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常:农产品的供应有大弹性 - zhangxinlongplay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17:58:38

张五常:农产品的供应有大弹性

    经济学者确实糊涂。历久以来,经济学课本都说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供应弹性也小。所谓弹性者,是指价格有所变动,需求量或供应量跟变动的弹性。同样幅度的价格变动, 需求量或供应量的变动越大,其弹性就被视为越大了。相反,量变动越小,弹性越小。

  炎黄子孙认为民以食为天;老外也有类似的想法。经济学者于是认为,人不可以不食,以农产品整体而言,从需求那方面看,价的变动不会导致需求量的大变动。农产品的供应呢? 土地就是那么多,要增产谈何容易,所以价格变动不会导致有大弹性的供应量转变。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我没有作过考查,但其供应则不需要作什么深入研究而可指出书本上 所说的小弹性是胡说八道。中国十多年来的经验是明显不过的。

    考虑如下的现象吧:

 (一)国内今天十三亿人口,比解放前上升了两三倍,但今天国内市场的农产品供应,无论是量,是品种,还是相对价格,都显示今天的供应远胜于解放前的。

 (二)这些年来国内的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降,而这下降速度越来越快,但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并没有上升的象。

 (三)因为工商业的发展,不少农地改作工、商、住的用途,但农产品的供应有增无减。

 (四)国内的国民平均收入上升,每个人对农产品的需求随之而上,加上人口上升,农产品的总供应量是大幅度地上升了,但相对价格不见有上升的象。

  上述的现象是不容易解释的。农产品进口是有的,且越来越多。这解释不够,因为国内一般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大部分是本土出产的。这是说,农产品的进口不能推翻国内农产品有很大的供应弹性的假说。

  人口增加了,人民收入上升了,农民的比例下降了,农地也减少了,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没有明显的上升——这些显示农产品的供应弹性非常高,而这高弹性是不能以进口解释,虽然进口有助。这是为什么呢?

  我对农业种植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知道农地可以增加种植的密度,因而增加供应弹性。然而,这几年到国内走,见不到农地有密植的现象,谈不上密度增加。是的,种植上看不到有密植的增加。这可能是因为稻粮进口比较多。

  余下来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饲养行业(也是农业)增加得非常快。例如,这几年大闸蟹的价格大幅下降,因为此蟹的饲养繁殖行业暴升。天然的大闸蟹据说在市场被淘汰了。河虾、海虾、塘鱼、海鱼等,其饲养繁殖很普遍。家禽与家畜的饲养也有密殖上升的发展。

  一个小现象是有趣的。中国人一般喜欢吃鸡多于吃鸭,而每斤算,鸡之价历来高于鸭之价。但今天国内是鸭价高于鸡价。这显然是因为先进饲养,鸡的密殖度远比鸭的为高。有了饲养繁殖的大幅上升,某程度代替了种植产品,因而增加了农产品整体的供应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