃那些你不能改变的。
2010-02-06 00:27:47偶要面若桃花
说的不错 支持你
2010-02-06 08:24:36garfield
楼主说的太精辟了~~~收获不小~~谢谢了~~
2010-02-06 10:36:52KATRICK
没做过科研的看这个原来像看小说啊
2010-02-06 10:54:59银杏树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见解,与以往看到的有很大不同,让人醍醐灌顶。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多做点事,而不是坐着思考自己。像作者所说“发现理性在情绪面前的脆弱”,而且“没有人能做到禅宗那样,完全毫无痛苦的洞察着自己的内心”,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带着痛苦生活”。让痛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带着她去经历更多的事,也许慢慢就发现当时的痛苦不值一提,又或许当时的痛苦与自己融为一体,教会自己避免伤害,从而变成了自己的财富。勤快起来吧,生活很美好
2010-02-06 12:34:58kiki
写的不错
2010-02-06 15:22:22清水檀香
有些论调触动心底最绵延的那一隅,深深感怀。常常在思考,却终不能化解,而陷入一味的苦痛中不能自拔。自视理智,却终是糊涂。却也真如笔者所言所谓的“理性”在情绪面前的“脆弱”,愈是想解脱,愈难摆脱,致使自己沦陷于自我营造的坟墓中而临近窒息的埋葬。缓过神来细探,却终是选择逃脱来抚平羁绊悲悯伤口。或许,去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去找寻一个新的恋人,学会带着痛苦生活,看的远点,而不恣意自残,会是一出新的人生剧目。
因为历经,所以记取;
因为感怀,所以铭记;
因为经验,所以成长。
2010-02-06 15:54:05Jonn
突然想起新约·詹姆斯中的一句话:
Enjoy the endurance of life 放在这里不错!
2010-02-06 18:16:04月冥
挺不错的。我本来最近挺困惑的。不过看了之后感觉好多了
2010-02-06 18:33:02朝圣者
思想是我们的监狱,只有走出思想的监狱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但是思想的监狱无处不在,因此心灵的自由也总是有限度的。。时间。。空间的限制。。
2010-02-06 21:26:58Ella
“如果你看完后能理解到其实这篇文章毫无意义,那么说明你已经渐臻佳境。 ”
有道理,哈哈~
2010-02-06 23:59:00silentgreen
我到不觉得这篇评论应该属于这本书……囧……虽然它说出了大多数人的经历和常识。
2010-02-07 00:07:13beifangxiaozi
这几天刚经历了点事,什么话劝说都不好使,甚至适得其反。偶尔看到了佛教中有句:不可说,说了就是错。我尝试让自己安静下来,去做别的事情,让对方安静下来,只要静下来心才会恢复。
又看到这句“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我觉得该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赞一个!
2010-02-07 03:07:42球球
很喜欢上面的文字。印象里绝大多数想学心理学的人都是为了帮自己摆脱困境,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事都是螺旋上升,包括摆脱自卑,痛苦和如何找到真实的自己。
2010-02-07 21:28:51一坨
豁然开朗
2010-02-08 15:45:34橙子蜜
很有启发.
2010-02-08 21:42:38九片片
受教了
好吧,接下来带着痛苦勇敢地生活去~
2010-02-09 11:04:25cathelina
就是说给我听的文章 而且我后悔昨天扫了一眼没看它 如果看了 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痛苦和后悔 不过依然感激它让我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法 谢谢
2010-02-09 16:33:59思嘉
很喜欢的评论,谢谢你的分享
2010-02-12 11:45:04小小高
想学心理学呢
2010-02-12 21:16:48言
确实是只有行动了才能悟到一些东西,别人口头的经验对自身的感悟作用不大。
2010-02-18 16:08:45苏小妹
写得挺棒的,好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哦。我对于楼主的观点有一点疑问,希望一起探讨。
首先,不知你所谓的伪灵修书是哪一些,不过我还是相信人的意识敏感度确实有高下之分,自己体验不到不等于别人体验不到,还是报以尊重为好。
另外,你说到要用行动去增加经验,那么如果自卑的人在经验中更受打击,如何才能积累自信?
至于逃避痛苦,可能是我太揪字眼,总感觉未免消极。
最后一部分说得很对,想必是受了不少存在主义的影响。用行动去体验,很是赞同。
看来我也“渐臻佳境”。
2010-02-18 20:19:14吉尔伯茶
呵呵,谢谢。
1.我觉得有些书不尊重读者,但是用“伪”字也不至于到不尊重它们的地步,情况也恰恰如此,市面上的通俗心理学读物比比皆是,打着畅销的幌子,暂时性的通过一些暗示语乐得读者好像找到了症结所在,其实问题哪有这么简单。
2.要读就读经典的书籍,如果真的想要有所改变的话,不能怕多花时间在文字上,虽然文字说明不了一切,但不能排斥文字。但是一些书,在我看来,更应该避免去读。
3.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这些“伪”灵修书的作用,我承认这种暗示的力量很强大,但是暗示本质上是与现实生活和真实自我脱节的,在没有反复强化进潜意识之前,您所谓的体验的作用是很短暂的,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反复不停的读这些“伪”灵修书,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前提是他有足够的时间。
4.我指的“逃避痛苦”也可以理解为直面痛苦,只是方式有别于常人的理解。有说“直面内心的恐惧”,也有说要去刨根究底为何自己会如此痛苦而且还不受自我控制,就像分析疗法一样,那些答案很多只是一剂安慰剂,是人们为自己行为的开脱,当疗效过去,遇到新的刺激源,问题又复发。人的内心深不可测,绝对不会有准确的答案。去纠结于为何痛苦和痛苦本身,不如带着这种痛苦继续生活。人的心理能量有限,关注外在生活时自然不会太关注内在,但是痛苦会反复是肯定的,因为你不可能不关注内心,一定要提前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不然问题只会更糟。
5.自卑与经验的问题您终于是发现了,呵呵,写的有些急,我后来才意识到没有说清楚,豆瓣要审查文章,也就没改,这里补上。
自卑攻略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999005/
2010-02-19 18:56:33微晓
很感谢
收获颇多
可是ls的链接为什么访问不了呢?
2010-02-19 19:00:41吉尔伯茶
不是吧...或者点击本页面右侧”我的其他评论 · · · · · · “里第一个...
2010-02-20 10:40:00小蛮
同意1,不同意2,3
2010-02-24 21:53:28lytton
被点到了~~
2010-02-26 20:16:09木村
同意。带着痛苦生活。
2010-02-28 00:14:02卢卢
要想不痛苦,带着痛苦生活。很喜欢这句,痛苦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2010-03-01 00:29:38金金阳
说得很有道理~决定去学学心理学,对我们的下一代有益的~
2010-03-03 20:51:20Detours
呵呵~
2010-03-06 16:08:27max_min
这是学完心理学的结果嘛?感觉很不一样 好像转了一个身 突然发现原来可以这样
2010-03-07 21:09:27空白
写的很好!
2010-03-08 16:51:57sita
我不赞同:自己是无法通过心理学去获得任何改变的,如果走火入魔,可能情况会更糟。
2010-03-08 19:39:16吉尔伯茶
呵呵,其实当你走出去(相对于仅靠看书就想改变自己)之后,会发现自己的行为、决定,还是建立在自己原先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上,像本能、像惯性一样,当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或者一个决定时,一般人是想不到这些心理学原理的,情绪倾向和情境的作用是巨大的,理性在那时只会退居二线。
要想彻底的改变,只有反复咀嚼这些书,并且通过强大的敏锐觉察力控制情绪,最后在行动中矫正,不断强化,把这些新的行为方式印刻进潜意识。但这,异常艰巨。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真的大的惊人。
呵呵,所以与其改变,不如做最真实的自己,还来得轻松自在。
2010-03-09 19:19:32Jet
现在的我,也在学心理学,一开始我也以为学心理学,首先能更清楚自己,进而才能帮助他人。现在我发现,过于关注自己的内心只会让自己陷得更深,痛苦也好自卑也好,仅仅依靠内省对问题的解决于事无补,甚或更易钻牛角尖。
关于自信自卑的问题,我也很赞同,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对性格的影响太大太深了,很多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心理学其实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
写得真好,获益良多,也让我认真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今后的路,谢谢!
2010-03-12 17:19:20winsea
也就是要接受痛苦吧,而不是排斥,我们之所以想寻根问底,就是想排斥痛苦,可是越是排斥,反而越痛苦
2010-03-14 15:43:43Jack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某些观点确实是新颖的,对我来说。
作者很多观点是我经历过的,痛苦过的,亦如作者所言,我兴起看心理学的念头是出于研究下自己。
作者说言是科学的,是真理。(否则,不会觉得句句都只击内心)
突发奇想:心理学应该是失败者(不自信者、内向者、自卑者)研究出来的吧。如果一切顺利,只会坐享成
功的果实(喜悦)。不会关注内心原有如斯痛苦(失败)吧!
总的来说,让时间来证明吧!
时间……时间…… 如果能超越时间的束缚,或许真理也无所谓了!
如果觉得无味,关注终久会结束(死亡、终结),那就没必要再继续下去(活着)。正像有人说的:生命的精
彩正在于未来的茫不可测。或者,精彩在于过程。在于沿途的风景,而不是终点。
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当前的经典指引着你,也许下一个经典由你来缔造!
美好是人的追求。奋斗,只为能活得更好!(诉求于书本)
只是那些没有文化,生活在最底层的存在又该由谁来解救?期望政府么?
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
有些人一辈子也不需看此类文章,没必要;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能看到此类文章,很可惜。
……
2010-03-30 11:03:27silence
要想不痛苦,唯有带着痛苦生活~~~
2010-04-01 17:18:28顾略
有点启发 很关注自己的内心确实很痛苦
不如知道自己的性格 优点和缺点和需求
简单的做自己 努力就好了
2010-04-16 12:29:40疑银落
写得真是好呢~让我想通了一点问题!!
2010-04-16 12:39:56疑银落
对于失眠等等,其实也是如此。失眠本身很正常,只是对于失眠的焦虑让人更加睡不着觉。失眠时不要去关注失眠的痛苦,可以去做些其他事。其实对于经常失眠的人而言,如果多多将心理能量关注于外在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失眠过后,即使2-3小时的睡眠,即使头昏昏沉沉,第二天的工作也能做好。我就是如此。凡事都不要刻意,问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能把注意力指向工作学习,不太关注自己的身心,其实烦恼能少很多。
以上这段,我前几天深有体会,因为最近都不想睡觉,于是很晚睡,但并不影响我第二天的精神,也不会觉得困倦。不像以前,过多的关注失眠,认为失眠将给我带来很差的精神,之后就果真精神很差。有时候是我们自己把问题放大,把自己困在其中。
2010-04-16 17:19:40微微凉
这篇与以往分析不同,其中有些东西深有同感。很好!!
2010-04-24 12:05:52左岸右转
很好很强大
2010-04-28 13:11:11阿 ken小姐
没有经验支持的意志和暗示出来的自信,是最脆弱的。
经历是唯一能让你内心得到成长的方式,而不是知识。
+1111
2010-05-02 10:09:22hebefans
没有必要活得太明白,那样太累。
2010-05-03 22:25:07清水檀香
认同。。。活的明白是太难的事情。。。
2010-05-05 20:01:22♥..伶娅
没有必要活得太明白,那样太累。去挖掘自己时,会被多重人格的自己所困扰,那样容易被情绪束缚住,就不可能有目的的生活。生活中布满了巧合和意外,很多问题是无法用脑子解决的,想的在透彻也无济于事,只能通过行动用身体的体验去理解。
+2012
2010-05-05 20:59:20♥..伶娅
我发现了,绕了一大圈,我又回到了原来的自己。最初的那个样子。
我偏偏生吞活剥想接受生活另外的样子,结果搞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现在痛苦一次,我好像电脑上的restart键重启了似的。
回答系统还原之前的画面。
唉……估计没什么能听懂我在说什么……对于我而已,现在“自我”的缺乏和曾经“自我”的保有,是一切的关键。
现在才发觉,大脑,有时候陷入沼泽,越是关注陷得越深,越深越是拔不出来。
这就是强迫症来源。
我真的想太多了。最近。好累好累。我终于要放过自己。
2010-05-07 14:31:34突然想微笑
对!
不如去经历,不如去生活,不如去关注外面的世界!
我常常为自信的事儿翻来覆去地想,经常剖析自己,遇到烦恼就干不了别的事儿了,只想怎么对付它……太累了,但却成效不明显,还是反复发作。所以,不如let it be!
2010-05-14 20:48:31小何同志
看了这篇书评,我忽然觉得,即使不看这本书,我也值回票了,楼主说的简直就像是在说我一样,我会好好的把楼主的文章看几遍的,先来感谢下楼主。
2010-05-19 16:23:52lapse
也许我是误解了学心理学对我的意义,我总是过多的去探视自己的内心,接触那些现在的,以前的痛苦,我以为直视那些问题,我就能释怀,貌似收效甚微,反作用很明显,失眠,头痛,是啊,人不应该过多的关注自己,多关注生活,学习才是正道。
2010-05-23 23:59:47闪闪
我一直想想通来龙去脉,看来只会越想越累。。
2010-05-29 18:14:26外星人
一直都在苦恼...真感激这篇文章
2010-05-29 23:25:52向日葵种子
作者在这篇文章后也又得到了一次自我满足吧:)写的很好的文章
2010-05-30 21:08:46Melody℃
个人感觉,过的简单些,痛苦就会少些,痛苦往往在是你思考着什么但得不出能够让自己信服满意的答案的时候产生的。
另外,关于倒数第二段所提,“绕了一圈”“发现自己还是当初的自己”,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有所体会,有时候不论过程多么纠结,最后的想法依旧是最初的想法。于是我突然想到,多听老人的话;若是撞了南墙,就快回头吧。这样是不是有点“消极”?嗯,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