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专家”为何“吃香”?科普应注入人文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55:33

“养生专家”为何“吃香”?科普应注入人文精神

2010年05月26日08:15新华网 字号:T|T

养生怪论何以流行? 金艳绘(人民图片)

 

  从生吃茄子到生吃泥鳅,各种养生说法层出不穷;养生类讲座越来越“火”,相关书籍占据着图书销售榜前十名的多个席位,“养生专家”也越来越“吃香”。

  在5月22日举行的“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北京论坛”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抛开专业水平不谈,这类“养生专家”之所以能吃香,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传播过程中特别关注人,并注重把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语句传播给受众,即看重“文”。而这种人文精神的塑造,恰恰是科普工作所需要的。

  在论坛报告中,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任福君引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有67%的农村受众希望获得卫生健康的科技知识和信息。他表示,虽然目前对城镇居民这方面需求尚无数据支撑,但根据自己的调查和了解,这一比例应该更高。

  袁钟曾在一家出版社工作过。他遗憾地发现,一些非常知名的教授出版的健康科普图书,公众反响并不大。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写得不对,往往因为写得太深了。

  “有些作者唯恐同行笑话其水平不够,往往引经据典,使用最规范的专业术语,谈及正反各种观点,甚至还带着明显的翻译腔。”袁钟说,在了解健康科普知识时,公众并不需要知道太多的内在机制、基本原理和争鸣意见,他们最想了解的是自己得了什么病、怎么治疗或者怎么预防。不能把公众最希望了解的健康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出去,这是科普工作缺乏人文精神的表现。

  反观“养生专家”的观点传播,他们特别注重人的要素。细翻几本较红火的书籍,讨论的多是早餐该不该吃?蔬菜水果可不可以多吃?大蒜可不可以多吃?补肾效果最好的是什么……对于内在机制,他们往往一笔带过。但他们的叙述方式确实引人入胜。

  比如,在讲到当归时,“养生专家”可能会以一种故事化的方式这样开头:古时候有位叫芹嫂的妇女,盼望丈夫归来,早晚都站在崖坡上翘首以待。久而久之,芹嫂积郁成疾而死,葬于崖坡。至此,芹嫂的灵魂化成一株治病的“仙草”,仍在那里期待着丈夫的归来,故后来人们将“仙草”取名为“当归”。

  “这种方式更能激发人的兴趣,因为里面不光有人,还有道德层面的内容。”袁钟说,把深奥的健康知识以最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其实是一种人文“大”智慧。因为科学不仅是一个纯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活动,而且还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何在科普创作中体现人文精神?袁钟认为,一方面要用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来规范与驾驭科学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在科普创作中要兼科学家与文艺家之所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生动地描绘和传播自然知识。

  不少与会者在论坛发言中认为,一些“养生专家”登上电视科普节目并且广受追捧,实际上是我国科普工作开展不够、公众科学素质较低的现实反映。

  “健康科学仍存在许多未知世界,健康科普工作者应提供给公众最可靠的信息,获得公众的信任,不能将科技界尚无定论的观点贸然推销给公众。”袁钟说,对这些“养生专家”的准入要设置一定门槛的同时,科普工作者也应改变观念,及时满足大众的科普需求。(记者 陈瑜 韩士德)  近日,一名“养生专家”被媒体揭露身份造假,其著作中的很多观点也受到诟病。随着养生热不断升温,电视上的“养生专家”层出不穷,各类养生图书畅销不衰,但不少观点违背常识,颠覆传统,引发了公众和医学专家质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