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赞习仲勋是“群众领袖”?--观点--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6 15:40:09
毛泽东为什么赞习仲勋是“群众领袖”?
巴山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继续支持深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深圳吹响了新一轮深化改革、再创辉煌的号角。
此时,笔者重读《习仲勋主政广东》一书,更觉亲切无比。从1978年到1980年,虽然习仲勋主政广东不到3年,但他带领广东全省人民基本完成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实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工作。特别是他代表省委向中央提出赋予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试办经济特区,为广东争取到“先走一步”的“尚方宝剑”,至今为广东人民深深感念。
缅怀这位被毛泽东赞为“炉火纯青”的老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崇高精神境界,仅从他的“一哭一护”,亦可见一斑。
这“一哭”,恰与广东争到“上方宝剑”办特区相关。促使这位“老革命”加快创建特区的,正是当时盛行的“逃港”风。1979年1至5月广东省发生“偷渡外逃”风潮,官方估计人数高达11.9万人,超过历史上最多的1962年全年发生数。习仲勋多次到宝安和香港边界视察。当在收容站看到那些被关押的私渡农民,他哭了。他说了一番很动情的话:“我们自己的生活条件差,问题解决不了,怎么能把他们叫偷渡犯呢?这些人是外流不是外逃,是人民内部矛盾,不能把他们当作敌人。不能只是抓人,要把我们内地建设好,让他们跑来我们这边才好。”
这便是习仲勋对群众的真感情,遭受16年牢狱劫难时,他没有哭过;当调研视察时见到私渡农民被关押,看到群众受苦难时,他却哭了!
这“一护”,却与他“袒护”身边秘书有关。习仲勋到广东后曾接到许多要求平反的信件和电话。面对大量群众来信,他不满足于省信访办筛选后送来的少数信件,指示秘书贾延岩到信访办直接倾听来访者呼声,到大街上看和抄写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大字报。一天,贾延岩被一群披麻戴孝、悲愤不已从远处赶来的老少贴出的大字报吸引,内容事关数百条人命的血案。鉴于兹事体大,贾延岩出于同情和义愤,忍不住出主意叫他们到省委门口信访室去直接申诉,并指点门路。想不到这样做法却招来同事的批评,说他感情用事,一个领导的秘书不该叫百姓到省委闹事,影响多不好!习仲勋听了贾的汇报后,不但没有批评秘书,还严肃地说:“你没有做错,共产党的机关,共产党的干部怎么能怕老百姓,对老百姓没有感情,那能叫共产党的干部吗?这样的干部在封建社会都算不上好官!”
这“一护”,确实体现了对身边工作秘书的关心爱护,但绝非简单的“袒护”,而是对伸张正义的支持保护、对遭冤受苦群众的百般呵护!
细节显大义。这不起眼的“一哭一护”,彰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无比忠诚、无限深情。为此,他们也付出了无以数计的操劳和牺牲,但他们心甘情愿、无怨无悔!而这,恰恰体现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习仲勋如此情系群众、关心群众、爱护群众,难怪毛泽东曾夸赞他:“他是群众领袖,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这番评价可谓名副其实。对比现在,个别领导干部习惯于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习惯迎来送往、拉帮结派,无原则关照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习惯于在感情上脱离群众、不黯群众疾苦,有的甚至面对跪地相求的老百姓仍然无动于衷,迟迟不肯出来见面,只关心自己的私利,不想着为百姓解决点儿实际问题。这样的人,早该回家卖红薯啦!
看看习仲勋的“一哭一护”,想想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忠诚和奉献,不知多少人会感到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