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丁克”流行,结婚不要孩子 传统家庭观念淡薄 [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3 23:19:32
60年阅读记忆之90年代:
“丁克”流行,结婚不要孩子 传统家庭观念淡薄
2009年10月19日17:41 人民网 摘自《中国生活记忆》 陈煜 编著
开篇语:阅读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记忆
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中国生活记忆》,着力于反映这样的点滴进步。在结构上,自1949年共和国起始之年,至2009年,实行“计划单列”,将其中的时光按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千年依次展开。每个年代的开篇,都有一个概括性的年代特征和生活记忆关键词;每个年代的结束,都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语。这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便利。
书中选取的,都是那些能够触动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活中的小事,比如50年代的“列宁装”、“布拉吉”、粮票和上海弄堂里的给水站,60年代的“红宝书”、弹弓、斗鸡,70年代的八个样板戏、小人书、36条腿和“三转一响”、爆米香、鸡毛换糖和喇叭裤,80年代的红裙子、假领子、迪斯科、邓丽君和“大哥大”,90年代的“一步裙”、踏脚裤、“菜篮子工程”、生猛海鲜、股票、超市和甲A联赛,新千年的“肚兜”、唐装、房奴、“人造美女”、超级女声和“动车组”??希望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点滴,能让经历者感叹,重新拾起对过去生活的记忆;能让后来者了解,生活原来是这样。
谨以此书,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给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
改革纵深推进深刻影响生活

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美国麦当劳合资兴办的麦当劳快餐店 (图片选自《中国生活记忆》)
90年代,粮票退出舞台。
这对于国人,是件很大的事,买粮吃饭,不需要凭票证了。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被认可。人们认识到,市场和计划,无所谓姓“社”姓“资”,都是配置的手段而已,都可以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服务。
向纵深推进的改革举措,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90年代,住房改革有了实质性启动,人们习惯买商品房了。股市,更是吸引了众多狂热的股民追逐财富。
90年代中国人民告别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者邓小平,也迎来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90年代,市场经济的力量开始释放,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再也没有了80年代的。人们开始关注房市、股市,财富积累凝聚人心,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句话:准备跨世纪,迎接新千年。

《丁克家庭》图书封面
丁克,DINK(Double Income No Kid),英文意思是:双份收入,没有。
“丁克”形成于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90年代在中国的大城市有了市场。
结了婚却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达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上海市妇联日前对本市家庭状况的一项调查显示:随着单身族、晚婚族、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的出现,传统的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越来越少,上海家庭结构日益呈现多样化格局。专家分析:上海人家庭文化的变化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据统计,上海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已经由20年前的4.06人下降到3人,三口之家、两口之家已占家庭总数的八成多。传统的家庭,更加侧重生育、消费、抚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功能,而在上海年轻人中,生育的观念逐渐淡化,更多的小夫妻喜欢尽情享受两人世界。(王枫:《上海“丁克家庭”占12.4%》,2002年11月6日《劳动报》)
根据零点调查公司2002年2月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而且近七成被调查的人认为“丁克家庭”将会增多。
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一代中国家庭正面临尴尬的选择。一项较新调查针对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中国高学历阶层,发现他们对生育的意义仍然持肯定态度。可这项调查同时也显示,“牵扯精力”(25.4%)、“影响工作”(16.7%)、“经济能力有限”(18.6%)以及“影响两人世界”(13.6%)等原因,使生孩子变得越来越令人畏惧。
2007年10月12日《新闻晨报》报道,提起“丁克家庭”,可谓家喻户晓。近来,“丁宠家庭”又引起人们关注。
“丁宠”指的是一些“丁克”,一方面不愿养育子女,另一方面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就养宠物,他们把这些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
部分心理学家提醒,公民要正确衡量自身对宠物的态度,避免患上宠物依赖症。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