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走7:浮躁-----心浮气躁,难成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6:08
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必须要抑制自己的急躁脾气、暴躁的性格。为人处事戒急躁。人一急躁则必然心浮,心浮就无法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中去仔细研究和探寻事情发展的规律,无法认清事物的本质。气躁心浮,办事不稳,差错自然会多。
古时有一性情十分暴躁的人。他射靶子,射不中靶子,就把靶子的中心捣碎;他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儿咬碎。人们劝告他说“这不是靶子和棋子的过错,你为什么不认真地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那里?他听不进去,最后因脾气急躁得病而亡。
容易急躁,气浮心盛的例子还不止这一个。不要想着所有的事都能一挥而就,应该知道,做什么事都是有一定规律,有一定步骤的,欲速则不达。
唐朝人皇普嵩,字持正,是一个出了名的脾气急躁的人。有一天,他命二字抄书,儿子抄错了一个字,他就边骂边喊叫人拿棍子来要打儿子。棍还没送来,他就急不可耐地狠咬儿子的胳膊,以致咬出了血。如此急躁的人怎能宽容别人?怎么能教育出好后代呢?
相反地,忍躁不乱行事,于人于事都会有益处。东汉时的刘宽就是这样。汉桓帝时,他由一个小小的内史吏迁升为东海太守,后来又升为太尉。他性情柔和,能宽容待人。他的夫人想试试他的忍耐性,一次,在他正赶着上朝,而且衣服已经穿好时,夫人让丫鬟端着肉汤给他,故意把肉汤打翻,弄脏了刘宽的衣服。丫鬟赶紧收拾盘子,刘宽表情一点不变,还慢慢地问:“烫伤了你的手没有?"如此宽仁的性格怎不令人吃惊!
其实汤已经洒在了身上,时间也确实很紧,即使你把失手撒汤的丫鬟骂一顿,打一顿,时间也不会夺回来,急又有什么用处呢?倒不如像刘宽那样,以自己的宽仁雅量从容处事,在换件朝服更为现实和有用。
以静制动,处安毋躁。浮躁会带来很多危害,想有所作为,而又不能马上成功,会产生急躁情绪。本以为把事情办得很好,谁知忽然节外生枝,一时又无法处理,必然生出急躁之心;因为他人的过错,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心气不顺,也会产生急躁;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天下父母之心皆然,但偏偏儿女不争气,心中也同样急;受到别人的责难、批评,又无法解释清楚,心中也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无论哪一种情况产生的急躁,其实对己对他人都没有好处。浮躁之气生于心,行动起来就会态度恶劣、粗暴,徒具匹夫之勇,这样不是太糊涂了吗?
人若总是气浮心躁,静不下心来做事,将一事无成。荀况在《劝学》早那个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止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轻浮、气躁、对什么是都深入不下去,只知其一,不究其二,往往会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忍浮是讲人要踏实、谦虚;戒躁是要求我们遇事沉着、冷静,多分析多思考,然后在行动。不要这山看见那山高,干什么都干不好,最后毫无所获。
做事情要精深,要在某一个领域中成为专门人才,必须克服浮躁的毛病。无论办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毫不费力地成功。急于求成,只能是害了自己。忍浮躁确实不容易,要有顽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但只要自己有决心有信心,胸中有个远大的目标,小小的浮躁,又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