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纪事)兴水利 建电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罗定县水利事业发展纪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1 01:57:37
来源:云浮日报    发表日期:2010-04-11

金银河水库1975年10月动工兴建,于1984年9月建成。水库位于生江镇碗窑村,距罗定市区15公里,是一宗以防洪、灌溉为主,发电、养殖为辅的中型水库,也是我市最大的中型水库。库区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正常水位100.6米,正常库容3200万立方米,捍卫7个镇街(罗平、生江、黎少、素龙、罗城、附城、双东)6万亩农田和2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长岗坡渡槽。长岗坡渡槽是“引太、新引镜”两条渠水引入金银河水库的关键大型建筑物。工程于1976年11月动工兴建,1981年1月竣工通水。长岗坡渡槽设计过水流量25立方米/秒,长度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共5200米,槽宽6米,槽高2.2米,两边设有人行道,为连拱结构,共132跨,拱的最大跨度51米,最高高度37米。

罗定青桐水电站位于泗纶河上游的青桐村,距市区36公里,电站于1969年8月动工兴建,1970年11月至1972年3月三台水轮发电机组相继投入运行。

山垌水库位于船步镇山垌村,距城区33公里,水库于1964年动工兴建,1969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
广东作为全国产粮大省,从20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末,一直在发动群众动手兴水利、建电站,努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当时的罗定县兴修了一批大大小小的水利水电,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罗定县是干旱山区,曾有“到处光头山,滴水贵如油”、“十年九旱”之说。解放后,几经大兴水利,山区环境略有改善,但真正使罗定面貌大改观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开始的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1967年,该县革委会把广大人民群众从革命中焕发出来的冲天干劲引导到生产建设中,抓住罗定缺水的这一根本问题,头一年大力发展水利,兴建水轮泵,全县搞了200万方土石,实现了“水上一层山,粮食夸纲要”的目标。
此后,罗定县又连续苦战了两年,提前完成了5年水利建设规划任务,实现了水轮泵千台县,把原来“引、蓄结合”的水利网发展为“引、蓄、提结合”的水利网。成功地把水提升到久旱的山地上,使山地经常有水灌溉,全县旱涝保收的耕地从28万亩扩大到4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大大改变了历史性贫穷苦旱的落后状态。
1969年10月25日,省革委会在罗定召开了水轮泵建设现场会,省、地、县197名领导参加了现场会。会上,省革委会提出了“全省学罗定”的口号。从那时起到1970年9月,不到一年时间,罗定县就完成了605万土石方工程,比前三年的总和450万立方还要多。增建各项水利工程979宗,小水电比1966年翻了五番,装机容量达7000瓦。并开山辟岭,造出大寨式梯田、梯地53000亩,使当年水稻面积扩大了46000亩,晚造扩大了8万亩。水稻获得大面积丰收,粮食大幅度增产,早造比上年增长28.5%。社员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是年,集体分配口粮平均每人可达500斤,比1966年增长40%。
1970年10月,全县22个农村公社中,成为罗定学大寨先进单位就有船步、双东、金鸡、华石、素龙、苹塘6个公社,全县304个大队也有121个成为学大寨的先进大队。双东公社是全县地势最高,最干旱的“硬骨头”,全县很多引水工程竣工了,那里仍然是“渠水流不到,山头不长草”。农业学大寨的新高潮掀起后,该县革委会领导成员提出坚决要改变双东的落后面貌。首先是进行拦河筑坝,劈山引水,安上水轮泵,“逼水上山腰”。然后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出多个方案,供群众讨论选择,作出改变双东的全面规划,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兴建了30多个电灌站,把水再提高一步,更上一层山。这样公社39个干旱的“馒头山”成为“金谷飘香水唱歌”的米粮山,双东公社的水田面积由5千亩猛增至1万亩,结束了历史上的苦旱状况,“五保社”变成了“作粮社”。
曾被东德一名专家断言“不能蓄水、引水的水种禁区”的石灰岩地区金鸡公社人民群众连续奋战几个月,攻下重重难关,硬是用锄头铁钎在石头上凿出长达128公里的盘山水渠,创造了适应石灰岩山区五种布局的水利网,使全公社每人平均水稻耕种面积从过去的7分增至1亩2分,兴建水利灌溉面积也比以前多了2.5倍。
1969年,罗定又兴建了一座装机容量为4800瓦的青桐水电站,改善和扩大受益面积10万亩。同时在素龙公社筑起了拦河坝,由于解放军支农部队奋不顾身抢险筑坝,人民群众就把这一拦河坝命名为“解放军拦河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