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问题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58:30

健康问题探源

   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为什么国人至今还受过时落后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为什么发达国家早在35年前(1974年)就开始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以加拿大政府拉龙德报告为标志),改变观念,抛弃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指导国民的健康维护和健康改善并取得举世瞩目的国民健康成就,而我国从决策者,医护人员到媒体,普通老百姓至今还基本停留在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思维里,用陈旧过时的观念指导行动,以至于今天还在犯发达国家曾经犯过现在正在纠正的观念和政策错误?为什么我国从1950年就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1】,59年后的今天主流媒体还在欢呼新医改方案“为全体国民描绘出一幅病有所医的新图景” “标志着中国人将迈进一个‘病有所医’的时代”?【2】为什么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识之士就已经开始呼唤医学模式的转变,【3】29年后的今天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统治反而变本加厉?要真正认识目前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我们有必要对解释人类健康-疾病现象的医学模式的演变史做一简单的回顾,并将医学模式在中国的演变史放在近代和现代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探讨,以期找到病源,彻底治本。因为在历史发生巨变的时期,往往是观念的改变先于其他改变。没有三十年前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不会有今天中国因改革开放而带来的巨大成就。在医疗卫生领域,观念错了,一错皆错。如果每个人都只盲目地关注疾病,疾病必将折磨每个人。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明智地与时俱进,选择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指导我们的行动,全力维护和改善每个人的健康,每个人都科学地管理健康,健康必将伴随每个人。

   人类健康-疾病模式演变的历史回顾

   通常人类用特定的模式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模式,就是用于解释自然现象,消除困惑的信仰系统。【4】医学模式就是人类解释健康-疾病现象的信仰系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用于解释健康-疾病的医学模式经过多次变迁,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螺旋式上升的演进过程。下面选择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主要医学模式做一简单回顾。

   人类早期对健康的认识是从疾病开始的。当时人类认为没有疾病[1]就是健康。那么什么是疾病呢?从最早的医学模式来看,疾病其实是一个语言学上的词汇,用来称呼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可能发生在社会任何成员身上的一类特有的,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12 000年前的史前文化认为,疾病这种现象是由体外邪魔侵入人体产生的。【8】把邪魔从体内驱除出去就可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考古学中发现古人类头盖骨上的小洞就是当时巫医使用颅骨环钻术(trephination)为病人驱除邪魔的证据。【9】3 800年前的巴比伦和亚述时期,人类健康被认为是上帝的恩赐,疾病是来自上帝的惩罚。这种健康-疾病观念在希伯来人中一直延续到3 000年前。【9】可以说,在医学的最原始阶段,人类认为健康-疾病现象是由神灵或魔鬼造成的。因此,祈祷和驱邪是当时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有学者将见诸于所有古代文明的这类超自然的医学模式称为“神道医学”。【10】

   大约在2 500年前,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诞生于希腊爱琴海东南面的科斯岛。希波克拉底和他的追随者挑战了几千年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神道医学,首开经验医学之先,认为疾病不是神灵或魔鬼等人体以外的超自然因素所导致的,而是有其人体自身存在的自然原因,这些自身的原因是可以探知的。【10】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包括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正是这四种成份构成了人体的健康和病痛。健康就是这四种物质相互之间在浓度和数量上都处于合适的比例并且相互融合的一种状态。”四种体液分别代表四种元素与器官,其成分比例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所有的人类疾病都是由胆汁和黏液产生的。胆汁或黏液,无论其中哪一种变得过湿,过干,过热或过冷就会致病,而引起上述变化的因素有食物,饮料,劳累,外伤,气味,所见所闻的刺激,纵欲以及冷热等等。”【11】希波克拉底的名著《空气、水和地方》提出不健康状态或疾病是人与环境不平衡的结果,认为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生活方式及营养所导致的体液失衡,是导致古希腊人生病的主要原因。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时代的整体医学(Holistic Medicine)观。【12】既然疾病是由于体液失衡引起的,就可以通过改变饮食和环境来控制引起体液失衡的原因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具体手段有导泻,催吐,静脉放血,食养法,灼疗法,药物,运动锻炼和外科手术等。据考证,流传至今的《希波克拉底文集》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一批追随者经过至少一百年的努力,融入了同时代其他希腊名医的成就而写成的。【10,13】同一时期稍早的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宇宙万物由水、土、气、火、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生命是由一种独特的“元气(灵气)”来维持的。元气运行全身,借助气管与外界相连,维持生命的平衡。学界相信这一理论对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平衡学说有重要影响【10】

   无独有偶,在大约相同或稍早的时期,中国的医家也在与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从神道医学进入经验医学。大约在2 400年前,中国众多医家经过长期的努力,编撰了大型传世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理论体系(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经络、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养生以及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的构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体现了阴阳平衡。疾病就是因为内因和外因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而导致的。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会相应地产生生理上的适应和病理上的反应。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的风、寒、暑、湿、燥、火就是“六淫”,六淫致病。同时,内伤七情也可致病。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波动过于激烈或持续过长,就会导致机体多种功能紊乱而生病。因此,治疗疾病必须“治病求本”,“调整阴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未病”和“扶正祛邪”等。【14】

   比较东西方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医学模式和医学理论体系,我们可以发现,中医学的整体观与古希腊医学的整体医学观;《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平衡学说与《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体液平衡学说;源自思想家左丘明的中医五行学说(水、火、木、金、土五元素)与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学说(水、土、气、火);中医学中的“气”或“元气”与恩培多克勒的“元气”或“灵气”;中医学“治病求本”,“调整阴阳”和“扶正祛邪”的治则治法与古希腊医学“通过改变饮食和环境来控制引起体液失衡的原因而达到恢复健康”的治疗原则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客观地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十九世纪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之前,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医学模式对疾病的理解都十分笼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医生只能是根据自己对患者的观察和分析,结合自己或他人的经验,采用笼统的“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控制引起体液失衡的原因”来指导治疗,因为没有针对性的,立竿见影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只能强调通过饮食调理,按摩、锻炼、养生等自然途径来促进康复。医生的具体治疗手段主要是提供关于生活方式治疗的意见,给予非特异性的药物和其他辅助手段来支持身体功能的恢复,缓解疾病的进程。通过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来维护健康的模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是当时最主要的医学实践之一。【10,15】

   然而,建立在临床经验之上的西方体液平衡医学模式或东方阴阳平衡医学模式对因生育所导致的母婴死亡率高问题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问题都基本上无能为力。19世纪初,西方25%的儿童活不过二岁,50%以上的儿童活不过十岁,婴儿死亡率在200-300%0之间。在美国,1912年孕产妇死亡率是十万分之六百多,婴儿死亡率是千分之一百多。十四世纪的鼠疫大流行,在五年时间里夺去了欧洲二千五百万人的性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1854年,伦敦一条街周围霍乱暴发,曾经出现过5天内死亡127人,三周内死亡500人的悲剧。【10,16,17,18】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有记录的主要鼠疫流行就发生了27次,几乎遍布全国,至少死亡38万人。福建省1945年鼠疫流行,发病24  914人,死亡19 376人。【19】有学者研究医学史后发现,西方是在19世纪现代微生物和免疫学诞生之后才实现了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中国则是在20世纪下半叶才真正实现了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19】

    经验医学模式统治医学界2 000多年。直到十九世纪才被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理性医学模式所逐渐取代。十九世纪早期,在政治和社会变革及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唯物主义开始占优势并促进了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随之新的理性医学概念和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出现:最重要的医学问题必须在微生物中求得解决,健康与疾病的问题必须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实验结果来回答。自1675年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后,细菌学和病理学等学科开始飞跃,带来了医学模式上的革命。主流社会彻底抛弃了主导西方医学二千多年的体液平衡经验医学模式,“单因单病”和“病在细胞”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主导西方医学:每个病都有相对应的精确病因(从笼统的失衡概念到具体的细菌,病毒,营养素缺乏等)和病变部位(从泛泛的大脏器到细胞和分子水平),疫苗,药物和手术是治疗疾病最好的方法。十九世纪末巴斯特和科霍等发现了病原微生物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鼠疫杆菌等。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细菌学,免疫学和现代药物学的最新进展应用到有组织的公共卫生领域,使人类首次主动地控制了许多人类一直只能被动无奈受害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伤寒、黄热病、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痢疾、肺结核,麻疹,风疹等。由于细菌学帮助人们在微观世界里找到了许多疾病的发病原因,于是就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印象:好像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通过化学和生物学手段找到杀死细菌或病毒的药物就能解决问题。【16】1908年埃里奇(Paul Ehrlich)发现治疗梅毒的有效药物洒尔佛散(Salvarsan),1930年代发现磺胺类药物。1940年代,佛来明(Alexander Fleming)发现青霉素,瓦克斯门(Selman Waksman)发现链霉素。这些发现和随后大量各种抗生素的发现,的确为传染病的治疗提供了威力强大的武器。对于化学品在身体内所起作用的知识根本地改变了现代治疗学的方向。随着疫苗,抗生素,加上营养改善和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欧洲和美国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的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增长。【17】

   然而,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医学模式追求因果性规律,把理性片面发展为“工具理性”,用“观察,假设,求证,结论”的逻辑对生命过程进行越来越细致的分析,完全背离了理性的完整性,使得健康-疾病的过程很容易被误解为一系列精密的机械和化学步骤的总和,生物因素(甚至是理化因素)决定一切。人体各部分的有机整合,人与环境的互相影响,躯体,精神和社会的和谐关联都不见了,人的医学被还原为普通意义上的生物学,还原为生物物理学和/或生物化学,甚至进一步还原为非生物学意义上的物理学和化学。经验医学中的宝贵的整体医学观在生物医学模式控制传染病的凯歌声中无情地抛弃了。然而,人并不是单纯的生物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健康-疾病状态决不会仅有生物属性所决定,更多的是由其社会属性所决定。【10,20,21】即使是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受许多非生物学因素影响,如国际和国内旅游,生物恐怖,医院感染,移民和城市化等【22】。英国流行病学家马默特经过25年的研究发现,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健康水平越高。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超过一定的阈值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掌握自己的人生和参与社会生活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幸福和长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从市中心到相邻的马里兰州蒙哥马利县,每隔1.6公里,居民的预期寿命就相差1.5岁,居住在两端的黑人贫民和白人富翁,预期寿命相差20年。【22】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影响健康的非生物医学因素越来越多,在健康-疾病的动态平衡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生物医学模式驱使的现代医学高度专业化,分科化和局部化的弊端开始越来越明显【10】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基本上控制了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之后,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病开始威胁人类的健康。单因单病的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不了慢性病的防治。科学家开始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始于1940年代的以弗兰明汉心脏研究[2]为代表的对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始于1950年代的以杜尔和希尔的吸烟和肺癌关系研究[3]为标志的对癌症的研究为现代医学对非传染病采用预防和干预健康危险因素[4]的新途径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科学根据。到1970年代,已经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提出“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和“多因多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28】新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产生除了生物学原因之外,人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发挥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国民健康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医疗,还包括改变自然和社会环境及调动人们维护自身健康的积极性,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健康,不应该是仅仅看病。始于1940年代,因健康新需求和科学新进展所产生的多因多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基本成熟。在多因多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西方从决策者、医护人员到媒体和普通老百姓都积极维护自己的健康,抽烟,酗酒,缺少运动,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健康危险因素已经成为西方家喻户晓的名词。通过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从1972年到2004年,美国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下降了58%。【29】   

   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医学在近代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医学教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1910年的福勒斯纳(Flexner)报告对建立美国和加拿大的现代医学教育制度和实现从经验医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该报告的发表和建议落实,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校从1910年的155所下降到1935年的66所。福勒斯纳报告的作用在今天被公认是在北美洲创立了一个延续至今的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是建立在当时十分先进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的,强调医学长学制精英教育,医学教育与医学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政府和学术团体对医学院校的管理和规范等。【30】应该说,福勒斯纳报告促进了西方主流社会实现医学模式的转换,彻底抛弃了主导西方医学二千多年的体液平衡经验医学模式,使西方医学能够轻装上阵,逐渐地成为今天全球现代医学的主流,以至于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将现代医学和西方医学等同起来。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医学在十九世纪实现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矫枉过正,开始忽视了经验医学模式中宝贵的整体医学观。然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医学实现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中,整体医学观重新被予以重视。而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医学在上世纪上半叶并没有与世界医学接轨,没有条件全面交流分享世界医学的新进展,没有机会系统地接受生物医学模式,没有能力和条件摆脱经验医学加在我国医学界的沉重负担,没有条件和资源建立统一的医学教育系统。虽然上世纪下半叶我国开始建立医学教育系统,但走了不少弯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时,我们还没有完成从经验医学向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于观念上的落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受十分落后的经验医学模式的束缚,从上世纪下半叶至今我们从决策者到医护人员,到老百姓在行动上都采取了许多完全违法科学原理,南辕北辙的措施,造成中国今天仍然被过时落后的生物医学模式统治的不幸局面,出现了中国在和平崛起后却是健康资源一方面十分紧缺,一方面十分浪费的既奇怪又矛盾的现象。具体分析讨论和建议将在下篇中展开。

[1] 在英文中,有三个单词都可以翻译成中文的疾病。1.Disease, 从字面上看,指的是舒适的反面,泛指所有偏离正常健康的状态。从学术上来看,疾病是一个由临床,病理学,和流行病学标准界定的,能够系统地予以研究的一个概念,主要指在生理上和/或心理上偏离了正常功能的状态。在生物医学模式下,disease所指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可以通过病理学的特征来诊断。  2. Illness指一个人经历疾病的主观感觉。研究illness主要是直接对所经历的痛苦的现象进行分析。一个人可以有严重的disease但没有illness,如高血压;也可以有严重的illness但没有disease, 如忧郁症。 3.Sickness 主要是指社会对一个人患病时社会功能障碍的承认,常用的是“病人角色”(Sick role). 病人角色是医学社会学用于描述病人行为的专业词汇,具有病人角色的人通常有以下特点,失去独立自主性,依赖性,一系列的情绪表现如生气,消极,经常哭泣等。病人角色可以使病人免去一些正常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获取一些优待,如休病假,得到一些紧缺物质等。简言之,disease是指生理或心理机能障碍,illness是指个人感到不适的状况,而sickness则指当个人患病时所出现的某种社会功能障碍的状况。【5,6,7】

[2] 弗兰明汉心脏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是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公共卫生服务署在美国麻州波士顿市郊区弗兰明汉社区开展的一系列关于心脏病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該研究由公共卫生署副署长芒厅(Joseph Mountin)推动,1948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道柏医生(Thomas R. Dawber)是弗兰明汉心脏研究的首任主任。1948年前,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防控。开展弗兰明汉心脏研究是因为二次世界大战后心脏病已经成为美国人的第一死因。该研究首次选择研究非传染病,首次研究生活方式和疾病的关系,首次在研究对象中包括女性。該研究至今已经研究了几代人。1948年的第一代研究队列包括5,209名30岁-60岁的健康居民。每2-4年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体检和面试,并请研究对象自填问卷收集吸烟,喝酒,运动,和营养等生活方式资料。之后对研究对象是否出现心血管事件进行观察,不进行任何干预。1971年的第二代研究队列包括5,124名第一代研究对象的子女及配偶。弗兰明汉心脏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研究的前30年,是传统的流行病学队列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分析发现有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的研究对象更容易发生心脏病。第二阶段开始于1970年代,新技术应用到研究中去测量和动态追踪监测心脏功能。第三阶段始于1980年代后期,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开始引进,发现了与临床危险因素和心脏病有关的基因。今天我们知道的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因素绝大部分来自弗兰明汉心脏研究。該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现代公共卫生提供了预防的科学证据,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非传染病的观念。1948年前,人们认为得非传染病是运气不好。弗兰明汉心脏研究确认了心脏病危险因素,医生可以在早期发现和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来防止心脏病发生,人们也可以自己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减少危险因素把握自己的健康。弗兰明汉心脏研究开发的心脏病危险因素评价表现在已经在预防医学和健康管理实践中广泛应用。【23】

[3] 杜尔和希尔的吸烟和肺癌关系研究:尽管早在1915年就有文献显示烟草中有致癌因素,但杜尔和希尔通过一系列的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证明了吸烟和肺癌之间存在病因学关系。杜尔和希尔在1948年到1952年之间,组织面试了英国三十多家医院的近5,000名病人,包括1465名肺癌病人和两组配对的对照组其他病人。面试问题包括职业史,住家冬天取暖方式,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等。这个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吸烟和肺癌之间的关系是确切存在的。接着,他们进行了英国医生死亡率队列研究。从1951年开始对4万名英国医生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追踪观察。每5年随访一次,通过明信片收集研究对象吸烟习惯的资料并告知将来会查阅研究对象的死亡证明以验证吸烟导致肺癌的假说。第一个5年的随访结果公布后,不少医生开始戒烟。这一现象本身为杜尔和希尔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实验对照研究,可以发现戒烟和继续吸烟和肺癌的不同关系。【24,25,26】

[4]健康危险因素的概念: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危险因素的概念最早见于1950年代见于弗兰明汉心脏研究报告中,指的是一些增加疾病危险的可预测的因素如饮食,运动,吸烟,喝酒等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生物学特征和遗传因素,其他与健康相关的因素以及环境暴露等因素。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两类:(1)直接与疾病的后果有关,如不系安全带在两车相撞时增加受伤的危险;(2)间接与疾病的后果有关,如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可以增加对阳光紫外线的暴露程度而间接增加皮肤癌的危险。【27】

一分钟快速消除疲劳法(2009-09-01 09:20:52)

    伏案工作一整天,难免会感到腰酸背疼,做个黄豆口袋吧,用它一分钟就可以消除疲劳。

    方法很简单:用长30厘米左右的方毛巾,对折缝成长袋。取黄豆500克,装入袋中,封上口。再将黄豆袋放人微波炉中加热一分钟,取出将其平垫在肌肉疲劳处,如颈部、腰部、腿部等,此时最好取仰卧位(去掉枕头)。这样由于热气快速渗透,一分钟即可驱除疲劳。我那天觉得颈部肌肉疲劳酸疼,一摸感觉硬硬的,于是我找出黄豆口袋来如此操作一番,就那么神奇和快速,一会儿就不疼了,再摸一下肌肉也没那么硬了。

经常吃十种食物不生病

  一、莓

根据美国农业部研究表明,蓝莓是含抗氧化物质最高的水果,排在第二名的是小红莓,其次是黑莓和草莓。莓的颜色来源于花青素的色素,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这种自由基可以引起慢性疾病的,如癌症,心脏病等。莓,特别是小红莓还可以防止尿管感染。
  每天吃量为一杯的莓,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当作零食来吃,也可以放在酸奶上吃,也可以和松饼或沙拉或是思慕雪混在一起吃。
       二、奶制品

奶制品不但是提供钙元素的好食品,而且它含大量的蛋白质,维他命(包括维他命D)和矿物质。这些元素都是对抗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元素。 2005年,美国政府营养指示建议大家每天要摄入3份量的低脂奶制品,同时还建议每天做承重活动训练,可以强健骨骼。(如果你无法每天都坚持,那么其他含钙元素的食物包括蔬菜,羽衣甘蓝,椰菜等你都可以去尝试,另外还有含钙元素高的豆制品,果汁和谷物等,你都可以去尝试。)
  除了帮助你强健骨骼外,奶制品还可能会帮助你减肥。研究一直在继续,但是还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每天三份量的奶制品可以帮助你减少肚子的肥肉,最终达到减肥的效果。
  低脂奶制品是最好的零食了,因为它们不但含有碳水化合物,还含有蛋白质。
  “奶制品不但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零食了,同时还是其他任何人最好的零食。因为奶制品可以保持你的血糖水平。” 美国营养学会发言人Bonnie Taub-Dix, MA, RD说。
  将思慕雪和低脂酸奶或牛奶一起食用是很好的,你也可以加入一些橘子汁,一少许的草莓,这些食物都是可以取代你平时的零食的,而且相对会健康很多哦。
        三、脂质鱼

鱼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这些鱼包括大麻哈鱼,金枪鱼。这种脂肪酸可以对抗疾病,帮助降低血内脂肪量,同时还可以预防和心脏病有关的血凝。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鱼,每次吃鱼的量都不可以少于两份量(特别是脂质鱼)。s Lichtenstein说:"吃鱼可以降低心脏血管病的病发可能性。
  吃大麻哈鱼,金枪鱼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你从高脂肪食物中获取到的饱和脂肪将得到降低。
  平时在家里,你都可以做一些大麻哈鱼,金枪鱼来吃,拿来烤或者煮都将会是美味的一餐的。
        四、蔬菜类食物

抗疾病食物中,蔬菜也是最好的一种了哦。这些蔬菜都包括菠菜,羽衣甘蓝,白菜和生菜。它们都含有大量的维他命,矿物质元素,β-胡萝卜素,维他命C,叶酸,铁元素,镁元素,类胡萝卜素,植物化学物,抗氧化物。哈佛的一个研究发现,吃那些含镁元素高的食物,如菠菜等,可以降低糖尿病2型的病发可能性。
  下次你做沙拉的时候,你可以加上些这类蔬菜哦,包括营养超级高的菠菜和其他绿色蔬菜哦。这样的食物可以帮助你对抗疾病。
        五、全谷类食物

早晨,奶奶一般都要督促我们去吃些麦粥,可是她是否知道麦片内的可溶纤维可以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呢
  全谷类食品包括那些从精制谷物中精取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含有叶酸,硒元素,维生素B等有益于心脏健康的元素。这些元素还可以控制你的体重,并减少患糖尿病的危险。其中的纤维含量,使你在每餐之间的时间里感到不饥饿,同时还可以促进你的消化。
  每天至少吃三分量的全谷类食物:全麦;大麦;黑麦;谷子;藜;糙米;野生稻和全麦意大利面食,面包,面包和谷类。根据美国饮食协会,每日推荐摄入纤维量为21-38克。当然了,具体有关摄入多少还是看你的性别和年龄而定的。
  六、红薯

要想你的饮食有所改善,那么你应该在你的饮食中加入红薯了哦。这种甘甜的食物,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植物化学物质,包括β -胡萝卜素;维他命C和E;叶酸;钙;铜;铁;和钾。红薯里的纤维促进消化道的健康,其中的抗氧化剂在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发挥了作用。
  红薯的天然甜味使得即时不添加任何的调料,烤出来的红薯还是那么美味的。
    七、西红柿

夏天这些红透的西红柿给充满了香味和番茄红素-一种可以帮助防止某些癌症的抗氧化剂。同时西红柿还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A和C,钾,和植物化学物质。
  每餐都吃些西红柿,是很好的。生吃,熟食,切片吃等都可以,你可以拿来当作小吃。将菠菜和奶酪还有西红柿一起可以做出很美味的一道菜哦。
  八、豆类

这类食物很营养,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学物质;无脂肪,高品质的蛋白质;叶酸;纤维;铁;镁及少量的钙。豆类获取蛋白质的好食物,而且也是那些低热量素食的最佳选择哦。
  定期的吃一些豆类,做好饮食计划,以帮助你降低患某些癌症的可能性,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稳定血糖。从豆类中,你一般不会摄取到大量的热量,这样豆类就可以在帮助你控制体重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了哦。
  当你要做沙拉,煮汤或炖汤的时候,别忘了加入一些豆类制品。
    九、坚果

我们都知道坚果含有大量的脂肪。但是坚果是很健康的一种食物。无论是单未饱和还是多未饱和的,都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水平,并有助于预防心脏病。要想获取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硒,维生素E和维生素A,坚果也是一个很好选择。
  小部分坚果能增加能源和克服饥饿,可以帮助减肥者正常饮食。当然了,坚果含大量的卡路里,而且你很不小心的时候,会忍不住吃太多的坚果哦。
  所以享受坚果,但须注意不要吃过多哦。每天最多只能吃一盎司,大概就是28颗花生,或14个核桃或者是7个巴西坚果。
    十、鸡蛋

研究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鸡蛋中含量很低)在升我们的血液中的胆固醇时,发挥的作用比胆固醇更大。
  鸡蛋高含低价高质的蛋白质,同时也含有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胆碱和xeanthin。其实鸡蛋是很好的胆碱来源物,胆碱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素 -特别是对孕妇来说,这种营养素更为重要了。研究表明,鸡蛋提供的一些成分,可以促进眼睛健康,并有助于防止老年性黄斑变性,防止老年人的失明现象。
  美国心脏协会已经对鸡蛋的价值大家赞赏,推荐大家每天都吃鸡蛋。当然了你每天都必须控制胆固醇摄入量为300毫克。如果你可以做到这点,那么你就可以每天都尽情享受一个鸡蛋了。
  鸡蛋还可以拿来做很多菜,可以煎,或者快速煮熟都可以,是高蛋白的美味小吃哦。

七招帮你治疗手脚冰冷

到冬天,很多女生都会有手脚冰凉的现象,长时间手脚冰凉,不仅难受,而且还容易生冻疮及其他疾病。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手脚冰凉护理方案

一、每天泡脚

    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二、有氧运动

    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穿棉袜

    纯棉袜子不仅柔软舒适,还可吸收脚汗,让双脚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适。

四、进补热量食物

    天气冷,为增加热量,改善手脚冰凉要有意进补。北方冬季寒冷,可补温热食品,如牛、羊肉或狗肉;而南方气候较温和,应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才更加适合;而且要尽量少吃寒性水果如梨、荸荠等。

五、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阴精蓄积。

六、按摩手脚心

    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经常揉搓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状况,并具有手脚温暖的效果。

七、桔皮治疗手脚冰凉

    日本科学家发现,桔子皮中提取的橙皮甙,添加到饮用水中,可明显改善女性手脚冰凉的现象。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10名患手脚冰凉症的女性饮用橙皮甙水,10名患者饮用纯水。两小时后让她们把双手浸泡在冷水里1分钟,然后检测其血流和温度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喝纯水的一组,40分钟后手的温度仍未恢复,而喝橙皮甙水的一组,只需30至35分钟手就恢复到冷水浸泡之前的温度,指尖的毛细血管血流明显改善。

关于癌症的十条数据

1、人体共有100多种癌,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部位。

  2、2005年全世界共发生760万癌症病例。其中导致的死亡者占全世界死亡人数5800万人的13%。

  3、70%癌症发生在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4、世界男性中常见的癌症为: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5、女性中常见的癌症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子宫颈癌。

   6、吸烟是世界上导致癌症的最主要病因。

  7、世界上1/5癌症是由慢性感染引起的,如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子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癌。

  8、1/3癌症可以通过早期体检发现和适当的治疗相结合最终得到痊愈。

  9、所有癌症病例都可以应用现代知识进行疼痛控制并在癌症晚期通过心理关怀获得治疗上的帮助。

  10、40%癌症是能够通过调整日常行为预防的,主要是通过戒烟、健康膳食、体育锻炼、预防感染等途径实现。

爱吃甜食易患癌症

日本大学研究发现,爱吃甜食易患癌症
 

  爱吃甜食的人除易得龋齿、肥胖症、糖尿病外,还可能受到癌症威胁。日本大学研究发现,平时好吃高糖类食物的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减退,患癌症机会比普通人高4~5倍。建议每天糖的摄入量不得超过20克。

  对此,有关专家解释,糖因富含磷、硫、氯等元素,进入人体内代谢成酸性成分,可使血液偏酸,成为酸性体质,导致人体免疫力也随之下降,各种致癌因子便会乘虚而入,长期摄入高糖食物容易导致肿瘤。因此,一定要限制甜食摄入,日常饮食以谷类、豆类、甘薯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深色叶菜类和胡萝卜、番茄等。

预防癌症,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

人类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这种‘生活方式癌’已经成了现代人致癌原因的主体。”专家指出,八成癌症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会使得原癌基因激活或者导致抗癌基因丢失,从而导致罹患癌症。所以,要预防癌症,应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
  抽烟熬夜酗酒可致“生活方式癌”
  根据国家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资料,自2000年至2005年,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增加了12万,其中男性自26万增至33万,女性自12万增至17万。而近年来女性肺癌患者的增多,罪魁祸首竟是“二手烟”和厨房油烟。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永东指出,一些环境污染如汽车尾气、室内装修、厨房油烟等都是诱发肺癌的高危因素,吸烟、高节奏生活等不良生活方式更是与肺癌密切相关,吸烟更是最主要的“杀手”。
  “与遗传、职业有关的癌是有的,但为数不多;而与人类生活方式或是生活中的行为相关的癌,却占到了80%。”陈永东介绍,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也有抗癌基因,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处于封存不动状态。但如果发生某种特别情况,使得原癌基因被激活了或者抗癌基因丢失了,人就会患上癌症。比如,苯并芘已被明确是一种致癌物质,抽烟让肺部吸入了大量的苯并芘,这就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 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在取决于个人的因素之中,个人的生活方式首当其冲。医学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这个概念,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人类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抽烟、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尾气、在厨房炒菜时呼吸油烟雾气等等,都存在着致癌的可能性,这种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现代生活使许多人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是导致肺癌这种生活方式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盐可防癌
  预防“生活方式癌”,这个主要是从预防学的角度提出的新概念,目的在于倡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防癌意识。比如就戒烟对预防癌症的意义来说,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多达600多种,其中可致癌的有 40多种,有专家说,假如全世界的人都不再吸烟,女性患癌的可能会减少三分之一,而男性甚至可减少五分之二。
  此外,在我们的饮食习惯中,也完全可以切断与癌的诸条通道:
  1.饮食力求清淡。清淡意味着少油少盐,盐能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使胃黏膜的屏障机能丧失,致癌物质极易入侵造成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所以腌腊食品也要少吃。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新鲜的食品中多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而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抑制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同时水果中的果胶、黄酮等物质还具有防癌作用。
  3.改变三餐的营养结构安排。受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一般家庭的晚餐往往营养过于丰盛,还有的人经常吃夜宵,胃肠不堪重负的时候,癌变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加。
  定期体检不滥用滋补品
  其实只要在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注意几项简单易行的措施,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消除生活中许多威胁健康的因素,在个人的“防癌保卫战”中占据主动。
  1.不吸烟,不酗酒。
  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饮食营养均衡。
  3.经常坚持适当运动。
  4.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5.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6.无病定期体检,有病及时就医,不乱服药,不滥用滋补品。

癌症性格的七个特征

医学专家根据长期的研究得出结论,罹患癌症与人的性格关系密切。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和别人比较疏远以及容易招惹是非的人,与普通人相比更容易罹患消化系统和淋巴系统癌症;性格忧郁、感情不外露的人患癌症的危险性比性格开朗的人要高出15倍。因为精神抑郁等消极情绪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形成癌症。所以医学专家把具有某些特定的性格叫做“癌症性格”,包括以下特征:

    1、习惯于自己怜悯自己,情绪抑郁,甚至悲观失望。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性格内向。

    2、缺乏自信,对任何事情都不抱希望,自己感觉对所有的事物都无能为力。

    3、经受不住任何打击,特别是失去伴侣或其他亲人时无法摆脱痛苦的折磨。

    4、害怕不自觉地暴露感情,倾向预防和退缩,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

    5、不信任别人,害怕受到约束,害怕被抛弃,害怕无所依靠。没有安全感。

    6、心情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一件极小的事情也能造成焦虑不安。

    7、工作繁忙,肌体经常长时间地超负荷运转。

八种癌症早期的信号

一.肺癌――总是干咳

    万恶之源的癌细胞都是由正常细胞转化来的。身体里每一个细胞都有癌变的潜能,激活它的力量一半来自遗传,一半来自我们自身无限膨胀的欲望。

    尼古丁、酒精、高脂饮食、没有规律的生活,这些都是点燃癌症的罪魁。

    肺是人体的吸尘器,而且永远不清理垃圾兜。汽车尾气、烟草、沙尘暴……现代人的肺要比几世纪前的人脏上许多倍。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可能性是不吸烟人群的4倍,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是还有无数人前仆后继、赴汤蹈火。

    肺癌早期四大信号!

    咳嗽病灶及其分泌物刺激支气管粘膜可引起咳嗽,通常是肺癌的首发症状和初期警号。它可发生在 X 线检查改变之前。但它不是肺癌所特有的症状,即其它疾病也会产生咳嗽。不过,如果患者是刺激性干咳,经抗炎治疗1―2周仍无改善者,则要引起病人及医师的高度重视,警惕存在中心型肺癌的可能。

    血痰 是中心型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属肺癌的初期警号。也可发生在病灶的X线检查改变之前。往往由癌灶溃烂所致,表现为痰中带血丝或血块,大量咯血者少见。因此,40岁以上男女,既往无咯血病史,突然出现不能解释的血痰,应首先想到肺癌的可能 。

    胸痛 初期胸痛通常为不定时的胸闷 、压迫感或钝痛,有时病人甚至无法描述出疼痛的性质和具体部位 。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 ,一旦感到胸痛就应趁早检查,不要轻易放过。如感胸痛剧烈,或呈持续性,或已固定在某一部位,多表示肺癌病灶已向外侵犯并累及胸膜、胸壁等,那就比较严重了。

    发热肺癌病灶阻塞较大支气管以后,或侵犯支气管壁致支气管狭窄以后,均可使远端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堆积无法排空 ,可因感染引起全身发热 。这种发热,虽也不是特异性的症状 ,但不应轻易地 “诊断”为 “感冒”或一般 “支气管炎”;而应该详细检查 。尤其是发热同时伴有肺内阴影 (X线表现)者,更不要轻易放过,要认真寻找真正病因。

    二.乳腺癌――最可怕的肿块往往没有痛感

    如果你经常在沐浴后一边对镜欣赏,一边为自己做乳腺检查,这实在是个再好不过的习惯!不过,万一有一天,你在乳房中发现了一个肿块,先不要紧张,因为绝大多数乳房肿块都是良性的。

    早期信号:

    乳腺癌,这种最可怕的肿块,往往没有丝毫痛感,它的质地比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而且不容易推动。乳腺癌经常出现在右侧,半数长在乳房外上部。

    如果摸到的肿块光滑,容易推动,很可能不是乳腺癌,不过也要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三.宫颈癌――月经之外的出血

    宫颈癌发病高峰在35~55岁。发病率占我国女性癌症第二。

    妇科检查时做宫颈细胞涂片是一种能早期发现的方法。

    早期信号:

    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称为接触性出血。

    四.葡萄胎――酷似怀孕

    葡萄胎细胞的染色体是异常的,它不能正常发育成胎儿,而只能在子宫里形成一堆葡萄样组织。

    早期信号:

    与正常怀孕没有什么两样,但随后,葡萄胎破裂,因而发生出血。从月经停止到出血的这段时间平均为12周,最长可达到37周。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怀孕的话,除了自检,还一定要尽早到早孕门诊检查。

    五.糖尿病――更出汗,更口渴

    糖尿病如果没有尽早得到控制的话,将会带来很多危害:血液中的高血糖会使全身血管被破坏,形成大量血栓,导致冠心病、脑血栓、足部溃疡、阳痿、双目失明等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糖尿病是一种能够遗传的疾病,双胞胎中,如果有一人患病,另一人患病的可能性高达50%~90%。

    如果你有以下情况之一,就应该到医院内分泌科做定期的检查:

     (1) 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糖尿病。

    (2) 曾在怀孕期间或者经受重大手术期间,出现过血糖增高。

    (3) 比周围的人更容易出汗、口渴。

    六.急性脑血栓――突然来去的“发蒙”

    阿玲的父亲患了急性脑血栓,尽管已经度过了危险期,但右腿完全失去了知觉和活动能力。医生说,也许终生都不能恢复了,全家人都很难过。

    回忆起生病前,父亲有一次坐在沙发上突然感到“发蒙”,但一下子就过去了,谁也没有太在意,没想到很快就发生了悲剧。

    早期信号:

    其实急性脑血栓在发病前往往有一些迹象可以捕捉到。

    最常见的是短暂发作的一次脑缺血,也叫TIA。发作时,有人会突然“蒙”了,好像一瞬间什么也想不起来;有的感到天旋地转,但一下子就过去了;还有的眼前一黑,失去知觉,但很快恢复了;或者突然间说不出话来。这些都是大脑瞬间缺血的表现,说明脑血管已经狭窄,发生血栓的危险性很高。这时如果及时就医,就有可能避免悲剧发生。

    七.冠心病――牙痛其实是心病

    老公出差回来,晓玲从他的行李中发现一瓶漱口水。他说这两天下牙总疼,就买了这瓶漱口水,但是好像不太管用。晓玲陪老公去了口腔医院,没有发现什么病,但偶尔还是疼。一个月后,汇强在打保龄球时又出现了牙疼,这次还伴有胸口的闷痛。送到医院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早期信号:

    有的人会最先出现下牙痛,但实际上,这是由于心脏缺血,影响到其他部位的痛感神经而造成的;也有人左手臂轻微的麻痛、腿疼、左肩背疼;有人因为胃疼到消化科就诊,结果却发现是冠心病。

    八.甲状腺功能减退――突然变成少言寡语的冷美人

    甲状腺是颈部一个小小的器官,然而它的作用不能低估,它分泌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甲状腺素。

    如果甲状腺素分泌减少,简单地说,身体就不能将食物转化为充足的能量,因而产生许多症状。这有时是由于药物或手术引起的,但也会发生在严格减肥之后。

    早期信号:

    怕冷,疲乏,食欲减退但体重不见减轻,记忆力下降。有些女性会出现月经稀少,甚至闭经。比较严重的会出现表情淡漠,少言寡语,皮肤和毛发变得干枯。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前列腺癌早期的症状是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

  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最近在耶路撒冷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自己罹患早期前列腺癌。这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欧美人群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达千分之一以上,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然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呈显著增高趋势。

  谁易患前列腺癌?

  根据调查表明:有以下5种情况的老年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机会较多:

  1.早婚:夫妻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长。

  2.年轻时性欲旺盛,性生活次数过多,进入老年期以后,性生活骤减,或性生活停止过久、过早。

  3.饮食方面,摄入肉类多,鱼类少,菠菜、胡萝卜、南瓜等黄绿蔬菜吃得少;喜吃用咖喱、姜、胡椒等调料烹饪的食物,喜吃咸味。

  4.患过前列腺肥大症。

  5.年龄在50岁以上,尤其是70岁左右的老年人。不过,现在年轻人生活舒适,性生活频繁,也轻易得前列腺癌。因此,该病的发病年龄可能降低。

  前列腺癌早期的症状

  排尿障碍 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

  疼痛 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痛,骨盆、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的,剧烈难忍。

  转移症状 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

  全身症状 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

  上述排尿困难等症状,也可发生前列腺增生或肥大、慢性前列腺炎等其他疾病。 凡年龄在45岁以上,出现尿意频烽、夜尿增多、尿流变细、尿程延长、排尿困难,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前列腺癌,应立即请医生检查,注重和慢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鉴别。

西兰花和西红柿同吃就能抗击前列腺癌

 美国科学家研究宣布,午餐一盘蔬菜沙拉看起来对人体健康没有多大影响,然而科学搭配食物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健康效果,比如西兰花和西红柿同吃就能抗击前列腺癌。

  一直以来科学家研究一日三餐中的食物组合能否降低患癌风险。此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多国的研究人员表示,西红柿可防前列腺癌,因为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能防止、破坏前列腺内的氧化反应,是一种比胡萝卜素功效更强的抗氧化剂。

  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多吃黄色、橙黄色和红色的水果,如西红柿、西瓜和柑橘,以及红辣椒、南瓜等。

  “大多数研究都只关注单一食物或营养成分的作用,而实际上人们每天每餐都要吃复杂多样的食物。人们吃的并不是营养素,而是食物;人们吃的也不是单一食物,而是多种食物的组合。单纯研究一种食物发现不了各种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很多学者都确信不同的食物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该研究指出。

  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食物科学与人类营养专业的教授约翰·尔德曼博士领导研究小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称,同时食用西兰花与西红柿抗前列腺癌效果更明显。“虽然西兰花和西红柿都有抗癌效用,但是我们发现,西兰花与西红柿能够促进彼此的抗癌作用的发挥。”尔德曼博士说。

  与此同时,尔德曼博士分析了11种具有抗癌效果的蔬菜之后,总结说,酸果蔓与苹果搭配吃也具有很强的抗癌效果。

  研究还表明,低剂量的番茄红素与维生素E 合用治疗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其作用强于任何药物,低剂量的番茄红素可使肿瘤生长速度降低20%。这说明西红柿与含维生素E 丰富的食物(植物油、椰菜、鱼等)同吃可能也有协同抗癌作用。

上夜班患前列腺癌的几率很大

    研究人员说,根据迄今的研究,不规则的班次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使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上班时间不规律的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
上夜班上出前列腺癌
  日本一项历时十余年的调查显示,昼夜倒班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是长期上白班的男性的3.5倍。

  日本文部科学省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小组,在日前召开的日本癌症学会年会上公布了上述调查结果。

  据研究人员介绍,从1988年到1997年,日本全国45个市町村近1.6万名男性被列为调查对象,这项调查旨在探明上班时间段和前列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所有被调查男性中长期上白班的有12756人,长期上夜班的有1184人,另外1966人从事的工作需要他们昼夜倒班。

  在跟踪研究中,有55人最终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其中上白班的有38人,上夜班的6人,昼夜倒班的11人。此外,研究人员还综合研究了患者的家族前列腺癌病史和年龄、地域的差异。最后的统计结果显示,昼夜倒班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是长期上白班的男性的3.5倍;而长期上夜班的男性和上白班的男性之间,患病几率从统计数据来看几乎没有差别。

  研究人员说,根据迄今的研究,不规则的班次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使具有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上班时间不规律的男性更易患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