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摩罗:季羡林的“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08:36

杨帆 摩罗:季羡林的“独”

时间:2010-05-27 11:40 作者:杨帆 摩罗点击:875次

  季羡林先生,非常人也。北大名师,硕学鸿儒,福禄寿俱全。国人赠他三顶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在公众眼中,这位胸有绝学的大师,亲切平和,慈爱仁义,慷慨大方。


  季老以98岁高龄归隐道山之后,其子季承著书披露,在生活层面,季羡林的形象迥然有别。在妻子儿女心中,他可以说是自私的、吝啬的、冷漠的,与其公众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季承和姐姐婉如,想请一位阿姨帮助料理家务,照顾风烛残年的叔祖母和母亲,季羡林却表示反对。他“认为我和姐姐想请阿姨是为了解脱我们自己,为了叔祖母和母亲,不是为了他,所以他就不出工资。”


  婉如深有感慨地说:“教授真‘独’!”季承在这句话的后面加括号解释说“意思是吝啬、小气、只顾个人。”


  姐姐对老父的这个评价,看来深得季承的赞同,因为在《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季承用无数生活细节,描述了季羡林之“独”在方方面面的表现。读者借此发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季羡林。


  季羡林节电成癖。一家人在屋里谈天,他进去就把电灯和电视关掉。


  季羡林爱猫,所养猫的数量最多达到八只。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对猫细心呵护,宽大纵容。比如拨专款为猫们买猪肝、牛肉。带着猫儿散步等。但猫的吃喝拉撒等杂事一概不问,不会去为猫儿买一次鱼、伴一次食、打扫一次粪便。不让猫进入自己的卧室和书房,却把猫放到亲人的卧室过夜。


  季羡林不许孩子用自来水拖地、刷厕所。不同意买洗衣机、电冰箱、抽油烟机等家用电器。不让打扫他的房间,不让给他的房间透气。


  别人送的茶叶、食品等,季羡林一律收到自己的屋里,长期保存。偶尔拿出来让大家品尝,不是生了虫子就是变了质。


  季羡林爱书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儿女从来不敢借他的书,甚至偶尔翻看他的书也会遭他白眼。孙女也别想从他处借走一本《安徒生童话》。


  亲人去世,季羡林没有任何表示,不去告别,不送鲜花,没有挽联。这些亲人包括婶母、妻子、女儿、女婿、秘书等。


  季羡林不满于季承对母亲的厚爱和孝敬,“遗弃”儿子达13年之久。


  季羡林从来没有亲过自己的孩子或者拉过他们的手。


  也许要将《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中的季羡林,和公众心目中的季羡林合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形象。学术泰斗的功德仁义,与为人父为人夫的孤独冷漠,既分裂又统一。


  季羡林在心理上拒绝接纳所有的亲人,“拒绝进一步培植感情,从而使婚姻和家庭失去了幸福的基础。”季羡林为什么这么“独”呢?他幼小时缺少长辈的“亲其亲,子其子”以及“幼吾幼”,一句话,缺少爱。


  1917年,六岁的季羡林到了济南的叔父家,成了叔父家的一员。叔父“为人极端严肃刻板,平日总是板着脸,很难看到笑容。”婶母心眼狭小,对待季羡林与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的态度,有天壤之别。小小的季羡林因此感到极端拘谨。他离开了父母的家,却没有融入叔父的家。季羡林的“独”在此伏根。1929年在双方家长的议定下,季羡林与彭德华结婚。彭德华的孤寂人生从此始。1933年他们有了女儿婉如,1935年又有了儿子延宗,即季承。1935年8月,季羡林离开济南,去德国留学。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滞留德国达十一年之久。战事结束后,他取道瑞士回国。1947年夏才回到济南。整整十二年。回国后,季羡林在北大任职。1955年季羡林的叔父去世,婉如和季承也大学毕业留在北京工作。济南的老家只剩了婶母(叔父的第二任妻子)和彭德华。在季承和婉如的努力下,1961年彭德华和婶母终于离开济南来到北京。从1929年结婚到1961年来北京,夫妻分居32年。人生中有几个32年!


  彭德华和季羡林团聚了。


  然而,这团聚仅仅是形式上的团聚,不是心的团聚。如果是心的团聚,彭德华一生中的美好时光不会那样虚耗掉。在《母亲寂寞地离开人世》这一节里季承痛心地写道:“她从来没有享受到夫妻间的真情。婚后的一生都是在形式上圆满,内心里空虚寂寞的情况下度过的。”彭德华因为季羡林的“独”而“独”——孤独寂寞了一生。


  童年的心理阴影一直在季羡林的心中飘荡,他在感情上没有融入叔父的家。成亲后因为妻子不是自己的意中人,他又自外于自己的小家庭,对妻子、孩子都很冷漠,季承的感受是“父亲对我一直是一个生疏、冷漠的人。”“他对外人,不管是谁,一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对家里人,总有点冷若冰霜。对我们,包括孩子们的事,一律不闻不问。”季承一次次地追问:“他们为什么不可以产生感情从而营造幸福家庭呢?父亲为什么不去做这个努力呢?为什么他只是含着不满,听之、认之、受之、冷漠处之呢?”“他为什么不去培植对家的爱,或许那样做,对他说来太过勉强,太不情愿。”“父亲既然能与猫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建立更深的感情呢?”


  季羡林的“独”致使妻子孤独寂寞了一生,在儿女心中也留下不少伤害。这就是季承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为什么“不为父隐”的原因所在吧?


  所有做儿女的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相亲相爱,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和睦温馨。然而季承和婉如没有这样的幸运。


  “我和你妈没有感情。”这是季羡林亲口对季承说的。妈妈彭德华是一位贤惠的传统妇女,她的文化水平不高。那时候的婚姻都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缔结的。女人一生幸福与否?大部分取决于男人对女人的态度,也就是说在婚姻关系中男人总是主动方。女人总是愿意去培植感情顺从男人的。然而男人如果不愿意培植感情的话,女人一辈子只能活在孤寂中。在日复一日的操劳和渴盼中,慢慢枯干。象鲁迅的夫人朱安、郭沫若的夫人张琼华、郁达夫的夫人孙荃都是这样不幸的女人。妈妈的不幸给了季承太多的“寒意”,为了使妈妈得到温暖,他和姐姐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孝顺妈妈,增进与父亲的感情。为了让父母团聚,季承和婉若“决定从我们做起,尽量多与父亲接触,增进感情,然后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我们特别担忧父亲和母亲的关系,觉得如果他们那种冷淡的关系长期继续下去,这个家恐怕就要瓦解了。”


  季承和婉如的付出,收效甚微。


  老祖(叔祖母)是寂寞的,“父亲没有给老祖过过生日,也没有给过她零用钱,更没有给她买过什么衣物……总之,父亲并没有真正把老祖看成自己的长辈。”


  母亲寂寞地生也寂寞地死了。“当自己走到人生的末途,在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的时候,她陷入了深深的寂寞和孤独中,没有人分担她的孤苦。这个时候,她实实在在地尝到了婚姻的苦果,这个苦果,光靠子女的孝顺是不能消除其全部苦涩的。”


  姐姐为了自己的家和父亲的家劳心费力,年纪轻轻走了。姐夫也走了。


  季承自己离婚了,季承的妻子觉得他太顾父亲的家是他们离婚的原因之一。不但如此,他还遭到父亲的“遗弃”。


  父亲依然故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研究、写作、参与社会活动。依然是对外热,对内冷。对外大气,对内吝啬。布施天下,冷漠其家。


  叫人高兴的是,在季羡林逝世前的八个月的时间里,父子之间各自放下心中的不满,用温馨和真情弥补了一生的缺憾。“独”了一生的季羡林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


  痛哉,斯言!


  一句题外话: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都是脆弱的。为人父母,为人长者,对待子女和幼者,应该谨慎啊。


  另一句题外话:人的第一责任是伦常之中当好一个普通人: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至于功名利禄、飞黄腾达之类,均在其次。
 


来源:共识网转自摩罗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