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中石油“受贿门”中廉价的人格(南方都市报 2009-8-3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6 11:38:09

中石油“受贿门”中廉价的人格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五岳散人 原创 浏览量:276  发布时间:2009-08-31
版次:AA23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虚拟@现实 之五岳散人专栏

    读二战的历史或者任何战争的历史都会发现一种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战绩的统计。比如说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人就号称在某次海战中击沉了多达19艘的美国航母———当时整个美国舰队在太平洋上一共有航母15艘,另外4艘不知道谁造的。要是按照战时日本人的战绩统计,美国基本上所有的有生力量都被消灭干净了,最后占领日本的不知道是些什么人。这种事有另外一面:日本人公布自己的损失时就很克制,往往都是损失不大。

    我们当然知道这是胡说八道,而这种胡说八道以后也是有很大的市场。那次把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先生逼得直问“伊拉克的国民卫队到哪里去了?”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中,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统计数字:伊拉克没有什么损失,但他们总是成百架地打下了美国人的飞机。

    说这些当然是要说说最近出现的“中石油贿赂门”事件。由美国控制组件公司引发的中国国企跨国受贿案,国资委调查组对中石油跨国受贿事实已经查实,额度只有不到1万元人民币,且为下属公司(《中国经营报》8月29日)。而美国方面说,他们至少查到了两次、总额为166万元的贿赂事件。

    由于我们目前只是一个旁观者,不能说两者之间到底是谁更有道理一些,不好说出自己的判断了,只好事先声明:以下的说法都只是一种质疑。

    质疑之一是为什么受贿案调查方居然是国资委?先不说侦查权到底是谁的,哪怕就是国资委本身就有这种侦查权,在这种情况下也必然是要避嫌的。原因很简单,中石油是国资委下属的企业,自己人查自己人算是怎么回事?回避制度之所以在任何法治国家都是通行的做法,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利益关联机构为了自身利益而枉法的行为。读过历史人都知道,甚至都不用到法治国家的阶段,在有皇帝的时候,查案的官员也不能与案子本身有所牵连。这基本算是一种常识了吧?

    质疑之二当然是这个相差颇为巨大的数额。我们知道,在战争中宣布对手损失惨重而自己受损甚轻,虽然对于结果并无绝对的影响,但对于士气民心还是很有影响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改变战争的进程。声称自己的机构并无那么大的受贿数额,除了为卸责寻找余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国内的质疑有所缓和,即使不能缓和,至少也能找到一个相对体面的说辞。不过,这要看民众是否愿意相信。就目前的新闻留言来看,没啥人相信这是真的。

    即使我们真的会相信中石油的人为了这一点点钱就出卖了企业与国家利益的话,那么,估计会有更大的愤怒涌上心头:哪怕您多弄点钱,也比这吃饭不饱、喝酒不醉的区区小数看上去体面些吧?人总是有可能被收买的,但廉价到这种地步,就会连受贿这种行为都让人觉得像个乞丐了。即使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你们心里不甚重要,但你自己都把自己估值如此之低,情何以堪嘛。

    所以,问题甚至不在于某些人糊弄老百姓的智商,而是他们用这种糊弄羞辱了自己,除了说谎之外,还显得人格过于廉价了。

    (作者系资深网友)

http://gcontent.nddaily.com/2/64/2647c1dba23bc0e0/Blog/e6a/a2fc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