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专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0:01

 

地震专辑

中国地震预报水平世界领先(图)

2006-07-27 01:41:03 来源: 信息时报  网友评论 3 条 进入论坛

 

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在地震台网分布图前向记者介绍广东省的测震仪器的分布状况。

中国地震预报水平世界领先

粤东、粤西、珠江三角洲为我省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毅儿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黄立

北京时间2006年7月26日05时18分50.0秒,在安徽定远县发生4.2级地震。从河北文安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再到云南盐津地震,及于昨日凌晨发生的安徽定远地震。短短一个月间,发生了如此之多的地震事件。有市民就对地震产生疑虑,害怕频发地震会祸害自身。

对此,广东省地震局梁干副局长接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地震预报水平世界领先,广东省在地震预报、防御、救援工作中有一定的优势,省地震局一定竭尽全力为人民做好地震预报、防御等工作。他强调,广东省在十五期间投入了1000多万元进行地震监测台网的升级改造,今年全省的测震台已由原来的16个加密至44个。

珠三角为“重点监视防御区”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频繁发生。

统计显示,20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一半。而自有记载以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五个地区分别为: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而广东省有3个重点监视防御区分别为粤东、粤西及珠江三角洲。如粤东的南澳,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两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珠江三角洲则因为经济较发达的原因,也被列入“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范畴。

中国地震预报水平世界领先

中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的状况如何?梁干如此概括:“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中国是开展地震预报较早的国家,也是实践地震预报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预报水平世界领先。”

据了解,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报已居于世界先进行列。在第四个地震活跃期内,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震做过短临预报,因此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审,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在1975年国家准确预测海城大地震,当时这场地震伤亡人员总数为29579人,其中死亡人数为2041人。如无预报,人员伤亡将达到15万人左右。

对话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

广东已经广泛应用建筑隔震技术

信息时报:据了解,我国有三大地震工作体系,一是地震监测预报体系,二是震灾防御体系,三是应急救援体系。请问,广东省在地震预报、防御、救援工作中有何优势?

梁干:十五期间,广东省投入了1000多万元进行地震监测台网的升级改造,今年,广东全省的测震台已由原来的16个加密至44个。在监测台网的“心脏”,我们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

信息时报:请问哪些建筑的防震性能最好,广东有哪些防震的建筑特色?

梁干:由于关系重大的原因,核电站的防震性能往往是最好,此外,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建筑,如发电厂、水坝、化工厂等对防震的要求也非常好,而大型的交通设施(高架路、地铁等)、高层或超高层的民用建筑及人群密集地(体育馆、医院、学校等)对防震的要求也非常高。

至于广东建筑的防震技术,据我了解,广州大学的周福霖院士等人从事的隔震技术研究成果,已经在我省的一些大型建筑上得到了应用。

信息时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广东市民有哪些保障?

梁干:2005年7月28日,广东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广州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华南地区首支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伍。该紧急救援队按照“一队多用、资源共享、专兼结合、警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以省公安消防总队和广州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为依托和主力军,由地震、工程和医疗救护等专家共同参与组成。总人数为150人,设置1个指挥部和搜索组、救援组、技术组、医疗急救组、保障组5个专业组。主要任务是承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还要兼顾其它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任务。

专家支招 城市避震:不能简单“钻桌子钻床板”

20世纪末本世纪初,一些大地震连续发生在大城市的附近,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人们面前,城市化的程度愈高,抗御震灾的能力也会愈显薄弱,地震应急措施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广东省地震局离休干部冯锐说:“城市居民有必要认识到,早期个体地震应急的许多做法已经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城市了。”

冯锐告诉记者,“一跑,二钻”曾经是农村地震应急的传统办法,土房矮屋,只要跑到屋外或钻到桌下就能逃过一劫。但对城市而言就难说了。

那么,在地震预报不可能短期解决、房屋建筑的抗震标准也不可能普遍提高的条件下,什么才是个人最好的自救措施呢?冯锐认为:“从防震的角度来讲,各种室内的应急措施都是十分软弱和有限的,不会阻止房屋的破坏和倒塌。大量的现场调查说明:地震的致死因素主要是房顶塌落和灰尘呛闷这两项。因此自救的防范目标要十分明确:应针对落顶和呛闷采取措施,切勿因躲避一般落物的袭击而干扰自己的动作。一句话,宁可受伤不要丧命。”

冯锐说:“‘地震时保持冷静,地震后走到户外’是国际上地震自救的通用基调。地震不同于爆炸,房屋倒塌有个时间过程,从地震开始到房屋倒塌大约会有1到3分多钟的时间,牵动性的破损和倒塌还会更慢。因此地震时最好先不要动,应努力保持站立姿势,保持视野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

“不要在意室内电灯、重物和设备的掉落,由于城市房间的高度一般仅比人高出1.4米,即使砸伤也不会致命。要针对天花板的塌落位置迅速躲靠,即躲靠在支撑力大而自身稳固性好的物件旁边,如铁皮柜、立柜、暖气、大器械旁边。注意,只能靠近支撑物,不能钻进去。目的是要利用房顶塌落时坠落的水泥板与支撑物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自然空间,人在这个空间既容易呼吸,又便于他人救助”,冯锐如此建议道。

“防震减灾开放日”明天举行

为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广东省地震局将于7月28日举办“防震减灾开放日”暨省地震科普教育馆挂牌仪式活动,并向社会公众开放。具体开放时间为:7月28日上午9时30分至11时30分,下午2时30分至4时30分。开放的内容包括:参观地震科普教育馆、省地震台网中心,有奖问答,专家咨询等。

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81号大院。

野外避震要诀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陡崖,以防山崩、滚石、泥石流等;

·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与滚石前进方向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要保护好头部。

公共场所避震要诀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涌向出口,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低矮家具等,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后悬挂物。

☆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座位附近:

·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 -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这里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 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我国的地质构造与地震带

 


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强烈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遍布除贵州、浙江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我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图

 


欧亚地震带简介

 

    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非洲西北部地震带,它是全球第二大地震活动带。这个带全长两万多公里,跨欧、亚、非三大洲。

  欧亚地震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从印度尼西亚开始,经中南半岛西部和我国的云、贵、川、青、藏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到地中海北岸,一直还伸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

  横贯欧亚两洲及涉及非洲地区。其中一部分从堪察加开始,越过中亚,另一部分则从印度尼西亚开始,越过喜马拉雅山脉,它们在帕米尔会合,然后向西伸入伊朗、土耳其和地中海地区,再出亚速海。欧亚地震带所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15%,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另外5﹪的地震能量释放在海岭地震带。

  这条地震带也是近代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它又可分为几个段落,其中印度北部是重要一段,称“喜马拉雅地震带”,东西长约2400公里。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这两个地震带都是老的地震带,同时又都位于几大板块的边缘,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主要地震带就有23条 ,此带内常发生破坏性地震及少数深源地震。

云南地震再次提示地震与干旱有关

   云南地震再次提示地震与干旱有关 

 

据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卫敏丽)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7月9日19时19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姚安县官电乡,震中距县城约16公里,大理、丽江、昆明等地震感强烈。

 

另据央视每晚天气预报云图显示,今年以来,云南干旱严重,尤其是6月份之前,天气预报总是不断地提示滇南地区要注意森林火险。来自云南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0812月至2009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1.2℃,为1961年来仅次于19981999年冬季的强暖冬年,全省67%的县(市)气温偏高1.02.5℃;49%的县(市)降水偏少69成,为历史同期罕见。(http://www.chinaam.com.cn/detail.asp?ID=706

 

地震与干旱的关联性研究,我国科技人员已经探索出一些成果。“当干旱持续多年,直接的物理效果在于必然导致地表水急剧蒸发,地质结构在密度上表现为疏松,使表地质结构对其下的内部压抑束缚能力减弱,方便地表下气体外溢,促进地质裂纹扩展。随之而来,当该区域的内部地质发生如坂块挤压与错动作用或天体间的引力变化之际,地震在该区域发生则是顺其自然的。”

 

在“长期干旱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探索方面,中国的地震专家耿庆国出类拔萃。他根据地区性大面积连续干旱的天气现象,总结出一定地震发生规律,并多次成功预测。耿庆国地震干旱原理的典型成就在于:根据历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发现“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区。旱区越大,干旱时间越长,相应的震级越高”的统计规律。(信息摘录于: http://www.zuguowang.com/?action-viewthread-tid-9989

 

在地震动力研究方面,王达水于2008年6月提出地震动力原理:“干旱削弱地表束缚,引力促进裂纹加剧,地质撕裂产生泻磁,磁场失衡导致磁暴,磁爆扩张引发地震。详细论述见《论地震物理过程与能量本质》一文(http://vip.bokee.com/article2.php?id=562805)。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云南地质上的原生态裂痕是其地震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思考地震带上的地震爆发规律之际,既要考虑到地质结构,更要考虑到持续性干旱、天体间特殊位置时的地表引力变化、地表磁场、地表生态环境保护等重要因素。随之才能进一步深入本质全面地认识地震,确定良好思路和方向。

 

云南姚安县于7月9日19时19分发生的6.0级地震,再次向人类提示地震与干旱的自然因果关系,我们的地质地震专业部门,切不可粗枝大叶,千万别再把一些关键要素给忽略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