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为什么“抗旱不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2:53:27

郑风田:为什么“抗旱不值”

分类:干旱·农产品价格·粮食安全问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

 

河南省政府最近一直站在风头浪尖上,而政府的言论也是各大新闻媒体追逐的对象。比如针对抗旱费用说:“粗略统计,河南旱区的小麦灌溉若达有效效果,仅灌溉所需的电费和柴油费就要耗资约30亿元。因此,有人提出“巨资抗旱不值”论”,11号河南官员却出来反驳, 称“抗旱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大局,不能仅算经济账”。

我们倒是问了,如果算经济帐的话,仅以这30亿的耗资,如果前几年投在农民村庄塘边建农田水利,把事后的巨型损失与巨额的抗旱投入加在一起,再与事先的农田水利修建费相比,看是不是不值?正是由于某些官员始终不喜欢算经济帐,脑子没有经济帐,才把小病拖大病重病,才导致多出这么多的费用,农民要承担这么大额外的负担。是不是在反思这些问题之后再反驳也不迟?

所以讲政府官员出来反驳真有点小题大做了。抗旱值不值那是群众的言论自由,也碍不了什么事,政府部门在繁忙的抗旱战斗中还有时间争这些问题?真要帮助群体,有点时间还不如赶紧抗旱去。

还有些媒体记者在河南旱区采访时也表示,“曾有部分农民给其算了笔“经济账”,反映其抗旱浇麦的成本大于其预期收益,因而并不愿意积极抗旱”。

“抗旱不值”并不是没有什么道理,虽然有点极端,但至少可以揭示一些深刻的道理。

 

第一个不值:农民把抗旱的成本与日后的收益一算,认为不值是对的。

“抗旱不值”现在无法追寻究竟是谁最先讲出的这句话。我自己也揣想很可能是从农民嘴里说出的。因为就是在11号的早晨,我的一位在抗旱一线采访的记者朋友打电话,聊起当地的抗旱情况,他说老百姓的积极性都很低,问他为什么,原因当然简单了,据报导河南“平均灌溉1亩次的(电、柴油费)成本约15元左右,小麦最少需要灌溉4次,每亩地需要60元左右。一些地下水位较低的井灌区和提灌区,灌溉成本每亩地可达80元。”这是河南防汛抗旱指挥部首次披露河南地区的“抗旱成本”。抗旱每亩浇水要用掉70-80元钱,而一亩小麦的利润好的也就百多元,这样一算帐,农民当然认为不值了。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认为“抗旱不值”没有什么不对的,但至少揭示一个道理:目前的粮食收益太低了,国家以极低的代价获得粮食安全保证,而真正种粮的农民也收入有限。如果粮食安全再这样低下去,而种粮的补贴又不涨,以后农民干脆就不种粮食了得了。实际上前些年摞荒不种的还真是不少,原因却只有一个:种粮比较效益太低。

 

第二个不值是事先的预防与事后的费用损失大帐比较是不值的。

我算了一笔帐,认为从成本收益来讲抗旱也是不值的。那就是这次抗旱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上带来的损失等等,仅灌溉所需的电费和柴油费就要耗资约30亿元。如果把同样的款项,还不包括麦子等减产的损失在内,在前些年都投到农村去兴修对种田有用的农田水利(注意不是大江大河的治理,水利部很热衷于此,把国家投的钱都投入这个了,发电又赚钱,而效益低下不赚钱的农田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了),把农民家的田头地边的塘渠沟堰都建一建,修一修。我估计应该用不了这么多的钱。这样算下来。这次真的就不用这样去大张旗鼓地抗旱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泽东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讲了,为什么不去建这些东西?非要等到出事了,出大事了,造成巨大的损失了才去重视?,过去干什么去了呢?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这次事后的大力抗旱的成本与事先预防的成本相比当然是不值了。最重要的,你兴师劳力地去做这些,也只能管着一时之事,而事先的预防可以管不少年。不是有很多人到现在还依然认为,过去的我国粮食安全都是在吃六七十年代兴建的农田水利设施的老本吗?只是现在这个老本已经越来越不好吃了,才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年,水利部门一直在忙于承包光、卖光、忙于上大江大河大项目,忙于那些能够发电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水利项目,而对于农水,那些保命水,保我国全国人民肚子的粮食安全水,却一直存在失职的责任。

 

政府要解决目前农民的抗旱成本问题

所以我认为这次无论什么时候干旱结束,一直要对近年来的农水建设投入与管理制度进行深刻的反思,看一看那些地方错了,通过深刻的反思,为了未来的长久利益,彻底地解决目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

 

长久来看,政府一定要解决目前的干旱困局问题。

所以,国家要解决这次农民抗旱的成本问题,不能让农民用支付这个灌溉的成本,这个成本太高的,对农民来讲他们已经认为不值了。国家与地方各拿一笔钱,把浇灌的费用给付了。还要再给种粮的农民大幅度的提高直补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