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42:33

广西地理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广西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东南与广东省省界线长约931公里,东北与湖南省省界长约970公里,北面与贵州省省界长约1177公里,西面与云南省省界长约632公里。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边界线长约637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全区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2.47%。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

    广西地形

广西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盆地边缘多缺口,桂东北、桂东、桂南沿江一带有大片谷地。

广西地貌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分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石山6类。中山为海拔800米以上山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7%;低山为海拔400~800米山地,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占16.5%;丘陵为海拔200~400米山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占10.6%;台地为介于平原与丘陵之间、海拔200米以下地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占6.3%;平原为谷底宽5公里以上、坡度小于5度的山谷平地,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占20.7%;石山地区约4.7万平方公里,占19.9%。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面积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70.8%。石灰岩地层分布广,岩层厚,褶纹断裂发育,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

广西的山系 主要分盆地边缘山脉和盆地内部山脉两类。边缘山脉: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北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和萌渚岭,其中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为南岭及广西的最高峰;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等;桂西多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在东翼有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和大瑶山,西翼有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和大明山,两列山脉在镇龙山会合,构成完整的弧形。弧形山脉内缘,构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弧形山脉外缘,构成沿右江、郁江和浔江分布的百色盆地、南宁盆地、郁江平原和浔江平原。

广西水系概况 广西河流众多,总长约3.4万公里;水域面积约8026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3.4%。河流的总体特征是:山地型多,平原型少;流向大多与地质构造一致;水量丰富,季节性变化大;水流湍急,落差大;河岸高,河道多弯曲、多峡谷和险滩;河流含沙量少;岩溶地区地下伏流普遍发育。河流分属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流域的五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北江两水系,其中西江水系以红水河、柳江、黔江、郁江、浔江和桂江为主,流域面积占全自治区陆地面积的85.2%;属长江流域的有洞庭湖水系,主要为湘江上游;属红河流域的有百都河,经越南流入北部湾;属滨海流域的是独流入海的桂南沿海诸河,流域面积占全自治区陆地面积的10.7%。

海岸和岛屿 大陆海岸东起广东、广西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00多公里。海岸类型为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海岸迂回曲折,多溺谷、港湾。海岸沿线形成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珍珠港、龙门港、企沙港等天然良港。沿海有岛屿697个,总面积66.9平方公里。涠洲岛是广西沿海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4.7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 广西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其中软质沙滩约占90%;浅海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海洋生态环境良好。

广西气候概况

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濒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具有周高中低、形似盆地,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气候温暖,热量丰富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全区约65%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0℃以上,其中右江河谷、左江河谷、沿海地区在22.0℃以上,涠洲岛高达23.1℃。桂林市东北部以及海拔较高的乐业、南丹、金秀年平均气温低于18.0℃,其中乐业、资源只有16.5℃。

广西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其中,沿海地区、百色市南部山区及金秀、南丹、凤山、乐业、天等在33.7~37.8℃之间,其余地区38.0~42.5℃,百色为全区最高。

广西各地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桂北山区-8.4~-4.0℃,资源为全区最低;北海市、防城港市南部及博白、都安极端最低气温在0℃以上,其余各地在-3.9~-0.2℃之间。

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简称≥10℃积温)表示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资源。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具有自北向南,由丘陵山区向河谷平原递增的特点。如此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北海市及田阳、上思在1800小时以上,以涠洲岛最多,全年达2219小时。河池、桂林、柳州三市大部及金秀、乐业、凌云、那坡、马山等地不足1500小时,金秀全年日照时数最少,只有1169小时。其余地区在1500~1800小时之间。

广西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北部山区春季多于秋季外,其余地区秋季多于春季。夏季各地日照时数为355~698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31%~32%;冬季各地日照时数只有186~380小时,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14%~17%。

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

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区和玉林市南部,以及马山、都安、凌云等地;二是广西大、中河流沿岸各市、县,特别是地处江河中、下游及交叉口海拔较低的河谷平原地带,例如柳州盆地,郁江、浔江、西江沿岸等地。

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广西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和海拔较高的开阔山地。其中北部湾沿海一带离海岸2公里以内的近海区域和岛屿以及大容山等山体相对孤立的中、高山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超过200W/m2,年平均风速在5.5m/s以上,年有效风速时数在55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此外,桂北的湘桂走廊冬季风能也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广西人口、民族分布状况

2008年年末广西全区总人口5049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81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2万人,出生率为14.4%。;死亡人口29万人,死亡率为5.7%;自然增长率为8.7%。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另有满、蒙古、朝鲜、白、藏、黎、土家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1794万(2006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其中壮族人口1518万,分别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8.5%和30.8%。

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桂西、桂中地区的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6市。靖西县是壮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县,达99.7%。汉族在各地均有分布,在南部沿海及东部地区较为集中。同时,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份。1958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外,从1951年起,先后批准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多个自治县。到2007年,全自治区设有民族乡58个,其中瑶族乡46个,苗族乡8个,瑶族苗族乡、回族乡、侗族乡、仫佬族乡各1个。

广西资源和物产概况

土地资源 广西土地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九位。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9.8%,平原和台地占26.9%,水域占3.3%。

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8%;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12种居全国第一位。在45种重要矿藏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种。有色金属矿尤为丰富,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矿产区之一。

水力资源 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地表河流总长3.4万公里,常年径流量约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地表水总量的6.4%,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四位。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3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751万千瓦。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水电资源的“富矿”。

海洋资源 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溺谷多且面积广阔,形成众多天然良港。基岩海岸和沙砾质线较长,优质沙滩多,旅游开发前景好。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有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虾蟹类10多种,是中国著名渔场、南珠产地。海洋油气资源储量大。潮汐能理论蕴藏量高达140亿千瓦。沿海红树林面积7200多公顷,居全国第二位。

动植物资源 广西发现陆栖脊椎野生动物929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3.3%。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149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4.5%,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占全国的26.8%。沿海有鱼类资源500多种,虾蟹类220多种。野生植物288科1717属8354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7种,包括金花茶、银杉、桫椤、擎天树等。全自治区森林面积125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2.71%。

旅游资源 广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山清水秀、洞幽石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风光旖旎的热带滨海风光,以及众多的文物古迹。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桂林漓江、桂平西山和宁明花山;列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的有南宁青秀山、隆安龙虎山、金秀大瑶山、灵川青狮潭、资源八角寨—资江、容县都峤山、防城港江山半岛等31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三江程阳风雨桥、合浦大士阁、兴安灵渠、桂林靖江王府及王陵、忻城莫土司衙署、容县经略台真武阁、花山崖壁画等42处。有国家级、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10个。精品旅游区有:以桂林市为中心的大桂林山水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南宁商务会展绿都文化旅游区,以北海银滩为主的滨海旅游区,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德天瀑布旅游区,桂东宗教名胜历史文化旅游区,贺州山水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壮瑶苗侗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来宾、金秀“三圣”旅游区,以凭祥、靖西为重点的南国边关风情旅游区等。

土特产品 广西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利于作物生长。除稻谷、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花生、油茶籽等油料作物,甘蔗、黄红麻等大宗经济作物外,还有众多的著名地方特产。地方名优蔬菜品种主要有荔浦芋、玉林大蒜、横县大头菜、博白雍菜、扶绥黑皮冬瓜、田林八渡笋、覃塘莲藕、长洲慈姑等。药用植物有田七、肉桂、罗汉果、绞股蓝、血竭、安息香等。著名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有荔枝、龙眼、木瓜、凤梨、香蕉、杧果、沙田柚、柑、橙、波罗蜜等。优良禽畜品种有三黄鸡、香猪、都安山羊、德保矮马、右江鹅等。林产品有松脂、桐油、紫胶等。海产品有珍珠、对虾、青蟹、花刺参、方格星虫和红鳍笛鲷细纹、黄斑、金线鱼等经济鱼类。

    广西国土资源概况

广西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九位。截至2007年10月31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时点),广西农业用地1786.89万公顷(其中耕地421.47万公顷),建设用地94.4万公顷,未利用地494.29万公顷。已发现矿种147种(含亚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98种。在探明资源储量矿产中,储量排全国前十位的有66种,居全国首位的有锰、重稀土、镓、钪、砷、化肥用灰岩、压电水晶、方解石、玛瑙、水泥配料用页岩、水泥配料用泥岩、膨润土等12种。大陆海岸线东起粤桂交界处的英罗港,西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全长1500多公里;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6488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海岛总数624个,岛屿岸线长度354.46公里,岛屿面积45.81平方公里,其中涠洲岛(广西沿海最大岛屿)面积约28平方公里。北部湾中国海域面积12.93平方公里。

广西生态环境概况

2007年广西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78.6%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主要河流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1.9%,近岸海域水质污染有所加重,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工业污染未能根本解决,部分城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污染物浓度有所上升。

广西海洋自然保护区情况

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山口保护区在成为中国MAB保护区和中国重要湿地之后,2000年1月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MAB)保护区,2002年元月又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并与美国鲁克利湾河口研究保护区结成姐妹保护区关系。此外还被命名为 “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西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和“北海市科普基地”。

保护区位于广西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东侧英罗港,西侧丹兜海。保护区海岸线总长50公里,总面积8000公顷(其中海域、陆域各为4000公顷)。保护区的保护对象是红树林生态系,区内的天然红树林发育良好、结构独特、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是我国大陆海岸红树林典型代表。区内有红树植物13种(真红树8种,木榄、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桑、榄李、老鼠勒。半红树5种,卤蕨、节槿、杨叶肖槿、水黄皮、海芒果)。其他常见高等植物19种,浮游植物96种,底栖硅藻158种、鱼类82种,贝类90种、虾蟹61种、浮游动物26种、鸟类106种(其中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昆虫258种、其他动物16种。此外,保护区英罗港红树林外围有两个海草场,面积约266公顷。保护区目前有林面积806.2公顷,比建区时有效增加了10%。

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

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西南沿海地带,包括东起防城区江山乡白龙半岛,西至东兴市东兴镇罗浮江与北仑河汇集处的滩涂和部分海域,跨越防城区和东兴市的13个自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0′30″-108°16′30″,´北纬21°31′00″-21°37′30″,海岸线总长105公里,总面积119.2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48.65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70.62平方公里),此外,外围缓冲区为保护区海岸线高潮线以上1公里以内的陆地分水岭面积35平方公里。保护区于1985年建立县级红树林保护区,1990年晋升为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红树林生态系为保护对象。2001年7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MAB)组织,2004年7月加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自然保护区委员会。

保护区南濒北部湾,西与越南交界(北仑河为中越两国界河),自西向东跨越北仑河口、万尾岛和珍珠湾(港湾),有河口海岸、开阔海岸和海域海岸等地貌类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保护区内有红树植物14种(其中真红树9种、半红树5种),主要红树植物种类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海漆、老鼠勒、榄李、卤蕨、水黄皮、黄槿、杨叶肖槿、海芒果、银叶树等。其他常见高等植物19种,大型底栖动物84种,鱼类27种,鸟类128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内的红树林有林面积12.60平方公里,主要的红树植物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群落、桐花树群落、秋茄群落、木榄群落和老鼠勒群落等12种,其中老鼠勒群落分布面积较大为国内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