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捐2百万推文史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11:40:34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香港文汇报 点击数: 1005 更新时间:2005-4-13
「即使是理科学生都应该多学一点文化、文学知识,这样便可以提升思维层次,更培养出一种特别的气质。」国际着名数学家、中文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丘成桐说。
丘成桐捐出2百万元,成立以父亲姓名为名的「丘镇英基金」,利用基金滚存利息作为中文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持续邀请国际着名的学者来港讲学,及与学生交流的经费。首位访问学人为语言学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前院长丁邦新教授。
幼时迫背读古文诗词
回想父亲的教导,丘成桐说,每年暑假父亲总要求丘成桐背读古文和诗词,如果背默成绩不理想,便被施以「罚打掌心」,当时丘成桐对中国文学一点也不欣赏,但随着父亲的逝世,反而「自动自觉」钻研箇中韵味,更视阅读诗词歌赋为兴趣。他说:「有些古文及诗词用字较深奥,因此小时候背诵时,总是不明所以,当然不会有太大兴趣,但父亲去世后,再回想读古文的过程,反而更有感受。」
直至现在,丘成桐不时在家「朗诵」诗词古文,他笑笑说:「我不会对着太太朗诵,因为她不喜欢。」
丘镇英的爱国心及研究精神,对丘成桐亦有启发作用。丘镇英目睹日本侵华,因此对民族、国家大业极为关心。一度想从军救国,但因为身体不好,只得转入私立厦门大学修读政治经济学,希望以专业学识救国。丘成桐说:「当时知识分子深信,利用经济及政治知识协助国家富强,是军事装备以外的最佳出路。」
敬仰父亲钻研精神
1949年丘镇英迁居香港,并从事教育工作,期间研究东西方哲学。丘成桐说:「父亲以为中国近代思想未找到一条出路,所以发展受限制。他花时间研究西方哲学史,希望互补短长。」
丘成桐说,当时父亲兼教香江书院、崇基书院和联合书院,每天香港岛、九龙、新界「巡回工作」,不但舟车劳顿,还抽空写成不少论文,进行深入的哲学研究。更重要是父亲未有放弃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每个星期总在家里举办「讲论会」,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及看法。
冀青年多学习中国文化
丘成桐表示,成立基金是希望推动年轻人学习中国文化知识,以免视野狭窄。并认为,努力的学生会「自动自觉」接触文化、文学及音乐,但其他则不然,因此学校应鼓励理科学生多接触人文学科:「伟大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牛顿,都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他补充说,全球一体化,学生面对的是全球性竞争,如果知识基础广泛,明白对方国家及民族习性及知识,亦有助开拓个人事业,因此不能视文化、文学等知识为「精神薰陶」,其实仍有「实际用途」。
黄锦佳 2005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