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清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8:08:59

朱法元《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6日   08 版)

晋祠清思

  久闻晋祠,想尽快一睹那隋槐周柏、宋殿唐碑的恢弘气派。

  晋祠果然名不虚传。它坐落在逶迤奔腾的悬瓮山下,上百处亭台楼阁,宛如星罗棋布,点缀在绿荫流泉之间。睹物怀古,老是会沉浸在深邃而悠远的意境之中。譬如当我站在水镜台上,张口感受那用8口大水缸共振远播的音响效果时,脑海里便会闪现出昔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景象;当我漫步在圣母殿前,触摸着那植于3000多年前的苍柏老干时,眼前恍惚看到了花繁草翠、宫娥笑语的盛况。就是立在难老泉边,面对那一坝分十孔时,我也不得不慨叹,并不久远的以前,这股清泉是可以灌溉几万亩土地的啊!闻名于世的晋祠大米,不就是靠这股水源滋养出来的吗?可现在却仅剩一股游丝般的小泉水,在无力地向游人们诉说着。真是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啊。

  永不消逝的,恐怕就是历史和传说了。一路行来,能激发我们情感与兴趣的,不就是那些经久不息的故事吗?最令我感动的,是“柳氏坐瓮”和“张郎油锅分水”的故事。前者说的是贤媳柳春英,遇神仙赠送金丝马鞭,解除了受恶婆欺侮每天挑水之重负,只要在水瓮里轻轻一提鞭子,水就会满瓮。不料恶婆耍刁,趁春英回娘家之时,将鞭子藏匿,瓮中之水即刻汹涌奔泻,将村子淹没。春英闻知,不顾一切奋然一跃,坐到瓮上,水流立刻变小,从她的身下流出,变成潺潺不息的难老泉,而她也再离不开这个水瓮了。我遍览水母楼上的对联,独对清咸丰年间武乡县魏伦所撰的那一副有兴味,联曰:

  荫底根深绵万顷,源头水远护千潭。

  后者则是一个争水的故事。传说数百年前,晋水南北河的农民为争水屡起纠纷,械斗不止。后来官府出面调停,在难老泉边烧滚一大锅油,投进锅内十枚铜钱,代表十股泉水,哪一方有人捞出几枚铜钱,哪一方就可分得几股泉水,从此永息争端。这时北河人群中闪出一位张姓青年,跃入油锅捞出七枚铜钱,自己则死于油锅之中。于是官方就判北河村民永得七孔水量。后来北河人把张英雄的侠骨埋在分水的中流砥柱下面,上建一塔,呼为“张郎塔”。

  两个故事,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即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两个虽然都是平民百姓,但能在这里树碑立传,与王公贵族们同享人间烟火,正说明人品的好坏与身份的贵贱无关。

  山西自古多义士。你看,为救赵氏孤儿,公孙杵臼舍身,程婴舍子,至今传唱。蔺相如谦恭俭让,感动老将廉颇,共辅国政,名留青史。还有关云长义勇盖世,霍去病力驱匈奴,薛仁贵保主东征……可见“忠义”二字的分量,但凡忠肝义胆之士,必能青史留名,世为称颂。

  及至登临唐叔虞祠,便见一副楹联赫然在目,道是:“吾祖我知之,慎无忘阙革载甲,密须记鼓;文皇今安在,犹想见龙兴晋水,鳞斗中原。”猛然对忠义又生慨叹。想当初的晋祠,不就是为开晋之君唐叔虞而建的么?春秋初期,晋在列国之中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到了晋文公时期,可谓明主贤臣,万众一心,国力鼎盛,所向披靡。然而到了后期,由于王室操戈不断,骨肉残杀不止,贤臣骁将非灭即贬,奸佞小人得势专权,造成“晋无公族”、外姓分权的局面,堂堂大晋,竟至一分为三,成了强秦称霸首先扫灭的对象。那时候,晋国真是一落千丈,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国无可忠之君,忠臣不存;士无能义之事,义士安在?观而思之,如果晋国不分裂,战国时期就可能不是七国争锋,而是秦、晋、燕、楚四国称雄了。四足鼎立,不相上下,激烈竞争,互不相让,中国的封建社会也许就要往另一个方向发展了。当然历史不会有假设,三家分晋已然是春秋向战国迈进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走向封建制社会的重要标志。只是就人而言,与忠义之士相比,那些争权夺利、耍弄权谋之徒,虽位居至尊,权倾一时,却都不齿于人类,遭万世骂名。说起这些,不过是引发一些思古之幽情,警世之慨叹罢了。

  忽闻一阵金鼓响起,随之传出了朗朗经声。抬头看天,天色已晚,我们赶紧结束了游览,找近路横穿祠院,遁入隔壁的宾馆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