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让我在二十岁衰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8:35
我记得,我在二十刚出头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已经老得不行了,这辈子算了。过了三十,才知道自己原来如此年轻!
我想,大约是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患了“青春衰老症”。这种病是一种社会病。到了三十多岁,自我人格成熟的时候就会好了。
青年时期有一些特殊问题使人致病,例如理想。
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却没有条件去做,念书也是如此,念的专业都未必喜欢。这些个问题,有什么好办法么?
到了三十岁我才晓得,很少有人一开始就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你喜欢当官,这没有错。当官不光占有权力资源,这资源中的资源,更因为这个职业最深入最直接地介入社会生活,能够最透彻最集中地表达人的社会性,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并且它通向更高的光荣,是进入永恒行列的门径。正因为这么多的好处,很少有人白白送你一个官当。你需要在丛林法则支配下做足够的积累,在晋升制度存在漏洞的社会条件下必须足够“厚”、“黑”,积极跑要,这决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来的,需要对自身的良知、道德、自尊做艰难的扭曲、突破,需要审时度势、韬光养晦、运筹帷幄,以待其时。即便如此,运气不够好,功败垂成也是意料中事。如天赋不足,却也树立了从政的理想,那就必须及早自我斗争,“脱毒”,解除精神依赖。
想通过一件事情,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生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很早就光芒闪耀,而后就只剩享受了,这种好事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青年时期由于计划太多,理想太远大,一生要完成的业绩太多,所以急躁和盲目求成难以避免。长计划短安排是重要的,既要勇猛精进,又要耐得性子。
理想对每一个人来说就像男孩的遗精、女孩的初潮一样,在人生展开阶段不可避免要发生。但其具体内容总是会变的。青年时期耐不住性子,其实是在试错、试探、千挑万选,寻找自己的天赋、兴趣、现实条件最适宜的方向,而后再耐下性子孵化。在此期间,扩大视野极为重要。看多了文章,我们才知道文章的写法多种多样;人物传记和小说读上一些,才会恍然大悟:竟然可以这样做人!
青年时期对他人隐私感兴趣也不无依据,因为人生是一个重新发现的过程,我们需要借鉴一些经验,尤其是私密性很强的,就越是想了解一些以为解决之道,或者佐证自己采取办法的合理合法性。在正经的教科书上,以及一些教育者极力推销的各种私货当中,教育原是灌输,是教化,真材实料的东西他们是不肯外传的,所以好孩子总容易被误导。比如为了管理,拼命强调天才早慧,某某科学家几岁几岁就做出了如何的贡献,爱因斯坦如何,门捷列夫如何,这种哗众取宠对大多数人极不现实,纯属误导。只有自由的个性首先发展起来,才可能有一点科学发现。我们几千年的传统首先是驯服和阉割,所以决不至于那么小就能做出什么发现。某国孩子在八岁开始写论文,我们一直要到本科毕业或者硕士期间才有论文的功课,只有等到早年受的灌输到了青年中年之后,自己破除迷信才有可能实现突破、新发现,或者我们对婴儿的教育改变以后。但这不是一件易事,君不见现在才开始搞一点人文教育。
天才是容易产生的,而产生天才的土壤很难培植。文化是土,知识是菜,天才是菜。只要有适宜土壤,天才就会像萝卜白菜一样一茬茬、齐刷刷地长出来。但对现在的大多数人,我们要像心脏那样活着,要准备恒久而绵长的战斗。就像谈恋爱和结婚一样,到六十岁、八十岁,哪怕明天要死,在死以前都要随时准备着,爱着、憧憬着。只要不死,人生的战斗没有完结。我们深受农业时代生活方式的浸淫,恋爱结婚都讲节气,事业、学习讲究年龄,一旦错过,种子种下地肯定不发芽,只有等来年了;对人来讲就只有等来生了。现代文明正要把人从这种方式下拯救出来。古人其实也说过,但没有形成文化而已。“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奋,不但生下两个好儿子,自己也跟着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朱丹溪三十六岁学医,成一代大家。启功六十岁字不成体,到八十几岁书法名冠天下。字写得好在其次,书法理论的完备也并非必要,都是道具而已。关键在于社会影响、学养、人格精神的积累,一个人一个人地征服,积累下来,就不是昙花一现了,却成为皇皇大家,塑成了不坏的金身、闪耀的恒星。字写得好的人在中国太多了,书法家多如牛毛,但是只有技术的精致,而无人格的魅力,离大家的风范或者说综合素养的要求就还差了一截。
看看别人怎样活着,尤其是了解些别国历史上名人、成功者的经历,对青年最有补益。每一个人都是一种可能性,每一种活法都有理,都有它不朽的魅力,都是到达成功的通途。青年时期的问题,尤其是欲望、道德方面的困惑,诚可以通过扩大视野,如上网、读小说、看传记等广泛借鉴。活得优游自如的人并非天资聪颖,他的聪明可以学来—只不过多看了几本书,多借鉴或者说抄袭了一些经验而已。年长者的优势也无非是经验的优势。
好的命运不过体现成非凡的经历。但是没有人肯说出其中的奥秘,因为说破了不灵,他就不能取得多知道的那一点点给他带来的优势利益了。他多看了半天书不能白看。慈禧说中国民智未来,她也决不会努力去开民智。中世纪不必说了,文艺复兴过程中多少讲真话、发表自己的科学研究、发现的人被从肉体上消灭掉。只因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成为他的奴仆、点心。一旦真相大白,这些人岂不要造反?所以,经营信息,控制信息流通,设立文字狱,在各国历史上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青年时期只有谬误,没有丑恶。肮脏、下流、无耻、自私、罪恶,都不属于青年,只所以被扭曲成那样只因为美好、本真、天然的愿望在表达当中缺乏阳光和氧气,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氧气,正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人成长中的任务。所有困惑肯定已经在别人那时发生过,每一个新生者的生命历程,都是一次重新发现。所以借鉴最为重要。而像爱迪生那样,没有受过系统训练,不会借鉴,却异常自信,在经常的、极大的盲目性当中进行的无数次试验,使他把光明带给了人类的夜晚,把电影和一千多项发明赠给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