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黛钗湘琴探 诗才大比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5:52
原创)黛钗湘琴探 诗才大比拼一部《红楼梦》中,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令我们记忆犹新的诗词;大观园中,也有众多的才华横溢的女孩儿。这其中,能作、爱作且善作的,无非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五人(其实还有妙玉,不过她诗作仅有一首,还是联句,且平时也不参加姐妹们的集体活动,评论依据甚少,因此尚不评论)。这五人诗才熟优熟劣是大家争论甚广的话题,今天,我就对这五人的诗才进行一个比较全面地衡量。




    先比较这五人的诗风:


    贾探春:其实在众人眼中,探春的诗才并不出众,只是一个二三流的作者,关于诗才的争论也只集中在黛玉、宝钗、湘云、宝琴四人身上,探春好像可以忽略不计。细细想想好像也是,大观园试诗才元春根本没提探春,海棠诗社探春第四,菊花诗社优秀率只有百分之五十(作两首只有一首获得好评),芦雪庵联句探春之抢得两韵,柳絮词社作了半首, 探春仿佛真是“出于姊妹之上,然亦难与薛林争衡”的角色。但仔细读探春的诗,就会发现探春的诗中有着一种众姊妹所没有的大气,探春的诗风是豪迈的,是潇洒的,是“不在裙钗中”的。她那一首《残菊》中“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竟全无半点脂粉气,残菊是让人伤感的,但是她把伤感收住了,收的如此自然。再看他的海棠诗,末两句是“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和黛玉的“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一比,好番气力!便是宝钗的“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也嫌小气。


    薛宝琴:宝琴在书中是一个极其聪慧、极天地万物之灵的女孩,宝琴的诗作也是慧趣十足,让人读后心明眼亮的。宝琴的诗让人读起来很快乐,完全就是一个不谙世事、天真浪漫的少女的心的真诚的表达,并深深地感动着别人。宝琴的诗风我认为有些贴近湘云,她二人在性格方面也不乏相似之处,但宝琴的诗很雄壮(注意,是雄壮,和探春的豪迈不同),颇有些“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味道。宝琴并没有一个特别明显的诗风,极各家之长,又融合在一块,那一句“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简直把豪放和婉约完美地揉在一起了,主题是豪放的,描写是婉约的,妙极。还有那首《咏红梅花》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把妩媚归于平淡,让沧桑绽放绚烂,太美妙了!


    史湘云:虽然湘云的性格十分豪爽,但她的诗风是以妩媚为主的,但妩媚得十分璀璨,真的,只能用“璀璨”来形容了。那一首《如梦令》,“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简直把人醉死了。如果说宝琴的诗是“一个不谙世事、天真浪漫的少女的心的真诚的表达”的话,那么湘云的诗就是“一个春心萌动、绚烂多彩的少女的心的梦幻的倾诉” 。当然,湘云的诗不光是妩媚,也不乏大气之作,她在《咏白海棠  其一》中“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的句子,更显出了她的气概。如果仅以诗风论,湘云的诗风无疑是最完美的。我认为,湘云最具诗词天赋,她在菊花诗社上作的诗,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很优秀,湘云如果也像宝琴一样走遍大江南北的话,她就真地会成为伟大的诗人了。


    薛宝钗:宝钗的诗既没有探春的豪迈,也没有宝琴的雄壮,还没有湘云的妩媚、黛玉的悲戚,但她的诗却极具魅力。第一,她的语言是特别特别优美的,才华横溢的,“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简直写绝了!!!第二,宝钗的诗风确实是“含蓄浑厚”的,而这种“含蓄浑厚”确实能让人感觉到这其间的魅力与美。只“含蓄浑厚”给人的感觉是圆润,是饱满,是绚烂,是娇柔。读到宝钗的诗,我会想到一个字:琼。何谓“琼”?字典上的解释是光彩熠熠、洁白无瑕的美玉,这不正是宝钗的诗么?她那首《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认它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人说这是暴露了她的野心,我认为此言大差矣,我读完此词,顿时无语。


    林黛玉:黛玉的诗词竟不用说什么了,简直就是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于一身。那种语句,那种感觉,任何人也没有超越她的道理。她的诗,怎一个惨字了得?她的诗,人读后是要晕倒的。这种诗,注定是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人间的天籁之文,让人的心为之颤动。真的,我无法按常理来评论她的诗。她的诗,不用说话,只是静静的,静静的,欣赏,马上就会沉醉。诗社活动中黛玉的诗并不是最好的,她的诗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日常生活,这些有感而发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黛玉的诗,首首美妙,首首高超,首首瑰丽。不知有多少人认真的欣赏过黛玉的《葬花吟》 ,这是一种无以伦比的美妙,真正欣赏过的人,一定会产生和贾宝玉相同的感受。算了,还是点评一下黛玉的诗风吧:黛玉的诗,通常都表现一种凄惨、悲伤的主题,用的是沧桑和细腻、浪漫和写实相结合的笔法,诗社中的作品总是不拘一格,在规定的题目中做出不同寻常的立意,“情致妩媚” ;而平时的诗作都表达出自己的心声,凝现出一种昏惨惨的美,“缠绵悲戚” 。




    下面对书中描写的几次重要诗词活动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次应该是元春省亲那回,我认为这次做诗黛玉的表现最为出众。自己份内的一匾一诗与宝钗完成的质量相当:

凝晖钟瑞(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道应隆归省时。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世外桃源(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宝钗的诗是一幅凝重的工笔图,而黛玉的诗就有些“天资骄纵”的意思了。而黛玉代作的那首《杏帘在望》更是美轮美奂的作品,让人读后不仅拍案叫绝:首句“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但是次句“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便是近景了,这句没有用一个动词或形容词,十个名词的叠加,十分绝妙;下一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更是绝对,最后一句自然要稍稍歌颂一下朝廷啦,符合应制诗的特点。此次诗会,黛玉一比零领先。


    次回便是海棠雅集了,这次诗会,黛玉、宝钗、湘云三人表现都很突出,但从客观上来讲,李纨的评议是对的,宝钗应该是力压群芳。探春的“多情伴我咏黄昏”虽然很大气但是毕竟不见惊人之句;黛玉虽然有“偷得梨蕊三分白,借来梅花一缕魂”的绝句,但全诗通评还是终落第二义;湘云虽然作了两首,且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 ,但佳句不多。唯有宝钗,佳句迭出,且全诗质量极高,其中“淡极始知花更艳”一句和《螃蟹咏》中“皮里春秋空黑黄”一句被我认为是宝钗诗作中最佳之句。故此宝钗夺魁。此次诗会之后,宝钗一比一扳平。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玉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次是菊花诗会,我认为此次诗会是产生好诗最多、佳句最多的一次,大家各显其能。这其中黛玉和湘云的表现尤为突出,我认为这次应是黛玉夺魁了,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黛玉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这次诗会湘云的表现也突出,作了三首,且佳句层出不穷:

对菊(史湘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唯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史湘云)
弹琴酌酒喜堪梼,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但立意没有黛玉的新颖。李纨评价黛玉的诗是“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 ,确实是,这次黛玉的三首诗可以称得上是妙笔生花,化腐朽为神奇了:

咏菊(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饶篱绮石自沉音。
豪端运秀临窗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丛陶令平章后,千古高峰说到今。

问菊(林黛玉)
欲诉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别出心裁,简直是天马行空之作!这次诗会宝钗的表现就不那么抢眼了,做诗的数量不及黛玉和湘云多,虽说两首都被评为优秀,但和黛玉、湘云一比,还是落了下风。此次诗会之后,黛玉以二比一领先。


    但是紧接着,宝玉就作了一首《螃蟹咏》 ,质量一般,但我觉得这是抛砖引玉之作。马上黛玉就作了一首,当然也不好,自己就给烧了。不过真正的玉还是引来了,这就是宝钗,她那一首《螃蟹咏》可真的是“食螃蟹的绝唱了” ,借着螃蟹将世人大大地讽刺了一番,淋漓尽致,何等痛快!
螃蟹咏(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覆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这首诗真的写得很完美了,螃蟹咏过后,黛玉和宝钗二比二平。


    再下一次就是大观园中众姊妹们的全体大比试——芦雪庵诗会了。这次诗会五位高手——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都到齐了。这次诗会很热闹,是众次诗会中气氛最热烈的一次——进行的是联句。十余韵过后,湘云、黛玉和宝琴异峰突起,显现出来。到联句的后半部分,简直就是她三人对抢了,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十分激烈,佳句也不断地涌现。其中湘云才思最敏捷,差不多抢去了三分之一,十五韵左右,傲视群芳。黛玉、宝琴分别有十韵左右,她二人共战湘云,好不热闹。第四应该是宝钗,有五韵左右,而其他人就逊色多了,多的占了两三韵,而少的就只占一韵了。联句中,湘云应该是占得上风。诗社活动中黛玉、宝钗分别胜两次,湘云胜一次。


    联句结束,宝琴、岫烟、李纹又作了《咏红梅花》诗,宝琴的诗明显比另外二人的诗好出一大截,岫烟、李纹只是在简单的咏花,而宝琴明显就开阔的多:

咏红梅花(薛宝琴)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生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这首诗借红梅咏出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感叹,虚虚实实,远影近景,手法老到,很见功底。这几次诗会,黛玉、宝钗分别胜两次,湘云、宝琴分别胜一次。


    最后一次诗会是潇湘馆填柳絮词,我认为这次词社是对各人词风、笔法一次最好的展现,所有的词都是各人典型的代表作。湘云的《如梦令》认为是对她妩媚的词风和娇柔的笔法的一次极好的诠释:

如梦令(史湘云)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令人不得不陶醉其中。而宝钗的《临江仙》 、宝琴的《西江月》以及探春的半首《南柯子》都是各人的极为典型的作品:

临江仙(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认它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西江月(薛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南柯子(贾探春)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逭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尤其是黛玉的那首《唐多令》 ,把其哀怨、悲戚的情感表现得十分完美,简直就是登峰造极的作品:

唐多令(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锩,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这种语句太作悲了。此次词社,我认为黛玉应该夺得魁首。其一,黛玉的这首《唐多令》借柳絮这漂泊不定之物把那种对于社会的绝望和愤恨以及“东风”的冷酷无情写得淋漓尽致,十分彻底;其二,这首词的语言十分动人,十分华美,令人嗟叹;其三,“唐多令”词牌是很难写的,历代都不多见,而黛玉竟能运用自如,有些不可思议了。




    书中描写的这几次诗会,黛玉获胜三次,宝钗获胜两次,湘云、宝琴各获胜一次。我认为说黛玉才冠群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也并不是说宝钗、湘云、宝琴、探春就一定不如黛玉。另外,虽然宝钗获胜两次,湘云、宝琴各获胜一次,但这三人的水平是很难分出高下的,甚至我认为湘云的诗词更好。宝钗获胜的两次湘云都没有做,而其他的诗社活动两人差距甚微而且湘云常常领先。而具体的熟优孰劣实在是难以判定。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宝钗在一般的诗社活动中大展奇才,但在联句以及数量较多的作诗活动中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表现一般。菊花诗会和芦雪庵联句中宝钗都显露了颓势。这说明虽然宝钗才华横溢,但是并不敏捷,应变速度不是很快。


    另外,我认为黛玉和湘云更具有诗人的特质,都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以诗词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这二人除去诗词活动外,仍有大量的作品。比如黛玉的《葬花吟》 、《桃花行》 、《秋窗风雨夕》 、《题帕三绝》,湘云的《如梦令》 ,以及两人的中秋联句等等,其中黛玉的《葬花吟》我认为是整个《红楼梦》中最好的作品。而宝钗只是把作诗当作闺阁游戏来看待了。




对黛玉、宝钗、湘云、宝琴、探春诗风的四字点评:
黛玉:缠绵悲戚      宝钗:含蓄浑厚      湘云:情致妩媚
宝琴:热烈雄壮      探春:豪放大气




我眼中的十大佳句:
NO.10 “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薛宝琴《咏红梅花》)


NO.9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史湘云《对菊》)


NO.8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史湘云《如梦令》)

NO.7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咏白海棠》)


NO.6 “嫁与东风春不管,忍尔去,乃淹留”(林黛玉《唐多令》)


NO.5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薛宝钗《咏白海棠》)


NO.4 “毫端运秀临窗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林黛玉《咏菊》)


NO.3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薛宝钗《螃蟹咏》)


NO.2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林黛玉、史湘云《中秋联句》)


NO.1 林黛玉《葬花词》全首




我眼中的十大好诗:
NO.10薛宝琴《西江月》


NO.9史湘云《对菊》


NO.8史湘云《如梦令》


NO.7林黛玉《问菊》


NO.6林黛玉《唐多令》


NO.5薛宝钗《咏白海棠》


NO.4林黛玉《咏菊》


NO.3薛宝钗《螃蟹咏》


NO.2林黛玉、史湘云《中秋联句》


NO.1 林黛玉《葬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