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的真正死因——学历的畸形崇拜和追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44:25
硕士的真正死因——学历的畸形崇拜和追求(2009-12-14 09:40:08)      上海海事学院法学硕士杨元元不堪贫困,胸中纠结着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疑惑,撇开身后的单身母亲,在学校寝室用一种极其痛苦的自缢方式结束了自己30岁的生命。

 

    后续的报道让人震惊——她曾向学校申请其母能借宿寝室以便照顾,校方以“没有钱就不要来读书”为拒辞回绝,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消息一出,校方被指责以冷漠的说辞和不恰当的处理方式背负了所有骂名,无论如何,学校的态度左右了一个年轻孝顺并且在将来可能有所作为的生命;而年华正茂的女硕士杨元元,童年丧父,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照顾母亲,或许再挺挺就能过上好日子,此时走上绝路难免让人唏嘘惋惜。

 

    不过,让我们在扼腕的同时,也不妨再斟酌一下事件背后的线索。对于大学,对待学生需要有仁爱以及道义上的关怀,显然是大学应当具备的品格。而对于学生在学习之外的要求,可能保持缄默也并不是一种缺乏人性的象征。试想如果学校破例接收这位母亲入住寝室,是不是今后需要准备更多的寝室迎接贫困张元元、李元元的父母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如果不接收就是不人性?这并不是在为学校尽可能的寻找托辞。学校不是慈善机构,也没有义务帮助学生提供赡养父母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并没有“逼”死谁,而是在维持基本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我们出于何种目的和特殊的条件意图破坏规矩,都不应当成为“逾矩”的理由。当然,学校的态度的确冷漠生硬,这也的确促成了硕士走上绝路的原因,但是,对于学校的批判界限应当仅限于此——学校应该以更温和或者人性的方式拒绝她的要求,而不是在高傲的态度支配下一味的刺激。

 

    杨元元的离去,如果仅仅是让我们感叹人性的冷漠、规则的无情,或者以此去批驳教育的失败、体制的落后?显然,这对于无情的现实来说过去抽象了,而对于现实也并无太多用处。因为人性的好恶,体制的利弊在短时间内都无法改变,但用生命换取对生存能力以及现实生存之道的思考却是可以通过实践付行的——杨元元在临终前所纠结和质疑的话题:知识能否改变命运。逝者从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后,前三年从事过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职业,后四年没有任何工作经历直到今年考上公费研究生。这其实反应了当今社会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学历的崇拜让人不由得在社会的趋势中随波逐流,似乎人人都要戴上硕士博士帽才有立足竞争的资本,而在这种社会和个人的偏执追求下,对待学历的态度显然都是畸形的。

 

    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类似于杨元元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意图通过学历的积累来改变生活,用所谓的知识来改变命运。但是,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显然不是书本的知识和学历累积的知识,知识应当是可以运用和改变人们生活的动力。对于一位大学毕业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职业规划,也没有运用知识来获得社会资源的年界而立的女性来讲,是不是依靠皓首穷经青灯古佛似的复习和记忆,考上法学硕士,就能彻底的改变她正在经历的痛苦命运呢?而这种状态,却是大多数意图考上硕士博士者的目的和期待。

 

    学历是学习的证明,而学习,特别是大学的学习过程,本身是知识、能力甚至人文关怀的培养,这种教育的手段,并不能显著的适用于社会和财富的创造,但是对于个人,却是修身和使道德崇高的必要经历。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学历的提升也仅仅是人生关乎学习的一种普通过程,意图依靠学历的改变而改变生活,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但愿逝者的痛苦经历能够给潜在的希图效仿者一个深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