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的理财生活(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06:3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概是进入21世纪吧),人们发现:腰间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穷了几千年的中国老百姓,手里开始有了俩闲钱儿。
然而,从骨子里就穷怕了的中国人,对消费仍然心存疑虑,不敢放开胆子花钱,总觉得银行里有存款才安全,才踏实。我们的父母、祖父母、祖祖辈辈,都以存钱为乐趣,老百姓固守着惟一的理财方式:存钱。
钱宁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这样描述城市里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
在中国社会,人一出生就被安排好了一生。
过去,从上什么幼儿园到上什么小学中学,从读什么课本到穿什么衣服,中国人都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那年代,幼儿园和小学、中学都是按地区划片儿招生,而商店里的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一样匮乏。大学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以后,考大学成了一次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一旦考进大学,生活又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你会被编在一个班里,分到一个宿舍,白天按着排定的课程表和全班一起上课,晚上和一部分志同道不合或道合志不同的同学一个宿舍睡觉。三年或四年以后,大学毕业,来不及挑挑拣拣,国家就给你分配好了一个工作。然后,你的生活笔直得可以一眼望到头:你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谈恋爱、结婚;根据街道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犯政治错误的话,三十多岁时你可能会分到房子,四十多岁时可能会得到一定提升,六十多岁时会光荣退休。然后,大早上可以去练一阵子气功或晚饭后背着手遛个弯儿,就这样一直到死。死后多少还会有个追悼会。
我们的人生,一眼能望到头儿!我们的生活,像军人一样,步调一致,连挣钱方式都一样,且收入也大致相当,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过着一辈子安稳却不富裕的生活。
“短缺经济”型的计划经济时代,可能已经被人遗忘了:布票、粮票、油票、自行车票这些伴随我们几十年的票证,悄悄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在那个年代,说到理财,也就是省吃俭用,把剩的那点钱存银行,吃点利息。
那时候老百姓的收入,安排好柴米油盐,已十分不易了,一个月下来,剩不了俩钱儿,不少人家甚至连存折都没有。在市面上流通的最大金额的人民币也只是10元钱——那会儿,一分钱都恨不能掰两半儿花呢!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几千年来,都是过着仅够糊口的温饱生活,没有可理之财。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老百姓,甭管穷人还是富人,几乎家家都有存款了。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03年底,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达10.5万亿;而到2004年末,这个数字就达到了12万亿元。
“聚沙成塔”“水滴石穿”,是我们爷爷的爷爷就开始教给我们的理财真谛。虽然我们今天富裕了,但从远古就传下来的理财心态,早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了。所以尽管中国在世界上并非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财富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百姓的存款总数却比经济更快地增长着。
然而在今天,是什么让我们对爷爷的爷爷教我们的理财真谛开始产生了疑惑呢?
大概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银行的利率越来越低,连续9年降息,现在又要加上利息税。利率的增长远远低于经济的增长,钱存在银行已经不能保值了,慢慢地缩水。据有的专家推测,相对于经济的发展,每100元钱一年缩水4元钱。
这钱,还能放在哪儿?我们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血汗钱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