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地震日记-搜狐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17:45

坚强的藏人,体面的哭泣

遇难人数:2039人,受伤12135人。

  4月20日,地震第七天。

  遇难人数:死亡2039人,受伤12135人

  坚强的藏人,体面的哭泣

  震后的玉树,交织着疼痛与感恩等种种复杂情感,而让人体会最深的就是玉树藏人的“坚强”。高原的气候和岁月的变迁,如刀一般刻画了玉树人古铜色的面孔,同时也铸就了高原民族的特质。

  盆骨破碎的一位玉树藏族妇人被救援人从瓦烁中被抬出来了。她淡定的脸,让人感觉到有信仰的人身上特有的从容。

  她有一瞬间流泪了,她胡乱的擦擦脸,眼泪就作罢了。那张脸上看不到疼痛,看不到惊慌,她象刚刚从厨房中走出来的妇人一样平静。她的眼泪不象是中原的女人,中原的妇人就是落了难,也是一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劲儿。藏人不煽情,却时时情深意重。

  有信仰的人会深切的悲痛,却不会仓皇失措。玉树人似乎从不浪费表情,没有歇斯底里,也没有自怜自哎。他们有尊严的感谢别人,体面的应对灾难,他们生活在遥远的地方,他们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朴素的生活着,他们有着感人的笑脸,他们哭泣的脸也一样体面。

  沙尘来袭,灾区救援受到阻碍

  地震发生后,玉树恶劣天气频频出现,几乎天天都要出现沙尘暴。来到灾区后,第一感觉就是这里风沙大,一天要刮几次大风。风沙吹在的人眼睛都睁不开,灾民安置区内天昏地暗,居住的帐篷内床上,吃饭的碗,脸盆里,电脑上都是灰尘。

  一位来甘肃的救援人员说,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吃饭时刮大风,就连在帐篷里都别想躲过,吃的就是沙下饭。他说,这样的天气只有在沙漠里才看到过。玉树市民甲桑尼玛告诉记者,地震前大风天气并不多,地震后几乎天天都要刮大风,而且一天比一天大。10多顶绿色帐篷都被大风吹翻了。一名战士说,风太大了,我们用手拉住帐篷,结果人都一起飞起来了,后来赶紧喊两台货车开来挡住才缓解了险情。

  设在附近的遂宁医疗点就没有那么幸运。大风除了吹飞了帐篷,还造成两名正在现场工作的医生受伤,还有一名正在采访的记者也受伤。据悉,近几天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气温将下降,夜间还将下雪,三条通往玉树灾区的道路已出现降雪,救灾物资运输也将受受到一定影响。

  灾区救援人员遭遇高原反应困扰

  地震发生后,各方的救援人员仍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赶到玉树灾区,由于玉树灾区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因此外地救援者到达灾区后,一时难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和气候,很多救援者开始陆续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遭遇了高原反应的困扰。据悉,目前灾区又缺乏抗高原的药物。截至目前,至少有65余名救援人员高原反应严重入院治疗,而一些救援队因整体高原反应严重,被迫撤离了灾区。

  在玉树结古镇救援现场,一名来自山东的女医生在救援当中突然晕倒,同行的医生急忙给这名晕倒的医生吸氧。大约15分钟后,这名女医生恢复了正常。她告诉记者,刚才感到头晕、疲惫、身体平衡差,可能是高原反应的原因吧。“不过,吸过氧后现在感觉好了很多,刚才感觉站都站不稳。”这名女医生说。

  陕西一名救援特警懊恼地说:“我背了三个伤员就感觉嘴巴发麻,头晕得厉害,很想还接着干,就是有心无力啊,这身体也不争气。”

  4月18日,广东救援队员,因患上严重的高原病被送往西宁。他们的脸色苍白,呼吸困难,一点精神都没有。一位记者与一名熟悉的队员打招呼时,她竟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了。

  玉树抗震指挥部一名发言人称,从4月17日起,广东分三批撤回在灾区救援的人员,第一批为122人,第二批为31人。19日,留守在玉树的150人将全部撤离灾区,返回广东。这名发言人还说,由于玉树地处是高海拔高寒地区,消防官兵一到玉树灾区就立即投入抢险救援工作,昼夜奋战,在剧烈体力活动之下且休息、补养极少,许多人出现了高原反应、重感冒甚至肺水肿等症状。“特别是广东、山东消防总队的官兵来自平原地区,伤病面积较大。因此,已下令这两支消防总队的官兵撤离玉树灾区。”

  【以上文字据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