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杨佳式”悲剧重演_本网评论_经济观察网_2008-09-02_张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11:21:11
网络版专稿 评论员 张宏 28岁的北京青年杨佳因“上海袭警案”而备受关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9月1日做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杨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据媒体报道,其父聘请的律师表示稍后将代表杨佳提出上诉,而其母王静仍不知所踪。
如当年的马加爵,杨佳的犯罪行为极为恶劣,除非原告方可以证实杨佳存在精神疾病,对其判处死刑应无争议。但公众聚焦重点却是这一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颇多疑点,如杨佳之母王静的行踪,杨佳当庭辩护律师的合法性,杨佳犯下滔天罪行的起因,杨佳与上海警方的过节等等。原本期待在公开审理中澄清这些谜团的公众却再度失望,所谓的“公开审理”名不符实。多数媒体记者被挡在门外,而判决结果也只有廖廖几语。
我愿意相信上海警方是在秉公办案。从他们数次赴京与杨佳协商来看,上海警方是在尽可能地对杨佳做出相应的赔偿,以弥补自己过往工作中的失误。我也愿意相信上海法院是在公正审理,但这一切的努力却因为缺少足够、必要的公开,而付之流水。不论是公众,还是遇害受伤警法人员的家属,都希望能够了解事情的全貌,这才是对死者伤者最大的尊重,也才震慑此类犯罪,以儆效尤。
心理专家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杨佳的人格障碍,而媒体记者通过记录杨佳的成长历程展现偏执人格的形成过程。心理专家认为,单亲家庭使杨佳过早地脱离父亲生活,因而在犯罪过程中表现出对男人毫不留情。中国有许多的单亲家庭,关注这些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心理是关系我们国家长久发展的重要问题。杨佳的案例绝不是孤立的,而案情的公开透明无疑将帮助更多家长和社会人士来关注这一问题,从而避免此类悲剧的再度重演。
另外,杨佳所处的生活环境表明,他和他的母亲生活在城市的最底端。仅仅依赖其母微薄的收入在北京这样高消费的城市中,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但为什么这样的年轻人没有及早自食其力,承接起家庭的经济重担?是他好逸恶劳,还是社会给予的支持过少?我们的社保体系还应为这样的城市贫民家庭做些什么?
我相信杨佳并非个案,在中国肯定还有许多与杨佳相似处境的年轻人。如何积极地帮助他们,及早地进行心理辅助,对于我们的社会治安与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过去的数十年中,我们过多地享受了经济高速成长的快乐,却忽略了一些有关民生、民主的事宜。社会矛盾、甚至是尖锐矛盾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事不是将当前的不愉快、尴尬境遇一抹而过,而应认真地面对。否则,问题只能是越积越多,积重难返。
杨佳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司法制度、社会保障以及国民心理。以公开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就有机会防止更多类似悲剧的发生,对生者是安慰,对死者是尊敬,对罪者是惩罚,对观者是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