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把《论语》当鸡汤不可以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33:35
视频集锦:
百家讲坛:解读于丹
【论语】心得之【天地人之道】
【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
【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论语】心得之【人生之道】
【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
11月出版的《于丹〈论语〉心得》60万册首印很快发完,中华书局的说法是目前加印后发出的总量已达100万册。11月26日,于丹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签售量也刷新了易中天创造的纪录:8个小时签售1万册。这个数字轰动了北京的图书出版界,“女版易中天”、“文化奶妈”的说法不胫而走,类似“将《论语》庸俗化”、“中国式心灵鸡汤”的批评也屡见不鲜。
于丹到底有什么好?12月16日,于丹到广州购书中心签售新书《于丹〈论语〉心得》。在这个图书市场的反应总要比北京慢半拍的城市,仍然有不少读者排队等待签售。无论是面对媒体还是面对读者的提问,于丹都用她优秀演讲家的口才,气定神闲,一一作答。苏东坡、陶渊明、《论语》、《庄子》、《菜根谭》,各种故事警句,信手拈来,令听众连连点头不已。于丹说她是研究大众传播的,这使得她深谙大众的需求和心理,她的理想也正是——还经典以朴素面目,为今人供现实价值。“我相信所有最简单的道理是从内心唤醒的”
南方都市报:听说你是从4岁开始学《论语》的?
于丹:对,我父亲是研究文史的,我在很小的时候,不光被要求读《论语》,其他很多经典名著都要读的。然后我21岁上古典文学研究生,研究《论语》;现在我给学生开古典文献课,也要讲《论语》。
南方都市报:《论语》跟随你的时间那么长,你自己的人生观真的受它影响吗?
于丹:那当然,那就不只是影响了。一本书,当一个人从4岁到40岁都在读它的时候,它一定不是职业方式,而是他的生活方式了。童年时候我是死记硬背,但走到今天,有很多东西你会恍然明白其中的意味。我相信所有最简单的真理,都不是从外在灌输的,而是从内心唤醒的。今天如果有人问我说,整个《论语》里边,你受益最深的是哪一句话,《庄子》里哪个观点是你铭心刻骨的,我还真说不出来。因为这里面的每句话、每个段落的东西,都熔铸在一起,不再孤立存在。中国人评价什么是好诗,真正的好诗是“浑然天成,难以句摘”,摘不出句子来的。它们已经变成我的一种本能的价值反应和判断。不过我还要慢慢感悟,我为什么说是“半部《论语》”,因为其实我能够参悟的可能连半部还不到,因为人生还有后半辈子呢。
南方都市报:你讲《论语》以后一下子成了明星式的人物,之前有没有料到?你的生活、心态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于丹:我觉得我的生活状态其实没有太大改变,我一直相信人的心态不变,状态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说得好,“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我这个人做事之前从来没期待,做事的时候很认真,做过了也就过了。
到现在,我还是来到一个地方就先想这里有什么朋友,有什么好玩的。昨晚到广州以后,我跟一帮朋友一直聚到半夜一点钟,今天一清早又有另一拨朋友来喝早茶。所以现在对我来讲,生活里面最重要的还是跟朋友玩。在北京最重要的还是上课和完成我的课程计划。我前天从上海回来,昨天就在学校做2007年的招生简章、学生的期末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试题等等,一天在学校都忙这些。所以我在学校会感觉到,好像讲《论语》、出了书这个事情是个很遥远的事情,根本想不起来。因为人有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你在你的职业角色里你会想到你的本职工作,在生活角色里会首先想到你的朋友和亲人。生活毕竟有你的轨迹和惯性。“论语”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庄子》已经讲完了,我现在的生活跟过去基本就是一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