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 2010年12月23日 - A2:冬大过年版 - 知识测试第一,想象力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6 19:04:04
知识测试第一,想象力呢?
<查看评论>
大洋新闻 时间: 2010-12-23 来源: 广州日报
',1)">
',2)">
',3)">
知识教育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个性培养、兴趣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我国基础教育,除了知识教育能拿得出手,个性、兴趣被知识教育排挤得没了空间,甚至被知识教育扼杀。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3年一次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12月7日公布,首次参加PISA的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全部三项素养评价中,均排首位。这一结果立即引起国内外教育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欧美多家媒体惊呼“意外”,并追踪分析上海及亚洲教育的成功经验。而在国内,却引来诸多争议。(《南方日报》12月21日)
客观地说,PISA测试,仍旧是书面测试,虽然测试者力图评价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但还是强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即知识教育的成效。在这方面,我国学生可谓“专业选手”,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则是“业余选手”。
我国学校、家庭和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于知识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孩子们就能识字、算算术,在小学阶段就做很难的题。而欧美国家的孩子,花在知识教育上的时间却较少,以美国为例,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数据,除周末和节假日外,美国孩子每年平均有180天在校,每天上课不到7小时。学生的假期很少像我们这里进补课班、培训班,而主要是做兼职、志愿者服务,或参加其他活动。在美国,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识字的不是个别。两相比较,我国学生在这样的测试中,必然表现优异。笔者估计,在我国选教育相对发达的10个地区单独参赛,很有可能包揽前10。
知识教育当然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个性培养、兴趣发展、人格健全、身心健康。这些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遗憾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除了知识教育能拿得出手,其他的教育,却十分寒碜、苍白,个性、兴趣被知识教育排挤得没了任何空间,甚至被知识教育扼杀。
就在今年,一项国际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学生的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近年来对我国学生体质的跟踪调查表明,相比10年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明显下降。另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比较教育研究者就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包括美国也承认比中国落后),但从这样的基础教育走出的学生,迄今并没有大师级人才——虽然影响人才成长的原因众多,但教育必然是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PISA成绩公布后,在欧美引起很大的反响,据笔者所知,不少国家,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都在检讨其基础教育的“落后”,由此呼吁教育改革。这种态度,对于整体教育落后的我国教育来说,值得学习和借鉴。
假如我国教育满足于这一“领先全球”的成绩,不理性分析这一测试反映出的我国教育问题,不重视我国教育的严重落后之处,借鉴欧美国家在学生个性、兴趣、人格教育方面的好做法,很有可能在欧美教育针对问题采取深入的教改措施之后,我国教育进一步被拉开差距。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在基础教育领域,由于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一些家长和学生已经选择逃离,包括在幼儿园阶段,就出现国际班,准备直通出国留学,这是PISA全球第一之后,更值得深思的严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