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啥怀疑曹操墓——兼及社会浮躁病?-闲散一石 -闲散一石-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01:14:08

人们为啥怀疑曹操墓——兼及社会浮躁病?

闲散一石

  2009年12月27日,河南考古队宣布,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确认,并以从中出土的刻铭“魏武王”石牌为证。专家表示,该石牌对确认墓主人身份起到关键作用。
    此消息一公布,立即遭到各方面的质疑。2010年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出来说话了。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能说外行话,应在考古学学科内讨论问题,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这就是说,非常肯定了河南省的考古发现,曹操墓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这个真的考古发现为何遭来质疑一片呢?

    古迹造假之风的影响

    随着头脑开放,全国各地都认识到古墓、古庙、古物、古遗迹中的含金量,所谓旅游不过是“白天逛庙,晚上睡觉”。为了发现“经济”,各地大兴造古之风,这就使得公众对于此类消息持有怀疑态度,立即联想到,这是不是人为制造的吸引游客的一个举动?如果没有各地的古庙、古迹造假之风,何来对曹操墓的质疑?

    学术造假之风的影响

    这些年,学术界弥漫在抄袭与造假迷雾之中,不说一般的学术人员,就是教授、博导、院士以及大学校长、学院院长也卷入抄袭丑闻之中,这就使得公众对学术论文、重大成果、考古发现一概持怀疑态度,事实上许多学术论文、重大成果和考古发现确实是假的。所以,当河南宣布发现曹操墓时,公众不免提出怀疑——是真是假?

    考古队长言论的影响

    无论学术理论还是考古发现,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都要经得起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质疑,学者也好,考古学家也罢,都应该主动接受公众和同行专家的质疑与讨论。此次河南发现曹操墓时,有一个细节也影响了公众对曹操墓真实性的判断。
    当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表示,有关方面宣布“曹操墓在安阳”,此结论为时尚早,应该说“疑似发现魏武大帝墓”。这位专门从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学者认为,作为一个严重被盗墓,留存直接证据很少,面目全非,且没有发现类似“金缕玉衣”等过硬证据。并认为,一个兵器上刻的“魏武王”三字,“这个到底是真是假,我觉得很难鉴定。”“万一有盗贼作伪,怎么办?”袁济喜认为,“曹操墓在安阳”消息发布,太匆忙,不严肃,需慎重。“作为文物管理部门,匆忙发布结论一定要慎重。”袁济喜说,顶多可以用“很可能”、“基本上可以肯定”等字眼,千万别用“确认”等板上钉钉的字眼。著名鉴宝专家马未都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应该说,袁济喜的学术态度是严谨的,只是说下结论应该谨慎,不要太着急,也没有肯定不是曹操墓。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争论,安阳曹操墓项目考古领队潘伟斌表示,这些人没到过现场,也没有调查,这样说没有丝毫根据。“你问问马未都手里有没有曹操墓的石碑,如果他拿到了,鉴定了真假再说。”潘伟斌认为,一些人之所以质疑,是想借曹操墓炒作自己,“马未都是搞鉴定的,不是搞考古的。人大那位(专家)也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国家为什么不请他们当考古专家,因为他们的水平还不够火候。”
    潘伟斌如此态度,说实在的,使得公众更加不相信曹操墓是真的。因为潘伟斌此番言论很不专业,没有学者风度,也可以说学术态度极不严谨。难道你下的结论,别人连怀疑的资格都没有吗?难道考古界就你一个人说了算吗?难道考古就只能由考古人员说了算,不需要历史学家、文字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的支撑吗?难道一发表不同意见就是炒作自己吗?从如此言论中可以看出参与曹操墓考古的人员有些急功近利,迫不及待地有成果,而且是重大成果,而这是做学问的大忌,也是别人不敢相信其下结论的重要原因。

    本人也是业外人员,对于考古一窍不通,只是认为做学问也好,搞项目也好,考古发现也好,都要经得起质疑,都要主动接受别人的质疑,这是学术进步的需要,也是增长学问的需要,更是证明自己结论正确的需要。如果一个人的结论不允许别人说三道四,经不得别人质疑,那是永远不会得到别人承认的。 这些年,各类人员都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都存在不允许争论的急躁情绪,官员不允许质疑他的政绩,学者不允许质疑他的观点,工程人员不允许质疑他的工程质量,工厂老板不允许质疑他的产品质量,房地产商不允许质疑他的暴利,国有垄断行业不允许质疑他的服务态度与超高收入,如何硬是要质疑,那就莫怪我不客气,不是恶言相向,就是骂声连连。这是极为不正常的一种社会现象,理应引起人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