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半年九名员工跳楼 厂方工人解释大相径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5:36

富士康半年九名员工跳楼 厂方工人解释大相径庭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5月17日07:59[提要] 5月14日,富士康再次发生员工坠楼事件。在此之前,富士康今年已发生8起员工坠楼事件。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16日回应称,已经制定相关措施疏导员工压力。他认为,跳楼这一现象更应该有专业的心理专家剖析这种社会现象,而富士康这九名员工的坠楼事件仅属个案,包括婚恋、疾病、家庭背景诸多综合因素,同样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我来微评]
  
富士康跳楼门:工人用生命投出的反对票 

  中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 (记者金涛 李强 陈俊杰)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5分报道,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公司,因在半年内发生九起员工跳楼事件、造成七死两伤而被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是什么原因让九条年轻的生命选择与世诀别?富士康怎么了?富士康的员工怎么了?人们期待破解这一跳楼魔咒,杜绝悲剧再次发生。请听中央台记者金涛、李强、陈俊杰的调查报道。

  5月16号凌晨1点,在富士康深圳龙华科技园南门,尽管已经深夜,门前的台球桌旁依旧围满了打球的人,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的脸上稚气未脱。统一的黑色半截袖衬衫,和胸前“富士康科技”的字样,证实了这些看起来还像孩子的人都是富士康的员工。

  尽管在20多个小时之前,发生了半年内的第9起跳楼事件,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致,大家玩的很高兴。员工小赵说,这是自杀者自己的事情,影响不到他们的生活。

  小赵:那些是他自己的原因,不是我们厂里的原因,你知道吗。

  事实上,一连串的跳楼事件在富士康40多万员工中间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同时也没有遏制外来年轻人进入富士康工作的欲望,每天仍有数千名年轻人的应聘者在富士康门口排队等候面试的机会。

  但员工内部也有人在反思频发跳楼自杀事件的原因,员工小刘认为跳楼自杀是因为公司漠视了员工的需求,缺少对员工的关心,导致员工压力无法释放,最终压垮了脆弱的“90”后。

  小刘:坠楼事件都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它从来不了解员工有什么压力。

  记者:那他了解你们需要什么吗?

  小刘:也不了解,从来不问过,他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是什么让公司如此漠视员工的需求,员工小刘认为是公司一味追求产量至上的制度出了问题。

  小刘:制度主要是制度,制度应该加强,不应该让员工有更多的压力。

  记者:为什么大家会有压力?

  小刘:那些管理人员对员工施加的压力太大了,产量没达到,就强迫员工加班。

  员工小张:富士康很累,加班加到十一二点,每个月加100多个班,受不了很多人就辞工了。

  一位辞职的员工小马甚至说,单调重复的工作把她们训练成了机器人。

  小马:我们基层员工很辛苦,每天像机器那样做来做去,被训练成一台机器。

  除了公司制度问题,且基层管理人员粗暴的管理方式也让员工的压力情绪无法释放。

  小刘:他们是老大,有时候骂人,他骂人,员工当然有压力了。

  记者:有事能去找领导谈吗?

  刘:不会,领导会解决什么?除非领导和你最好,领导又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他们也解决不了什么。

  持有小刘同样观点的员工不在少数,甚至有人站出来指责富士康是压榨员工的“血汗工厂”。

  企业管理问题是导致跳楼自杀事件频发的诱因吗?

  富士康新闻发言人刘坤昨天在接受中央台记者专访时对这个问题予以了回应,他表示:群体这么大,基层的管理上肯定会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这和自杀肯定没有直接关系,诱发跳楼的原因是综合的。

  刘坤:我们没有发现主导原因是因为管理的问题,大部分是婚恋还有疾病、家庭的背景等等诸多原因,包括心里疾病。

  跳楼事件频发引发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富士康也开始重视员工的心理异常波动,并为此展开了针对员工心理干预的措施,其中包括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开设发泄室,帮助员工缓解压力。

  刘坤: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78585,叫做请帮我帮我;第二点员工关爱中心,设立这样的电话号码,就是谁来做,谁来接这样的电话。

  刘坤说,通过这条热线,每天接到近20起的反馈信息。为了掌握员工的异常情绪,富士康从四月上旬开始“花钱买信息”,任何职工只要发现身边的同事情绪异常,便可通知部门主管反映情况。若情况属实,公司奖励200元。目前已经成功控制了30起类似的事件。

  而关于 “血汗工厂”的指责,刘坤没有正面回应。

  刘坤:如果富士康是血汗工厂,那么意味着每一天成千上万人进入富士康是个错误?我相信那些怀着梦想到南门招工点的孩子他们了解,这是他们选择富士康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为了好玩,如果是为了好玩,这里不是好玩的地方,不是游乐场,他需要你付出劳动换取价值。

  截止目前,到底是什么让这些年轻的生命选择了离开,没有一个真正的答案。3月17号,18岁的田玉从4楼宿舍坠落到楼下,幸运地保住了生命,但腰椎和盆骨骨折。昨天上午,田玉安静地躺在龙华医院的病床上,父亲田建党说,女儿已经能说话了,但下肢完全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对于田玉坠楼的原因,父亲田建党说,他一直没有问过女儿,担心会刺激她导致病情恶化,但他不相信女儿是自己跳楼的。

  记者:富士康有没有解释说你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

  田建党:富士康说是自杀,这我铁不相信,我的女儿我清楚她的个性,不会说是随便走到这个地方就跳下去。

  富士康“九连跳”事件的迷雾何时能够拨开?记者将继续深入调查报道。

  今年以来富士康员工死亡记录

  (截至2010年5月14日)

  ●2010年5月14日一名年仅21岁的安徽籍男工,从宿舍楼7楼楼顶坠下,当场身亡。

  ●2010年5月11日河南籍祝姓女员工跳楼身亡,24岁。

  ●2010年5月6日深圳宝安区龙华街道富士康厂区,22岁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

  ●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死者22岁,湖北人。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云南人。

  ●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

  ●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23岁湖南籍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

  ●2010年3月11日富士康龙华基地生活区一李姓员工从宿舍楼5楼坠地身亡。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

  康宁何在?富士康“八连跳”

  孙燕飚

  5月11日傍晚7点多,深圳富士康一位年仅24岁、姓祝的女员工在其住所8楼楼顶纵身一跳,随后赶来的120急救人员当场确认,女工已经死亡。

  “公司发言人刘坤正在处理这件事,我们不方便回答任何问题。”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团媒体办公室有关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确认,的确又有员工跳楼自杀。记者随后多次拔打刘坤手机,均无人接听。

  刘坤此时大概已忙得焦头烂额。因为5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播出的“富士康‘七连跳’谜团”中,刘坤才刚刚表达:“难道你的防止真的是到位了吗?真的是触及到42万人每一个人的心灵吗?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没有本事做到这一点。但是我不知道第八跳会由什么原因产生。”

  也许是在刘坤接受央视采访前,富士康2010年的“第八跳”就产生了,而这距离富士康员工卢新5月6日跳楼身亡仅过去了5天。据警方调查,这位姓祝的女员工是河南人,最近几天都没有上班,可能心情不好,一直请假待在租住的房间里。对于具体死因,警方还在调查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深圳富士康的员工接连八个,一个接一个想用自杀的方式了却自己年轻的生命,而无视这种做法将给年迈的父母带来多少伤痛和泪水。其中的真相,可能只有死者自己才知道。

  在一个人们已经习惯于用经济数字来评估企业价值的年代,富士康的“八连跳”,令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直面企业的社会成本问题。

  “管理存在漏洞,但是面对着深圳地区42万员工的庞大数字,对于为何接连发生这样的事故,如何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似乎同样也抱有迷茫。”刘坤在央视节目中如是说。

  本报从多位富士康内部员工处了解到,近年来富士康在员工关怀方面确实也有所改变,但“八连跳”的血淋淋的现实说明,改变的程度、速度,远远赶不上富士康对苹果这样客户的响应程度。

  富士康的改变

  “以前富士康车间有专门的台干(台湾干部员工)通道,大陆员工不能走,如果不小心过界,就会被批。”2002年曾在深圳富士康工作过的员工昨日对本报表示,当时在富士康车间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思过区”,其区域仅够一个人站立,凡是犯过错误的员工都会被罚站在此区域,并面对车间生产线所有工人。

  该员工表示,富士康管理很严格,这也让富士康的保安部门成为强势部门,保安员工会自觉高人一等,有些素质不高的保安便会在事件处理态度上过激。

  这种机械式管理近年有所改变。2007年进入深圳富士康的一名员工表示,没听说过车间里有“思过区”。这名员工认为,现在工厂管理的确比以前好了一些,也开始关注员工感受。比如3月开始,公司也请国际心理讲师进厂做心理辅导,也有通过召开大会的形式,可以自己报名参加。但深圳富士康的员工太多了,覆盖的范围有限。大部分参加的都是技术人员,而普工很少。

  昨日媒体报道,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因跳楼频发事件,近日委托富士康副总裁何友成请来五台山高僧做法事,祈求公司平静下来。5月10日11时左右,三位五台山高僧已抵达深圳。

  何友成在5月1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跳楼事件频发,让富士康高层压力很大,协助员工走出阴影成为富士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法师做法事,是接受员工的反映,是种习俗,不是迷信,为了让大家心里平静些。”何友成说,富士康为员工的生命失去而难过。

  但是,高僧的法事,不可能完成对数十万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和辅导的艰巨任务。

  “90后员工”的比例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应该全面引进员工辅导计划(EAP)。”深圳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会长周光宇昨日表示,今年以来,深圳富士康短短5个月就出现了8起跳楼自杀事件,在最近的两个月内就发生了7起,说明深圳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和对员工关怀还存在改善的空间,而富士康公司的员工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也有待改进。

  周光宇指出,富士康目前雇用的工人大部分是“90后”,或者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的,有些员工属于90年代的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被抛弃、恐惧、不安全等因素形成的自卑心理,一旦受外界因素刺激,就很容易做出过激行为。

  “这不仅仅是富士康的问题,富士康的问题容易引起整个社会注意,但这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大的隐患。”周光宇说。

  本报从深圳富士康内部员工处了解到,在富士康工作的普工大多数年龄都在18岁至25岁之间,占富士康员工总数的85%以上,而年龄在20岁左右或者20岁以下的员工比例在50%以上。这显示,在富士康工作的普工,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当年的“留守儿童”。

  “为了不影响员工,公司基本对内是封锁了这类消息,我们也是从网上和报纸上才知道有人跳楼。”深圳富士康一位内部员工表示,现在新进来的普工,大多数是90后,其心理承受力的确有些脆弱。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副主任樊富珉在央视节目中表示,按照卫生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的自杀率是十万分之十六左右,如果按富士康40多万人计算,在十万分之二三左右(该数据是按照7次跳楼自杀估算的),而大学生每年自杀率大概在十万分之二到三左右。

  “问题是,一般来说,自杀行为并不集中于企业,而多和家庭矛盾、感情纠纷、严重挫折等相关。在企业中,短期内不断发生自杀行为,且都发生在深圳富士康,这不能不让人深思。”记者熟悉的一位社会工作者评价说。

  据本报今年4月中旬的报道,深圳富士康旗下富士康国际(02038.HK)已经将工厂和产能逐步转移到内地,并使员工成本降三分之一左右。

  富士康科技集团一名内部员工表示,去年富士康在内地新建工厂基本已投入使用。按照这种说法,富士康在深圳的员工应该就没有40万,如果这样计算,富士康在深圳工厂的员工跳楼自杀比例肯定更高。

  追问

  所有的一切似乎还是问号。但相信富士康的所有员工和高层都在祈祷,在未来的日子,不要再出现这血淋淋的一幕。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死亡。警方调查,马向前系“生前高坠死亡”。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龙华园区,新进女员工从3楼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楼受伤。2010年3月29日,龙华厂区,一男性员工从宿舍楼上坠下,当场死亡,23岁。2010年4月6日,观澜C8栋宿舍饶姓女工坠楼,仍在医院治疗,18岁。2010年4月7日,观澜厂区外宿舍,宁姓女员工坠楼身亡,18岁。2010年4月7日,观澜樟阁村,富士康男员工身亡,22岁。2010年5月6日,龙华厂区男工卢新从阳台纵身跳下身亡,24岁。2010年5月11日,年仅24岁、姓祝的女员工在宝安区龙华街道水斗富豪新村跳楼身亡。

  这血的教训何时是句号?记者还记得,去年7月16日,富士康观澜工厂员工、25岁的孙丹勇因弄丢了一台苹果iPhone第四代N90样机,不堪审查压力,而跳楼自杀。尽管后来孙丹勇的家属获得了满意的现金赔偿,孙丹勇父母未来的赡养费用也由富士康负责,但7月21日,孙丹勇还不算年迈的父亲在与记者一起共进晚餐时,只是喝了点汤水。整个过程,孙丹勇的父亲都因悲痛,而全身忍不住颤抖。

  富士康和公司高层应该警醒,“70后”的员工大部分已经回家,现在的员工主体是80后和90后,未来将是2000年后出生的员工。如果不真正下决心改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员工关怀,各种问题还会层出不穷。

  而从政府、社会的角度,一个企业,频繁发生职工自杀事件,有关方面有没有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解剖?

  对当地工会等组织来说,面对可能存在的职工权益受到侵犯的问题,有没有进行调查和干预?等等。如果这一切都严重缺位,那么,又如何避免职工自杀事件的一再发生呢?职工的合法权益又如何能够得到维护呢?

  中国人喜欢“五福”的说法,《书经》上所载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善终)”。今天对富士康来说,比富更重要的,是康宁。

  而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来说,现在也到了真正去检视企业的社会成本的时候了。富而不宁,富而不康,不是中国经济未来的选项。一财

  延伸阅读:

  破解富士康员工的自杀“魔咒” 记者卧底手记

  全球最大代工厂富士康的员工在不到半年内,已发生“八连跳”系列自杀。在“六连跳”时,南方周末的实习生刘志毅以打工者身份潜伏进富士康28天,南方周末记者又正面接触大量富士康员工,多次访问富士康高层……[详细]

  富士康跳楼门:工人用生命投出的反对票

  和死相比,还是活着好;和其他代工企业相比,富士康还算好。只不过“八连跳”把焦点聚集在富士康,媒体的放大效应,让我们只看到富士康。其实,相较于整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凸显的劳资矛盾,富士康的“跳楼门”不过是一个极端化的缩影…[详细

  评论:富士康发生“第九跳”的思考:自杀与自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