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交警胳膊被碾断透视当地官场 (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0:04

从女交警胳膊被碾断透视当地官场(图)

    新闻背景:24日,西安市26岁的女交警被一辆奔驰越野车(陕O01696的车牌号)拖出约20米,奔驰车从她胳膊上辗过后逃逸,女交警右胳膊骨折。交警大队调查发现车牌号系华阴市委政法委书记,但该车号对应的是一辆别克车,并非奔驰越野车,至于该车是否套牌车,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京华时报) 

    张洪峰关注:公权力被套,恰恰是因为公权力在耍特权方面已经“深入人心”,特权阶层在中国只有靠一个个血淋淋的事件才能慢慢得以遏制,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取消这种嚣张的0牌特权车。有网友称:“O 牌”太有诱惑力了,“O 牌”太强大了,“O 牌”就是权力在炫耀,“O 牌”就是身份的象征。“O牌”是政法机关的自留地,“O 牌”是法制社会的怪胎! 

   目前涉嫌肇事车已经找到,公安厅对此事高度重视,肇事者被捕只是时间问题,特权车也会被约束一段时间,特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仅仅只是一段时间而已。 

   引起本博关注的是陕西华阴市的官场生态,特别是本次事件中涉及到的华阴市委政法委书记汪旭涛,同时本博也在关注华阴市的市委书记党德才,主政一方之首长。一个特权横行的城市,才有机会滋生这种被套的特权车,试问如果平日里公权力所配备的公务车必须循规蹈矩,谁又会去套这么个牌照,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呢?  

    一则2006年由央视焦点访谈播放的节目,直观的反映出华阴市的权力生态是如何的纠结。2003年8月陕西省华阴市遭遇特大洪水灾害,11个村庄被淹,3400多户村民无家可归。洪水过后,国家紧急拨付5906万元灾民迁建资金用于补助灾民建房。3年过去了,记者在华阴市看到只有30多户灾民使用资金建设了新房,使用灾民迁建资金总计不到200万元。许多倒房无房户仍然居住在简易房子、废弃仓库甚至救灾帐篷里。而在这期间华阴市却耗资1600万元建起了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这座大楼标准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项目本身也没有经过省政府的审批。 

   而此时的两个关键人物均在华阴市担任要职,均接受了焦点访谈的采访,他们是时任华阴市市长的党德才(接受采访时其已经荣升书记),和时任华阴市经济发展局局长的汪旭涛。我们先来回顾下当年这个新闻的三方采访内容。 

   一、在华阴市,记者采访了部分受灾群众。在华阴市的华西镇有惟一一个正在建设的移民点。目前,在该移民点居住的三十来户移民分别来自几个不同的村庄。搬迁过来的群众要回到原来的村子里种地,少则要跑四五公里,多则要跑十来公里路,生产、生活极为不便。华阴市华西镇罗西村一村民说,从移民点回来种地,早晨天不亮出去,到晚上才能回去,这样来回赶非常辛苦。还有些村民说,华阴市上报的移民新村方案的选址高度大多相当于或低于现在的村台,这不能根本解决今后如果再发洪水时村民们受淹的问题。困难村民难承受高造价。

  此外,在移民新村,按照规划,村民必须建两层楼房,因此房屋造价成本太高。据村民介绍,在华阴市移民新村盖一个房子要花六七万元,即使给每户补贴1.5万元,对于受灾的当地群众说,绝大多数人也盖不起房。这是群众不能搬迁的第三个原因。

  正是因为华阴市有关部门制订的搬迁方案不切实际,当地绝大多数群众当然也就不愿意、也无法搬迁,因此导致了这样的一个尴尬局面。一方面,部分受灾群众长期住在透风、漏雨的简易房里,另一方面,国家下拨的救济资金长达三年闲置,迁建资金没能派上用场,对此群众很有意见。 

   二、陕西省华阴市委书记党德才(时任该市市长)称,当时一片汪洋,99%的群众都要求异地搬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华阴市向国家发改委报了这个方案。安置国家拨5906万元建房

  为了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国家发改委很快就把5906万元移民迁建补助资金下拨到陕西。这笔专项资金按照每户1.7万元的标准用于华阴市灾区11个村、3000多户受灾群众的迁建安置,其中1.5万元用于补助每户灾民建房,而另外2000元则用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与受灾群众迁建工作进展缓慢形成反差的是,就在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开展的同时,当地耗资近1600万元的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却拔地而起。中央规定,要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项目建设,确属必须建设的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华阴市委、市人大办公楼项目谁批准了呢?     

   党德才对此有说法,当时上面批复建一个综合楼。据调查,渭南市发改委批复的只是一个商业综合楼,也有相关的审批手续,但并不是办公楼。就这样利用其它基建计划,没有经过陕西省政府审批,华阴市就违规建起了市委、市人大办公楼。在这座办公大楼里,人员编制总数为160人,人均建筑面积为43平方米,按照国家规定的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超标了140%。此外,这座大楼的装修在当地也属气派,外墙为玻璃墙,门厅、走廊、楼梯间为花岗石板。党德才承认,他们的办公楼的标准是高了一点。

  据调查,在2003年8月发生洪灾时,华阴市委、市人大的办公楼建设丝毫没受影响。华阴市从当地财政支付了1550万元,市委、市人大办公楼在灾后的2003年当年封顶,2004年竣工,2005年4月投入使用。

  干部们的工作环境的确改善了,但是受灾群众的倒房、危房问题却是一年又一年,长达三年时间都没有解决,伤了受灾群众的心。党德才却称,后来大水退了,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群众的生产、生活很快恢复了,绝大部分房屋基本完好。群众认为也能住,所以群众的搬迁意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愿意进行异地搬迁了。

   三、陕西省华阴市经济发展局局长汪旭涛称,救灾款拨下来就开始做规划,然后在华西镇选了一个近二百亩地方建移民房,上面也批准了。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批复,这项工程的建设工期为2003年到2004年。然而,三年过去了,移民点只建了50多户,工程进展极其缓慢,绝大多数受灾群众并没有搬迁,也见不到这笔建房补助款,这是为什么呢? 

   汪旭涛称,当时拿了十多个方案,最后省发改委批了其中3个,先在一个点试点开展工作,开展迁建。最后由于多方原因,实施困难大,暂时没有实施。

   2006年08月03日 来源:三秦都市报

  华阴市一直强调,不能违背群众意愿搞强制搬迁。但有的受灾农民却披露了这样一件事:为“配合”市里的工作,2004年,华西镇组织人员统一替受灾农民填写了搬迁意愿调查表,“表示不愿意搬迁”,为上级决策提供虚假信息。

  华阴市一位知情干部说,市里没有科学、完善的搬迁计划,因此资金下达后未向群众宣传。后来在群众上访、媒体报道和上级部门追查压力下才仓促启动搬迁工程,“工作推一步动半步,资金发一发停一停。”

  “市里有钱盖楼,农民无钱建房。”由于信息不透明,一些受灾农民怀疑国家拨付的迁建资金被挪用,不断上访。华阴市一位老干部说,在多数受灾农民未得到妥善安置情况下执意盖办公大楼,这是对群众疾苦的麻木不仁。 

  国家下拨的应急迁建资金本是件暖人心的事,反而成为近几年当地干群关系紧张的焦点,成了窝心的“冰坨”。面对这一难吞的“苦果”,华阴市委、市政府在给上级部门的汇报材料中认为:最根本原因是“群众不愿搬迁”,最大的教训是“做群众工作不深不细”。 

   发展改革委调研组经实地调查后认为:华阴市制订的搬迁实施方案可行性差,安置点滩面高程低于曾被洪水淹没的现有村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受淹问题。同时,华阴市在重建问卷调查中设计了几个与国家政策相背的选项,给异地搬迁也造成不利影响。

  发展改革委调研组还查实,华阴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在受灾农民异地搬迁安置工作中存在失误,遇到困难后没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问题,而是一直拖着,致使工程没有进展。渭南市移民局工会主席李万明指出,干部不能以尊重群众意愿为借口诿过卸责。一味强调受灾农民不愿搬迁客观理由,不积极主动化解影响群众搬迁的实际困难,就不是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就难以赢得群众的信任。(新华社)  

   张洪峰评论:2006年的焦点访谈,当时还处于该档节目的鼎盛时期,舆论监督力度很大,有媒体曾报道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组每天排着两行队伍,一则是受委屈的上访百姓,一则是地方政府公关队伍。新华社、三秦都市报等媒体也高度关注,曝光的内容来看,力度应该是非常大的,灾民安置问题没有及时解决,政府的大楼却未经批准违规超标建成,正常情况下,如此明显的违法行为在遇到舆论监督后,势必会要追责在任官员。如果不是这次的奔驰压女交警事件,公众已经淡忘了这个地方曾经发生的那起罔顾百姓生存环境,只顾官员办公舒适的恶性违法事件,正因为这种时隔多年后的关注,我们才猛然发现当时的官员不仅没有被追责,而且市委书记党德才至今稳坐钓鱼台,当时的经济发展局局长汪旭涛反而荣升市委政法委书记,这是一场何等可笑,又何等可悲的轮回啊。违法者不仅没有得到处理,反而高坐于庙堂之上,反而掌管一方政法。普通百姓曾经有过违法的污点,就会被限制从事很多种职业和行业,比如娱乐业。而有着被央视焦点曝光的违法官员,却能轻松拍掉污点,丝毫不影响其执政一方,甚至掌管司法。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公权力生态,肆无忌惮的特权才能横行,才能自信的表达“奈我和”,虽然目前调查结果未明,本博无法判断套牌车与政法委书记之间的确切关系,但从常理分析,套牌者如果与被套着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又怎敢去私自套用地方政法大员的车牌,如果清清白白实属被套,那么相信政法委书记早已高调现身,大声控诉自己的“委屈”,但直到今天公众仍然未能听到政法委书记的一丝回应,岂不反证出些什么来? 

  也许有人提出本博纠缠于旧事不妥,那就大错特错,公权力的“权力”两字因为被赋予“公”之特质,其理应接受更多的监督和质疑,也必须有着更为清白的身家,否则凭什么规定有过犯罪记录的公民必须限制职业。 

  一个面对治下百姓无家可归时,能找出无数依据来论证安置款无法使用,方案因为百姓自身问题才搁浅的悖论;但自己所领导的政府却可以违法兴建超标办公楼,为自身利益之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都要上,为百姓利益时却失去了这种“创造”条件的能力。公众凭什么去相信这样一个市委书记,凭什么去相信这样一个政法委书记,有着如此“违法污点”的两位书记,你们坐在现在的位置上,难道就没有汗颜?如果你们没有,本博都为你们汗颜。 

 “郡县治,而天下安”,本博恳望华阴市的上级党委认真考察干部,积极纠错,落实中央关于干部任用的政策,严格执行不“带病提拔”的规定,改变华阴市这种纠结的官场生态,才是华阴百姓之福,才能让特权之横行远离华阴百姓,如此则华阴百姓幸甚,国家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