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1:24
财 富 的 经 济 学 分 析

(西南师范大学 欧 阳 华  广西移动通信公司 李伟 军)

[摘 要] 人们对财富的认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文章把精神财富这一概念纳入到新的财富的定义中,并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人们追求财富的终极目标是幸福的最大化。

[关键词]
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前景理论;幸福

    人们对财富的认识到底有多少,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但是,传统对财富的定义是否能让我们一直沿用,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我们这个时代整个经济学的基础。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把金银货币作为财富的定义,对欧洲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深入,古典经济学的先驱们把财富的内容扩大到了劳动和劳动产品,这一概念一直沿用至今,奠定了我们整个经济学的基础。新的工业革命,特别是信息工业革命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在我们得到了高度物质财富满足时,还在不断追求另一种满足,有人称之为“精神满足”。如何把这个所谓的精神满足纳入到新的财富的定义中,并对其作一个经济学的界定和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无论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西斯蒙第的《论财富与人口的关系》,还是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中,财富一直被认为是以一种物质的形态存在的,财富的物质性观点一直主宰着人们的头脑——所谓财富是“在给定时点上,一国或一个人所有实物和金融产品的净价值,它等于所有资产减去所有负债。”

  传统意义上的财富,大都是物质的,指商品、资源和金融资产。也有所谓的“精神财富”,往往是指文化,包括当代的和历史的,其共同特性是它们都能被商品化,也就是说,这些所谓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并无实质区别,人们一般可以用另一种物质财富去换得,即可以被商品化,那些不能被随意换得的所谓“精神财富”只是由于其暂时无法定价,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可交换,比如文化遗产。如果一定要区别于一般物质财富,建议称之为“文化财富”更为确切。而我们在这里所描述的“精神财富”仅指那此无法被商品化的,但确实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东西,这此东西过去不曾被人抽象概括出来,也没有人认识到它的稀缺性而被纳入财富的范畴,从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我们认为的“精神财富”是指那些不能被商品化的,但能让人们感受得到满足的非物质的东西。例如:幸福感、公平感、安全感、自由感、受尊敬感和受关怀感等等。虽然我们的精神财富资源丰富得无法让我们一一罗列,但它们都应具备以下特性:⑴非物质性,这一特性决定它不能被商品化。如安全感,人们能买到安全,但买不到安全感,正如花费金钱为家庭安装坚固防盗门的人们,买到了安全,其意义正表达出他们已失去了安全感。⑵社会性,精神财富是社会财富,无人能对其实行独占,否则它自行减退或消失。如自由感,个人如要追求绝对自由而为所欲为,必然侵犯他人自由,从而导致社会的自由感下降。⑶免费性,精神财富的社会性决定精神财富是一种公共财富。社会成员享受精神财富不需要花费任何代价,不然它又演化成商品而与我们的定义相矛盾。⑷稳定性,精神财富水平反映的是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是长期的动态性和短期的稳定性的统一。它不可能在一日之内创建完美,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丧失殆尽。⑸不可储存性,精神财富量是一个时间函数,由于时间不可储存导致精神财富不可储存。⑹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同时同地对精神财富水平的感受都会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这是由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的。但一个群体或社会的精神财富水平只有一个,是每一个人的主观精神财富水平的综合反映,具有客观性。

二、富裕的标准

  个人追求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经济运行一贯遵循的原则,是一条铁定的规律,不证自明。经济学赞成个人最大限度地追求物质财富,因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使人富裕,使社会富裕。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有过精辟的论述:“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1776,下卷,P27),这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古典和现代经济学对财富研究的基础。

  物质财富的丰富程度代表着个人或社会的富裕程度,在过去,这是一条真理。引入新的精神财富概念之后,我们就需要重新审定富裕的标准了,静态或绝对地看,当社会的物质财富高度丰富,而精神财富却极端匮乏时,人们富裕吗?动态或相对地看,伴随物质财富的增加,如果是精神财富的减少,结果,我们的富裕程度进步了吗?经济学理论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题,只要变化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组合点不能跃上更高的一条“等富裕线”,一切为这种变化所作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我们没有更富裕,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甚至可能降低。

  我们对富裕的判断标准是,只有当个人或者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丰富的时候,社会才真正的富裕了,只有当个人或者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量的组合跃上了更高的“等富裕线”时,社会的富裕程度才实现了进步。

  2002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卡尼曼教授从实证出发,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去揭示影响选择行为的非理性心理因素,研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人类决策行为,而且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心理分析的结论。他的“前景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关心的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点的财富量的相对变化,即财富增量,而不关心财富本身的最终价值。人们的决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编辑”阶段,即随机事件的发生以及人们对事件结果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阶段,从而建立一个面对决策的参照水平;此后是评估与决策阶段。运用这一理论,可以对我们的精神财富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找到一个对其量化的标准。

三、终极目标是幸福的最大化

  生活更富裕为了什么呢?归根究底,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精神财富,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物质财富。因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财富,而是幸福本身。 

  传统经济学认为增加人们的物质财富是提高人们幸福水平的最有效的手段。但事实上,物质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很小的因素之一,人们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很多和物质财富无关的因素。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物质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精神财富,现在的问题就是,怎样使人们的精神财富达到最大呢? 

  1.时间性的比较和社会的比较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增大人们的精神财富。

  比如你最近在上海的市中心买了一座别墅,你觉得很开心。但实际上你觉得开心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你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给你带来的,更多的是因为比较而产生的。⑴从时间性比较来说,如果你以前住在阁楼里,那么现在你住别墅就会感到非常幸福。如果你以前住的是花园洋房,那么你不会感到特别开心。⑵从社会性比较来说,如果你和你周围的人,你的朋友同事进行比较时发现,其他人都还住在普普通通的公房,而你现在有自己的别墅,你当然会很开心。如果说你周围的人现在已经住在更好的地方了,那么你就算在别墅里住着,你也不会非常开心。 

  2.幸福的另外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

  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他是不会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说,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起伏变化,比如旅游、探险等,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就能使人感到更加幸福。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幸福感。这是一个很好的教益,公司不妨鼓励员工好好利用每年的休假,员工感到幸福的同时,对公司的认同感也会提升。

  我们无法讳言这样的现实,追求财富是人的本能,人人都希望自己的钱包变得更鼓,人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富翁。但我们同样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社会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可能期望人人都成为富豪。富裕阶层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贫富鸿沟也不可能完全消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终极目标是幸福的最大化”论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绝对财富的鸿沟无法填平,而幸福感(精神财富)却可能为每一个人所拥有。我们关注财富人生,希望财富增加的时候,幸福感也能与日俱增。我们同样关注弱势群体,希望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拥有幸福。增加全社会的幸福感,这是政府的责任,也理应成为社会上每一个成员自发的追求。当然,社会在进步,满足感和不满足感都是相对的,不能以偏概全,新经济学可以引导人们看事物好的一面,不把坏的一面放大,来让人们获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