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佛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29:45


大藏经。
噶举传承
祖师著作
祖师法相
三昧耶戒
传承祖师传
上师的加持
大手印教言
大宝法王教言
噶举派。
宁玛派。
格鲁派。
萨迦派。
本波派。
藏传佛教
其他教派
噶举大师传
宁玛大师传
格鲁大师传
萨迦大师传
本波大师传
其他大师传
大宝法王故事
经典故事
密宗故事
修持故事
其它故事
佛学基础知识
因缘果报
五戒十善
四圣谛..
十二因缘
菩提心..
六度万行
基本论述。
佛学与健康
战胜癌症。
辟谷与健康
素食与健康
佛教名胜。。
佛学与美学。。
佛学与文学。。
文学作品。。。
佛学与建筑雕塑
佛学与音乐舞蹈
佛学与美术书法
佛学与体育
佛学伦理观
佛学与社会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现实
今生改变命运
噶举修持
宁玛修持
格鲁修持
萨迦修持
本波修持
其他修持
禅宗智慧
密宗智慧
学习、思索
实修、明悟
工作、生活
休闲、娱乐
旅游、情感
社会、动物
自然、其他
热爱生命
爱与哀愁
感悟,,
人生百味
呐喊,,
拈花微笑
藏传佛教音乐
汉传佛教音乐
大德讲法
音乐集锦
佛菩萨,
上师本尊
空行护法
其它唐卡
网络动画
网络影视
藏传佛教大德开示
汉传佛教大德开示
访谈·法会
佛舍利专集
佛经下载,
电子书下载
工具下载,
音频下载,
影频下载,
动画下载,
网友向导
本站公告
宗教法规
万法无常是佛法的主要宗旨,源自佛所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诸行无常即万法无常,意思是宇宙空间天下万物分分秒秒都处于“生、住、异、灭的变化之中,既没有什么独立存在,也没有什么永远不变的事物,甚至在人们眼中似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也包括在内。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时读过《金刚经》《坛经》《道德经》《易经》等,对于佛法中世界万事万物互相联系变化的观点,阴、阳互变的原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他多年以后攀登科技高峰过程中对此不但没有淡薄反而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终于启发他后来与李政道一起打破了宇称守恒定律,发明了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1972年10月2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李政道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中说:"牛顿力学已被量子力学代替了,在量子力学中有条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测不准定律"。这条定律说明我们永远测不准一切,任何物体假如我们能完全测定它在任何一刻时间的位置,那在同一时间,它的动量(即质量乘速度)就无法能固定。对普通一般物体来说,动量不固定,就是速度不固定;既然速度不能固定, 那也就无法完全预定这物体将来的路线了。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佛法中的万法无常以及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的诸多发现,与佛经中的许多宗旨和意趣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吻合与相似。"
假如当时牛顿和其他众多的科学家们在研究物理力学时,如果同时对佛学和《易经》有所了解的话,这些天才的科学家们带给人类的贡献也许更加辉煌更加伟大。
爱因斯坦(1890-1955年)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相对论的发时者,在他的下半生曾经耗尽心血试图解决统一场论的课题,但一直到他逝世以前,并没有解决,含恨而去。
物理学家牛顿(1642-1727)以力学三大定律闻名于世。他的名字,以及他发明的物理力学公式,在中国只要念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无人不晓,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科学的化身,而恰恰就是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对于自己发明的力学规律,始终解释不了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问题。于是,他晚年的时候,只好无可奈何地违心地将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归纳说成是“上帝之手”。
从现代物理学时空观念的发展来看,牛顿的绝对时空是想象的非真实的惯性时空,所以无法解释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其次牛顿所说的静则恒静,动则恒动的力学概念,仅仅适用于部分物理现象,但对于太空外的大宇宙(MACRO COSMIC)和原子内部的小宇宙(MICRO COSMIC)牛顿的定理就无法应用。
这个课题起源于法国著名科学家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他曾幻想:"如果有一种智慧能了解在一定时刻支配自然界的所有的力,了解组成它的实体各自的位置,如果它还伟大到足以分析所有这些事物,它就能用一个单独的公式概括出宇宙万物的运动,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的原子,都毫无例外,而且对于未来,就象对于过去那样,能一目了然。"(《爱因斯坦对二十世纪下半期物理学的影响》)。
既然这些大科学家都找不到答案,那么我们换个思路,看看从博大精深的佛学中能不能找到?佛法认为;大千世界从微小的細菌,到聪明的人类,从山川大地到日月星辰,无一不是我们人人都有的如来藏所直接或者间接的化现,这就是佛说的“世出世间第一义”,就是佛为“一件大事”化现人间的“大事”所在;也正是牛顿用了后半生时间苦苦寻找的“宇宙第一推动力”,佛学将她称为人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尽管她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无影无踪,无音无色,无善无恶,无做无为,但是人们通过如理如法的修行,就可以亲身验证她的真实存在。除了佛学,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承认如来藏学说,更不能说清楚如何能够找到如来藏(包括那个打着“即身成佛”旗号实为附佛外道的当代邪教藏传密宗更是一派误人子弟的胡言淫语)。既如此,人类几千年来绞尽脑汁想认识自我,认识生命,认识自然,岂不成了南辕北辙的水中月镜中花?这一点上,恐怕无数人至今尚在推崇的当代西方文化显然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这里主要指的是包括哲学、自然、心理学在内的人文科学)。
追求宇宙的简单性、统一场这一最终极的、也是最极至的"美",成了拉普拉斯、爱因斯坦这些伟大人物未竟的科学遗愿―――摘自《爱因斯坦对二十世纪下半期物理学的影响》。遗憾的是,虽然爱因斯坦从他的友人那里已经得知了佛学的大致且心存好感,但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所以他不知道,这一切问题的答案,早已出现在2500年前的古老佛经当中!近年又见报道说;有人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以前的太极八卦图,竟可以推导出宇宙统一模式图和宇宙统一方程式。 顺便一提,若有从事科学又有意于佛学的有心人,完全可以从涵盖一切事物的“五法(心王、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入手,所有一切答案尽在其中。
杨振宁、李政道说他也是从佛经“一切在变化中”和《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量子初学的创始人玻尔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士徽章绝非偶然。量子力学有一条"测不准的原理",李政道指出,这个原理与佛学和《易经》学说都有相似的的地方。杨振宁博士在学习《佛经》和《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
一九○五年,爱因斯坦预测物质与能力可以互相转变,他把物质和能的关系立出一个公式 E=MC*C,E代表能,M代表物质,C代表光速,C就是光速的自乘,换句话说,物质乘光速自乘的数字,就是能。光速每秒三十万公里,即是说极小的物质可以转成庞大到惊人的能量。他的预测已由原子分裂的成功而得到完全的证实,确切地证实了物质和能可以互相转变的,更重要的,是把不可想像的假设;--极小的物质变为极大的能力--变为现实。这是科学史上具有革命性的发展。毫无疑义,对于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原子分裂及其它科学上的新发现,对于一神教的宗教来说,不啻投下了一枚原子弹,大大动摇宗教的神造万物的理论基础。唯一的例外就是佛教。科学的发展,不但不足以否定佛学,反而是替佛教理论作了有力的论证。在二千多年前,佛经中的《阿含经》就有大量关于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理论论述,其中,用“芥子纳须弥”来说明一种力量收缩的时候可藏之于芥子这样小的空间,释放时可以大过宇宙最大的山如须弥山;用“一霎那不异三千劫”来说明时间也是相对的,是“依他而起”的;例如释迦牟尼佛说他在过去讲法华经时一坐就是五十劫,(劫是亿万年的长时间),新中国第一任佛协会长虚云和尚当年在终南山修行时,在灶台前一次打坐不吃不喝十七天才出定,他的感觉是“好像刚刚过了一霎那”;至于佛学中的微观世界,经中则以“佛说一杯水,八万四千虫”来以此说明;这些,都无不是佛家对于我们眼中的这个并非真实的“世界”和“时空”的一 一体证。
在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理论中,如果乘坐数倍于光速的飞机在太空飞行,时光能停滞或倒流,甚至看到自己过去世的种种事物,这种科学的时空概念,与佛家的时空体证正好相符,只不过在科学家和世人心目中,这一理论还是一种人人都半信半疑的“科学假设”,而在佛门中早已是尽人皆知坚信不移的事实。笔者就有几位坐禅多年的朋友,他们可以在定中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和别人几百年前的过去世在什么地方并且在做什么,佛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宿命通”;当代佛学大师萧平实居士在《优婆塞戒经讲记》一书中说到他的前世是一个居住在苏州一带的居士,在今生悟道之后的一次定中曾“飞到”银河系的另一角度看见银河原来是一个椭圆形。。。。这一切,都无非是在证明;科学界的分裂原子,使极小的物质变成极大的力量,打破了原子不能分裂的理论从而改变了物质世界;在佛教的理论中,无论是谁,如果他能打破“我执”,同样可以产生无可比喻的精神力量,不过物理上的力量人们可以看到,而精神上的力量则无法衡量,“如人饮水,唯人自知”,从外表上,他仍然与一个普通人毫无两样。如果用比喻讲,觉者破除我执后所产生的大智慧与大慈悲,与物质界原子释放后所产生的光和热十分相似。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西方有智之士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自己所熟悉的学科提出的崭新的科学系列理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这一系列的理论突破,将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对当今世界一系列科学观念进行一次根本性的大改造。
中国物理学家黄念祖,半生注释佛经,著有《大乘无量寿经解》等。
中国电学家王季同,著有《佛法与科学的比较研究》。
科学家尤智表,曾就读于哈佛大学,任浙江大学教授,著有《一个科学工作者研究佛经的报告》,宣称佛学高于科学。
日本科学家松下真一,著有《法华经与核子物理学》。
西方著名物理学家卡普拉,在他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中说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理论有惊人的相似性。”
“量子力学迫使我们认识到,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但这正是东方神秘主义体验世界的方式。他们所描述的经验与原子物理学家所使用的语言是极为相似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写道:“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这段经文讲的就是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的无限层次。
“关于量子原理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它推翻了关于世界可以‘座落在外’的概念……宇宙永远不会再次处于同样的状态。我们不是宇宙的‘观察者’,而是‘参与者’。宇宙就是自己的‘参与者’。”《楞严经》中写道:“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现代量子力学的发现却是佛在无量劫前早就亲证了的境界。
佛教关于宇宙年龄的定量竟接近于科学。许多佛籍,包括现代佛学家著述如方立天先生的《佛教哲学》都说世界的一大劫是128亿年。真是难以置信, 现代宇宙运用最先进检测手段如荷兰天文学家通过测定土和女两种元素比例,测得宇宙年龄是120亿年。
大科学家薛定鄂,是量子力学的权威,近来研究生命科学,薛氏说:“我在母胎时,并不是我生命的开始,我是依照了过去的蓝图,而出现我的生命。我的死亡,也并非我生命的结束。”薛氏之说,生前已有蓝图,死后生命并不结束,恰恰否定了人死如灯灭的俗论。至于“蓝图”,则相似于佛教所说的阿赖耶识,即第八识,此识含藏一切种子,我们的现在世与将来世都决定于此识中的种子。
爱因斯坦提出了“四维空时”,认为时间空间不可分割。而“世界”这一概念在诸佛经中屡次被提到,“世”代表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代表空间上的东西南北上下,表明时间空间本不可分。当佛经传入中国以后,汉语中才有了“世界”这个名词,之前只有“天下”的说法。
爱因斯坦说:“物质是由场强很大的空间组成的……,在这种新的物理学中,并非既有场又有物质,因为场才是唯一的存在。物质和时间只是人们的错觉。”而佛经上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
原子弹的爆炸,证明了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定律的正确性。更让人们惊奇地认识到,这就是佛早已开示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理。
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设有佛学系、禅堂。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成立了佛学社。
爱因斯坦曾经说:“人生最后的领域,只能在宗教中才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