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47:07
诸葛亮《隆中对》本是严重战略失误吗?(1)
诸葛亮真相 拨云撩雾还原诸葛亮真面目
字号
诸葛亮《隆中对》本是严重战略失误吗?
一、
当诸葛亮在隆中草堂面见刘备,为其态度的真诚,胸怀的磊落,以及虽身处逆境,但仍壮心不已的志气大为感佩,便也以坦诚相报,风发议论,将自己蓄谋已久的战略规划和盘托出。这就是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建功立业,而从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出发,为他定身度造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要点,被称之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后世的相关人士,对孔明的这个《隆中对》评价甚高,认为其实质上,即是蜀汉一直奉行的建国纲领。若无《隆中对》的贯彻执行,就不可能有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而如若废弃了其中“联吴抗曹”的这一基本原则,也不会有蜀汉政权得以存续四十多年的光景。
那么,《隆中对》究竟有哪些可圈可点之处呢?首先,诸葛亮对于刘备当前的窘境给予了安慰和激励,并提出了人是决定事业成功重要因素的观点。诸葛亮以不久前发生的曹、袁“官渡之战”的事例,予以为证。他指出:“曹操敢于跟袁绍进行决战,相比来讲,他既名声微小,又少兵缺粮;但是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成为又一个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并非仅得自天意,而关键是仰仗于人的谋略。”诸葛亮以此激励刘备不必灰心丧气,只要自己能够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所长,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主客观因素,是能够做到以寡胜众,达成转弱为强的目标的。
河南中牟县“官渡之战”古战场纪念馆
接着,诸葛亮对当前几股主要政治军事势力,进行客观对比分析,给刘备做出正确定位,并为他谋划出如何得以生存、发展的战略方向。诸葛亮就当前局势分析道:“北方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又有'挟持天子而号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这样确实暂不可以与其针锋相对。东面的孙权盘踞于江东,已历经三代,其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的人才均为之尽力;对孙权只能联合而不能谋取。那么,荆州地域,它北以汉江及沔水为屏障,南可直达岭南(今广东省广州),东与吴会(吴郡及会稽郡,含今江西省)接壤,西方通往巴蜀(重庆及四川省),是一个战略上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地域。但是它的主人(指刘表)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恐怕是上天赏赐给将军您的资本,将军难道就无此意(占有)吗?而西部益州,关塞险要,沃野千里,乃天府之国,过去汉高祖凭借它成就了帝王之业。现在的主人刘璋,昏庸而懦弱,张鲁在北边的汉中,国富民丰,但张鲁却不懂得慰问抚恤,那里的有识之士,都寻思着得到一位贤明的君主来统领他们哩!”
从以上诸葛亮的观点看,就是要刘备根据目前的客观实际出发,将“联吴抗曹”作为对外基本战略原则,以首先夺取荆、益二州,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根据地,进而可与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再而伺机谋求实现更大的目标。
曹袁官渡大战示意图
最后,诸葛亮联系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大成功要素,为刘备勾画出一幅成就霸业、复兴汉室的宏伟蓝图:“将军您既然是帝王之后,信义闻名天下,结纳英雄,思贤若渴,如果掌握荆州、益州,据守险要,在西边和好西戎,在南边抚慰百越,对外与孙权结为盟好,对内治理好政务,一旦天下形势有所变化,就命一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进攻宛城(河南南阳)、洛阳,将军亲自率益州之军出于秦川(攻占西安),到那时,百姓中哪有敢不箪食壶浆来欢迎将军的人呢?如果真是这样,霸业就会成功,汉室就会兴旺了!”
魏·虎骑司马印
诸葛亮的这番议论,虽然只有区区三百多字(文言文),但对当时的天下大势作了简练、精辟的分析,提出了他的战略思想和策略主张,为刘备指明了一条切合实际的可行之路。后人将诸葛亮对刘备的这番谈话,称之为《隆中对》,也叫《草庐对》;它与当年韩信跟刘邦的一席谈话--《汉中对策》,虽然相隔了400年,但前后辉映,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谋略,也是当时正确政略战略的最高指导原则。
简言之,诸葛亮一是要刘备不可与曹操硬碰硬,因他已经拥有“百万之众”的强大实力;二是要暂且同孙权结为联盟,不能与之为敌,因他基础比较深厚;三是要占取相较弱势的荆州和益州为家,作为立业之本,形成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势;四是要内修政理,使无后顾之忧,对外结好盟友(孙权),使之成牵制强敌的重要力量;五是要选定适当时机(内部由弱变强,外部曹营动乱),分兵两路,以钳击之势攻向曹军,达成收复两京兴复汉室的目的。当刘备后来,施行了《隆中对》战略方针后,先后而占荆州,取西川,得汉中,自立汉中王,便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他事业成就的最高顶峰。
二、
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仅用了7年时间(207-214年),就得到荆州的五郡,并攻占了益州,打开了良好的局面。然而在胜利面前,刘备也已骄气蔓生,漠视善言,坐失战机,跟孙权恃强耀武,导致了后来猇亭的惨败(亦称夷陵之败),以致事衰病亡。这种非常之人的非常之事,引发了后来无数人士、不乏今人的兴趣和反思。其中更有今人指责“孔明《隆中对》乃是连累关羽身亡之因”;“孔明以不可实现的《隆中对》之伪智慧忽悠了刘备”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非议,主要从军事战略的角度出发,首先认为荆州是重要军事要地,强者必定争其为己有。其一从东吴的角度,因荆州在长江上游,可顺流直下东吴,成为孙权集团西面防御的心头之患。所以,孙权手下的多位重将(除鲁肃外)如周瑜和吕梦等,一直对荆州耿耿于怀,极不甘心把荆州“借给”刘备。其二从曹操的角度,因荆州的襄阳郡的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它向北不远,就能直驱到都城洛阳;往西绵延数百里,可以剑指长安;也还能放舟沿汉水西下,来到东吴属地的夏口(今汉口)做客。以此战略意义可说明,襄阳乃是曹操的必争之地。所以,诸葛亮夺取荆州(指荆州全境)的想法虽好,但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既然荆州成了几强之争,是难已化解的隐患矛盾,所以诸葛亮《隆中对》的谋划,当然属于一大“失策”。
从刘备三顾诸葛亮茅庐之时的处境来鉴析,那时的刘备寄寓新野小县,兵员不过几千,但又不甘心久居人之下,做高级打工仔谋生,欲自开公司当老板,何处而生根呢?向北是强大的曹操,往东是成了气候的孙权,实只好寻找力量相对弱小的板块题材兼并,借壳上市为妙。而就地取得荆州一块地儿,站稳脚跟后顺势向西图巴蜀、立基业,方才是一条切合实际的出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逻辑,须得一环扣着一环,岂能够异想天开、横空而出世呢?而刘备初期站稳荆州、发展益州,不断壮大的良好势头,已从事实印证了诸葛亮《隆中对》所谋划的优越性。
清人郑板桥手书·曹操诗
要者,《隆中对》毕竟是大略,尚需要在遵循其原则中与时俱进,适时补充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这也就是说,它有一个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的情况,以适时调整、对应修订的过程。而据史实分析来看,所谓《隆中对》,一般认为就是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草庐里的密谈内容。我的问题是,当时应该不会有人做现场记录,也不见有后来的追记,那么史书里记述的《隆中对》又是怎么来的呢?只能这样认为,它应当是陈寿采撷诸葛亮在不同时期的相关言论,以史家手法拼凑而成的。因为从《隆中对》内容走势上,应当是诸葛亮难以全部在草庐中一气呵成的!真正的“隆中对”,极有可能只是:诸葛亮正确地分析出了当时国内的大势,以及对它的走向判断。当后来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到柴桑(今九江)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纵谈,才明确地提出三分天下之说,这里可以看作是他“隆中对”的补充与发展。
事实上吴、蜀两家对于荆州的争夺,从刘备拿下益州的次年,即也拉开了序幕。站在孙权角度,东吴也是早有益州之想的,只是因为周瑜病亡作罢了,现今刘备却不声不响地(没有通报)取了益州占了便宜,那么荆州就须要“归还”给东吴。于是,孙权即派出诸葛瑾前往成都,来向刘备索还荆州。
而刘备又如何作想呢?荆州本来就不属东吴,我远房老表哥刘表虽不在世了,但他儿子刘琮不正守护在荆州之境吗?子承父业,实乃名正言顺,根本上无关东吴什么事的,又何谈起还荆州给东吴呢?刘备当然不愿跟孙权撕破脸皮,只得拿话敷衍诸葛瑾一番:“等我取了凉州(甘肃的东部及南部)以后,那时定还荆州给你们!”
孙权听了诸葛瑾的如实汇报,鼻子都气歪了!拍案大骂道:“刘备就是个老滑头!竟然用虚言搪塞我,等他取了凉州再还我荆州,黄花菜都凉了!他若一日取不了凉州,就一日不还荆州了?这叫什么事啊!”孙权越想越气愤,便立马指派了三名郡守官员,分别紧急赶往长沙、零陵和桂阳三地(关羽驻扎的江陵暂时不敢惹),来做接任当地郡守官,以及巡视地方的工作。
此不料遭到守将关羽的一顿喝骂,把他们通通赶回了东吴。孙权得知后更如火上加油,急命吕蒙督精兵二万出击,攻取下这三地郡所;并另要鲁肃起兵屯驻巴丘,以作接应。刘备在接到关羽的急报后,也是怒火中烧,亲自率领了五万大军赶来,准备协助关羽重新夺回江南三郡。蜀、吴之间的一场大战,眼瞅着要一触即发了。
三、
其实,蜀、吴两方的主帅,都犯有极不冷静的错误。当时实力上以曹操最强大,三分天下居其二,一直都在虎视眈眈,总想找个软柿子捏。孙、刘两家合则共存,斗则两丧,只待曹操渔翁得利而已。正因为曹操感到,孙、刘联合难得啃下,故回兵收缩于襄阳及南阳一线等待时机的,不料他们先自己动起手来了,岂非正如空中要掉馅饼了吗?孙权还是着急了点,等以后两家收拾了曹操,分得比荆州大许多的地,岂不更好吗?而荆州原先本属于刘家的。一言以敝之:在孙权的私心里头,还是忌讳刘备做强、做大了!
浙江省富阳孙权故里孙权故里背靠龙门山
这时候的时局,相对刘备而言,就更加的不利了。严格地讲,他既已丧失了绝好战机,又在要自毁长城。何以此观呢?当刘备鏖战益州之际,曹操也忙着用兵关陇,打败了马超,驱逐了韩遂等。待刘备占领了成都,曹操也立马于关中及陇右,已经虎视汉中沃土了。此时刘备和诸葛亮等,正忙着料理益州管治,分赏财物等,谁也来不及意识到:汉中是益州北之咽喉,急宜筹划进取,争汉中以固蜀地,获厚资而备窥秦川之想,这方是适时而进的上策!
可惜的是,当第二年春,曹操进逼于汉中,欲取“五斗米”教主张鲁之时,而刘备却仍然未见清醒,只是一心想着东面的荆州之地。刘备不思夺汉中,竟然亲率重兵东下,要跟孙权作殊死搏斗,以争夺回荆州三郡之地,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所预见不了的事情。因为,时事风云不断有变,就需要因时因事而异,择机调整有利于自身的战策。
若要发挥诸葛亮的作用,须得有刘备征询其谋、重用其谋的关键条件。但自取益州以后,从刘备的安排上看,是让诸葛亮以坐镇成都,负责留守后方的。这项工作对于刘备来讲,也是相当之重要的,但是,在外政大局上,却看不见有诸葛亮的出谋献策之事了!这虽然不是说诸葛亮此时已经“退居二线”,但也证明了一点,刘备这段时期所做的许多对外的大事,并未让他参与其中。为刘备当时计:还应当结好孙权,不可丢弃与东吴的连盟关系。也就是说,可以放弃荆州之南三郡,而应兴兵北上夺占汉中才是上策。到必要时,还可给江陵于东吴,只要蜀军占据了上庸、西城等重地,窥视并威胁着襄阳,将来蜀汉北向宛洛“嵌击曹魏”的计划(即“隆中对”计划)还是存在的。
当刘备进驻公安,欲作武力攻击荆南三郡时,到了当年秋天,曹操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斗,竟然在打算撤兵之际,鬼使神差般地拿下了汉中,便立即威慑于益州之境了。您以为是咋回事?原来,曹操听信凉州从事等地方官的看法,认为汉中王张鲁并不难攻克,必经的阳平关也不会是像传说的险峻雄伟,所以便冒险兴兵南犯。殊不料,张鲁之弟张张卫却带着数万人马坚守住阳平关,使曹军数日连攻不下。曹操这时便大感受惑,深切感言:“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由于久攻不下,而军粮将尽,曹操有了撤兵的打算。令人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当晚,有几千只野麋忽然如同旋风般地冲进了张卫军营,张卫军被冲得落花流水。而此时因迷路掉队的魏将高祚人马,却也误入了张卫大营。高祚便也乘机打鼓鸣角,惊吓得张卫以为是曹操发了大军前来掩袭,仓促之间就投降了!阳平关既破,汉中略无险阻,逃奔于巴中的张鲁,不久也前来归降,曹操得以侥幸占领了汉中之地。
汉中的阳平关碑刻
此间“成都震恐,蜀中一日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定也。”刘备接到诸葛亮的告急通报,方悟出大事不妙,才匆忙向孙权让步讲和,商定两家以湘水为界重分荆州。商定结果是:湘水之东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归于东吴;湘水之西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归于蜀汉。孙、刘两家又暂时“重归于旧好”。随后,刘备掉头驻兵江州(今重庆),命黄权出兵攻占了曹操势力范围的巴东、巴西、巴郡三地。黄权甚至向刘备建议,即刻去争夺汉中:“若失去汉中,则三巴会受到威胁,这是割蜀国的大腿和胳膊啊!”但到了这个时侯,刘备已失去先机,只得以防御蜀中全境为要务了。据史载,在汉中王张鲁逃窜到巴郡之时,刘备曾经派出黄权前往迎接,想通过礼遇张鲁、接纳他为名,来获取汉中。但遭到了张鲁的一口回绝:“我宁为曹操奴仆,也不做刘备的上宾!”
以上进程表明,如果刘备继续保持同孙权的“联盟”之势,在荆、益之地当是能有所作为的。不能因为“荆州”不稳,就随意指责是诸葛亮的《隆中对》有误。他所谓的“跨有荆益”,应当是先荆后益,还要转换到“益是主”、“荆为辅”的重要战略调整之上的。
位于三巴的瓦口关亦即张飞拒魏将张郃处
四、
这也是非议孔明《隆中对》的另一重要观点,即以地域而论,认为荆、益两地,属于是难已连成一片的区域。因蜀地山高险阻,交通困难,若荆州或益州有难,则很难组织军事、物质力量及时给予两地间的相互救助,故孔明“跨有荆益”之谋是纸上谈兵,完全行不通。近世伟人毛泽东就批评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中国人谈兵论道,擅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相比弱势的部分而制胜,是为上兵之策。而他指责诸葛亮的失误,主要在其的分兵“钳击曹魏”的谋划不当,因于分散了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兵力,犯了兵家大忌,终致成了关羽和刘备的先后之惨败。
不过我以为,“分兵嵌击”的战事自古已有之,如刘邦和韩信以分兵钳击于项羽,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因此,不应一概而论分兵的优劣与是非,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利弊相存的。如若对敌方发动进攻,实施两面或者三面嵌击,有主有次或有佯有真的出击,致使对方首尾不得相顾,不也算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吗?诸葛亮当初隆中的谋划,是想对曹魏的关中、宛洛作一个大的钳形攻击。但因于后来关羽和刘备先后败亡,致失了战略要地,到他过后虽然五次北伐,只能不得已进行单向的迂回攻击,至终都没有成功。
而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昭平定东吴,也采用的是钳形攻势,由晋将王溶乘船出川,顺水直下,王辉从皖北出和县,以远近夹击之势,一举而下东吴的都城金陵,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司马昭平定东吴的战事上看,占据蜀地,也是有着其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的,而关键在如何利用这种优势。所以,对于刘备、诸葛亮等人谋取益州立基业的构想,单纯指责他们是进入了易守难攻的狭窄之境、终不能大有所为的观点,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蜀汉的最后灭亡,也是在钟会和邓艾等三路出击,分主次攻击之下一举成攻的。而最早提出对蜀汉分兵攻击者,则是曹魏后期的一员老帅,时任大司马(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曹真。公元230年秋,曹真鉴于诸葛亮前后两次用兵,进犯于魏境,便决意攻取汉中,以武力瓦解蜀汉政权。曹真在向魏帝曹睿提出的,欲伐蜀取胜、应须几道并进的战略构想,得到批准后,于是下令让司马懿从西城出发,沿汉水西上、张郃率领一支军队由子午谷道南进、他自己则亲率一部从斜谷道入川,这三路大军克期会师于汉中。但因为遇到秋雨猛下了三十多天,河水泛滥,以致险道难行,只得中途回师了。
五、
非议《隆中对》,还出于另一种挥之不去的情节,这就是缘于崇敬关羽的忠义,惋惜他被害于东吴,也引发了一连串严重打击蜀汉的事件,故而对这方面进行的反思和检讨。有可笑的议者,竟然搬出虚实不分的《三国演义》小说责难起孔明,言及就是孔明建议,要关羽向襄阳发起主动攻击,用“反客为主”方式减轻来自于曹魏压力的。而后当关羽无论取得重大成果或者挫败时,均未见刘备、孔明等发一兵一卒,做出相应的支援,硬是让关羽孤军奋战,疲劳到被俘受死,此相当于“谋害”了关羽。
有人说了,关羽不是正执行着孔明“北向宛洛”的宏伟计划吗?怎未见刘备出兵秦川攻长安的大行动呢?哇塞!此时孔明竟有这样大的口气?看官须知,孔明当年的谋划中,还设有几大先决条件哩。这一是内部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南抚百越,西和西戎,东盟孙权;三是待天下有变。这一切事项均未准备就绪,时机远远不成熟,怎就能轻率大举动兵呢?这里关键天下有变的时机,首先应当是在曹操内部引发震撼之事,或因其矛盾激化权力分裂而兵变动乱、首脑人物病重等;要么就是此起彼伏的有规模效应的民变。
可遗憾的是,直到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曹魏内部尚未有如此重大变故发生。其次,最好还要有东吴配合默契,策应在东面北攻曹营为佳。然而,此时东吴与荆州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紧张了。这里面有两样因素的推动:一是关羽很看不起东吴诸人,对他们采取了相当的傲慢态度(如骚扰边境),也激怒了孙权(如漫骂以拒婚);二是极力赞同孙刘联盟的鲁肃不幸去世,其接任者吕蒙深怀野心,正与孙权密谋于攻击关羽,想要“收回”荆州。
除了《三国演义》里有孔明建议关羽进攻襄樊外,其他史料尚未有指出,是谁给关羽下达了北攻指令?此事古今研究者均未有清晰的解答。若以关羽当时地位判断,只能是刘备可以指挥了他,但却无史料证明有刘备下令一事。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对此认为,这是由于刘备正在与曹操争夺汉中,故命关羽出兵襄樊牵制曹军,以减轻他在汉中战场上的压力;问题在曹操兵退,刘备占据汉中后,关羽已完成牵制了任务,却仍不退还荆州,以致遭吕蒙偷袭败亡。
但是,我查看了相关史载,感觉吕先生的解析,在时间上存在矛盾。曹操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五月(公元219年)撤出汉中的,刘备即于当年的七月在汉中称“汉中王”的,而关羽进攻襄阳也是在七月份,并且应是在刘备称王后不久。因为费诗受刘备派遣,送“前将军”印信给关羽时,是在荆州城(即江陵)内。以上说明,关羽发动襄阳战役时(曹操此时正住在长安),已不存在为刘备牵制曹军的问题!另外,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先后共耗时接近三年,如果要利用关羽出兵牵制曹军的话,应当是在上一、二年才对呀!起码要在曹操亲临汉中之时,关羽出兵的这个时机方才恰当啊?
通过上述分析,我以为,应该刘备并无要关羽出兵牵制之意的,反倒是他相当看重于荆州要地,极寄望于关羽能够确保荆州不失。现在,我们只能依据当时形势推测:大约是刘备攻取了汉中,这大好的形势鼓舞了关羽,他便想到攻取襄阳,把曹操势力赶出荆州之境,减轻荆州北面的军事压力,以攻城掠地、立稳荆州的胜利来呼应刘备大哥。以此看来,关羽确实不该恃勇好强,轻举妄动的。
依据相关史料,我以为即便关羽想要出兵北进,理应在上年秋冬之时为佳。因为就在上年的十月份,宛城(今南阳)的守将侯音率众叛曹,并派人来荆州面见关羽,说要归附于他麾下。关羽对此当然高兴不已,但也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配合行动。到了次年正月,驻守襄阳的主将曹仁,亲自率军北上,展开剿灭叛军侯音的战斗之时,也不见关羽趁机挥兵进攻襄樊,以策应或救援侯音,这有点不可思议。
诚如吕思勉先生所言,关羽是有一番本事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荆州之失,就全盘否定于他。比如,刘备只要是分兵击敌或御敌,总是要关羽独当一面。又如,关羽本是陆军将领,却能率领(借用)刘琮的水军从夏口去接应刘备安全撤退;后来也能指挥水军擒杀曹将于禁、庞德,证明了关羽是很不简单的!然而,关羽发动襄阳战役,却又显得相当轻率了!
关羽进攻襄樊的胜败转换过程,仅历时了四、五个月。他怎会没有想到,襄阳乃曹魏南之门户,必将全力以赴坚守的。即便关羽耗时耗力一度攻取了城池,但在曹操居中指挥的大军压迫下,又能否守得住?而当关羽孤军奋战于襄樊前线时,其后方重地荆州,就大有遭到东吴偷袭的巨大风险了!作为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关羽并非没有意识到后方空虚的问题,只是他忽视了孙权等人的狼子野心,也轻看了东吴的实力,终使人们为他扼腕一叹!
话虽如此,却不能跟诸葛亮扯上牵连,赖是《隆中对》严重失误。相反地,正是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了《隆中对》的扭曲,使诸葛亮“钳击曹魏”的北伐计划变为了泡影。可以设想,如果关羽据守荆州,不要擅自出兵北攻襄樊,孙权等人偷袭荆州的阴谋,将是很难实现的;也不会使刘备因失去右臂而痛心疾首,再铸大错。若如此,蜀汉的实力当是不可小觑的。
四、
这也是非议孔明《隆中对》的另一重要观点,即以地域而论,认为荆、益两地,属于是难已连成一片的区域。因蜀地山高险阻,交通困难,若荆州或益州有难,则很难组织军事、物质力量及时给予两地间的相互救助,故孔明“跨有荆益”之谋是纸上谈兵,完全行不通。近世伟人毛泽东就批评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中国人谈兵论道,擅以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对方相比弱势的部分而制胜,是为上兵之策。而他指责诸葛亮的失误,主要在其的分兵“钳击曹魏”的谋划不当,因于分散了本来就相对弱小的兵力,犯了兵家大忌,终致成了关羽和刘备的先后之惨败。
不过我以为,“分兵嵌击”的战事自古已有之,如刘邦和韩信以分兵钳击于项羽,取得了重大的战果,因此,不应一概而论分兵的优劣与是非,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利弊相存的。如若对敌方发动进攻,实施两面或者三面嵌击,有主有次或有佯有真的出击,致使对方首尾不得相顾,不也算一种正确的战略选择吗?诸葛亮当初隆中的谋划,是想对曹魏的关中、宛洛作一个大的钳形攻击。但因于后来关羽和刘备先后败亡,致失了战略要地,到他过后虽然五次北伐,只能不得已进行单向的迂回攻击,至终都没有成功。
而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昭平定东吴,也采用的是钳形攻势,由晋将王溶乘船出川,顺水直下,王辉从皖北出和县,以远近夹击之势,一举而下东吴的都城金陵,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从司马昭平定东吴的战事上看,占据蜀地,也是有着其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的,而关键在如何利用这种优势。所以,对于刘备、诸葛亮等人谋取益州立基业的构想,单纯指责他们是进入了易守难攻的狭窄之境、终不能大有所为的观点,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
蜀汉的最后灭亡,也是在钟会和邓艾等三路出击,分主次攻击之下一举成攻的。而最早提出对蜀汉分兵攻击者,则是曹魏后期的一员老帅,时任大司马(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曹真。公元230年秋,曹真鉴于诸葛亮前后两次用兵,进犯于魏境,便决意攻取汉中,以武力瓦解蜀汉政权。曹真在向魏帝曹睿提出的,欲伐蜀取胜、应须几道并进的战略构想,得到批准后,于是下令让司马懿从西城出发,沿汉水西上、张郃率领一支军队由子午谷道南进、他自己则亲率一部从斜谷道入川,这三路大军克期会师于汉中。但因为遇到秋雨猛下了三十多天,河水泛滥,以致险道难行,只得中途回师了。
五、
非议《隆中对》,还出于另一种挥之不去的情节,这就是缘于崇敬关羽的忠义,惋惜他被害于东吴,也引发了一连串严重打击蜀汉的事件,故而对这方面进行的反思和检讨。有可笑的议者,竟然搬出虚实不分的《三国演义》小说责难起孔明,言及就是孔明建议,要关羽向襄阳发起主动攻击,用“反客为主”方式减轻来自于曹魏压力的。而后当关羽无论取得重大成果或者挫败时,均未见刘备、孔明等发一兵一卒,做出相应的支援,硬是让关羽孤军奋战,疲劳到被俘受死,此相当于“谋害”了关羽。
有人说了,关羽不是正执行着孔明“北向宛洛”的宏伟计划吗?怎未见刘备出兵秦川攻长安的大行动呢?哇塞!此时孔明竟有这样大的口气?看官须知,孔明当年的谋划中,还设有几大先决条件哩。这一是内部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南抚百越,西和西戎,东盟孙权;三是待天下有变。这一切事项均未准备就绪,时机远远不成熟,怎就能轻率大举动兵呢?这里关键天下有变的时机,首先应当是在曹操内部引发震撼之事,或因其矛盾激化权力分裂而兵变动乱、首脑人物病重等;要么就是此起彼伏的有规模效应的民变。
可遗憾的是,直到诸葛亮病逝于北伐途中,曹魏内部尚未有如此重大变故发生。其次,最好还要有东吴配合默契,策应在东面北攻曹营为佳。然而,此时东吴与荆州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紧张了。这里面有两样因素的推动:一是关羽很看不起东吴诸人,对他们采取了相当的傲慢态度(如骚扰边境),也激怒了孙权(如漫骂以拒婚);二是极力赞同孙刘联盟的鲁肃不幸去世,其接任者吕蒙深怀野心,正与孙权密谋于攻击关羽,想要“收回”荆州。
除了《三国演义》里有孔明建议关羽进攻襄樊外,其他史料尚未有指出,是谁给关羽下达了北攻指令?此事古今研究者均未有清晰的解答。若以关羽当时地位判断,只能是刘备可以指挥了他,但却无史料证明有刘备下令一事。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对此认为,这是由于刘备正在与曹操争夺汉中,故命关羽出兵襄樊牵制曹军,以减轻他在汉中战场上的压力;问题在曹操兵退,刘备占据汉中后,关羽已完成牵制了任务,却仍不退还荆州,以致遭吕蒙偷袭败亡。
但是,我查看了相关史载,感觉吕先生的解析,在时间上存在矛盾。曹操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五月(公元219年)撤出汉中的,刘备即于当年的七月在汉中称“汉中王”的,而关羽进攻襄阳也是在七月份,并且应是在刘备称王后不久。因为费诗受刘备派遣,送“前将军”印信给关羽时,是在荆州城(即江陵)内。以上说明,关羽发动襄阳战役时(曹操此时正住在长安),已不存在为刘备牵制曹军的问题!另外,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先后共耗时接近三年,如果要利用关羽出兵牵制曹军的话,应当是在上一、二年才对呀!起码要在曹操亲临汉中之时,关羽出兵的这个时机方才恰当啊?
通过上述分析,我以为,应该刘备并无要关羽出兵牵制之意的,反倒是他相当看重于荆州要地,极寄望于关羽能够确保荆州不失。现在,我们只能依据当时形势推测:大约是刘备攻取了汉中,这大好的形势鼓舞了关羽,他便想到攻取襄阳,把曹操势力赶出荆州之境,减轻荆州北面的军事压力,以攻城掠地、立稳荆州的胜利来呼应刘备大哥。以此看来,关羽确实不该恃勇好强,轻举妄动的。
依据相关史料,我以为即便关羽想要出兵北进,理应在上年秋冬之时为佳。因为就在上年的十月份,宛城(今南阳)的守将侯音率众叛曹,并派人来荆州面见关羽,说要归附于他麾下。关羽对此当然高兴不已,但也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配合行动。到了次年正月,驻守襄阳的主将曹仁,亲自率军北上,展开剿灭叛军侯音的战斗之时,也不见关羽趁机挥兵进攻襄樊,以策应或救援侯音,这有点不可思议。
诚如吕思勉先生所言,关羽是有一番本事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荆州之失,就全盘否定于他。比如,刘备只要是分兵击敌或御敌,总是要关羽独当一面。又如,关羽本是陆军将领,却能率领(借用)刘琮的水军从夏口去接应刘备安全撤退;后来也能指挥水军擒杀曹将于禁、庞德,证明了关羽是很不简单的!然而,关羽发动襄阳战役,却又显得相当轻率了!
关羽进攻襄樊的胜败转换过程,仅历时了四、五个月。他怎会没有想到,襄阳乃曹魏南之门户,必将全力以赴坚守的。即便关羽耗时耗力一度攻取了城池,但在曹操居中指挥的大军压迫下,又能否守得住?而当关羽孤军奋战于襄樊前线时,其后方重地荆州,就大有遭到东吴偷袭的巨大风险了!作为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关羽并非没有意识到后方空虚的问题,只是他忽视了孙权等人的狼子野心,也轻看了东吴的实力,终使人们为他扼腕一叹!
话虽如此,却不能跟诸葛亮扯上牵连,赖是《隆中对》严重失误。相反地,正是关羽“大意失荆州”,造成了《隆中对》的扭曲,使诸葛亮“钳击曹魏”的北伐计划变为了泡影。可以设想,如果关羽据守荆州,不要擅自出兵北攻襄樊,孙权等人偷袭荆州的阴谋,将是很难实现的;也不会使刘备因失去右臂而痛心疾首,再铸大错。若如此,蜀汉的实力当是不可小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