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成语你是否误用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3:52
正确的成语,美丽的汉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语是其中的一朵最为美丽的奇葩。

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锤炼而成、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它一般都有着特定的出处,表达着特定的含义,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由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谚语俗语、史实逸闻以及诗文语句凝聚演化而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可能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精彩的故事背后还藏着一个深刻的哲理。

“从一定意义上讲,千古流传的成语,是中华人文素质的维生素”(杨义语),可见,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来说,学好成语都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如今,许多有识之士对成语的地位和学习成语的意义都有着很高的评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就曾说:“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必须学习的常用语汇。”

正确使用成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成语被人们无情地生吞活剥,被人们随意地望文生义,结果不仅弄得这些成语大大背离了其特定含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

我们也都曾经或者正在错误地使用着某个成语,如果仅是偶尔地误用,也许可以理解,但一个成语长期的、大面积的错用现象却让人很无奈。更无奈的是,这种长期的、集体的以讹传讹,似乎要逐渐掩盖了成语的本来面目。甚至有人还提议,干脆听之任之,约定俗成算了。但我想,把错误的东西人为地扶持起来,并有意以这种错误去取代正确,有这个必要吗?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语言的混乱。

庆幸的是,大批的语言学家、教育家以及热爱语言文字的朋友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有关成语使用的探讨与研究,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规范使用成语”依然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书着重选择了一百个常用而又常错的成语,力求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常见的典型错例、醒目的标题、轻松的语言,使其独立成篇,让人过目难忘。

我独自在构想,我要尽力完成一千个类似这样常用而又常错的成语正说,以百篇一辑的形式奉献给热爱汉语、热爱成语的朋友。

我知道,我是在竭力“正说”,但实际上一定有不少说歪了的地方,敬请朋友们谅解与批评指正,以求真正的“正说”。我谨希望我能以一个“规范使用成语”的积极倡导者的身份做了些努力,如果我的努力引起了更多的人对成语的关注、尊重与热爱,从而有意识地规范使用成语并与错误使用语言的现象作斗争,那我已高兴之至了。

汉语是神奇的精灵,是美丽的化身。书法、朗诵美妙无比,令人陶醉;唐诗、宋词更是千古绝唱,让人痴迷。美丽的汉语,需要正确的成语,但愿我们每一个热爱汉语的人,面对美丽汉语中这朵最为美丽的奇葩,面对这块民族瑰宝,都能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以谦逊的态度,尊敬她,珍爱她,善待她,我们的汉语一定会越来越美丽。

正说成语之一

“七月流火”天不热

2005年的7月12日,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在对前来演讲的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致欢迎辞时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之后,一场围绕有关“七月流火”的典故用法的大讨论便在社会各界拉开了。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倪萍也曾在自传《日子》里写道,“七月流火,北京夏季最炎热的日子。”

除此之外,每年一进入夏天,尤其是七月份,“七月流火”这个看起来颇有动感的词语就很时尚地充斥于各级大小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意思都是在说七月份的天气像“流火”一样的热。实际上,这并不是一条形容天气炎热的词语。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流火”说的是一种天文现象。“七月”是指夏历七月,相当于现在公历的八、九月份。“流”是指恒星往西运行,即下落的意思。“火”并不是指燃烧的火,而是指天上的星,《辞源》上说,“火,星名,或称大火星。夏历五月黄昏,火见于正南方,方向最正而位置最高;夏历七月的黄昏,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意思是说,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时分,大火星位于天空的正南、正中的最高位置;到六月份便向西斜,七月份则更偏西下。这颗星的不同方位反映了气温的变化,五月时气温最高,到了六七月,暑热渐渐消退,天气渐渐凉爽。诗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每当农历七月,天上那颗名叫“大火”的星星的位置就由最高处逐渐向西流去,意味着天气渐凉,秋天就要到来了。到了农历九月份,冷天就到了,就该缝制御寒的衣服了!

可见,七月流火的正确意思应该是“天气渐凉”,而不应望文生义,硬把它引申来形容夏日的炎热。

很多人就想不通,这个看起来就能让人流汗的词为何偏要说它是天气转凉呢?但典故就是典故,我们不应让典故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果真如此下去,不是发展了语言,而是扰乱了语言!

其实形容夏日炎热的词语很多,炎炎烈日、骄阳如火、挥汗如雨、汗流浃背,等等这些既生动又形象的,何必偏用“七月流火”赶时尚呢?不如当它是个“美丽的误会”结束吧。还有必要强调的是,更不要再“六月流火”、“八月流火”、“九月流火”了,那真成了那个可爱的乱用词语的“还珠格格”了!

话再说回来,我们真得真诚地感谢纪校长。三年多来,他让无数的人关心起“七月流火”这条美丽的词语和一个精彩的典故,让我们再一次用心感受《诗经·七月》这首低沉、淳朴、浓郁的农民之歌,或许还会引起更多的人对农民朋友多一些理解与尊重。

正说成语之二

八十万禁军谁掌管

本文标题是一谜面,要求打一成语,谜底是“首当其冲”。不少人对这条成语并不陌生,但一旦把它用到一个句子里,就往往只见“首”字而不见其“冲”了。

随意在网上搜索含有“首当其冲”的句子,你会发现十之八九是用错了,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不信,你先看几个,看用得对不对。

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节后刮起降价风,三星C1H首当其冲降200;移动电视预热便携市场,标准问题首当其冲;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次扑灭森林大火,解放军又一次首当其冲;普京助手舒瓦洛夫透露八国峰会三大议题,能源安全首当其冲;新能源时代:汽车科技首当其冲;等等。

上面几句话也许你读起来也觉得很流畅,大致意思也能明白,都是想表达“首要的、位居第一的、冲在最前面”的意思。至于用得对不对,我们还得花点时间耐心地看看这个成语的来头。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五行志》卷二七下之上:“郑以小国摄乎晋、楚之间,重以强吴,郑当其冲,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意思是说,郑国是一小国,身处晋、楚、吴三个大国之间,非常为难。一旦有事,首先要遭殃的就是郑国。所以成语“首当其冲”源于“当其冲”。现行的各类汉语词典一般解释为:首:最先。当:遭受,受到。冲:要冲,交通要道。整个词语用来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郝铭鉴先生也根据郑国“不能修德,将斗三国,以自危亡”说的完全不是身处要冲之地的好处这一事实认为,“冲”字不能作“交通要冲”来解释,而应该理解为“攻敌、攻城的战车”的意思,这是很有说服力的。

所以,赖泽民办起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不是“首当其冲”,三星C1H降价两百不是“首当其冲”,预热便携市场的移动电视,标准问题也不是“首当其冲”。发展生产力是当前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成了最先受到冲击的对象?本想赞扬冲在最前面的人民功臣解放军无比神勇又怎能说成了首先遭受灾难?

在正确使用成语的问题上,专家一再强调成语的“古语性”,使用时要遵循成语的原始出处和其本来的意义。因为作为汉语中较为深奥的成语,绝大多数都有一定之规,必须搞清了它的出处、来源和典故才能完整地理解和运用,望文生义,想当然,必然导致误用。

前面提到的这些句子,让糊涂人明白了,却能让明白人糊涂了。八十万禁军谁掌管?明白人可能是很难猜出“首当其冲”来的,实在是牵强了点。有条歇后语叫“水龙头下洗脑袋——首当其冲”,从字面上想想倒还是能理解的。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一节中写到,“大抵当敌人结束他的战略进攻,转到了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时,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游击战争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重温这样经典的论断,也愿我们规范“首当其冲”的用法。

正说成语之三

差强人意:满意还是不满意

中央电视台在直播世界女排精英赛中国对古巴的比赛,中国队的一位队员在关键时刻发失了一个球时,解说员评论说:“(这位队员)今天的表现确实差强人意。”

显然,这里的“差强人意”用错了。“差强人意”源自《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吴汉,东汉南阳人,字子颜,曾以贩马为业,后归刘秀,转战各地,是立了大功的将军。引文意思是说,在一次形势不利、将士惊慌失措时,光武帝派人去观察大司马吴汉在干什么,那人回来说吴汉正在整修兵器。光武帝由此感叹地说,吴汉颇能振奋人心,得到这样一个人,就如同获得一个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国家啊。可见,这里“差”是“稍微”、“较”、“尚”的意思,和“差可告慰”、“差可比拟”中的“差”一样;“强”是“使强大”、“使强壮”、“振奋”的意思。“差强人意”的意思是大体上能令人满意。所以,从汉帝对吴公的称赞中我们也能得知“差强人意”基本上是个褒义词,基本上表示肯定。

清末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写道:“王渔洋的《古诗选》亦不能有当人意,算来还是张翰风的《古诗录》差强人意。”这是说王渔洋编的《古诗选》不能令人满意,而张翰风编的《古诗录》还算令人满意。

近似“差强人意”意思的词还有不少,如“甚强人意”、“殊强人意”、“粗强人意”、“差慰人意”、“差可人意”、“差快人意”、“差适人意”等等,都表示肯定的意思。

前面提到的解说员之所以将“差强人意”理解成不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想当然地将“差(音chā)”字作“差(音chà)劲”、“不好”解,而将“强”作“勉强”解。

时下,媒体对这个成语的误用已经非常普遍。尤其在体育报道中用的频率最高,错误也最多,凡比赛中“表现不佳”、“发挥不好”的,媒体常喜欢用上“差强人意”。如:“(女足)连四强都没有进入,成绩差强人意”,“上半时表现差强人意,但下半时起开始发威”,“F1巴林大奖赛:麦克拉伦车队表现出色,法拉利新车差强人意”等随处可见。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2007年元宵晚会暨“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活动”颁奖晚会上,不少春晚落选节目现场PK,展现了一个浓缩版的春晚“续集”,但九成以上观众对这些所谓的“复活节目”很不满意。《现代快报》便以《春晚落选节目上元宵,复活节目差强人意》为题作了报导。显然也是用错了。

安南在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上对全球防治艾滋病现状提出警告说,艾滋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采取的行动远远不够。可媒体纷纷报导称“全球艾滋病防治差强人意,联合国呼吁加大投入”。

某市工商局对全市集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肉食品进行了检查,发现4成肉贩未亮照经营,媒体却说,“我市肉食品安全差强人意。”

众所周知,中国国足确实踢得不怎么样,连打一个弱队都很费劲,可媒体却喜欢说“中国队踢得太差强人意了”,而不愿说“中国队踢得太差劲了”,或更生动形象一点说,“中国队踢得太狗屁了”。

正说成语之四

不以为然VS不以为意

我们先来看两条新闻标题:《市民城河护沿上睡大觉,面对身边危险不以为然》(西安新闻网2007-7-23);《被蝎子蜇伤手不以为意,中毒严重险丧命》(《烟台日报》2007-6-14)。

同样表示对危险的态度,西安新闻网用的是“不以为然”,《烟台日报》用的是“不以为意”,孰是孰非,暂不作结论。

“不以为然”出自北宋苏轼的《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清代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里也写道:“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然:是,对。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对的,引申为不认为是这样,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之意)。

“不以为意”出自《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中写道:“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明代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十一回里也写道:“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不以为意表示不把它放在心上,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表示对人或事持轻视态度。

一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区别,它们不是一组同义词。“不以为然”强调对别人意见或建议的“否定”,不认为是这样;而“不以为意”强调对人或事的“轻视”,认为没有什么。

“不以为然”不能理解为对别人意见或建议的“不关心”、“不在乎”、“无所谓”、“不屑一顾”、“不予理睬”、“毫不介意”、“不放在心上”等类似意思。而媒体上这样的错误表达却俯拾皆是。如:“大学生对‘禁租令‘不以为然”(中国新闻网2007-7-13);“爱戴走光不以为然”(《南宁晚报》2007-7-16);“韩国主帅对失利不以为然,坦言工作重点在奥运”(网易2007-7-26);“美国对俄罗斯的举动不以为然,‘老爷轰炸机’不会有威胁”(金羊网2007-8-18);“普京最近频频‘出招’,美国政府却不以为然”(新华网2007-8-18);“女服务员遭食客摸胸,经理不以为然”(津报网2007-8-20);等等。

结合语境,文头引用的两则新闻的标题,面对危险,都应该用“不以为意”才准确。

中国长城成功入选了世界“新七大奇迹”,但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认为这样的评选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他对结果表示“不以为然”。而那些既没钱又没时间的普通老百姓,对谁入了“新七大”,则是不以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