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周年:60年语录之1949—1953(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27:15
建国60周年:60年语录之1949—1953(组图)(2009-09-11 06:52:17) 标签:建国60周年 语录 开国大典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假装潜水 杂谈  分类:[外]之其他

 

1949年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前一天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根据这个报道,毛泽东在开国大典开始时只讲了这样一句话。那么,毛主席是否还说了后来广为流传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

 

这件事情从我们80后的印象中停留在开国大典上。但是,经过相关文献记载,这句广为流传话语句并不是毛主席在10月1日“开国大典”天安门上说的,而是在9月21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的,这次会议的召开被称为“开国盛典”,但是的各大报刊可见。

 

有人询问当时负责采访和报道开国大典新华社记者陈普,“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不是开国大典时毛泽东在天安门上说的,陈普一时做不出肯定的答案。经过反复回忆,陈普确认这句话是在政协开幕词中说的。开幕词大气磅礴,情文并茂,标题就是这句话。10月1日在天安门上他宣读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一件标准的公文,不用任何抒情的词句,这件公文当天就由周恩来以外交部长的名义照会了世界各国政府。

 

而根据曾经在开国大典现场担任播音任务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丁一岚,1997年10月10日在《北京晚报》发表文章说:我保存了1949年9月中国人民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专刊”,毛主席在当年9月21日致开幕词的全文。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没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而有“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收录此“开幕词”,是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题(见《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5页)。这句话白纸黑字印在其中,这些史料时没有错误的,所以我肯定地说我不会记错。

 

1950年

咱们为国家捐架飞机,你看中不中?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有一天,常香玉对丈夫陈宪章说:“咱们为国家捐架飞机,你看中不中?”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生于1923年9月,河南巩县人,豫剧表演艺术家。13岁成名,擅演青衣、花旦。

 

丈夫问她:“你知道大炮多少钱?坦克多少钱?飞机,这可不是常人能捐的呀!”

 

当时,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格按当时的币值是15亿元(旧币一万元折合新币一元)。为了早日凑足买飞机的钱,常香玉带头卖掉自己的拉戏箱的卡车、金银首饰,再加上一部分现金共计4000万元,作为启动基金。陈宪章为此改编了一部戏《花木兰》,他们日夜兼程到各地义演。第一站开封演出的时候观众连夜排队买票,有的买不上票的人直接把钱塞到售票口里说:“我们看不上戏,一要支持常香玉捐献飞机”。经过半年的艰辛,她们共筹到15.27亿元,最终换取了“香玉剧社”号战斗机。

 

1951年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决定出兵朝鲜。与此同时,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了“双十指示”,在全国范围部署大规模镇压反革命的工作。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报》中记载了一件8岁小学生抓特务的故事。

 

1951年5月3日下午1时许,苏州市金阊小学8岁小学生陈永康和邻居家的两个小朋友一起在学校不远处玩耍。突然,一个20多岁、梳西式头发、穿着黑色皮鞋的男子叫住了他:“小朋友,你在什么地方读书?”

 

陈永康指了指自己的学校回答:“金阊小学。”

 

男子随即拿出一包糖给他,有神秘地给了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说:“这是面粉,放在你们老师的桌子上。

 

陈永康联想到老师课上讲过“反革命分子会用火药、手榴弹、及杀人方法来破坏我们的工厂、学校。”他心想这个鬼鬼祟祟的样子,一定不是好人,于是十分镇定地说“我陪你一起去吧!”

 

走了约100左右,陈永康看见城墙的另一端有几名解放军正从远处向她走来,马上紧紧抱住男子的腿不放,并大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特务!”

 

男子慌了,狠狠打陈永康的头,陈永康被那人打了几拳,口鼻鲜血直淌,但他仍死死抓住对方不放,直到解放军赶来将男子制服。

 

后来经证实该男子的确是特务,黄粉是炸药。

 

5月9日,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陈永康“革命小英雄”的光荣称号。不久,毛主席获悉此事后,亲笔题写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制成锦旗赠给陈永康,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

 

1952年

半夜鸡叫

1952年5月24日,中国展开大规模扫盲运动。

 

为了把更多的、迫切要求学文化的人的组织起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煤矿的“坑口学习小组”、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等。

 

在扫盲教师队伍建设上,侧提出:“以民教民,能者为师”,“教师条件很平常,识字就能教文盲”。提倡“十字先生”、“百字先生”,“扫除文盲人人有责,教人识字是一项光荣的任务”,“亲教亲,邻叫邻,夫妻识字,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到1953年止,全国扫除职工文盲近100万,扫除农民文盲308万人。

 

在扫盲的运动中,有一位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文盲战士高玉宝,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以他的名字署名的一部自传体小说《高玉宝》中,绰号“周扒皮”的地主为使长工多干活半夜学鸡叫的故事,曾让几代中国人家喻户晓。后《半夜鸡叫》被列入小学课本。

 

1953年

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

1953年11月,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国人口总数为:601 938 035人。各个数字刷新了多年沿用的的四万万七千五百万这个估计数字,这个数字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有六万万人口。

 

1953年3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颁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选举人民代表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由人民代表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政治协商会议的权利。

 

全国近6亿人参加选举,登记选民总数占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参加投票者占登记选民总数85.88%,选出基层人民代表达550万。

 

天津郊区锅庄子青年妇女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当地开展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小时才上了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

 

一个新名词的出现了,这就是人民代表。选举之时,全国流传着一句歌谣:选一个好代表,把咱的心愿交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