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子: 兴衰败亡白驹隙——忻城土司衙署走笔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46:43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20日电(记者何丰伦 向志强)“忻城土司的兴衰败亡与土司制度的演变、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引发的统治基础变化密不可分。”来宾市宣传部部务委员莫慧军说。
忻城县城区地址的迁移与土司衙署的确址密不可分。原来的忻城县署在今宁江乡高塘村板县屯。传说莫土司家牧马时,马匹总跑到十里开外的翠屏山北麓久恋不走。一次,马夫来找马时还看见一对凤凰落在马背上鸣叫。土司听说后,认为“凤鸣其山,必有吉祥”。风水先生踏勘,也称这是龙口宝地。于是莫镇威一反衙门朝南开的规矩,决定在这里建起这座坐南朝北的新衙门来。
莫氏土司靠“武定祸乱”起家的。其远祖莫保因镇压起义农民有“功”在元末当上了宜州八仙屯屯长。明初取消屯兵,失去官职的莫保便率子孙及亲丁数十人迁居忻城境。不过,以兵戈谋官职的初衷却始终未改。明永乐2年(1404)忻城壮瑶农民起义,莫保又参与镇压,被荐为副理知县。
宣德2年(1427)谭团率领忻城壮瑶千余人反抗朝廷统治。莫保之孙莫敬诚率兵协剿,因成绩显著,由一县之副职升到与流官知县并立,同时获得了世袭的特权。弘治9年(1496)10月,忻城由土官莫鲁独掌县政。
此后,忻城成了莫氏的天下,以授官者为系,父传子,子传孙,嫡庶不得越序,无子弟袭,无弟则选伯叔子侄承袭,共传承了19任。
莫镇威是忻城历史上第八任土司,由于多次参与平乱,万历皇帝将其官阶从七品提为四品,赐与黄伞、金、帛,并将县境外近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了忻城管辖。莫镇威大兴土木,迁衙署,建三清观,筑城围,在外堡建了官房,同时开拓崎岖山路,四处修建桥梁。
明代万历10年(1582),莫镇威确定了如今的土司衙署地址。在明清两代,莫氏土司整整统治了忻城410年。《莫氏宗谱》主修者竟将其家之乘称为县之志,而后来编纂的《庆远府志》记述忻城情况也以《莫志宗谱》为蓝本,有的地方更是原文照录。
不过,由于土官制度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世袭制度下莫氏土司一味贪婪、恣肆顽劣的土官不少。末任土官莫绳武就曾被停职,由其二叔莫传经代理县政。光绪32年(1906),两广总督岑春煊奏请下,皇帝撤消了莫氏土司的世袭制度。民国17年2月,广西省政府批准忻城设立正县,完成“改土归流”。
厦门大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何海龙认为:“莫氏土司统治的变迁,蕴藏这深层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意味,既与传统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也与传统民间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莫慧军告诉记者,近年来,以来宾市宣传部长卢运福为代表的文化人,撰写了一系列桂中文化书籍,如卢运福、覃彩銮的理论著作《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吴浩的《中国侗族村寨文化》、忻城县文联《忻城土司文化探究》……这些作品的问世,为研究土司文化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视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