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票和小股票(王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1:59:42
大股票和小股票
(2010-03-20 12:19:21)
作者:王晓路
市场关于风格转变的事情已经嚷嚷很久了,朋友们之间的多次讨论也无结果,2月22日那天,收市后把A股的数据导出来,Exl了一下,心中暗想,这风格转变不易啊。简单扫一眼数据,略有心得。
一、小市值股票数量众多,但市值相当小
根据2月22日收市数据,16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1000只股票市值在50亿以下,1300家公司市值在100亿以下。只有350多家的市值在100亿以上。
假设1000只股票的平均每家市值是30亿,这1000家合计市值3万亿。之前大家都说中国股市是结构性缺陷,小股票市盈率高,泡沫大。大股票市盈率低,有投资价值。这个逻辑在市值上有点缺陷。假设这1000家小股票市值归零,相当于A股总市值减少10%,估值水平下降10%。假定A股市场有泡沫,区区10%,抵消不了大的泡沫。大帽子扣在小市值公司头上,有点当替罪羊的意思。
随便找了几家市值在20亿上下的公司,其债务大概在1亿左右,净资产大概有个4—5亿,不亏损,是相当干净的壳。难怪这些股票总有行情,每当大势摆脱单边下跌,就总会有资金在里面兴风作浪。重组也好,主业振兴也好,反正故事多多。
昨天又看了一则新闻,说是偏股型基金里面,今年有正收益的大概不到10家,王亚伟的基金就占了好几席。(具体数据记不清了)。看来王亚伟是深喑其中之道啊,从容游走在投资和投机的边缘地带上,强人哪!
二、大股票的天花板
扫过一眼小股票,又把市值100亿以上的300多家公司用Exl表罗列出来,市值21.6万亿,占全市场7成。从这个角度看,A股真的是走向成熟了,大多数行业都有上市公司了,而且主要的大公司都上市了,股市对经济的代表性已经相当强,从利润构成格局看,垄断国企的确是占全社会、各个细分行业的利润大头。这一点,在市值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但问题在于,已经充分体现市值的大公司,未来的空间在哪里?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取决于中国的经济总量还能上多大的台阶。如今30万亿的GDP啥时候能上50万亿,60万亿?目前已上市银行的市值大概5.5万亿,加上未来将上市的农业银行,全行业总市值在6万亿的水平上,全部银行业的利润在4000---5000亿的水平上,目前估值是15倍市盈率,假设分红率为30%,6万亿投资可获分红1200—1500亿,股息收益率在2—2.5%,跟银行存款相当。所以这个估值相当之合理。至于今后银行业的利润规模能否上一个台阶,比方去到6000亿以上的水平,单靠增加息差是不现实的,因为加息,尤其是非对称加息,事实上是让渡其他行业的利润给银行,对于本来利润就不高的中国制造业来说,这个成本压力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就整个经济总体而言,银行的效益要进一步提高,唯一路径是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规模上一个台阶。靠重新切分蛋糕,财富再分配,怕是没门。
银行是第一大市值的板块。但我没想到的是,证券行业的已上市部分已经1万亿市值,估计很多人也没有想到哇。考虑到重量级的中金、国信、国君、银河等公司尚未上市,未上市部分占行业的份额有一半,所以,假如全行业上市了,整个行业的市值将至少在1.5万亿以上,搞不好有2万亿。就券商的本质来说,它的主体和根本是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本质上应该属于银行,所以,全社会的投资银行业务值2万亿,这太夸张了。看来这几年证券公司倚靠着证监会这个亲爹妈,近水楼台先得月,统统证券化,纷纷趁业绩高潮期上市套现。真不知未来结果如何?谁来买单?
不过长远的事情没人想那么多,无数的分析师还狂推荐券商股,理由是指数期货。
再来看保险股。从2008年开始,保险股是恶名当头,尤其是既窜又拽的中国平安,在股票市场上,平安就是不平安的代名词。从天量融资到富通血本无归,好歹熬到加息周期,平安小非减持再惹祸端。听说公募基金经理已经对平安有免疫力了,凡推荐平安者免谈。这的确也难怪基金经理,绩效考核和排名使然,谁让它跌跌不休?
但国寿、平安、太保,占全行业80—90%的份额,可以确定地说,买了这三家,就等于买下了中国的寿险行业,市值不倒1.5万亿,管理的资产将近2.5万亿,比券商强太多了。就今年的情况看,保费收入增幅在30—40%,而且由于长期寿险是累计续保的缘故,每年的首年新单数量在持续增长,历年累计下来的累计续缴保费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量。如果不出意外,3年后保险行业总资产翻番是可以预见的。1.5万亿市值对应5万亿资产,是什么概念呢?假设ROA为1%,相对中性偏保守的预计,三家公司的利润规模在500亿,1.5万亿相当于30倍市盈率,如果有1.5%的ROA,则是20倍市盈率。超便宜谈不上,但就行业空间来说,有诱惑力。当然了,这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全球经济不能陷于通缩。
目前保险股的估值是内涵价值的2倍左右,平安的A股的P/EV是1.7倍,新业务价值在12—17倍左右,平安是11.4倍。说起来保险股的估值比较麻烦一点,又是内涵价值又是新业务乘数的。那就拿并购说事吧,最近保诚用355亿美元买下了AIA旗下的友邦保险,估值就是内涵价值的1.69倍。而友邦有一半的业务在香港新加坡等成熟市场,在大陆的友邦业务发展远不如国内的三家企业。但并购价值显示,实业资本就是愿意用1.69倍P/EV价格买排名远远落后的友邦,无他,就是要挤进中国市场。但咱们主场上的三巨头,估值也就跟并购价格差不多。可见二级市场的交易者对短期的趋势是多么地看重,对长期的价值很漠然。
金融这三大板块是大股票中的典型代表,国企、垄断、大市值。感觉就银行来说,能获得和GDP同步增长属于合理,保险则面临行业性的发展机会,但静态估值明显高于银行股。券商股,以我的浅见,正处于颠覆的喜悦中。
股市的确是很超前的,有的时候是大大提前反应和消化了经济增长的前景。就缺乏重组题材的大市值股票来说,流动性好但体量庞大,推动它们上涨需要的资金量巨大,所以准确分析和判断行业发展空间以及综合衡量估值水平是理性投资的关键。
三、书生之见和草根经验
曾就大小股票之市值以及风格转变等话题与众人交流。书生之流,大体思路跟俺类似。轮到实践派炒家,问题就太简单明了了,哪那么多废话呢?历史上,中国股市只有两次绩优股、蓝筹股行情:1996--1997年,2006--2007年。十年才有一次,跟铁树开花似的。其余时间都是投机倒把。如今世道,天时地利人和符合炒大市值蓝筹股么?显然不对嘛。众人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