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5:37
人际关系心理学之恋爱观
——计科院0802班刘琼
前言
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成双成对的身影,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在谈恋爱过程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不好的品质在学生身上体现了出来,傲慢,任性……这些性格严重影响了自己对爱情本质的理解;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不能把握好性与爱的区别,做出越轨的行为;甚至产生很多极端的恋爱方式,使得在恋爱过程中出现了打架斗殴,自杀等悲剧,也有的因为谈恋爱而荒废了学业……那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恋爱观呢?如何正确的定位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呢?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必要性,特点,心理分析,形成原因
正文
一.大学生了解恋爱观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的“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成熟的阶段逐渐提前。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比较封建保守的国家,所以对于性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十分到位,导致性心理的不成熟,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产生。这种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不进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心理、生理的成长;而且将影响国家对新世纪青少年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的不健康信息、社会的不良风气,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误区,当代大学生的畸形恋爱观也油然而生。恋爱关系处理得当、正确,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恋爱观念是必要的。
二.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
恋爱观是异性之间生理、心理和周围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植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大学生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外界的影响、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新型”的恋爱观念。
1.当代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爱情,是人类开发心灵潜能的学校。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小学生,懂得对方想要什么的人,是中学生,能使双方无遗憾的是大学生,再使双方都有成就的人,是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人,表明了人的心灵差异。”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思维、行为成长的阶段,能使双方无遗憾吗?多数大学生的恋爱是苦涩的、失败的。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表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度,由于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的缺乏,加之思想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完善。则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特点表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浪漫化。
(1)恋爱过程简单化。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是简单的、快速的。男生们已经不喜欢欲言又止,欲进又退的恋爱花招,他们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嘴上不明说,行为却很直接,遇到心仪的女孩,他们就会很快表示自己的爱意,追求的手段也由以前的“飞鸽传书”到现在的电话、短信、网络。女孩子们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当感觉还可以,不怎么讨厌的时候,便开始了恋情。
(2)恋爱中片面化。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时,往往考虑的问题都比较片面,只考虑两个人在一起时的事情,如何让彼此的感情得到升华,而没有考虑到家庭、社会、周围事物的影响。往往在乎爱情的过程而不考虑结果,把爱情与婚姻相脱离。有的同学是为了排除内心的孤寂,找个人陪自己去打发多余的时间;有的是为了赶时髦认为没有恋爱的大学是不完美的,看到别人找到了伴自己也想拥有,甚至有的是为了满足身理上的所需,满足自己的性欲……这些想法都是片面的,都表现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不成熟、做事不计较后果的心态。
(3)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在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都看得相当的重要,等待着给对方送去自己的礼物。在有的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我们学校经常可以看到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甚至认为恋爱和结婚是两码事。
(4)恋爱中理想化。当代大学生在其心里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2.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正处在思想和形态趋于成熟的阶段,歌德诗云:“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正值青春后期的青少年们,在性思慕期和性爱慕期的趋使下,对异性产生了好感。但在性心理上,却体现出不成熟的表征。
(1)恋爱观的排他性。恋爱观的排他性表现在对恋人的控制和占有上,经常表现在热恋时期及感情不稳定时期。两个人在相处的日子里,在思想上、上排斥一切与对象相接触的事物,尤其是接触恋人的异性,不允许自己的恋人与异性单独的接触和交往。拥有这样恋爱观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排他性来捍卫自己的爱情,恋爱观排他性充分表现出心理的不成熟和对自己的不自信。
(2)恋爱观的冲动性。恋爱观的冲动性表现在两个人交往之间“性”问题和感情出现问题时的心理冲动。使恋人为了爱而冲破一切枷锁和干涉,为爱付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在情欲高涨和性爱激发时,恋爱观又会冲破一切,冲动的发生越轨行为,而不考虑后果。
(3)恋爱观波动性。恋爱观的波动性表现在交往两个人思想上的波动。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思想上比较孤傲和脆弱,遇到问题时,不愿意与别人分担,表现出极端和消极。恋爱观的波动性使当代大学生在恋爱中,表现出极其不稳定的状态。热时可达白热化,冷时可骤然降到零点,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尤其感情脆弱的青年们,容易出现自杀、他杀等伤亡的后果。2007年4月16日就读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国人赵承熙,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哈珀楼为女友的分手进行枪击事件,打死32人后自毙。
(4)恋爱观幻想性。年轻人的心理永远都有美丽的幻想,想象着自己的“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当他们确立关系后,便常常独自一人或两个人在一起憧憬着美好的明天,编织他们理想的梦,甚至开始了性幻想。当幻想醒来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差别,这时感情就出现了问题,两个人的感情逐渐淡化,慢慢走到尽头。
三.当代大学生不当恋爱观的形成原因
(1)升入大学后,思想上的自由感和孤独感决定的。从生理的角度来看,青少年从初中就开始了异性的向往,渴望被异性关注、与异性交往。但那时也是学习最关键的时刻,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家长和老师的双高压抑制着学生情感的正常发展,此外有着升学的压力,心里也怕自己在情感上出现问题,耽误自己学习影响未来。就像我在高中时,爸妈总是在我耳边说着学习的重要性,而我们班主任一看到男女单独站在走廊上连天就要找人谈话。进入大学以后,生活、学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更,有了较多的自由空间,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孤独的感觉,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精神上的空虚,就开始了恋爱。
(2)独生子女的孤傲、任性的性格决定的。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惯了父母的宠爱,养成孤傲任性的性格。开始恋爱的他们,则会用从小到大养成的“脾气”来与对方交往,在思想上只要求对方付出,不懂得奉献;在行为上只会索取,不会互助。因为一句话而大打出手,提出分手的比比皆是。
(3)各界环境的影响。
a.网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的存在的大量的消极颓废,黄色下流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们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他们侵害着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的大学生们,使他们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
b.周围环境的影响。当自己身边的人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爱情,而自己仍然是孤身一人时,思想上的反思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学生则是为了追求时髦,就像我一个同学,由于他们宿舍的女生都找到了男朋友,于是就随便的接受了一个人的表白。
c.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在任何事情面前都把“现实”摆在首位带有严重的功利性。我初中有一个女同学,在为了顺利进入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与一个教育局局长的儿子谈恋爱,等到顺利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就提出与男友分手。同时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性”是“恋爱”的基本保证和基础,既然爱了就一切都可以放弃,不考虑后果和影响。享乐主义的滋生蔓延,"谁有钱我就跟谁好",用自己所谓的爱去换取物质的满足。
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象征着纯洁、忠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最热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当代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但性心理还有许多不足,人生观不够稳定,学习基础不够牢固,但大学生迫切渴望爱情,但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因此,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使大学生减少走“弯路”,进“死胡同”是必要的。
(1)充分认识到爱情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一生会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
(2)充分认识恋爱观包含着道德责任感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在大学校内外总会出现各类日租房和旅馆的广告,每到周末和房价日租房都会很抢手日租房等似乎就成了大学生的性爱乐园。另外,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物质金钱出卖感情与肉体的比比皆是。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而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3)充分认识恋爱观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为此大学生应该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4)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有的同学因为恋爱而耽误学习,似乎在他们眼里恋爱与学习时有冲突的。我的一个同学在高中时,因为沉沦于爱情的圈子中而导致学业荒废,最终提前进入了社会。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寻找志同道合,互相促进的伴侣。这是高尚而纯洁爱情的思想基础。所谓志同道合,就是双方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基本一致。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生活理想,有相似的人生态度。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爱情支配的。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理想,
可以使两个人心心相印,对各种事情达成共识,行动协调一致,这样才能在恋爱中互相促进,达到事业和学习和双赢,在婚后的日子里,才能走到永远,经历任何事情的洗礼。
(6)认识爱情的真谛——理解、信任、责任、奉献。爱情是两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升华,达到爱情的顶峰。我的一个同学的男朋友自从和她交往后禁止他与其他的任何异性有近距离的接触,这使得他们的感情很快就走到了尽头。两个人确立了恋爱关系,要相互理解信任,彼此间对对方有了一个责任,相互支持、相互关心,交往过程中要懂得奉献,爱情不是利益,奉献出了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爱情却是彼此无私的奉献。
(7)学会识别爱情“真伪”,保护自己。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表面的假象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我认识的一个女生曾经爱一个男的爱的死去活来,把自己最宝贵的贞操给了他,但最终两个人还是分手了,以致于自己后悔莫急。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总结
当代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受到不同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才能有助于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在这个柳絮飘飘、绿荫环绕的大学校园里,我们四年的本科学习似乎才刚刚开始。在湖北师范学院学习的一年里,我知道了做人的真谛,更在心理课上懂得了人际关系心理学对于正在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我那是多么的重要。没有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学生活,但是我们更需要正确的恋爱观和健康的恋爱心理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大学里面过得精彩,让我们的学习与爱情双丰收。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嫉妒心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5863 更新时间:2008-3-15 下午 10:28:12
《酉阳杂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氛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个著名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心理?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层次呢?我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嫉妒心理的危害性?下面我想从这几个方面作出简单的论述。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多有争论。
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嫉妒心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综合看来,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嫉妒的产生是基于相对主体的差别。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亦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那种相对主体的差别即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亦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
二、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嫉妒心理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带来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即在于此。
三、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这种经历。
四、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完,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
此外,嫉妒心理另外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有关等等。嫉妒心理的有哪几个不同层次?弗洛伊德在其1892年的著名论文《嫉妒、妄想狂和同行恋中的某些精神机制》把嫉妒心理划分了三种层次,即正常型、投射型和妄想型。弗洛伊德的嫉妒心理层次的划分主要是针对**来分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借助于它所涉及的一些心理机制和因素,进行相对来说可能更为合理的层次分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对嫉妒心理层次划分,都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开始,嫉妒心理也就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终于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危害颇深的恶魔。如果将漫长的历史加以浓缩,那么嫉妒心理的形成发展层次基本可以分为如下三层次:
难以为人所察觉的潜嫉妒心理。广泛的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嫉妒心理,是嫉妒心理的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原初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在人的潜中,很难为人有的觉察到,即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这种嫉妒心理对人的心理激活作用很微弱,一般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但这种心理因素存在非常普遍,因而应当特别引起注意。处于潜嫉妒心理层次的人,其嫉妒心理是羡慕、竞争、嫉妒等心理因素的自然积淀的混合体。有时我们面对同学或朋友的不断取得的成功会“隐隐”觉得不对,这种“隐隐”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潜嫉妒心理。
需要及时控制的显嫉妒心理。显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潜进入显,由无(或下)到有。其主要标志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发泄性明显化,不再把嫉妒心理深埋在潜中,而是自觉地显露出来。其具体方式是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严重者则是对被嫉妒者进行人身攻击或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人一旦成名或取得了某项成果,接下去就会有很多闲言碎语或直接人身攻击出现。这可能就是人为什么会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担心的原因所在吧。
危险的变态嫉妒心理。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江城接连发生时髦女青年臀部被刀划伤流氓伤害案。作案者是一位嫉妒心理变态者,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灰色调的,成年后几次谈恋爱都告吹。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在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进入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嫉妒者更加猖狂地向被嫉妒者进行攻击,表现出种种损人利己的卑劣行为。另一种嫉妒者则是变成一种无事不嫉妒的人,甚至于本不该嫉妒的事也要嫉妒。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感,在特定的条件下便以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和有害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外化为种种邪恶的力量,造成一些无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因而,我们要自觉的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彻底根除,并不仅仅是思想道德修养如何的问题,也同时应当看到嫉妒心理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一些原因,因此,我们必修从主观修养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同时,还应看到,嫉妒尤其是变态型嫉妒是一种心理疾病,具有心理疾病的特点,我们在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的过程中,还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理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才能取得有效的根治。 如何调整校长与教师间的心理不平衡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1592 更新时间:2008-3-15 下午 10:28:58
如何消除校长与教师间的心理不平衡
校长与教师在政治、工作、道德上完全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但在客观上校长与教师的心理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校长自居领导者,对教师握有聘任权、指挥权、奖惩权以及其他各种权力等;教师在学校里、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威信不如校长,这些差异,便可能导致校长与教师(尤其是各方面能力较强的教师)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诱发了校长与教师各种矛盾的冲突。如何消除这种矛盾的存在呢?笔者认为:
其一,保持心理公允。
作为一校之长,凡事都要在信任、平等相待、互相合作的状态下进行,让每位教师都能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感受到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对青年教师多的学校,校长保持这种心理公允更为重要。如今公开表扬、提职晋级、评先选优、工作要求、住房安排等等,稍微有些偏差,就会打破教师的心理平衡,造成矛盾冲突,与校长关系产生裂痕,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校长在考虑这些问题时应全面周到,处理这些问题时应冷静慎重,应做到大公无私,使教师觉得公平合理。对于出现了心理不平衡的教师,校长应设法寻找产生不平衡的主观原因,然后因人而异,做好从不平衡到平衡的转化工作。当然,校长一定要以坚持原则、维护共同的群体规范为前提,否则,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
其二,促进心理相通。
相通主要指校长和教师间观点的接近和信念一致。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校长和教师就有共同的语言,就会取得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增强学校集体的凝聚力。要做到这一点,校长既要设法影响教师,也要接受教师的影响;既要深入了解教师,也要让教师深入了解自己;既要让教师主动适应自己,自己也要适应教师,这是取得心理相通的基本条件。校长要时时处处尊重教师,力求做到:有事同教师商量,并向他们表示希望得到帮助的愿望;在原则允许的情况下,不去干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给教师分配工作任务时,不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而采用“是不是”、“能不能”、“可不可以”等商量的语气,以消除教师对校长的习惯性心理距离。再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仅要走群众路线,听取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要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中的总体目标、改革设想、重要决策等,由教师反复酝酿讨论后决定,使学校各项工作都得到教师的认同,教师在心理需求上得到参与决策的满足,从而与校长心息相通。
其三,重视心理互换。
所谓心理互换,就是各自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别人的感情,形成彼此间的共同感受。就学校而言,就是校长站在教师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作风和方法,教师则从体谅校长的角度设想:“如果我是校长怎么办?”若能做到心理互换,校长和教师就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处境和要求,消除偶尔的成见和隔阂,从而建立和谐一致的人际关系,共同做好工作。要做到心理互换,校长首先要心中装着教师,时刻替教师着想,想方设法为教师多办实事。其次,校长要摒弃高高在上的自我,以普通教师的身份出现,经常参加教师自发组织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与教师打成一片。再次,当教师一时感情冲动或对校长一时不了解而言行态度上有所冒犯时,校长应该理解其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不要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以谅解消除对方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待他冷静下来后,也会设身处地进行反思,认识自己的不对之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心理互换,协调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问题: 每次我看到那些智商很高的人不怎么学习就能考出很好的成绩,我心里总是觉得很不平衡,觉得很不舒服,不甘心他们这么简单就获得成绩
我不希望能这种不愉快的情绪,可是怎么调整都不行,请问我该怎样调整呢
解决方法:
历史教练 23:06:11
接受自己,理解自己的感受,这是为自己好,为了让自己也能够获得类似的荣誉或成就。这是很正常的,也就是嫉妒。这样的感受是基于与别人比较的结果。错觉是以为别人获得这样的成就是对自己的威胁。其实是好事情。他快乐了。对你没有什么威胁的。他们只是做了自己的事情。你也有自己的特长。
历史教练 23:06:56
不跟别人比较,坚持这一点很重要。超越自己就是成功,就有快乐。
历史教练 23:09:42
比如现在我的身边就有老师的外语考核就很轻松获得通过。我却没有。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失望。但是,我很快就调整自己了,我在其他方面获得快乐与进步。我有自己的目标。
历史教练 23:12:45
他们获得成功,所以快乐。但是,是否一定要取得与他们一样的成就才能够快乐呢?比如他们数学成就很好,所以快乐。那么我钢笔字很漂亮,所以我可以很快乐。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让我进步,获得快乐。没有必要使用与他们一样的方法和途径。
转载 心理平衡的10要决
1、对自己不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把自己的抱负目标定得太高,根本实现不了,于是终日抑郁不欢,这实际上是自寻烦恼,有些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有时近乎苛刻,往往因为小小的瑕疵而自责,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为了避免挫折感,应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妻子盼望丈夫飞黄腾达,父母希望儿女成龙成凤,这似乎是人之常情。然而,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时,便大失所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
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有些人心理不平衡,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人际之间应和谐相处,只要你不敌视别人,别人也不会与你为敌。
4、暂离困境。在现实中,受到挫折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打球、读书、欣赏音乐等,待心境平和后,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思考解决的办法。
5、适当让步。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非原则问题方面无需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6、对人表示善意。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为有别人有戎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诚挚地谈谈友情,伸出友谊之手,自然就会朋友多,隔阂少,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7、找人倾诉。生活中的烦恼是常事,把所有的烦恼都闷在心里,只会令人抑郁,有害身体健康。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向知己好友倾诉,心情会顿感舒畅。
8、帮助别人做事。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仅可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表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和快乐。
9、积极快乐。生活中适当娱乐,不但能调节情绪,舒缓压力,还能增长新的知识和乐趣。
10、知足常乐。不论是荣与辱、升与降、得与失,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极大的快乐。
抑郁症早期症状有哪些?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点击数:764 更新时间:2008-3-15 下午 10:29:08
抑郁症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在此期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就要就医治疗。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睡眠障碍: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
昼夜变化:病人心境有昼重夜轻的变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渐见好转,能进行简短交谈和进餐。昼夜变化发生率约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