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岗之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10:54

朱家岗之战

推荐本文 
□ 鹏 喜
   1
  
  1940年冬。黄土高原。从远处延安宝塔山方向驰来一群战马,20余骑士清一色簇新的新四军军服。他们是从抗大毕业南下抗日的干部,奉命去新四军各部队赴任。奔在最前面的枣红马上骑着26岁的罗应怀,他被任命为新四军第4师26团团长。
  进入国民党军队防区,马队变成车队,新四军官兵化装成国民党官兵。坐在吉普车上的罗应怀,装扮成国军某部少校副营长。
  车队抵达洛阳八路军办事处,编入南下干部大队,号称国军某部二营,罗应怀任“上校营长”。
  车队在黄土公路上风驰电掣,呼啸着卷起漫天尘土,挟裹着震撼耳膜的风声,渐渐与黄河的喧嚣浑然一片。
  官兵弃车登舟,十几艘木筏从北岸横渡黄河。
  黄河水浑浊而湍急,扑面而来的土腥味中带着血腥味,像一锅煮沸的羊骨头汤。而中流击水的扁舟则似沸汤中若隐若现的骨头……
  罗应怀像一根桅杆挺立在船头,凝视着黄河水发呆。
  战友的惊呼声打断了罗应怀的沉思,他抬眼望去,对岸泅渡过来一群少年,如一群蚂蚁推拉着一个羊皮筏子,一个浪头打过,鼓鼓囊囊的羊皮筏子沉下去又翻滚着浮上来,球似的滚走了,撇下那群孩子惊慌失措如学游的雏鸭,被激流向下游冲去。
  “水性好的下河救人!一个救一个,先确定目标。冲得最远的那一个交给我!”罗应怀话音未落,人已一个猛子扎进河里不见了。待他从河里探出头来时,一个浪头乘机狠狠砸在他的脸上,他呛了一口水,骂了一句粗话,瞅瞅约摸两丈远的孩子,又一个猛子鱼跃式潜入水中,借着流速潜到孩子身边,轻舒猿臂,拽着孩子胳膊,奋力游到南岸,试试脚尖够着河床了,便搂着孩子跌跌撞撞上岸,一个趔趄,双双瘫倒在河滩上。
  怀中的男孩突然推开罗应怀,双手护胸惊慌警惕地敌视他。他不解地望着胸襟半敞的男孩,发现男孩湿衣紧裹的形体显出细腰丰臀。
  罗应怀狐疑地问:“你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
  孩子满脸绯红不语。
  李光明等过来:“报告营长,连您救起的这一个,总共11个孩子全部获救。”
  罗应怀说:“这个可能是假小子。”
  李光明说:“我们也捞起了两个丫头片子,哇哇哭着像是吵着要奶吃。这个倒是不哭,算断了奶吧。”
  假小子突然开口:“我看你也才换牙呢,就在我面前充大?告诉你们,我们是少年剧团的,隶属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政治部宣传部。”
  一个被救男孩气喘吁吁赶来:“她是我们的团长唐亚南,我是副团长张京汉,你们说话放尊重点!”
  他边说边掺扶起唐亚南嘀咕道:“国民党官兵打鬼子都是孬种!神气什么?”
  李光明正欲训斥他们,罗应怀仰天大笑。他笑着脱去泥泞的上衣,光着脊梁涉进河中清洗。
  唐亚南发现他脱下的夹衣是新四军军服,又看见他的宽厚脊背和粗壮双臂伤疤累累,惊讶而敬佩。
  救人耽误了行程,天色已晚,罗应怀下令露宿黄河边。
  少年剧团11个孩子脱下湿透的衣服,临时换上官兵的宽大军服御寒。官兵们烧起篝火,帮孩子们烤衣服。
  少年剧团为官兵表演歌舞《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张京汉指挥7个男孩儿和两个女孩儿分男女二声部合唱,唐亚南在稚嫩而悲怆的歌声中激愤起舞,用柔软而刚强的肢体语言配合歌声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歌词深意。
  罗应怀和官兵们都被孩子们的歌舞所感动进而陶醉了。
  歌声飘向黄河,淹没在黄河的呜咽声中。
  
  2
  
  罗应怀带南下部队日夜兼程,翻越王屋山、太行山,到达辽县时,沿路都可以嗅到日军的气息。按照上级的指示,这支南下干部大队的每一兵一卒,实际上都是即将上任的新四军战将,到达目的地之前要绝对避免与日军遭遇,以保证不损我军一员大将。罗应怀命令部队全部化装成当地农民模样,以班为单位拉开行军距离,前后互相呼应,互相掩护。一路上每每化险为夷。
  经过鲁西郓城时,突然遭遇日军对鲁西根据地拉网式扫荡。罗应怀被迫下令部队分散到农村隐蔽待令。他自己准备率第一中队到郓城西边军里庄一带分散隐蔽到农家。
  罗应怀、李光明、张京汉、唐亚南等隐蔽在王姓老乡家。王大爷率官兵在屋后棉田挖了两个互通的大地窖,洞口盖上木板覆土,再堆上棉花秸梗伪装成棉秸垛。罗应怀等在地窖里隐蔽二十多天。他在抗大只学会了些有关地图的常识,他拜上过高小、学过地理、比例尺的唐亚南、张京汉为师,每天在地窖里认真学习识图、绘图知识。
  这天,两个小老师想考考学生罗应怀的学习成绩,将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铺开,张京汉伸出双手,逐一蒙住地图的不同部位,让罗应怀说说该地区的地名、地貌和地理概况,罗应怀对答如流,得意地笑了。唐亚南不甘心,找出几张纸来,要求罗应怀按她报出的地名,绘出该地的山川、河流和交通线路。罗应怀沉思了一会儿,将五万分之一军用地图翻过来,在地图背面边绘边想,口中念念有词,只一袋烟工夫,他竟大致不差地手绘出一幅完整地图。  张京汉啧啧赞叹:“罗营长,我真佩服您!说实话,别看我以老师自居教您,您若是反过来考我,我可绘不出这幅地图来。唐亚南,你呢?你绘得出来么?”
  唐亚南不语,她根本没听清张京汉问什么,她只顾愣愣地瞪着罗应怀那双粗大而灵巧的手,目光里充满了钦佩。
  这时,地窖外突然响起枪声、哭喊声和奔跑践踏声。声响越来越近,紧接着响起打砸声、王大娘特别高亢的惊叫声和日本鬼子的吆喝训斥声。显然,日寇进村了并闯进了王大爷家里!王大娘在向地窖里报警!
  李光明迅速爬向地窖洞口,拔出手枪打开保险。
  罗应怀匍匐着跟过去,伸手关了李光明枪上的保险,警惕地辨听着地窖外的动静。
  听得出鬼子闯进了后院,咚咚的脚步声踏进了棉田,踏进了棉梗覆盖的地窖口!
  王大爷突然声嘶力竭地喊起来:“你们不能烧我的棉秸梗呀!到了冬季我怎么过呀?”
  鬼子凶狠的怪叫声、跌倒声和王大爷痛苦的呻吟声。
  地窖口外闪亮起火光,呛鼻的烟雾涌进地窖,接着响起“噼啪”的燃烧声!
  罗应怀也拔出手枪,一把将李光明拽到身后,示意李光明掏出两个手榴弹递给张京汉和唐亚南,教他们使用方法,然后他打开手枪保险准备冲出地窖口。
  正在这时,传来王大娘尖利的叫骂声:“你们这群畜生,烧了我的棉秸梗还抓我的鸡,我跟你们拚了!”
  一声揪心的枪响,罗应怀浑身猛一震。
  “扑嗤”一声,一桶水从地窖口浇下来。火熄了。
  罗应怀冲到地窖口,扒开冒烟的棉秸梗爬出来,只见王大娘倒在血泊里,王大爷徒劳地一手捂着王大娘冒血的胸口,一手竭力搂着她的肩膀想让她坐起来。但王大娘已无力坐起来,她奄奄一息,嘴唇翕动着不能言语,只能勉强抬抬手臂指向后院门口,指向从那里撤走的天杀的日本鬼子。她的手旁,是一把菜刀。
  罗应怀狂奔过去,“扑通”跪在王大娘跟前,搂抱起她:“大娘!娘!我的亲娘!您一个妇道人家,救了我这个七尺男儿!我心如刀绞,愧难做人,恨比天高,仇比海深啊!”
  罗应怀按照王大爷的意愿,就在后院里埋葬了王大娘。他先跪在王大娘坟头磕了三个响头,又转身朝王大爷磕了三个响头:“爹!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亲儿子!但我这个亲儿子不能尽孝在您身边,我要去杀鬼子!把日本鬼子一个一个都杀光,再回来伺候您,再回来告诉娘我给娘报仇了!”
  
  3
  
  1941年春,南下大队抵达目的地,官兵们分赴各部队上任。罗应怀赶到战火纷飞的淮北26团团部驻地报到。
  上任第一天,罗应怀就把部队集合在团部附近的一个麦场上检阅。
  
  这是由三支游击队组成的2000多人的队伍,编成三个营、一个团直警卫连、一个重机枪排。兵力充足,官兵们有实战经验。但缺乏装备,三分之一战士没配枪械,还扛着长矛大刀。全团惟一机枪排只有5挺老掉牙的机枪。
  罗应怀逐一询问各营长、连长、排长、班长的姓名,端详他们的模样,查看他们下属的武器装备。然后他登上临时搭建的检阅台,注视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久久不语。
  官兵们都以为他在打腹稿,酝酿着一篇慷慨激昂的作战动员报告。都齐刷刷站立着引颈等待他的精彩发言。
  谁知罗应怀一开口却出人意料之外:“我猜自打你们听说有个新团长要来上任,就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我,期待我有三头六臂,期待我有锦囊妙计,期待我给你们带来粮饷装备。今天我终于来上任了,可是我令你们失望,除了随身携带的这把驳壳枪(他掏出手枪举起来亮了亮),我光棍一条来了,好在我——你们的新团长不怕死!我是好汉不是孬种!而我对你们也很失望,不是对你们的人失望而是对你们的装备失望。我们26团仅凭手中这些老掉牙的破枪和长矛大刀,与凶狠残暴、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拼,是拼不过他们的……好在我终于回家了,我像一个赶路的孩子,眼巴巴盼着早日赶回家见爹娘和兄弟姊妹,一路上千辛万苦,还险些被鬼子闷在地窖里烧死、薰死、憋死!是王大娘牺牲自己救了我一条命,好让我活着继续赶路、回家、上前线杀鬼子……”
  听到这里,少年剧团的孩子们忍不住抽泣起来。
  罗应怀皱着眉头瞟了孩子们一眼,“王大娘把她的命给了我,让我得以回家见爹娘和兄弟姊妹。26团就是我的家、我的爹娘!你们就是我的兄弟姊妹!”
  检阅台下战士们躁动起来。
  罗应怀突然发问:“我这个团长没有武器发给你们怎么办?”
  台下怒吼起来:
  “从日本鬼子手中夺!”
  “先拿伪军下手!端伪军的老巢,装备我们自己!”
  “……”
  罗应怀敞开胸襟挽起袖子:“好!我这个团长听你们的!就这么干!”
  检阅过后,罗应怀将少年剧团的男孩分到各营、连任通讯员,张京汉任团部通讯员。唐亚南等三个女孩分配到团卫生所任卫生员。    罗应怀任团长的第一仗土山镇之战,他把旅长韦国清请到团部来密商,又秘密派侦察员去侦察。待侦察员回来报告了情报并确认没有惊动敌人,这才叫参谋长通知各营长来团部召集战前会研究战术,确定了夜袭作战方案。
  1941年6月6日午夜,罗应怀令一营、三营同时对驻守土山镇的伪军发起攻击,二营担任外围警戒。担任主攻的一连迅速进入土山镇内,九连紧随其后。经过一夜激战,全歼伪军一个营。
  第二天,罗应怀决定晚上亲率二营去攻打陈庙伪军团部。
  参谋长担心地说:“昨夜土山之战长我威风,灭敌气焰,但也警醒了周边的敌人,他们必有戒备……”
  罗应怀嘴角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诡秘笑意:“我同意你的判断。我估计陈庙守敌不但会有戒备,还会有增援。不然我不会亲自出马,我的胃口有点大。”
  见参谋长不解,罗应怀接着说:“兵不厌诈。陈庙守敌估计我们近期会对他们下手,必将调兵遣将做准备,但他们很难估算出我们会在哪一天下手。他们料想不到我罗应怀嘴里嚼着的还没有咽下肚子,就会紧接着在今天晚上下手!说是今天晚上,实际上我要不慌不忙耐着性子等到明天凌晨再动手,等敌人惶惶不安干熬一夜,以为天快亮了平安无事了,恰恰这时老子就动手了!哈哈哈……”
  陈庙之战,罗应怀料事如神。他率二营半夜出发,在陈庙外围潜伏到天将亮时,乘着黎明前的黑暗冲进陈庙镇,先攻克了敌伪团部,再一口一口吃掉了敌人一个营。而参谋长按他的伏兵计率一营、三营利用有利地形事先进入阵地埋伏,果然联手歼灭伪军增援的一个营。
  罗应怀两晚歼敌一个团,击毙伪团长刘尚志,俘虏600余人,缴机抢12挺,长短枪300支。领到新枪的战士们欣喜若狂,新来的团长罗应怀迅速赢得威望和爱戴。
  不几天,彭雪枫师长令韦国清旅长率部策应,令罗应怀率26团接连作战,一鼓作气拿下伪军白塔集、巴圩、赵湖、吕集、高集、陈楼五个据点。只许胜不许败,巩固和扩大淮北根据地。
  出战前,彭雪枫听说罗应怀能左右开弓,特地让韦国清把罗应怀叫到师部大院试枪法。他让警卫员把靶子安放在百米开外处,掏出自己的驳壳枪让罗应怀打靶。罗应怀右手持枪一梭子弹命中率都是九环、十环,左手持枪一梭子弹命中率也在八环、九环之间。
  韦国清满意地笑了,连夸罗应怀好枪法。
  彭雪枫却不苟言笑,严肃地说:“我这把驳壳枪就归你了。从今天起,你是我们新四军第四师的双枪团长。”
  罗应怀不负师长厚望,五战五捷。26团兵力扩充到3000余人。装备精良,每个营都配备了机枪排,每个连都配备了机枪班,有的机枪还是崭新的。
  彭雪枫这才同意旅部、师部分别表彰26团。
  这天,彭雪枫师长召见罗应怀,问其文化程度。
  罗应怀答:“报告师长,我放牛时偷听私塾,能背《三字经》,长征路上识字写字,抗大读了马列书,地窖里学会了识图绘图,总算能文能武了。师长只管把硬仗、大仗交给我去打,保证完成任务!”
  彭雪枫勃然大怒:“什么叫总算能文能武了?哦,文武双全?那好,我命令你把收拾了几个虾兵虾将的所谓七战七捷,写份战斗总结交给我,要求对比敌我兵力、讲解敌我战术、分析胜败原因。”
  罗应怀犯难了:“师长,我不会写文章,从未写过。”
  “连文章都不会写?还敢称能文能武?简直是大言不惭!”
  “师长,我错了……”
  “你读过几本文学作品?”
  “一本未读。”
  “这本《水浒》借给你去看,看完写一篇读《三打祝家庄》的感想交作业。以后每月写一封信给我,你写一封我就回一封。”
  罗应怀从此养成了酷爱阅读的习惯。读一本书他就给师长写一封信,谈读书体会,请教读不懂的问题。彭雪枫把他写的信一一退还,每一封退回的信笺上都像批改作文似的用红笔逐字逐句作了修改。
  
  4
  
  1942年11月中旬的一天半夜,罗应怀在睡梦中被叫醒,韦国清旅长令他立即赶到师部去接受战斗任务。罗应怀骑马赶到师部已是午夜,全师各旅、团长都赶到了。
  师部会议室。师长彭雪枫面壁而立,久久注视着墙壁上一幅巨大的军用地图思考着。与会者都感觉到非同寻常的紧张气氛,鸦雀无声地静待师长转过身来。
  师长一直没有转过身来,师政委在会议桌上铺开另一张军用地图,说:“同志们,考验我四师站斗力的时候终于到了!日寇突然发动了淮北大扫荡。日军平林师团,集结万余兵力,战马600匹,炮100门,汽车300辆,汽船30艘,坦克10辆,飞机8架,从徐州、固镇、泗县、宿迁、淮阳、盱胎、五河出动,以半城、青阳为目标,兵分五路扫荡,合击淮北抗日根据地,企图一举歼灭我新四军四师主力……”
  师长终于转过身来:“这一场恶仗,我们等待已久。但我们不能与敌人硬拼。我命令:我师主力立即突围,掩护数万人民群众转移,到外线作战,迂回到敌侧后猛击敌尾部,迫使日军掉头,再斩头截尾,重创日军!韦国清旅长!罗应怀团长!现在我命令你们:26团掩护旅部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后,留在内线作战,在敌包围圈内吸引敌人,牵住敌人的鼻子与之周旋,与敌苦战后配合外线主力追击逃敌!”    韦国清和罗应怀异口同声回答:“是!保证完成任务。”
  罗应怀连夜赶回团部,黎明时分召开全团誓师大会。会后他突然想起少年剧团的孩子,急令分配到各营各连当通讯员和分配到团卫生队的少年剧团人员到团部报到,组建小鬼班,发给枪支弹药,任命唐亚南、张京汉为正副班长,仍由李光明带队,马上出发追赶突围的主力部队,向韦国清旅长报到。
  
  送走小鬼班后,罗应怀赤膊上阵,带领26团全体官兵在驻地朱家岗一带抢挖“抗日沟”。“抗战沟”是新四军、游击队与日军周旋中在苏北平原的一个战略战术创造。沟宽3米,深及2米,挖在村与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处,沟与沟之间互相贯通,既可作战壕,又可作交通沟,还可以作为阻挡坦克的屏障。26团官兵们夜以继日抢挖了三天三夜,在朱家岗方圆十几公里田野村庄之间挖成纵横十几条“抗日沟”并与周边原有的老“抗日沟”连接起来。
  第三天晚上,罗应怀和参谋长沿着“抗日沟”察看了一遍,满意地对参谋长说:“平林这个狗杂种以为平原作战易攻难守,他料想不到老子已经摆好了地网阵!这些抗日沟,至少相当于一个营的兵力。我估计,明天日军就会合围过来。“
  参谋长说:“我已经传令各营今夜就严阵以待,听令行动。”
  正说着,李光明跌跌撞撞跑过来:“报告团长,你枪毙我吧!我……荷花她……”
  原来,小鬼班未能追上转移的主力部队,却撞上了合围过来的日军先头部队,幸亏钻进了一条“抗日沟”才甩开敌人。荷花钻错了沟,她慌张中爬到沟外呼喊,被鬼子冷枪射中身亡,草草掩埋在“抗日沟”中……
  李光明说完事情经过,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罗应怀这回没发火,他一声不响,沉默良久才自言自语:“幸亏主力部队转移得快……荷花用她的性命提醒我,日军摆下了铁桶阵,一场恶战就在眼前……”
  罗应怀令小鬼班作为团预备队待令,由他亲自指挥。
  11月15日,日军平林师团完成对淮北根据地合围。但我主力部队大部已突围成功。罗应怀率领26团利用纵横的“抗日沟”与敌人周旋,打了二十多天游击战。日军如陷迷魂阵,昏头转向,不敢轻举妄动。。
  12月7日,韦国清旅长急电:我部分主力被日军追击,令26团就近重创日军,转移敌人追击目标。罗应怀下令强袭敌人在青阳镇,敌死伤逾百人,炮楼炸毁。在敌增援部队赶来之前,罗应怀下令迅速钻进“抗日沟”撤退,消失得无影无踪。
  日军平林师团长恼羞成怒,急寻我26团决战。
  12月8日,兵分三路互相呼应的日军,中路与我26团遭遇,敌左路、右路迅速靠拢。遭遇战中,我26团一营、二营伤亡惨重。
  12月9日,罗应怀率26团撤回朱家岗休整。他把部队集合在麦场上重整战斗序列,缩小编制,三个营各辖两个连,每个连编制80余人。
  蓬头垢面的罗应怀仍然威风凛然,他的怀里别着两把枪,背后还插着一把大刀。他立在队列前面,不慌不忙一一点数着他的人马。加上团部机关人员,总兵力只有500余人。
  当他点数到小鬼班时,他走到一个个孩子们跟前,逐一抚摸他们的头脸。摸到唐亚南面前时,他伸出的手犹豫了一下。唐亚南主动抓起他的手,贴在她的脸上,又伸手揩去他嘴角的血污。
  
  5
  
  12月10日凌晨3时,孙岗方向我哨兵鸣枪报警。一连一战士突围到团部报告:日军包围了一连孙岗阵地。继而接连两人报告,西南、西边日军已接近我前沿阵地。
  凌晨5时40分,东西南北四面枪响,日军平林师团金子联队三个大队1500人,兵分三路,趁夜色包围了朱家岗。
  参谋长问:“突围还是坚守?”
  罗应怀果断命令:“坚守阵地,战到天黑,等待援军!”
  这时,报务员惊慌失措地进来报告:“三营……三营……三营,失去联系!”
  罗应怀异常冷静:“继续呼唤三营,直到联系上为止。”待报务员出去后,他才对参谋长说:“姑且把三营当作预备队撇在一边再说。立即调整各阵地兵力,准备战斗!”
  黎明时分,惨烈的攻防战打响了。
  曹圩北面“抗日沟”东西两端,展开了残酷的阵地争夺战。一营二连抢占了西端,击退敌军两次冲锋。战至晨8时,罗应怀考虑到二连在前天的遭遇战中伤亡惨重,只剩下40余人,便令五连一排接替二连。二连撤至西小庄待命。
  五连一排进入阵地前,罗应怀把排长王康有召到团部面授“短枪计”,然后他卸下自己身上佩带的两把枪,又让参谋长和李光明交出各自的短枪,将四把枪都交给王排长拿走。
  王排长带领一排接替二连后,发动佯攻又佯败,把敌人诱到“抗日沟”内短兵相接。当十几个鬼子挺着枪怪叫着要拼刺刀时,四支驳壳枪同时打响,就近撂倒了全部送上门来的鬼子,再解下死鬼子身上的手雷和三八大盖,发动了一次真正的冲锋,重创日军,巩固了西端阵地。    攻防战打到上午10时,距曹圩仅十几米的“抗日沟”东端阵地枪炮声异常激烈。参谋长从前线赶回来报告说,日军发现曹圩是26团指挥部,便集中兵力攻打。如果阵地失守,团部将面临东、西、北三面夹击。
  罗应怀听了不顾参谋长劝阻,扛起一杆长枪,亲赴东端阵地督战。二营副营长赵威正报告敌情时,日军发起新一轮冲锋。罗应怀一边举着望远镜观察,一边口述命令。
  突然,一小队日兵穿着我军军服,从“抗日沟”钻出来,从侧后扑向罗应怀。罗应怀凭直觉举枪撂倒一个。这时第二个鬼子已扑到他跟前,他一脚踢开鬼子的枪,顺势将手中的枪刺进鬼子的胸膛。李光明赶来击毙一个敌兵,冲上来掩护罗应怀,罗应怀却从他背后抽出大刀接连劈倒两个敌兵。最后一个敌兵仓皇逃跑中扔出一颗手榴弹,罗应怀倒在血泊中,右腿被炸成重伤。
  罗应怀被抬回曹圩团部,唐亚南和秋娥配合卫生队长给他包扎伤口,但想尽办法也止不住血。殷红的血水将床单染透,又把床垫沁透,滴在地上,啪嗒,啪嗒……
  唐亚南和秋娥吓得大哭。被罗应怀厉声喝住。
  报务员进来报告:“东端阵地失守,赵威重新夺回阵地后只剩5名战士。参谋长也坚守在阵地上,他请求团长支援。”
  罗应怀忍痛发布命令:“令一营二连连长率一个加强班支援!令参谋长迅速返回团部!”
  张庄告急。五连副连长戴春涛率三排击退敌人四次冲锋后只剩下8名战士。弹药打光了,大刀砍豁了,刺刀捅弯了。戴春涛头上缠着绷带,跌跌撞撞跑回团部求援。
  张京汉率小鬼班冲进来,围在罗应怀病床前请战,参谋长欲同意,望着罗应怀等他发话。罗应怀坚决地摇头,又看看自己止不住血的伤腿,这才盯着戴春涛说:“我手上就这8个小预备队员了,但现在还没到上预备队的时候。我只能给你8颗手榴弹,看你怎么用?”他命令小鬼班8人每人都交出配发给他们的一颗手榴弹,全部交给戴春涛。
  戴春涛走后,参谋长急切地问报务员:“三营还没联系上?旅部呢?”
  报务员摇头。
  罗应怀答道:“敌人吞不下三营,我相信三营还在!但我现在不能对戴连长这样说,不能让他有指望,我就是要叫他绝望,置于死地而后生!”
  戴春涛到农户院子里收集镢头、钉耙、铁铲,扛了一捆回阵地发给8名战士。敌第五次冲锋,冲进阵地西面的一个小院子。8枚手榴弹分两捆从院墙洞口塞进爆炸,十几个鬼子被炸死或被坍塌的院墙砸死砸伤。受伤的日军撤退,戴春涛和战士们抡起镢头、钉耙追杀。
  曹圩东南门阵地,指战员伤亡过半。日军轮番发起冲锋,随时可能冲进圩门。罗应怀命令卫生队长带轻伤员顶到东南门阵地。
  这时,张京汉率小鬼班全体再次冲进来请战。见罗应怀的伤腿勉强止住了血。唐亚南和秋娥也加入请战行列,在罗应怀的病塌前站成一排。
  罗应怀挣扎着坐起来,用手指蘸着伤腿沁出的血水,在白床单上画出曹圩东南门阵地示意图,授意张京汉从侧面偷袭敌人,得手后迅速回撤,抢回打麦场上两辆笨重的大车,堵住已被枪炮炸垮的圩门。说着他令李光明摘下身上最后两枚手榴弹,命唐亚南和秋娥各领一枚手榴弹潜伏在圩门内左右两侧接应回撤的小鬼班。命李光明爬上团部屋顶抢占制高点预防不测。团部只留参谋长和报务员继续联系三营、联系旅部,负责通讯指挥。
  
  张京汉率小鬼班从曹圩院墙隐蔽的墙洞爬出院墙,匍匐到日军侧面极近距离,如神兵天降,一起投出8枚裹着爆竹的假手榴弹,分别是彩纸屑弹、生石灰弹、辣椒粉弹、玻璃碴弹和牛粪弹,伤敌效果极佳,日兵措手不及,丑态百出。小鬼班紧接着排列一行,以跪式排枪齐射,敌人成群死伤扑地,后面的敌人以为八路援军到了,掉头溃逃。小鬼班分成两队,一队吹冲锋号佯追,一队直奔打麦场,两人一组推拉两辆大车,但笨重的大车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动。幸亏佯攻小组撤回来协助,四人一组推拉两辆大车,骨骨碌碌推拉到曹圩院门口,慌慌张张堵圩门。
  但日军早已发现八路增援的只是一群娃娃兵,马上反扑过来。情急之下,张京汉勇敢地爬上大车,一面叫骂着吸引日军的注意,一面开枪阻击,掩护小鬼班的战友。日军一窝蜂逼到他跟前,从极近的距离开枪下毒手,他身中数弹仰倒在大车上。
  蹲伏在圩门内两侧的唐亚南和秋娥对这惨烈的一幕看得十分真切,她俩受到强烈刺激,一起尖叫着同时投出手榴弹。硝烟弥漫中小鬼班用大车严严堵死了圩门。
  日军疯狂扫射圩门,大车上千孔百疮,碎木屑溅满一地。
  圩门内,罗应怀拄着一支长枪艰难站起来,命小鬼班全部上屋顶隐蔽在屋脊后面。
  参谋长搀扶着重伤员出来,与罗应怀并肩守卫在两辆大车后面,预备敌人攻破圩门后与之肉搏。
  在这节骨眼上,报务员惊喜奔出:“报告团长,三营联系上了!三营早上被敌人分割出去后伤亡不大,现请求战斗命令!”    参谋长和重伤员们喜出望外,欢声一片。
  罗应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令三营兵分四路,火速增援张庄、曹圩北“抗日沟”东西两端和团部!继续联系旅部!”
  
  6
  
  下午3时,我外线主力突杀回马枪,以绝对优势兵力迅速拔除了敌金锁镇据点。彭雪枫师长电命韦国清火速增援朱家岗26团。
  韦国清看过电报,自言自语说:“除非派骑兵,否则来不及了。”
  下午4时,韦国清旅长亲率骑兵赶到朱家岗张庄村南,向驻扎在一片松林里的日军金子联队指挥部发起进攻。张庄村南密集的枪炮声传到曹圩。
  罗应怀警觉地辨听着,告诉参谋长:“援兵到了!”
  参谋长将信将疑,正想说什么,屋顶上传来李光明兴奋的报告声:“团长——,张庄方向升起滚滚浓烟!”
  罗应怀扔掉当拐杖的长枪,倚墙而立:“命令各阵地,所有弹药全部打光!组织火力追击逃敌!
  张庄、曹圩抗日沟东西两端阵地前面,日军纷纷溃逃。我军战士冲出战壕追击。团部小鬼班在李光明率领下跳下屋顶追击。敌弃械遗尸。
  晚10时,朱家岗守卫战结束。歼日兵280人,伪军20人,缴获枪炮无数。26团有73人阵亡。重伤100余人。轻伤者无法统计,几乎没有一个不挂彩的。
  
  7
  
  26团转移至吕集待令。罗应怀伤势严重已不能坐立,被送到旅卫生所救治。师长彭雪枫和淮北行政公署主要领导来医院慰问罗应怀,并带来了新四军军长陈毅的慰问电。
  彭雪枫关切地询问罗应怀的伤势,罗应怀却答非所问:“师长,我26团阵亡兄弟的后事怎么安排?我问过旅长,他说事关重大,要请示师长。师长,虽说大敌当前,保家卫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足矣,但是我带领兄弟们去赴死的,而我却苟活下来,我这个团长不能让还活着的兄弟们寒心啊!”
  彭雪枫听了为之动容:“你放心,厚葬26团阵亡战士不仅是你这个团长的事,也是你们旅长和我这个师长的责任。淮北行政公署也要抚慰烈士亲属。你躺在医院里不知道,淮北人民已在朱家岗日夜为我军牺牲烈士抢修公墓。”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罗应怀令一直守候在他身边的李光明找来一个战士当帮手,悄悄用担架把他抬出医院,抄小路到朱家岗去看公墓,凭吊战友。
  唐亚南不知何时出现了,远远地跟在担架后面。
  到了烈士公墓,罗应怀仰望着高高的烈士纪念碑沉思半晌,不解地问李光明:“纪念碑上为什么没有刻碑文?”
  李光明不知如何回答。
  唐亚南回答:“彭雪枫师长正在写碑文,烈士们虽然已经安葬了,但还没有公祭,公祭那天要在纪念碑上铭刻碑文。”
  罗应怀默默点头,他艰难地从躺着的担架上坐起来,叫李光明慢慢移动担架,好让他逐一向73个烈士坟茔鞠躬。当担架移到挨在一起的荷花、张京汉墓前,罗应怀突然粗暴地搡开李光明等人,强行拖着一只伤腿,单膝跪伏于地,口中喃喃地念着什么。
  这时,小鬼班全体从坟墓后冒出,与罗应怀抱成一团嚎啕大哭。
  旅部军医匆匆追赶来了。团参谋长闻讯赶来。韦国清和彭雪枫也赶来。
  
  8
  
  旅卫生所长向韦国清、彭雪枫汇报说:“罗团长右腿粉碎性骨折且感染严重,大动脉裸露在外,非常危险。由于缺乏麻醉药,动手术没有把握,他的腿可能保不住。”
  彭雪枫一听脸色骤变:“不行!一定要千方百计保住他的腿!我四师还要与日本鬼子恶战!我还指望着他继续带26团!”遂令将罗应怀转院至师卫生院,并电告军部求援。
  陈毅军长特别委派全军最好的一名外科医生赶来救治,但军部医院的麻醉药也早已用完。由于日军的严密封锁,新四军多条秘密药品交通线被切断,派出的几批秘密药品采购员先后被日军抓捕。军部来的外科医生仔细诊察罗应怀的伤腿后认为,如果马上动手术,还有希望保住罗应怀的腿,但不知罗应怀能否坚持四个小时手术时间。
  韦国清、彭雪枫果断批准手术。
  第二天早上,开始手术之前,外科医生让护士将罗应怀的双臂、上身和左腿用绳子捆住,但罗应怀拒绝捆绑,他说:“我要学一回关羽刮骨疗伤。”
  外科医生说,“传说中的关羽刮骨疗伤,也只是手臂外侧皮肉箭伤。而你是腿部炸伤粉碎性骨折。”
  罗应怀仍不同意。外科医生只好下令医生护士强行捆绑。罗应怀勃然大怒,挣扎着骂退医护人员。
  彭雪枫及时赶到,令带来的几个警卫员:“给我绑!”
  几个警卫员毫不客气地摁住了罗应怀,他仍不甘心地挣扎叫骂,但无济于事。
  彭雪枫见状哈哈大笑,但笑着笑着眼中却黯然落泪。
  手术开始了。罗应怀额头汗珠如注,面部痉挛。手术台旁放了两个白色瓷盆,取出的弹片、碎骨分别叮当落进盆中。手术长达五个多小时,共取出碎骨60多块。
  唐亚南一直守在手术台旁,紧张得将手指衔在嘴里死死咬住,咬出血浑然不察,她昏厥过去……
  
  附记
  11月12日,新四军司令部、淮北行政公署在朱家岗烈士陵园召开万人公祭大会。邓子恢主持大会,彭雪枫宣读悼词碑文。
  当罗应怀被抬上主席台时,会场掌声雷动,全场万人自动起立致敬。
  第二天,新四军战报、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和国共两党电台纷纷报道英雄团长罗应怀和淮北朱家岗血战大捷。
  1944年初秋,罗应怀与唐亚南举行战地婚礼。
  据号称“将军县”的湖北省红安县挡案记载:罗应怀,1915年2月9日出生于该县罗家湾村,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他身经百战,九死一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杨晓华)
   附: 朱家岗烈士陵园     朱家岗烈士陵园位于洪泽湖西畔,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淮北苏皖边区泗阳县曹庙区朱家岗乡,现为江苏省泗洪县曹庙乡朱岗村,离泗洪县城约35公里。朱家岗烈士 陵园五十多年来,经历令人感慨的变化,逐步建设完善。
  朱家岗烈士陵园埋葬了73位革命烈士的遗体,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的体现,其浩然正气,直上九霄。烈士陵园还埋葬着当年日本侵略军没来得及运走的13名官兵的遗体,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广阔胸怀,已经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1942年12月10日,在淮北苏皖边区33天反"扫荡"的战役中,发生了一场喋血奋战,悲烈惨壮、惊天地、泣鬼神,使占据苏北一带的日寇一蹶不振之决定性战斗,就是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六团投入的朱家岗守备战。
  12月7日,我四师二十六团,在与敌连续战斗20余天,人员伤亡,弹药消耗尚未得到补充,每连只有七、八十人的情况下,又奉命强袭青阳镇南小街。完成任务后,于9日黄昏到达朱家岗。当夜团部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决定l0日晚攻击金锁镇之敌。
  12月9日,日寇金子联队三个大队,加上少量伪军1500多人,趁着黑夜,偷袭我朱家岗9旅26团。战斗自晨至夜,激战达十八小时,反复肉搏,十出十进,我英雄的二十六团,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终使寇贼胆寒,丑类气馁,弃械遗尸,仓惶溃逃。
  这场战斗,敌伪伤亡近300人,我二十六团牺牲73人,其中当场牺牲56人,另有17名指战员身负重伤,转运到洪泽湖边的应山集后方医院,先后牺牲。日寇在仓惶溃逃时,丢下小队长以下13具尸体。
  日本侵略军遭到我二十六团痛击以后,淮北抗日军民声威大振。四师主力和地方部队纷纷出击,日本侵略军步步撤退,不久就龟缩回徐州、淮阴、泗县等主要据点,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33天反"扫荡"也胜利结束。
  为了纪念壮烈的朱家岗战役和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1943年8月,中共泗阳县委、泗阳县人民政府、泗阳县参议会决定在朱家岗修建烈士陵园。由于人力、财力困难,直到1943年10月初才开始动工兴建。历时40天,1943年12月竣工。这样的工程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还是第一次。
  新建朱家岗烈士陵园占地4亩4分,陵园南边是大门,虽然结构简单,但颇为壮观。陵园的周围是青砖砌的花墙。园外的墙上是22幅壁画,壁画展示了朱家岗战斗经过,园内墙上壁画还绘有活捉韩德勤、击毙王光夏的山子头战斗经过图。大门两侧是泗阳县参议长、书法家周华青亲笔手书的对联,上联是"七十丹心光宇宙",下联是"六年汗马壮山河",横楣是"浩气长存"。大门两侧的石灰白壁上书写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宣传股长叶英所作的《血战朱家岗》长篇叙事诗104首。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体现了朱家岗烈士陵园深重的教育意义。
  陵园内共73座坟墓,每个坟墓前的木板碑均用毛笔正楷书写着烈士的姓名、籍贯、牺牲时的年龄和职务。大门内、坟墓之前竖立石碑三座,正中一座是"烈士英名录"碑,左边一座是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撰写的"朱家岗战斗殉国烈士纪念碑",右边,是泗阳县参议长周华青撰写的"朱家岗殉国烈士墓志铭"碑。
  在《墓志铭》背面刻有《墓志》,记录了在朱家岗烈士陵园第一次树碑建园的经过,以及资助陵园的单位、个人。
  1943年11月12日,淮北行政公署和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政治部在朱家岗烈士陵园前举行烈士公墓落成典礼。参加会议的有四师和淮北行署代表、有中共泗阳县委、泗阳县政府、泗阳县参议会负责人,泗阳县各区、乡民兵、学校师生、工救会、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广大群众和四师主力部队共一万多人参加会议。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各界赠送的挽联百余幅,花圈数十个,参加会议者或臂佩黑纱,或佩带白花,人人怀着沉痛敬仰的心情,仔细瞻仰和默诵着壁画、碑文和叙事诗。泗阳佛教协会的和尚也虔诚地在墓前诵经致祭。
  会议由四师九旅旅长韦国清主祭,领导行礼、恭读祭文、献花圈、祭碑。四师政治部宣传部长陈其五代表四师首长、行署刘瑞龙主任致词。在朱家岗战斗负伤的二十六团团长罗应怀同志特地从后方医院赶来参加公祭。泗阳县副县长杨道南,群众代表、泗阳县联救会副主任周传新,九旅副旅长张震球也在会上讲了话。最后,韦国清旅长宣读了四师师长  彭雪枫亲自撰写?quot;纪念朱家岗战斗殉国烈士纪念碑"碑文。
  从此,朱家岗烈士陵园成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基地,凡是到淮北边区投奔革命的青年,大都要到朱家岗瞻仰和祭扫革命烈士。从1943年到1946年,每年清明节,学校师生、边区机关和广大群众都排着队到烈士陵园祭扫。朱家岗在边区的政治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7月18日,国民党徐州"剿匪"司令部以2个整编师、1个军、2个旅的兵力向我淮北根据地大举进攻,我军在歼灭国民党反动派部分主力部队后,撤出淮北。1946年11月24日,我淮北党政军一万余人渡过运河,这就是著名的"淮北撤退"。从此淮北大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还乡团在广大农村反攻倒算,倒田拔租,吊打、活埋革命干部和进步群众,烧杀抢掠,敲诈勒索,无所不为。
  朱家岗烈士陵园虽然安葬的是为抗日而牺牲的民族英雄,也没有幸免于难。1946年12月,国民党还乡团在朱家岗成立了乡公所,界集、曹庙、许圩、陈大庄都安上了据点,由国民党军队把守。1947年初国民党朱家岗乡公所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闯进朱家岗烈士陵园,拆毁大门,将陵园周围的花墙和房子推倒,把砖运走,分别送到曹庙、陈大庄以及许圩、界集4个据点建炮楼。他们还将烈士坟前的石碑砸倒,将烈士坟前的木碑毁光。有的还乡团 将烈士名录碑砸成碎块。朱家岗广大群众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他们看到烈士的坟墓被糟蹋,心中不忍,乘国民党还乡团不注意,又把被毁坏的坟填了起来。
  1947年2月,淮北挺进支队在饶子健将军率领下重返淮北,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终于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淮北大地又回到人民的怀抱,朱家岗烈士陵园也沐浴着解放区的阳光。朱家岗烈士陵园经过1946年至1947年初一场浩劫,昔日那一座庄严简朴、威武雄壮的陵园不见了,围绕陵园周围五十余丈的花墙也不见了,看不到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壁画,看不到那生动感人的长篇叙事诗。一块块石碑倒在地上,烈士名录碑被砸成碎块,残缺不全,一片荒凉景象。但是,几十个坟茔在当地群众保护下,仍然整齐排列在墓园里。
  1959年,参加过朱家岗战斗的二十六团一营营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军长李光军前来朱家岗烈士陵园,看到劫后的烈士陵园,没有石碑,没有围墙,没有陈列室,只有十几棵松树在风中摇摆,十分难过。回到部队后,向老团长罗应怀作了汇报。不久,罗应怀将军派专人给曹庄公社送来人民币7000元。这是他自己的积蓄,当时国家很困难,将军体谅党和政府的难处,自己节衣缩食,拿出7000元请地方政府整修朱家岗烈士陵园。
  1974年,年近八旬的革命老人邵实夫来到朱家岗烈士陵园,看望在朱家岗战斗中牺牲的儿子邵文的墓冢。他看到烈士陵园劫后的惨景,感到十分凄凉。老人从泗洪直上北京,亲手将自己的建议信交给张爱萍同志。张爱萍将军十分重视,将信批转扛苏省革命委员会。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又将信转给中共泗洪县委、泗洪县革命委员会。在邵老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年倭寇逞凶,妄图使我亡 国灭种。当时仁人志士、革命青年踊跃奋起,用我们的血 肉筑成新的长城。我儿参加新四军,为国捐躯,虽死犹荣。但是,今天看到当年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的革命烈士躺在荒草丛中,无人过问,岂不令人寒心?遥想当年,边区政府虽然财政十分困难,却能拨出专款,派专人大兴土木,建烈士陵园,如今国力昌盛,经济发达,财力雄厚,为什么对烈士陵园却无人问津?看到烈士坟前,荒草丛中,野兔走狗,小树昏鸦,我们后死之人将有何面目去面对烈士英灵?为了不忘过去,不忘传统,为了兴我中华,振我民族,敬请当年老首长关心一下朱家岗烈士陵园。"
  邵老的信,短短300余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读了以后,令人感动。据当时的有关同志回忆,中共泗洪县委、泗洪县革命委员会接到信和批示以后,立即责成民政局、人武部组织专人搜集革命烈士资料,准备修建烈士陵园。
  1977年10月,罗应怀将军亲临朱家岗烈土陵园,对陵园修建作出指示。根据罗应怀将军的指示,曹庄公社党委和朱家岗大队党支部,发动群众和中小学生在朱家岗烈士陵园植树,先后共植树2416株,使陵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1976年至1977年间,泗洪县委先后两次派人到北京,征集朱家岗烈士陵园史料,在北京军区副政委罗应怀、总后油料部部长孙存余的直接关怀下,在军事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抄录了数十万字的资料。
  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家岗烈士陵园征集了大量史料,陵园本身占地面积也从原来的4亩4分扩大到51亩4分。陵园周围碧水环绕,陵园里面苍松翠柏迎风摇曳。恢复朱家岗烈士陵园的地面建筑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1980年2月,中共泗洪县委、泗洪县革命委员会决定重建朱家岗烈士陵园,并成立领导小组。同年6月,泗洪县民政局向省文管会上报了《关于朱家岗烈士陵园修建情况及请求拨款的报告》。接到报告后,省拨款30万元。这次修建工程从1980年7月开工,同年12月10日竣工。建筑陵园大门一座,大门前围河拱桥一座,烈士墓围墙一道,墓区前建长方形碑廊一座,修复朱家岗战斗殉国烈士英名录碑一座,陵园四周筑花墙,墙外挖围河。
  重新修建的朱家岗烈士陵园,南北各有一个大门,园内树木林立,郁郁葱葱。73座烈士墓冢整齐排列,墓区的墓墙南侧树立着4块石碑,上有一座护碑长廊,甚为壮观。较之第一次建筑的烈士陵园,更加庄严肃穆、威武雄壮。
  13名日本官兵的墓位于墓墙外的东南侧,墓前由淮北日本反战同盟支部立的"日本阵亡官兵之墓"的墓碑和碑记。碑记的内容为:日军千余名和新四军作战之后,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日冬,小队长以下十三名令人惋惜地离开这个世界,永远告别父母妻子而长眠于草根之上。新四军把死者尸体给予埋葬,1986年日本友人曾到这里参观祭扫,他们看了以后也深受感动。
  在重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的同时,泗洪县政府还拨专款修建一条从朱家岗到曹庙、界集公路的砂礓路面,不久又改建成柏油路面,并且架设了2公里长的高压电线。不久,朱家岗烈士陵园被有关部门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1996年起,朱家岗烈士陵园开始第三次重建工作。这一次重建,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投资之高,在朱家岗烈士陵园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1995年9月,罗应怀同志到江苏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以后,专程到泗阳县看望朱家岗烈士陵园。当他看到朱家岗烈士陵园虽然有了围墙和大门,但是人迹稀少,满目荒凉,围墙有几处坍塌,无人过问,陈列室里零乱不堪,烈士坟前荒草丛生,心中不胜感慨。改革开放,使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革命传统不能变,爱国主义教育不可丢。回到北京以后,罗应怀同志决定写一份《关于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感想,最后着重指出:当前全国人民正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全国上下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但是,大好河山来之不易。毛泽东同志和邓小平同志都教育我们,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四个现代化离不开四项基本原则。我们切不可忘记"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quot;的艰苦岁月,切不可忘记革命传统。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革命传统教育,有利于四化建设。我们都已经80多岁了,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将朱家岗烈士陵园建设好。
  罗应怀同志关于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的报告递到中央军委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即作出批示:"同意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请有关单位、有关部门给予协助支持。"
  根据刘华清副主席批示,1996年1月,成立了朱家岗烈士陵园修建筹备委员会,原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宣传股长,现兰州军区离休政委李宣化任筹备委员会主任,筹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北京军区院内。
  1996年1月29日,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筹委会在北京的华北大酒店举行会议,讨论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有关事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方面代表106人,他们中有原国防大学校长李德生、原北京军区副政委罗应怀、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北京军区政委谷善庆,刘华清副主席的代表李曙光以及兰州军区、南京军区、泗 洪县人民政府代表、在京的新四军四师部分老同志以及出资赞助的企业家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一致决定要高水平、高质量地修建好朱家岗烈士陵园。
  会后,中共泗洪县委、泗洪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朱家岗陵园修缮领导小组",并下达了"通知",开始对朱家岗烈士陵园第三次修复工程。
  在此期间,中央首长和各级领导刘华清、张震、迟浩田、韦国清、张爱萍、邹家华、程思远、洪学智、李德生、滕海清、孔石泉等先后为朱家岗烈士陵园题词,这些题词赞颂了革命烈士,也教育鼓舞了广大群众,大大加快了修建朱家岗烈士陵园的步伐。
  修建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江苏省委、省政府、宿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到泗洪和朱家岗烈士陵园,嘱咐工程领导小组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朱家岗烈士陵园于1997年5月25日修建竣工。新的朱家岗烈士陵园既典雅又朴实,既有现代化风格又庄严肃穆、威武雄壮。新的陵园保持了原来陵园的结构,也具有现代陵园的特点。巍峨雄壮的朱家岗烈士纪念塔在园中高高矗立,塔身高19.42米,象征朱家岗战斗是在1942年,塔基26层台阶表示参加战斗是二十六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金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纪念塔前东西两侧分别是建筑面积195平方米的朱家岗战斗展览馆和朱家岗烈士馆。大门内两座护碑长廊,分别竖立着烈士名录碑、碑记、墓志铭、中央和地方首长题词及修建碑记,这些石碑都是镌刻精美的大理石,它们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随着岁月流逝,时代变迁,将永远刻在石上,也刻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新建的陵园大门高lo米、宽20米,威武雄壮、庄严肃穆。大门横楣上"朱家岗烈士陵园"七个大字是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73位烈士墓穴都在鲜花翠柏丛中,更增添了烈士陵园悲壮肃穆的气氛。
目前,朱家岗烈士陵园已定为扛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蒋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