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新聞:俄格鏖戰 美專家伺機挑撥台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07:08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格俄戰爭對美國各界產生了強烈衝擊,一些保守勢力試圖借機把戰爭在美國引發的擔憂引向台海。美國企業研究所台灣問題專家撰文批評政府在格俄戰爭中反應軟弱,認為這使中國大陸得到了“在盟友陷入困境之時美國缺乏鼎力相助的決心”的清晰信號,令台灣安全突然變得“飄忽不定”。然而,在台灣島內幾乎沒有這種擔心,台灣一位專家2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保守派這種不失挑撥與渲染的言論在島內沒有什麼市場,現實是,兩岸的樂觀氣氛正在增加。
言論來自美國保守派
渲染台海危機的這種言論來自格里芬和卜大年,兩人都是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台灣問題專家,其中卜大年多次到台灣訪問。兩人的文章25日將刊登在美國保守勢力大本營之一的《標準周刊》上,企業研究所網站率先刊登了文章內容,標題是“中國眼光跨越台灣海峽”。文章稱,“俄羅斯入侵格魯吉亞後,華盛頓對此束手無策,由此產生的後果不僅限於高加索地區”。文章說,美國對格魯吉亞被侵略做出的反應“令人尷尬”:總統布什并沒有因此改變其在北京的行程,而是繼續觀看籃球和沙灘排球比賽;他領導的政府“輕描淡寫”地說了些“不痛不癢”的話,這無異於向中國發出了明確信號,即美國支持盟友的決心并不堅定;雖然共和黨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和奧巴馬呼籲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保持克制,但在中國人聽來,他們的講話“就像音樂一樣”。
文章生硬地將台灣海峽潛在的危機和高加索目前的情況進行比較,稱既然俄羅斯不能接受一個親美的格魯吉亞,中國大陸也不會容忍一個親美的台灣在其臥榻旁。
慫恿調動太平洋海空部隊
格里芬和卜大年在文章中稱,“美國可以調動其在太平洋的海空部隊,以明確表示它可以保護台灣免遭襲擊”。文章說,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高達15萬億美元,有足够的經濟實力保證太平洋的和平,與美國相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只有3萬億美元。
創建於1995年的《標準周刊》自恃代表“美國外交主流策略”,企業研究所則跟美國軍方與外交部門往來密切,但迄今分析格俄戰爭時強行扯到台海在美國仍屬少見。英國《衛報》20日題為“中國眼中的格魯吉亞”的文章稱,“高加索衝突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現實模型”,還稱如果俄羅斯不付出任何代價便羞辱了格魯吉亞,可能鼓勵中國大陸攻打台灣,但這種言論與報道沒得到多少附和。
此觀點在台灣沒有市場
台灣一位政治分析人士2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台灣通常認為,美國的智庫中有藍軍、紅軍之分,前者傾向台灣,後者傾向大陸,而企業研究所屬於前者,它所代表的保守力量跟台灣一些力量關系密切。但是,以格俄戰爭渲染兩岸緊張的觀點和言論在島內不會有什麼市場,實際上,格俄戰爭并沒有在島內引起大的反響,因為這場戰爭而擔心安全的言論和觀點多日來記者幾乎沒有聽到。一方面,馬英九上台以後,兩岸關系出現了明顯改善,樂觀、和平的氣氛在島內不斷增加,台灣“新黨”22日還提出了將台灣變成非戰地區的想法。另一方面,格俄戰爭時,島內的注意力正在北京奧運會上,稍後島內又發生了不斷升溫的陳水扁海外賬戶事件。島內很多人還認為,馬英九上台以來,台灣與美國的關系也得到了改善。對格俄戰爭,島內多數人認為是因為格魯吉亞錯估形勢,認為西方會來幫它,俄羅斯出兵是對格魯吉亞進攻南奧塞梯的快速反應。這位分析人士說,台灣在“兩蔣”之後,除了陳水扁選舉前人們曾擔心可能發生最壞的事情即台海戰爭外,其他時間內可以說沒人想挑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