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稻:平常的一天(南方都市报 2007-1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6 20:38:29
平常的一天
2007-11-06 10:12:3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街谈
11月5日,平常的一天。这一日,五羊城里,一级压榨花生油售价102元5升,惊动了发改委;新鲜排骨16块一斤,已卖了些时日,显示了“猪年”的名副其实;是日,瓶装液化气也好生了得,有123元的标签挂出,瓶装气广州自1974年启用,当天夺了33年来的最高。这是人间烟火中的采样数字,算得上“羊城居,大不易”的注脚。
精明的火锅店里,当然就少了燃气炉的面目,由木炭递补,或者以电磁炉替身,少了些火苗升腾的肆意和机动,倒也多了一点炭火、电火的自然和环保,这样想,食客未必就和老板一起朝瓶装气瞪眼,倒可能有点虚拟的隽永安慰了。
当然,居家度日的人就更脚踏实地一些,准备电磁炉、电热水器、微波炉、电饭煲一起上,一个月要少百把块钱的出账,可以部分抵消瓶装气的骄蛮,毕竟也是过日子的朴素招数吧。虽然说炒起菜来火力未必强劲,洗起澡来还要等水预热,算是打了折的“饱暖”,总有些不尽兴,但是还能怎样呢,过日子中间的小沟坎和不顺心,很多时候不都是这样将就过来了。而且,要操心的不仅是这一单,前面说的排骨、花生油,“开门七件事”,林林总总的花销用度,哪一样又是能随便放下的。就慢慢等呗,这冬天一过去,那些讨厌的资本主义能源大国用油少了,一开春,兴许就降下来了。因此,国际新闻也要留意一下,好在,伊拉克最近还算太平,美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也不太僵,世界和平落到实处看来就是好,直接牵连到我们的老汤和洗澡。这样一想,居然从小市民的计较中收获了大市民的格局,多了些自嘲的乐趣。
那些老城区的一些街坊,兴许又会架上煤炉,把蜂窝煤请回家吧。这好处是有的:煲的“花生猪手”是瓶装气永远达不到的火候,一天用个七八块煤,也要省出一百多,虽说用起来没有液化气方便、干净,但日子嘛,不就是这样过。想到去年年初,瓶装气刚从六七十上到过百的光景,两毛五一个的蜂窝煤,不也是天天饮茶、喝汤。自己受点累,汤汤水水的日子,还是要继续下去,不为用不上“气”而生气,烟火不绝,藏着力量,想起来,也是很有品位的。
报纸上有好人在说,瓶装气应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的一项,因为百姓纳税给政府,政府就该提供低价优质的公用事业服务,而不是拿市场竞争和与国际接轨的词语来教导我们。这道理并不复杂,耳濡目染,我们也懂一些,懂了之后,一边搬煤球,一边想着“民生”味道浓厚的瓶装气,还要叹一口气。 □三季稻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zy/200711060409.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