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董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4:01
      在中国,写历史有两个原则:成王败寇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中国的史书大多经过作者主观的加工,以致读者往往为之惑乱。我们今天读史应该比古人站的高些,还历史以本来面貌。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品当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这个林黛玉不像,这个贾宝玉不像。你怎么能说不像,你见过吗?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我们要做三件工作:第一是还原,就是还原到历史的本来面目;第二是比较,就是比较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有什么不同;第三是分析,就是分析一下这个形象为什么会演变。实际上,品读历史也可以有三种意见,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历史意见;第二种是站在今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时代意见;第三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叫做个人意见。

    任何人研究历史都难免会有这三种意见,因为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事,也就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宋代词人张升的词说,“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实际上进入渔樵闲话的又何止是六朝兴废事呢?那是可以包括一切历史的,正所谓,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就说董卓,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董卓是集恶人之大成者,其实抛开儒教的束缚,摆脱历史的偏见,我们会对董卓有全新的认识。

    谈董卓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凉州。

    汉朝的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并长期与游牧民族交战。凉州人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舐血的生活。凉州的地理环境加上东汉末年的动乱,孕育了一批军事人才,董卓就是其杰出代表。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董仲舒第九代裔孙,董氏属当地豪族。《三国志》说,董卓臂力过人,身背两弓,骑马奔驰之际,能左右开弓。说明其力量之强和骑术射术之精。同书又说,董卓好游侠,在家乡有相当的知名度,并且在游牧民族中都颇有威名。郡太守和州刺史都欣赏他的武勇,都曾招他作官。董卓在担任地方武官时,在与盗贼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充分显示了其军事才华,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董卓在担任凉州兵马掾时,既要指挥作战又要帮助长官进行战时的谋划,说明其并非有勇无谋。

    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后汉书.董卓传》)。六郡指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六郡都属于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此地人多骁勇。良家子指非巫医、商贾、百工。羽林郎是皇帝的卫士。这次经历是董卓一生中的重大转折。被选为羽林郎说明董卓的能力和名声被中央政府所重视。从此以后董卓逐渐担任东汉中央政府的高级武官,而非地方的基层武官。更重要的是他逐渐掌握了一只属于自己的精锐的凉州兵。

    董卓当上羽林郎后不久,在洛阳受到中郎将张奂得推荐,回到凉州,以军司马的职位随张奂参加了对羌族的战争。董卓与司马尹端并击羌军,大破之。击毙羌族首领,斩首万余级。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董卓说,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士卒,于是,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吏卒。这段史实说明董卓不但善战,而且具备作统帅的风度。这也是董卓日后成为西凉军阀首领的重要原因。此后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其间,董卓曾讨黄巾失败,被免官。当凉州战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董卓的存在确实巩固了凉州的防务,但由于董卓长期在凉州作战,其在凉州的实力和声望已超过了东汉政府,可见董卓当时的军势已颇为强盛。

   189年,大将军何进为诛宦官召前将军董卓进京。为了正确评价董卓进京后的作为,先要了解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有一个特点,地方豪强的势力很大。因为辅佐刘秀夺得天下的大都是豪强,夺取天下后他们的势力到了巩固和加强。刘秀作为开国皇帝想丈量全国的土地,但因为地方豪族的反对而作罢,可见地方势力之强。到了东汉后期,中央政权衰落而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渐渐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权。东汉的官员从地方名士中选出,名士代表的是地方豪强势力,所以皇帝也基本上被官僚给架空了。皇帝为了维护中央政府压制官僚集团而起用宦官。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乱”表面上是名士与宦官的争斗。其实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豪强的争斗。

   大将军何进作为外戚当然是属于皇帝一边的,他扮演的是皇帝与名士调解人的角色。他拉拢名士,诛杀宦官希望能维持东汉政府。他还希望能得到西凉军阀董卓和并州军阀丁原的支持,于是召其进京。董卓还未到洛阳时,洛阳已发生变乱,何进被宦官所杀,宦官被以袁绍为代表的名士所消灭。到此为止,皇帝在与名士的斗争中已经彻底失败,他所依靠的势力已经被消灭干净,可以说东汉政府已经灭亡了。说东汉因为董卓的存在而灭亡是毫无道理的。只是董卓在东汉王朝只剩一个空壳的时候接管了东汉政府而已,而董卓连这层空壳也没有碾碎。

    正当东汉政权摇摇欲坠时,董卓率领他的西凉骑兵来到了京师洛阳。董卓刚到洛阳时,洛阳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何进为讨黄巾在全国各地募集的军队,车骑将军何苗(何进之弟)的部队,武猛督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和董卓的凉州军。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董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编了在洛阳的武装。董卓先派其弟董旻诱使何苗的部下吴匡杀掉何苗,何进、何苗的部队群龙无首只有任董卓收编。然后董卓诱使吕布杀掉丁原,扶植吕布为并州军阀的新首领,于是基本上招降了并州军。至此手握重兵的董卓成为了唯一在京师说话算数的人,并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东汉政府。董卓其作为足见其政治手腕和行事的魄力。名士们对这一变故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显然低估了董卓的能力。不过名士的立场还是很鲜明,他们都是反对董卓的,其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袁绍、袁术、曹操离开了京都洛阳以寻求发展。

    董卓上台以后,废少帝、立献帝这可能是影响他名声的最主要原因了。其实当时的情况下,换了谁控制东汉政府都不会把皇帝当回事。因为东汉政府已经是一块朽木,不再有重生的可能,当时喊着振兴汉室的不是伪君子就是书呆子。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有其充足的理由。少帝为何太后所生,献帝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养,董卓与董太后是远亲。何太后的弟弟何苗死在董卓手里,与董卓势如水火,而且在东汉太后有摄政的权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一方面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立献帝以外戚身份辅政就名正言顺了。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完全是形势使然,是无可厚非的。不管是看演义还是看史书,汉灵帝是喜欢献帝,想把皇位传给他的,为了这个事,他做了很多安排,把献帝托付给董太后照顾,临死还嘱咐管禁军的太监,拥立献帝。灵帝可以信任的人不多,除了自己的母亲,就是身边的太监,他这样安排,可以说心意很明了。  

    何进兄妹才是真正的权欲熏心,为了让何太后的儿子继位,连董太后也给毒死了。十常侍当然更是奸臣恶党,当时的人们对他们都恨之入骨。何进要反对十常侍,自己力量不足,只好倚靠地方势力,但真正明确表态反对十常侍的,也只有一个董卓。  

    董卓还没有进京,洛阳就发生了血案,十常侍杀了何进,袁绍打了为何进报仇的旗号杀了十常侍,顺带着把何进的弟弟何苗也杀了,杀来杀去,争权夺利,带兵赶到北芒去救助被劫持的皇帝的,只有董卓。董卓进京时兵不算多,何进的旧部都投靠了董卓,他们为什么不去投四世三公的袁绍,要去投董卓,我想袁绍杀何苗的用意太明显了,实在让何进的部下寒心。  
   史书上说,董卓和少帝交谈,发现少帝很怯懦,陈留王却显得很有能力,所以废少帝立献帝。董卓假如要为自己专权考虑,应该立个弱的皇帝才对,皇帝是个白痴才符合他的心愿,他却要立能干的献帝,从这一点看,董卓是真心为汉室好才这么做的。  
    改立献帝之后,董卓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封郡侯,拜国相,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董卓是权力很集中的大臣,但有权的大臣并不等于奸臣,周公、诸葛亮都大权集于一身,尹伊、霍光还有废立皇帝的事情,大家都把他们称为忠臣,董卓和他们类似。只是他不幸被害死,后来三国的皇帝曹操、刘备,还有孙权的老爸都反对过董卓,所以没人替他说好话,结果董卓就被说成了奸臣。可实际上,最后孙曹刘自己都做了皇帝,刘备好歹还算个皇叔,这不都是汉贼吗?  

    董卓控制政府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名士的关系。他的做法与何进差不多,拉拢名士。他所提拔的人也与何进提拔的大同小异,但名士并不买账。本来他们就不服中央政府的管,更现在何况控制中央政府的是董卓这样“久习夷风”的“边弊之人”,于是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立了。恰恰是那些董卓提拔到地方任职的名士们结成了反董卓同盟军。双方的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盟军并没有动摇董卓的统治。但董卓认为将政府置于敌军附近比较危险,于是要将都城迁到他势力范围内的长安。但如果就这么走了,洛阳可能成为反董势力西进的根据地,于是他一把火烧掉了洛阳。虽然这样做很残酷,但在战争年代,出于战略的考虑烧城也是很正常的。

     盟军反董卓,董卓放弃洛阳,退到长安去了,按理说,盟军同床异梦,并不齐心协力,董卓的实力比他们强大,他为什么要后退?一句话,不想打内战。曹操去追,结果给打得七零八落,自己差点死在弘农,是曹洪不要命地把他救回来,这说明董卓有实力,也有准备,安排好了断后的力量。  
    还有一个例子,袁绍和公孙瓒打来打去,这两个人都反对他,本来让敌人自相残杀,是求之不得的一件美事,董卓却派人去调解,结果两家暂时就不打了。这就是说,董卓不是虚假调停, 是真的努力了,劝自己的两个敌人停战,对自己毫无好处,对国家对人民却是有好处的,董卓肯这么做,这样的人不是热爱和平,恐怕就没人热爱和平了。  
    董卓退出洛阳,几百万人民跟着他去了,刘备退出新野,十几万人民跟着他去,说明这两个人都有人望,人望的大小,应该和跟随的人数有一定关系吧。同样的事情,后世的描述却大不一样,只能说是史家偏心。 

     董卓迁都长安后,守住潼关,拥有潼关以西的地盘,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事实上,在凉州军与关东军的冲突中,凉州军始终处于优势。董卓要立献帝的时候,袁绍手里拿着剑,跟董卓吵,吵完了就走了,董卓没有追杀他,反而封他做渤海太守,光这么一件事,看得出董卓是个很大度的人。倒是后来袁绍反咬一口,做了反董的盟主,显得很忘恩负义。 
  不过袁绍给人的感觉是疯狗,谁对他好就咬谁,董卓封他做太守他就咬董卓,做了盟主之后,不咬董卓了,专门咬自己的盟友,韩馥对他最好,第一个倒了大霉,孙坚冲锋在前,袁绍却唆使刘表伏击他,还跟盟友公孙瓒和孔融开战。 
  董卓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协调好并州与凉州兵内部的矛盾,在他利用吕布杀死丁原,兼并了并州军。丁原死后,吕布成了并州军的首领。董卓过于信任吕布的,与他“誓为父子”,但并州与凉州兵的关系却十分紧张。并州军被兼并,是不会完全甘心的,然而又处于被压抑的地位。而凉州军以胜利者自居,没有把并州军放在眼里,甚至对吕布也是如此。董卓曾派胡轸为主将,吕布为副将攻打孙坚。胡轸扬言要杀了吕布以整肃军纪。不论胡轸是否会真的动手,他这种严重的挑衅必然会引起吕布和整个并州军的仇恨。结果还没和孙坚交战,董卓的部队因为内讧不战自溃。这么大的事董卓肯定会知道,但他似乎并未采取什么措施以缓和凉州军和并州军的矛盾。也许他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也许在他看来象他们这样的武夫争执甚至斗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过去就没事了。但吕布对凉州军的不满却与日俱增。从史料分析,吕布和其手下的并州官兵在董卓的阵营中是非常受排挤的,而且矛盾比较激烈。方诗铭先生对此做了非常精辟的论证:尽管董卓极力拉拢吕布,“誓为父子”,但并、凉两支军事力量之间,仍存在矛盾,甚至处于敌对状态。

    在东汉政府身居高位,却对董卓阴怀不满如司徒王允等人看出并利用了这个矛盾。王允利用与吕布同乡的关系极力拉拢吕布,目的很明显,借刀杀人。凉州军和并州军矛盾激化,吕布曾经使董卓不满,董卓就拿起短剑向他掷去,吕布虽不敢发作却怀恨在心。而且吕布曾和董卓的婢妾私通,吕布内心更加不安,加上王允的挑唆,吕布终于下定了决心杀掉董卓以自立。王允、吕布利用凉州军主力在关东讨伐袁绍的机会,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并州军被凉州军赶到了关东。吕布在曹操的打击下灭亡,张辽率一部分并州军投降了曹操。凉州军在董卓死后没有统一的指挥,关中的凉州军在不断的内耗中渐渐消亡,宛城的张绣部也投降了曹操。

    董卓被杀的原因,在于董卓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不是董卓吕布这个武夫不了解,在他看来,吕布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赐予的,吕布乃一介武夫,政治头脑又差,就算对自己有什么不满,都不会闹到刀兵相间的地步。而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信任的司徒王允一直对自己心怀不满(见拙作“《煮酒侃三国》之掩卷而泣叹王允)。司徒王允的出现,使得这个原本就已经是一触即发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酿成了最后吕布联合王允杀掉了董卓的结果,这才是董卓最大的失策。
    无论史籍还是小说,都喜欢对董卓的残暴无道大肆渲染,即使史籍上写的都是事实,也不能简单的否定董卓。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烧洛阳是因为战略上的需要。至于掳掠百姓这种事无论是西凉军、关东军或是黄巾军都会干。以今天的眼光看,掳掠百姓是很不人道的,但在三国那种战乱时代却是很平常的事。其实董卓被骂了一千多年,并非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董卓生于凉州长于凉州,又没读过什么书,董卓虽是汉人,但他在性格上更象游牧民族而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董卓这样的“蛮夷”居然敢“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些读书人当然对其恨之入骨,而历史正是由那些读书人写的。同样是废皇帝,尹、霍却被人推崇。被蒙古铁蹄毁灭的城市和被残杀的百姓的数量绝对比凉州军毁、杀的更多。但却很少听人骂铁木真。如果董卓消灭了关东军统一了中原,那么历史对他的评价会决然不同。到时,自然会有大批的读书人为他歌功颂德。而董卓残暴的行为也不会有人会管了。可惜董卓只是一介武夫。他在政治斗争和耍阴谋诡计方面比读书人差多了,所以会被王允和吕布除掉。对于一个失败者,他即使有功绩也会被抹杀掉。

    董卓不是没有敌人,他的最大敌人就是袁家,是因从何进、何苗的旧部都投靠了董卓引起的。孙坚向袁术要粮草,就明说是替袁家出力,吕布投奔袁绍,也说自己为袁家报仇,对袁家有恩,董卓死后,把他点天灯的也是袁家的门生。

    董卓死后,一直被妖魔化,曹操掌权之后,为了证明自己当年反叛朝廷的合法性,必须把董卓妖魔化。刘备也一样,而且把曹操比作董卓。孙权的父亲孙坚也是反董卓的先锋,当然在这场战争中也得到了不少好处。还有袁绍、袁术、吕布,他们利益不同,但对董卓的态度是异口同声的妖魔化。董卓刚死就开始被不断丑化,所以几千年也难以洗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