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经济学现象的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16:14

势阱

  考察社会,一个现代社会由个人、企业、产品等等组成,其中人与企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无论个人或企业,都有货币额进出,通过获得与释放货币,来维持企业的运行和个人的生存,同一时间内,获得货币和流出货币可以是不相等的,也可以是相等的,如某个人今天领到了工资800元,而紧接着就拿出800元去买了一个二手电脑,哪么我们以天为单位,就说这个人在一天内收入的货币量与支出的货币量相等,而这个人也可能只拿出50元,买了一些日用品,这个时候,我们说流入的货币量大于流出的货币量,而一个企业也是这样的,企业今天销售收入10000元,可是用于购买原材料就花费20000元,这个时候就是流进货币量大于流出货币量,现在就货币进出这个特性来看,其实个人与一个企业是没有差别的,为了统一描述的方便,我们把企业、人、区域、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这种货币流动特性抽象出来,统一用一个名称来表达,借用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称之为势阱,在这里已经抛弃了势阱的本意,赋予势阱既有推动货币流动的作用(很快就会讨论),还存在类似井的作用,也就是沉淀货币作用,也希望大家接受这个术语,哪么在本文中,就把人或企业等等具有推动和沉淀货币的实体抽象为势阱,当然读者尽可以想象成实体。

  货币流与货币数量

  我们还是来观察一下社会运动,看看人们平时进行的交易活动,每个人都会拿货币区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企业也会在生产中购买原材料等,哪么这个时候,就会在购买者与出售者之间用货币进行交换,货币就会从消费者手中流入出售者手中,当然实际上这个时候,大部分的货币其实等于已经流向了生产这个产品的企业了,虽然这个过程很短暂,但是货币流动已经是事实,哪么每天都有大量的货币在运动,我们可以把这些货币运动想象成电流那样的运动,电流运动有方向,哪么货币流运动也有方向,我们规定货币向物品的运动为货币流的方向,哪么一定时间内,实际用于交换过程的货币数量就作为货币流的强度,用d$/dt表示,$表示货币,t表示时间,这里要准确的理解货币流,正如电流一样,货币流的大小,既可以是实际交换的次数很少,但用来交换的货币很多,也可以是交换的次数频繁,而实际参与交换的货币量少,比如某个人一天花费 1000元购买物品,哪么我们可以认为货币流大小为1000元/天,但是10个人一天花费1000元购买物品,产生的货币流同样是1000元/天,还可能是早上某个人花费500元购买电磁炉,而卖电磁炉的业主,又拿这500元购买别的产品,这个时候,货币流大小同样是1000元/天,这三个过程产生的货币流大小是等效的,无差别的,可见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发行量二者都对货币流强度有影响,这个与电流是一致的。

  其实货币流有一个天然的度量,那就是GDP,现在把国家的货币发行量与之联系的话,我们假设影响货币流的因素变化不大,或者我们说货币的流动速度不变,哪么,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达到10%,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内部的纸币发行量要增加10%,也就是说但从增速与纸币发行量来说的话,那就要求经济增长率与纸币发行量保持有一个比例关系。

  币阻

  首先从感性上理解币阻,西方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乘数理论,仔细研究乘数理论,会发现,乘数中有个边际消费倾向,认为100万元货币被某个行业的工人获得后,会用80万元去消费,而这80万元会被另外的一些行业工人获得,再用其中80%去消费,如此往复,哪么这个应该是描述势阱(个人、企业等)在传递货币过程中的一种比例关系,应该称之为货币传导系数,用K表示,哪么每一次循环,将有20%的货币被沉淀下来,这个20%应该称作货币耗散系数,用1-K表示,现在我们看,一定时间内,货币在流动中有部分沉积下来了,正如部分水由流动变成静止一样,一定是受到什么阻碍,如果没有阻碍,哪么释放多少货币,这些货币会一直运动下去,而实际上,货币不可能无阻力自由运动,哪么我们把这种货币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称之为币阻。

  关于币阻的形象化的理解,可以认为势阱就像一个带有阀门的容器,货币流就像经过阀门流出的水,这个阀门就相当于人们的心理口径,这种心理口径的大小受消费习惯、环境、政策等的影响,与水流受到的压力一样,货币流动的推力主要是势阱获得货币的能力,我们看现实社会,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在不断博弈,以使货币流向自己,这种不断努力获得货币的付出,其实就是一种推动货币流动的力量,这种推动力量与电压一样,至于如何去度量,后面会有所交代。

  现在我们这样来想,就是人们获得货币收入后,就相当于付出的努力给这些货币施加了一种压力,还可以理解成我们把货币搬到高处,形成一种势,然而这些货币在压力下并不自由流动,而是受到了心理阀门的限制,一点一点的流出来,这与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有节制的进行消费,总是保持手中持有一定量的货币是一致的,由于消费形成了货币流,这个时候,我们类比流体力学,水流量等于压力差与阻力的比,就可以得出,势阱释放货币量等于获得货币能力与货币流动受到阻力的比,这个阻力完全可以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量,我们这里仅仅注重框架的构思,所以只是概念性的定义。

  R=UI

  R为货币流动阻力系数,简称币阻。U为推动货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势阱获得货币的能力。I为人们进行消费形成的货币流。

  由于人们努力的获得货币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如果把获得货币的能力与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联系,将消费与人们释放货币形成货币流联系,哪么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解,这二者之间存在比列关系,这个其实与我们现在推导的结果是一致的,只是弗里德曼看到的是静态的表面的现象而已。

  通货膨胀

  现在,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如果短期内把社会推动货币流动的力量和社会总的币阻视为一个定值,也就是假定不变,哪么假定一国的GDP没有增加,纸币发行量却增加了,也就是国家内部货币密度增加,则货币的流通速度就变小,二者的乘积为一个定值,实际上,短期内推动力和阻力相对说确实是固定的,这个时候,如果国家增加纸币的发行,增加国内货币密度,由于其他条件变化很小,我们假设不变,哪么货币流速也没有变化,哪么就会产生一种比列失衡,也就是货币密度比产品密度大,这个时候货币与实物的比列失衡,货币密度大于实物密度,于是就表现为通货膨胀。现在再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如果进入某个行业的货币增加,哪么就导致这个行业产品与货币的比列失衡,也就会产生价格上涨。

  哪么我们进一步分析上面的过程,会发现这个通货膨胀实际是交换中的一种失衡,也就是纸币流量大于原来平衡条件下的实物流量的结果,哪么现在,如果进入某个领域的货币量没有变化,而是货币流动速度变快,哪么其结果与进入货币量多于原来平衡状态下的货币量在效果上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同样也会产生通货膨胀,可见,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货币发行过多,其原因决定于货币量和货币流动速度。

  当然,我们只是简单明了的阐述通胀的原因,其实在后面,我们还会看到货币流动与产品生产存在时差,这就造成通货膨胀并不是与增加货币量或货币流动加快同时发生,而是有一个时间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如GDP增长、币阻的减小等原因,还会抵消这种变化的作用,最后导致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或者通胀效应减小很多。至此,通货膨胀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目了然的事情,理论上说,我们掌握影响因素,就可以比较准确的来推算。

  影响币阻变化的因素

  现在我们再从微观上对币阻加以研究,我们看每个人都既是联系生产,又联系消费,也就是说,从微观上看,就是一个很小的具有活力的“原子”,社会就是用很多这样的“原子”构成的,为了理解的方便,我们把势阱看做一个个的“原子”,与一段导体内的原子等效看待,假设有一个企业和一群人构成一个系统,哪么这个系统就相当于一段导体(当然还应该把企业看做是势感,不过为了理解的方便,这里就不做这样复杂的假设),我们知道,导体内如果有很多没有自由电子的原子,我们称之为惰性原子,这些原子不导电,会增加导体的电阻,现在来看上面说的社会导体,在这段由人组成的导体中,肯定有一些人没有钱购买或者不愿意购买这个企业的产品,哪么,这些人就相当于惰性原子,阻碍货币流动,而一些能够消费且愿意消费的人,就会在企业和市场交换之间形成一个畅通的货币流通通道,也就是货币能够流通,在企业生产初期,需求量很大,人们争相购买,这个时候币阻就小,一个人满足后,因为不再需求,就会使得心理孔径变小,变成惰性原子,不再传导货币,随着系统内越来越多的人们得到这种产品,哪么惰性原子就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系统的阻力就会迅速增加,这种现象是我们现实中比较普遍的(这里不考虑产品折旧与换代,当然,折旧与换代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只是为了理解简单,不考虑哪么复杂)。

  我们知道,GDP是一个自然的货币强度指标,现在系统的阻力增加,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哪么货币流的强度就会变小,也就是说,GDP要变小,哪么系统发展就遇到问题,然而这个时候,系统内部也存在这样一类惰性的原子,就是获得货币的能力很差(这个是相对的,后面我们在定义势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大部分人的这种能力是差不多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是制度、环境等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从而没有足够的货币来消费这个产品,他们也对货币流动产生了阻力,只要我们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哪么完全可以变惰性原子为活性原子,参与传导货币,哪么这个时候币阻就会减小,货币流就会增加,也就是增加GDP,这个其实与国家搞基本建设增加GDP、军费开支增加导致GDP增加等等现象是一个道理,这个结论将与我们后面的方程的结论相互印证,证明了经济危机采取措施该如何做。

  现在再结合社会实际,我们来看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其内部有大量的惰性原子,也就是穷人,其币阻肯定会很大,从GDP变化的角度或者从货币流变化的角度看,哪么这种分化的速度越快,社会在短期内GDP的增加越快,然而币阻的增加也越快,哪么最后导致 GDP的衰减也会越快,哪么经济危机周期就会越短,这个可以解释资本主义初期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当然我们说的种种情况有个前提,就是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