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开始"闭关修炼" 7大关键词读懂东方之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41:58

中国馆开始"闭关修炼" 7大关键词读懂东方之冠

2010年04月09日

中国馆核心展区的球幕影院

中国馆“寻觅之旅”体验展区

中国国家馆核心展区的清明上河图

“东方足迹”核心展区的“意向植物”

世博网4月9日消息:如果说在这之前处于布展中的中国馆还能跟着施工方“溜”进去一探究竟的话,那么从8日开始,世博园里的“东方之冠”将陆续进入布展的最后冲刺阶段。而到10日,中国馆连同地区馆将对一切探视说不。

“从10日开始,中国馆将进入封馆阶段,除个别技术人员外,任何人都不能进馆。”中国贸促会秘书长、中国馆馆长徐沪滨7日对记者说:“今天中国馆已经开始铺地毯了,连我都没办法进去了。”他介绍说:“中国馆及地区馆将一直封闭到20日开始的世博园试运行,这其间将集中进行馆内设施调试工作。”也就是说,只需要再等待10天左右,这座体现了华夏几千年文明智慧的中国馆就将全面展现在世人眼前。

不过对一名普通游客来说,在走进中国馆之前,了解以下几大关键词,将更加有助于你体会到这座外观恢宏、内藏千秋的伟大建筑。

关键词一:全预约

想看中国馆,可不是买张世博会门票就能随便进去的。据估计,世博会开幕后中国馆的日均参观人次将达到40万次,这么多的人靠排队得何至何时?主办方将对中国馆实行“全预约”。世博会期间,中国馆预约分团队预约和个人预约,而个人预约又分为综合预约和单馆预约,其中综合预约主要针对中国馆和主题馆。

在世博园区内会设置22处综合预约点,有184台综合预约机为游客服务。单馆预约机的使用原理与银行的取号器一样,按一下就可以完成操作。预约机将给观众打出一张预约券,上面打印着可以参观的时间,指定时间一般为一个小时。实际上,按照主办方设计的路线,浏览整个中国馆需要45分钟左右。

关键词二:三錾斧

有了预约,就能去中国馆了。拾步走上中国馆台阶,脚下的石头就大有学问。76级踏步看似简洁,却蕴藏了传统的民间智慧。中国馆大台阶全部采用花岗石“华夏灰”制作而成,呈现出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其珍贵之处在于,为了使石材的表面呈现细密美观的凹槽,这些台阶全部使用的是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三斩斧”。

“三錾斧”是一种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极其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初錾、细錾、终錾三个工序,故取名“三錾斧”。这种由手工剁斧制造出来的纹理,甚至比国外顶尖机器加工出来的纹理更加均匀和细致。可是,这种处理方式,需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剁出来,细细密密,平均每1厘米的宽度,就要錾上7刀之多,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需要5400多万刀。这种古老的方法已濒临失传,此次负责加工中国馆大台阶及平台的石匠们,是苦寻8个月之久才找来的。

关键词三:微型史诗

上完台阶,游客首先搭乖电梯来到49米的最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一个超常规的电影厅是这层的点睛之笔,这里放映的是一部长达8分钟的“微型史诗电影”,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

影片导演是执导《南京!南京!》的陆川,据他透露,从创意阶段开始,电影即定调为诗意的展现,影片将展现一种新的人文情怀,震撼但不压抑,因此会有很多超出现实生活的、富有想象力的奇观呈现给观众。别看影片短,但其后期制作复杂程度不亚于好莱坞大片《魔戒》,将体现国内目前最高的电影后期水平。由于主题影片将在不同的空间里同时展现,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

关键词四:清明上河图

走出影厅,游客可能还没有从影片所展示的强烈视角冲击力与心灵震撼力中出来,就很快会被另外一件宝贝所吸引,那就是中国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这件长约5米的北宋风俗画卷,是画家张择端存世的惟一作品,属于国宝级文物。该画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的繁盛热闹,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2002年,《清明上河图》的孤本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引来无数观众排队参观,竞相一睹真容。但当时观众只能在1米开外的围栏外远距离眺望而已。这一次,原本5米多长的画卷被放大至100米,游客走在巨型画卷旁,可以更清楚地目睹中国古代城市的风土人情。

关键词五:轨道车

结束了49米上层的参观,观众将来到高41米的中层。中层面积3500平方米,被誉为是充满惊喜的“智慧之旅”。充满梦幻色彩的轨道车,是中层的主打项目。这段时间约为10分钟的骑乘之旅,就像游乐园的一个游玩项目,给人以童话般的意境。最重要的是,轨道车的设计能够从客观上,加快人流量的游览速度。也更有利于让游客置身游走于时空转换的城市变迁之中。

在动态的游览过程中,将会呈现出中国人营建城市的独特智慧。在轨道两边,将集中展示城市选址、规划、建造的过程,还将结合中国农耕文明的背景,以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建筑群规划。另外,以江南建筑为主要特色的园林建筑,将让人们在互动中体会到“借景、留白、一景一画”等意境的运用与创造。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砖瓦等成为沿途观赏的亮点。

关键词六:低碳未来

坐完轨道,游客就来到了高33米的下层展厅。关于这一层展厅的具体展示内容在之前披露得最少,因为这里的主题经过了一番修改。原来最底下的这一层被称为“绽放的城市”,但去年年底已经被改成“低碳未来”,显然改后的这个主题更加与全球正面临的城市问题息息相关。

此外,中国国家馆内,“水的流动”联系了各个展层和展项。在不同的地方,观众会看到形态各异的水,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更有意想不到的“新新水模式”。

关键词七:九洲清晏

位于中国馆外部底层的地区馆也是中国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展馆围着中国馆底部,形成“斗拱”的底座。游客在参观完地区馆后,可以登上地区馆层顶平台,在这个上海最大的空中花园上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九洲清晏”。

“九洲清晏”是圆明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区域之一,其名寓意“九州大地,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景区内共有9个小岛,故而得名九洲。设计师别出心裁的把九洲清晏的景区搬到了中国馆及地区馆的屋顶上,在这个2.7万平方米的空中平台上,用水系根据中国典型的气候和地貌,分隔出一个个小洲。8个副岛分别为田、渔、泽、林、脊、壑、甸、漠,代表8种地理地貌气候特征或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而国家馆部分则是主岛,暂时定名为“雍”。届时8个副岛中都会种植具有各种地貌中的典型植物,让游客一看到就能判断出自己“身处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