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东陆河“漳州话(平和客家话)”方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34:50

转载-广东陆河“漳州话(平和客家话)”方言

(2010-01-31 12:07:05)转载 标签:

陆河

漳州话

平和

客家话

杂谈

分类:迁徙之路

转载-广东陆河“漳州话(平和客家话)”方言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建县于1988年,是中国最年轻的客家县。由于汕尾是一个讲潮汕话的城市。所有处于潮汕方言地带的陆河,从存在开始,便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于潮汕地区中的客家县,可在这客家方言地带中,又有一种更为特别的方言,我们称它为“漳州”话.

在广东省陆河县县城河田镇螺河上游,南告河与螺溪水交汇处(本地人俗称”三花溪”)的地方,有几处村庄讲的客家话与陆河乃至整个粤东客家地区的客家话都十分不一样,这些地方,我们河田本地人一般称之为“漳州”(因为这些地方张姓占据多数,张与漳同音,所以在陆河民间常常被以讹传讹地传成“张州”),他们讲的方言,则被称之为“漳州话”。

陆河讲“漳州”的地方,其范围也不是很大,人口也并不多,基本上集中在河田镇圳口田美村(民间也称称“田尾水”,张姓),埔上寨(民间也俗称“埔岗寨”,陈姓),下圳坝,上楼,下楼,,石下一带,此外还有极少数沈姓,其中要以埔上寨人口最为集中,属纯陈姓,当地户籍约200户,人口约为1900人,据当地人所说,要属埔上寨的”漳州”话最为正宗.由此为中心辐射开去上述数个自然村,总共漳州话人口估计在三到四千人左右.
那么这个“漳州话”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从何而来?又何以会异于其他陆河地区的客家话?

我们都知道福建省有一个漳州市,是福建厦福漳泉四大城市之一。那么陆河的这个“漳州”,与那个漳州是否有所联系呢?如果真有联系的话,又会是怎样的联系呢?

据调查,他们两者之间确实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个人的调查,陆河“漳州话”,至今仍与福建省漳州地区的客家话基本一致,可以确信是从他们那边传过来的。例如把“买东西”说成“美东西”;把“水”说成“肺”;把“回去”说成“归”等,这些都跟漳州客家话相一致,可确信是“漳州客家话”。初步调查得知,很可能是福建漳州诏安县、平和县一带的客家话。(据埔上寨族谱记载,证实埔上寨的祖先确实是由漳州市平和县)

虽然他们祖先迁到陆河的年代已经很久远,至少在两三百年以上,但是他们却并没有被陆河主流客家话所同化,更没有彻底融入陆河客家话,而是依然十分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当然因为大家已经共同生活了几百年,所以受点影响恐怕也在所难免,但是总体来看,却保存得比较完整,完全是一种独立于陆河其他客家话的一种方言。

陆河讲“漳州话”的人,在外面跟陆河其他人交流的时候,讲“陆河客家话”,当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就讲“漳州话”。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在被完全包围的情况下,以方言岛的方式世代流传下来,并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每当有外人去他们家里做客的时候,他们总能够很熟练,很习以为常地一边与外人讲河田话,一边跟家人讲“漳州话”,两种语言间的切换进行得十分顺畅圆转,娴熟得让人看不出有丝毫的不妥之处,自然得仿佛根本就是在讲同一种语言。

从表面上看,他们与其他陆河人并没有任何的不同,他们当然一样也是土生土长的正宗陆河人。无论是身材外貌还是风俗习惯等,都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想,也许有些风俗原先是不同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跟其他陆河人互相同化掉了,但是语言却被有意或无意地顽强保存了下来。因此,他们都有一种有异于其他陆河人的标志,那就是他们所讲的“漳州话”。他们只要一讲起陆河“漳州话”,外人就知道他们是来自陆河“漳州”地区了。

也许有些朋友会对他们的祖先来自福建漳州觉得奇怪,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客家人,尤其是广东客家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源头或曰心理源头,那就是福建连城县石壁下村。例如现在陆河的很多姓氏,罗姓、彭姓、叶姓等,追宗溯源起来,大多数族谱里都记载着祖先来自福建石壁下。所以说祖先来自福建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其他大多数陆河人的祖先也一样来自福建。只不过石壁下是在闽西,漳州则在闽南而己,闽西是福建的客家集中地区。

因为这只是初探而己,限于个人所掌握的一手材料太少,及个人知识水平及能力问题,只能把陆河“漳州话”方言岛的情况介绍到这里了,还有许多不解之处需要去多加探索;有更多更详尽的资料有待去收集整理。例如他们的祖先究竟是通过何种路径来到陆河?是否跟其他陆河人的祖先一同到达陆河这块身处沿海与山区交汇的土地上?

同时,因为本人并不是语言学家,且此次的目的更直接,是为了写好这份选修课的论文,所以更显粗糙,且受水平所限,在这里也讲不出什么学术性或曰专业性的东西,这些只能有待真正的语言学者来去考究。不过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他们的祖先确实是几百年前从福建漳州迁移而来,讲的是“漳州客家话”。 

 

转载-另一篇《陆河“漳州话”方言趣谈》

陆河视窗作者:罗新焕

在陆河县河田镇和上护镇有一些乡村的村民讲的一种语言叫“漳州话”。

何谓“漳州话”?“漳州话”是客家话分出来的一种方言。这种语言的发源地是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是一个地级市。它是客家人迁徙的集散地之一。陆河人称“漳州话”为“讲漳州”。

“漳州话”传入陆河是在明末清初的300多年前。那时,河田镇圳口村委的张姓、陈姓的祖先开始从福建省漳州市迁到陆河河田居住。在这一时期前后,又有陈姓、张姓和高姓各一人也从福建漳州市分别迁到河田镇布金埔上寨、大径村委和上护镇麻溪居住。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在陆河建家立业。现他们的后代有几千多人。上述张姓都是上杭张姓始祖化孙公的后裔。这几批移民也把“漳州话”带进了陆河。

“漳州话”虽然是客家话的一种,但是,它跟陆河多数人讲的客家话是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字词声调不同,有些字词音节不同,甚至读音相差甚远。有些字词保持了汉语音节和声调,有些则完全改变。例如:陆河多数人讲“回家”是说:“转”。“漳州话”则说:“归”。(下面1.代表陆河多数人说的语言,2.代表“漳州话”。)1.说“下雨”是“落水”。2 .说“落污”;1.说“水”字是“水”。2.说“费”。“漳州话”还读“摘”为“落”;“听”读“天”;“买”读“美”;“插田”说是“示坛”;“够”读“喇”;“棺材”读“棺柴”(用客家话读)。“漳州话”跟陆河多数人讲的客家话估计有几百个音节不同。在陆河县“漳州话”方言区中,各个地方或各个姓氏之间,有些音节和声调也有所不同,“讲漳州”的程度深浅也不尽相同。“讲漳州”程度最深的是布金村委的埔上寨村的陈姓。

其他地方的客家人若初次与“讲漳州”的人接触,有很多话听不懂,甚至闹出笑话。据传说,很久以前,陆河某地有一对客家妇女是“两姊”“畲勉”(称未生育的女儿的家婆或儿媳的母亲)。一个“讲漳州”,另一个不是“讲漳州”。有一天,“讲漳州”的那位到另一位家里做客。晚饭后,她们聊天很久了,“讲漳州”的那位感到很疲劳想睡觉。她就对“畲勉”说:“‘畲勉’来fuei(睡的意思。非“漳州”客是“斜”的意思”)。听者以为自己坐不端正,就马上坐端正一点。过了一会儿,“讲漳州”的那位妇女又说:“‘畲勉’来fuei”。她的“畲勉”又坐端正一点。“讲漳州”的那位妇女看到对方听不懂,就用对方的语言说:“来睡”。对方才恍然大悟,引起了哄堂大笑。

陆河县现讲“漳州话”语言的地区及姓氏有河田镇圳口村委的张姓和陈姓、共联村委的大部分陈姓和张姓、布金村委埔上寨的陈姓、大径村委的高姓和张姓、上护镇麻溪的张姓和高姓。从圳口村委下园仔迁到內洞村委坑尾头村的的陈姓已被当地其他客家语言同化,现在不讲“漳州话”。布金村委山口自然村的陈姓、共联村委石下村的陈姓和上述地区的罗姓、黎姓、叶姓和沈姓都不讲“漳州话”。在陆河讲“漳州话”只有张、陈、高三个姓氏,总人口近万人。

“漳州话”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几百年来,陆河县“讲漳州”的人能和其他讲客的人和睦相处,同舟共济,互相帮助,为国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60)收藏(1) 转载(1)分享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转载 前一篇:找茶 后一篇:安溪发现疑似300年前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