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鼻祖!我军各军兵种创始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07:17

【历史秘闻】开山鼻祖!我军各军兵种创始人

  • 发表于:2010-06-28 16:52:47
  • 作者:万里海疆发短信加好友更多作品博客
级别:大元帅积分:378493 主题推广:迎中秋,铁观音礼茶特惠价 泡面、饮料免费领取进行中 新茶上市铁观音直销大公开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肖劲光: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肖劲光,(1903。01—1989。03。29),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十大将之一。湖南省长沙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及以后均担任要职。以他为题材的电视剧有《肖劲光大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从建国初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空、潜、快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建设一支现代化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的建设方针和开展海上破袭战的思想。强调要打好政治思想、组织、文化技术三个基础。重视培养海军技术力量,积极兴办学校,兼任第一海军学校校长。

 

    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79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在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

 

    

 

    刘亚楼: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空军:刘亚楼,福建省武平客家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

 

    1949年任解放军空军司令(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当选为第一、二、三届空军党委会常委、书记。1959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刘亚楼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11月任空军条令教材编审小组组长,亲自主持编写工作,历时5年,共编写完成条令教材306条。   

 

    1964年下半年,正在出访巴基斯坦的刘亚楼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回国后被查出是肝癌,但他仍然坚持工作;1965年3月下旬,刘亚楼的病情开始恶化;此时,空政文工团的歌剧《江姐》和话剧《女飞行员》正在上海演出,他多次听取演出情况汇报,还找来编导和演员,研究观众的意见,修改剧本;1965年5月7日下午3时45分,这位年仅55岁的上将、空军司令员病逝,刘亚楼逝世1小时后,他的夫人翟云英就收到了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林彪发来的唁电——林彪还亲自担任了刘亚楼治丧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新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员

 

    1949年5月下旬的一天,当刘亚楼准备随十四兵团南下时,突然接到中央军委的通知,面见毛泽东主席。   

 

    至此,进攻台湾的准备工作停顿下来,以至最终不得不在事实上放弃这一作战计划。实现国家统一,也从此走上了曲折漫长的道路。   

 

    尽管解放台湾的任务被无限期推迟,但是出于国土防空的需要,尤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必须要有空中掩护。发展空军,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毛泽东对于发展空军下了决心,决心集中财力加快建设空军的步伐。毛泽东甚至亲自与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商量,把准备购买舰艇的外汇转买飞机。朝鲜战争中国出兵后,让空军发展的步伐走在了海军的前边。   这让刘亚楼感到很大的压力,寝食不安。  

 

    解放初期,台湾蒋介石集团不断对大陆东南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进行轰炸,严重影响着东南沿海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毛泽东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在苏联访问期间,刘亚楼也去莫斯科参加会谈。  

 

    毛泽东紧握拳头,对刘亚楼说:“必须加强空中力量!”在后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强调“国土防空和解放台湾,都非常需要早一点有自己的空军”,对空军寄予很大的期望。  

 

    组建空军伊始,开办航校成为重中之重,刘亚楼不惜“顶撞”毛泽东;为了组建航空兵部队和培养航空兵部队所需要的中、高级飞行指挥干部,刘亚楼在列席七届三中全会时,当面向毛泽东建议扩大航校培训规模和从陆军选调一批营、团干部入学学习飞行。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刘亚楼的这一举措,为空军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骨干。   

 

    党中央对空军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优先保证了开办航空学校的经费。中央军委也给航空学校配备了最好的政委。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任命四野十三兵团政治委员肖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命王秉璋为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后来又任命常乾坤为副司令员,王弼为副政治委员)。   

 

    1949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作出决定:第1航校设在哈尔滨;第2航校设在长春;第3航校设在锦州;第4航校设在沈阳;第5航校设在济南;第6航校设在北京南苑。6所航校全部采用苏联的飞机装备(后来在牡丹江成立以东北老航校为基础的第7航空学校)。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正式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刘亚楼还于1950年4月1日向中央军委建议从陆军抽调成建制的师、团领导机构来组建航空兵部队的师、团领导机构。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这一建议。  

 

    1950年7月12日,空军党委成立,刘亚楼任书记,空军副政委吴法宪任副书记(肖华已于同年4月调总政治部任副主任)。  

 

    航校缺乏合适的政治委员人选,刘亚楼亲自向中央军委打报告,请求从陆军调6名优秀师级政工干部来航校任政委。  

 

    毛泽东在报告上批示:“这些政治委员必须认真挑选最合适的人来担任。”他还指示各野战军要提出三倍的名单供中央军委选定。这种选拔干部的方式,在军队历史上是罕见的。  

 

    航校没有政治理论教员,刘亚楼自有办法,他立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起草报告,建议从北京各学校(比如马列学院、华北大学、革命大学、军政大学等)指定调选18到24名政治教员给6个航校。毛泽东看了报告,第二天就指示:“同意这样调人,请安子文、陆定一、刘亚楼三人会议一次,决定调人办法,由安子文召集。”  

 

    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看到批示后,很吃惊。他问刘亚楼:“怎么这个事也惊动到主席那里!”刘亚楼半开玩笑地回答:“我们没有办法,解决不了嘛。”1949年12月1日,6所航校如期开学了。刘亚楼陪同朱德、聂荣臻参加了第六航校的开学典礼。   

 

    在航校如期开学后,鉴于俄文翻译缺乏导致苏联专家讲课学员无法听懂,刘亚楼很快从全国物色了一批翻译人才,将他们补充到航校中。   

 

    后来中苏关系破裂时,各军兵种俄语翻译或改行或转业,失散殆尽。刘亚楼爱惜人才,专门要求:“不经过空军党委批准,一个翻译也不准动。对现有的翻译人员,不许随便改行,确实没有翻译可干的,可以调回,适当集中使用。”   

 

    毛泽东听说后有点不高兴,在一次见面后问起刘亚楼。刘亚楼申辩道:“我这是坚持科学。” 毛泽东不悦地说:“是啊,就你刘亚楼讲科学,你还是国防科委副主任嘛。” 此次会见不欢而散。此后,毛泽东不理刘亚楼数月。刘亚楼无奈,只有请周恩来、罗荣桓、罗瑞卿等人通融。

 

    

 

    王耀南:我军工兵部队创始人之一王耀南将军。工兵老祖-工兵王、红军架桥王、坑道爆破王、工程构筑王、地雷战王。

 

    传奇英雄

 

    【1911—1984。11。3】王耀南(1911—1984),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胜利村人。1911年冬,辛亥革命爆发后,王耀南出生在江西萍乡一个手工业鞭炮世家,少时家贫,随父到安源煤矿做童工,12岁参加安源第一个儿童团,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1年共产党成立,他1922年4月就在安源煤矿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儿童团 :安源儿童团;1922年9月参加了安源大罢工,在斗争中结识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蒋先云,陈潭秋、蔡和森、高君宇等共产党员,他是安源矿工领袖黄静源的亲密战友;   1927年9月,他随安源矿工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及随后的三湾改编,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从井冈山到到抗美援朝他参加战斗达300余次,5次负重伤,却从不退却;从1927年到1955年,他在军中8次被降撤职,但毫无怨言,忠心耿耿;

 

    1927年9月9日,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

 

    1939年6月 与日军川口遭遇战,他三次九处负伤,毛主席派夫人江青持亲笔信前往慰问,毛主席信中称王耀南是“民族英雄”。江青代表毛主席把正面铸有民族英雄四个字的八路军战伤证章授于王耀南。   

 

    王耀南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工兵史,因此同志们称他为工兵王。红军时期直接指挥过他的领导有: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林彪,罗荣桓,陈毅,董必武,黄克诚,滕代远,黄公略,左权,何长工,杨尚昆,朱良才,李德,博古等等。

 

    虽然他资格老,战功卓著,伤痕累累,可能因工兵是个辅助兵种,也可能因他文化较低,刚直暴烈,八次降职,1955年授衔时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特别是他在红军时期获得的二等红星奖章(现存军事博物馆)和红旗奖章,是其他人所难以相比的,是对他的最高奖赏,最高评价,也是对工兵(现工程兵)的最高肯定。

 

    工兵老祖-工兵王

 

    王耀南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工兵史,因此同志们称他为工兵王。从小他家是做鞭炮的,会制作火药,炸药,后来他在安源煤矿挖煤、拖煤,掘进坑道,爆破煤层;  

 

    1927年9月,秋收起义他

 

    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爆破队副队长;   

 

    1930年6月,朱德命令他组建红一军团工兵连并

 

    担任连长,此连为红军第一个工兵连;   

 

    1934年5月, 红军任命王耀南为军委工兵营营长;   

 

    红军四渡赤水前后,王耀南指挥工兵连先后架起十余座桥,获全军通令嘉奖,被毛泽东誉为“工兵专家”; 红一方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时,有6个工兵营又二十余个连队,长征结束后只剩一个工兵

 

    连,一直从事工兵事业并活到解放后的人非他莫属了;   

 

    抗日战争他创造、组织、指挥了地雷战,地道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他被老帅们争来调去,屡立奇功。

 

    红军架桥王

 

    从1929年2月会昌湘水架设红军第一桥到1934年10 月在于都架设长征路上第一桥,红一方面军长 征路上经过大河22条,均由王耀南担任渡河现场总指挥。在抢渡大渡河时,王耀南带领工兵连冒着敌人炮火在铁索桥上抢铺桥板,接连牺牲战士多名,为大部队铺平了道路。   

 

    1935年初,红军长征在四渡赤水战役时,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对毛主席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不去的河。

 

    坑道爆破王

 

    从红军1931年10月会昌战役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王耀南在多个重要的战役中指挥坑道爆破,破城攻寨。 1932年2月,江西赣州战役:王耀南率工兵连参加赣州战役。王耀南负责指挥几个工兵连挖掘十余条坑道。敌主力一部利用坑道从赣州城里出击,袭击红一师。红一师腹背受敌,仓促撤出阵地,未及时通知在坑道中作业的工兵。王耀南等红军战士在坑道里死守,不当俘虏,直至红十五军组织反击,将敌驱进赣州城,政委左权救出坑道中负伤的王耀南等工兵指战员。  

 

    1933年11月,福建沙县战役:11月,红三军团入闽,将卢兴邦的骑兵旅包围在沙县城内。卢旅借沙县高、厚坚固的城墙固守待援。王耀南奉命率总部工兵连驰援。爆破按预定方案将墙砖抛向城里,飞石砸死砸伤卢旅大部分人马,攻城部队几乎没费枪弹,没有伤亡就取得胜利。王耀南荣获可终身免除死刑的二等红星奖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规定终身免除死刑);  

 

    1936年5月,陕北安边战役:在西征中,红二十八军于1936年夏天围困陕北安边之敌月余。王耀南接到彭德怀命令,率部从甘泉前线赶赴安边。当工兵把坑道挖到城墙脚下时,遇到大块城墙砖砌的基础,工兵挖不动墙砖,往下挖是地下水,只好找来石匠凿砖;凿砖声让敌人发现坑道位置,敌人用大铁饼将坑道砸塌,又把粪水灌进坑道。王耀南只好组织兵力重挖坑道。为了对付城砖,他通过当地政府请来贼骨(窃贼)。这些人用特制的工具挖穿了城墙砖并且掏好药室。此战他负了重伤。   

 

    1940年9月,山西榆社战斗:9月23日,在榆(社)辽(县)战役中,王耀南命韩满堂等入伍前参与过盗墓的战士,在榆社城下用挖盗洞的方法,挖地洞和药室,一天的时间炸开榆社城城墙,一二九师占领榆社县城。   

 

    1947年12 月,山西运城战役 :王耀南提出派小部队潜入护城壕挖短坑道,炸开城墙的险招。27日爆破成功;28日运城解放。   

 

    1948年2月,山西临汾战役 :临汾前线坑道掘进全面展开,仅城东就开挖15条作战坑道和60条掩护坑道。17日12时,装药完成。15时,我军开始炮火准备,17时总攻。18日凌晨,临汾解放。   

 

    此外1947年11月的河北石家庄战役,1948年10月的山西太原战役都采用了坑道爆破法。爆破这一战法推广到全军。

 

    工程构筑王

 

    从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王耀南在多个重要的战役中负责阵

 

    地工事的工程保障 。  

 

    在五次反围剿的高虎垴防御战中,他提出在山体上挖坑道,在坑道口附近修暗堡,取代原构筑大量碉堡的方案。他还建议用竹筒等就便器材制成大量土地雷敷设雷场 ,迟滞敌人的进攻,有效地杀伤敌人,使红军与敌军的伤亡人数比,由广昌战役的5:2变成1。3:3。  

 

    战后经彭德怀报请,3人团德国人李德亲自授予王耀南红旗奖章。

 

    1941年,八路军特务团300余人利用王耀南组织指挥建造的黄崖洞兵工厂防御工事,抵抗了日军6000余人的攻击,造成抗日战争史上1:8(我军伤亡100人,敌军伤亡800人)的奇迹。构筑复杂工事的战法后推广到全军。

 

    地雷战王

 

    从1934年五次反围剿开始,王耀南就提出用竹筒等就便器材做地雷迟滞敌人的进攻,这是我军在

 

    敌强我弱情况下防御敌人的有力战法。特别在抗日战争中地雷战发展到顶峰。他创造并完善了从造雷

 

    ,埋雷,引雷起爆,反探测雷,反挖雷,保护自己布设雷场的一系列工作;   他完成了把制式地雷

 

    发展到老百姓造土地雷的过度;   先后想出用铸铁,瓦罐,石头等物质做地雷壳;   针对日军

 

    工兵扫雷,他发明用马尾,自行车内胎,老鼠夹子等材料当地雷绊索等方法迷惑敌工兵;   发明了

 

    反工兵探测的化学雷;   王耀南提出用电打火的办法使起爆装置和地雷分开一段距离,这样只炸日

 

    军,不炸趟雷的老百姓埋雷方法;   他还发明了土水雷等等;   王耀南通过军区发出训令:只

 

    有当确实看到日军的行动方向才能安装地雷的击发装置。这是地雷战战术非常重要的一条,解决了误

 

    炸自己人的问题。即家喻户晓的:不见鬼子不挂弦。   王耀南的最大功劳在:在推广地雷战,让它

 

    全面开花。   他集训部队干部和民兵、游击队学习使用地雷;   指导县镇作坊制造地雷;   

 

    打消区和县干部对土地雷威力的疑虑;   指导民兵、游击队讲了如何摆地雷阵;   如何设法让

 

    鬼子踏雷;   如何真假结合;   另外王耀南又强调了如何防止地雷误伤群众和牲畜。   “地

 

    雷战”作为战术基本成形,为人民战争创造了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法。

 

    [编辑本段]从地道战到坑道战

 

    1941年,聂荣臻向朱德报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推广“地雷战”。   当时由于日军在冀中平原构

 

    筑大量碉堡,修建网状公路,反复对冀中平原扫荡,冀中形势非常严峻,冀中军区和党委上报将机关

 

    和大部队撤进太行山区。   彭德怀认为:撤出冀中平原,再想返回几乎不可能,不批准撤出冀中的

 

    报告。   1941年,王耀南在冀中军区深入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地道战战术:   他提出利用村落改

 

    造地形,把村民已经在地下连通的菜窖,蛤蟆蹲(小地道)进行改造,使这些只能藏人的原始地下通

 

    道改造成可以防毒,防水,防挖,可以藏,可以打,村内村外联成一片的战斗地道。   地道战解决

 

    了平原地区部队、军民打,藏,养的问题。增强了冀中党委、军区执行总部和中共中央坚持冀中根据

 

    地指示的信心,3月20日下达命令,全区军民挖地道,改造村庄。在冀中大力推广“地道战”。   

 

    从此人民战争的海洋里,又增加了一个新战法,使平原敌后的抗日斗争得以持久稳固的发展壮大。  

 

    1951到1952年,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三次命令王耀南到朝鲜负责解决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问题,

 

    王耀南根据平原地道战的战术提出山地坑道战的战术,解决了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的问题,在巩固

 

    我军三八线的山地防御战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整个三八线山体已

 

    经基本掏空,彻底解决了一线山地部队的屯兵,养兵,作战进攻与作战防御问题,甚至可以抗敌重磅

 

    炸弹和八英寸(200毫米)口径重炮的轰击,我军每日每个军阵亡人数已由80人降为2至3人。   地

 

    下坑道被部队誉为打不垮,炸不烂的地下钢铁长城。

 

    [编辑本段]破交战,破袭战,破击战

 

    从1936年3月他率红军工兵炸毁了山西军阀阎锡山部铁甲车起,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指挥部

 

    队破坏敌人铁路,公路,炸毁敌人列车、桥梁,这三大战法给敌人的补给运输。重创,仅1937年11月

 

    他带领工兵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炸军列28次。   著名的百团大战就是由他建议,由破坏敌人交通线

 

    而发展起来的。   这些战法,对于抗日战争中一味占领大城市,依靠交通线,保持补给,兵力调动

 

    的日军、伪军,及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党军队是一个极佳的战法,也是人民战争的一个重要环节。   

 

    后来次种战法又推广到全军。

 

    [编辑本段]电影地道战,地雷战

 

    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王耀南组织作家和艺术家将抗日战争中的“地雷战”和“地道战”的战例

 

    改编成有故事情节的军事教学片。他在影片中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军事顾问、军事指导。   影片中

 

    的所有情节都取之于当年的实际战斗,由于受影片长度的限制,还有许多故事没有得到反映,但人民

 

    战争的基本思想得到了体现。   徐向前对王耀南指出了影片《地雷战》的不足,他说:“你这个工

 

    兵专家的作用到哪里去了,几个老百姓怎么能搞出“地雷战”呢?   这次《地道战》拍的不错,教

 

    育意义很大,思想性很高,毛主席思想体现的很明确,形象地说明了主席思想的胜利。”

 

    [编辑本段]与毛泽东的历史渊源

 

    1922年,他在安源煤矿听过毛泽东传播革命真理;   1927年9月,他在安源煤矿参加了毛泽东

 

    领导的秋收起义,后隋毛主席参加三湾改编,又上井冈山;   1929年6月,他在红四军七大时,作

 

    为初级指挥员支持单纯军事观点,与毛泽东产生分歧,在民主投票时支持陈毅为前委书记。后毛泽东

 

    12月在古田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上,对单纯军事观点给予严厉批评,部队干部进行调整,刚任特务营

 

    副营长的王耀南下到连队当排长。   在第二次反“围剿”后,王耀南带工兵连为毛泽东挖防空洞。

 

    王耀南将毛泽东住房后大樟树洞辟为防空洞口,利用樟树的枝多叶茂作伪装,便于毛泽东遇紧急情况

 

    迅速进入防空洞。施工中,毛泽东亲自参加劳动,并招待工兵连“打牙祭”。   中央主力红军三渡

 

    赤水之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王耀南率工兵连赶回渡口留守,控制、检修、加固浮桥,以备主力四

 

    渡赤水。在两个多月中,王耀南指挥工兵连克服种种困难,架起十余座桥,获全军通令嘉奖,被毛泽

 

    东誉为“工兵专家”。   1939年6月, 川口遭遇战他负伤,毛主席派夫人江青持亲笔信和200块银

 

    圆前往慰问,毛主席信中称王耀南是“民族英雄”;   1966年2月 ,江青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上

 

    点名批评了十余部电影,其中包括《地雷战》和《地道战》。   王耀南深感事关重大,他向中共中

 

    央办公厅请求面见毛泽东陈述自己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安排他和江青面谈,他在江青办公处据理

 

    力争:   他说:《地雷战》、《地道战》影片是贯彻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和《论持久战》的精神;

 

    他说: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真实战例的汇编;   他说:影片是他组织指挥的,是工程兵部队和民

 

    兵进行训练的军事教材,不是故事片,与作家、演职员没有关系;   江青最后无可奈何的让了老将

 

    军一步,说到:你们这些将军只晓得打仗,不懂得艺术。会议上我是批评有些影片的艺术水平差,线

 

    条太粗,点了《地雷战》、《地道战》的名。江青对总政的负责同志说:既然王耀南同志再三强调这

 

    两部影片是军事教学片,那你们回去把片头剪去,注明是军事教学片,继续放映。   敢对江青坦诚

 

    相争的将军为数不多。   1966年8月后,审查《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时,对油画下的注明:“毛

 

    泽东1920年到安源,并说毛主席在建党以前就曾去过安源做工人运动”提出异议:“毛主席1920年没

 

    有去过安源。1921年秋毛主席去的安源。”他认为应该实事求是。他在博物馆打电话请中共中央办公

 

    厅主任汪东兴到毛主席处核实。主席后来答复说:王耀南的回忆是正确的。

 

    [编辑本段]周恩来重用王耀南

 

    1934年5月,经董必武、刘伯承推荐,周恩来同意,王耀南被李德任命为军委作战科科员兼军委工

 

    兵营营长。工兵营组建后,王耀南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代表军委首长先到三军团石城、驿前筑垒域

 

    督查防御工事的构筑。   1934年4月,五次反围剿广昌战役后,中央军委曾经考虑中央红军战略转

 

    移到湘西的洪江与第二,六军团会合,。这在当时是非常机密的设想,连方面军的首长和军团的首长

 

    都不知道,1934年6月,周恩来命令红一方面军侦察科长张明远(解放后任总后副部长)和王耀南到敌

 

    后探路。   1934年10月,长征前夕,周恩来亲任总指挥在于都河上搭建长征路上第一桥,征集材料

 

    、船只。王耀南带领干部对架桥点、河川情况进行了勘察,挑选了10个架桥点,决定在花桥、潭头圩

 

    、赖公庙、大坪心、峡山圩架5座桥。   红军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时,进至湘江岸边,王耀南

 

    率工兵营担任守卫和维护湘江浮桥的任务。守桥的最后一日,敌先头一个连试图偷袭我渡江指挥部,

 

    王耀南率部吸引敌人的火力,掩护总政委周恩来撤退。后王耀南将湘江渡江我军损失情况向周恩来等

 

    作了报告。

 

    [编辑本段]朱德重用王耀南

 

    从井冈山时期起,王耀南就在朱德领导下,朱德总司令曾多次亲自给王耀南下命令,修桥筑工事

 

    ;   1929年1月,王耀南在朱德指挥下,带领战士在会昌城附近湘水架成浮桥,这是红军战史上首

 

    次架桥。朱德过桥时给予表扬,王耀南升任连长。   1930年3月,朱德亲自向王耀南交待组建工兵

 

    连的任务。王耀南任我军第一任工兵连连长,端午节朱德到工兵连和全连官兵“打牙祭”,祝贺工兵

 

    连成立。   1935年12月底,中央红军进至乌江南岸,王耀南奉朱德之命,在水急浪高的江界河渡口

 

    ,克服重重困难架设浮桥;   1938年,王耀南在延安修机场期间,朱德要王耀南吃透毛泽东的《论

 

    持久战》,利用他自己的特长和经验提出几套以弱击强的战术,把复杂的技术变成通俗的方法,由总

 

    部发训令要全军和游击队都来执行。   当时王耀南提出搞“地雷战”。朱德要王耀南先搞出个样子

 

    ,认真总结再普及,并指出:高级干部要把功夫下在提高部队战斗力上。后来王耀南照办,创造了地

 

    雷战、地道战。

 

    [编辑本段]彭德怀重用王耀南

 

    1930年7月中,王耀南接到湖南省委命令:率队赴长沙配合红三军团打长沙。彭德怀亲自督阵,工

 

    兵队在浏阳河上架通浮桥,保障了长沙战役的顺利实施;   1933年11月,彭德怀将卢兴邦的骑兵旅

 

    包围在沙县城内。三军团工兵连挖坑道实施爆破沙县城不成功,王耀南奉命率总部工兵连驰援。施工

 

    中,彭德怀亲自下坑道视察。后来爆破成功,一举攻下沙县,王耀南获二等红星章。   1936年5月1

 

    日至5日,在西征中,红二十八军于1936年夏天围困陕北安边之敌月余,久攻不克。王耀南接到彭德怀

 

    命令,率部从甘泉前线赶赴安边。王耀南组织兵力挖坑道,掏好药室,爆破成功,此役王耀南也负伤

 

    。   1941年2月,彭德怀批准王耀南大规模使用地雷和构筑大量永备工事的方案,及组织工厂研制

 

    土地雷、滚雷等土装备并大量生产。彭德怀指示他在根据地周边推广“地雷战”,牵制日军对根据地

 

    的进攻。   1940年百团大战前,彭德怀决心破击正太铁路, 王耀南协助刘伯承完善了正太铁路破

 

    击的战前工程准备,彭德怀同意王耀南坐镇总部现场指挥,对王耀南提出的至少出动18个团的请示,

 

    确定为至少出动22个团;   1951年,在彭德怀批准下,王耀南率学习团随同董其武将军的第二十三

 

    兵团赴朝作战,他建议修筑坑道后,我二十三兵团伤亡由每军每日150人降为十余人;   1952年5月

 

    ,彭德怀命令王耀南率二百余名工兵、炮兵、航空兵干部组成的学习团赴朝鲜解决防空问题。当时我

 

    方每军(军团)每日阵亡人数在一百人左右。他提出打坑道解决部队的防空问题。部队全面开展坑道

 

    掘进作业后,伤亡减少30%。   9月,王耀南奉彭德怀之命再率学习团赴朝检查部队推广“坑道战

 

    ”经验,找出不足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后我军每日每个军阵亡人数已由80人降为2至3人;   

 

    彭德怀命令把“坑道战”及坑道掘进作为志愿军的日常工作和长期工作,志愿军部队全面贯彻执行。

 

    [编辑本段]林彪重用王耀南

 

    1932年6月间,王耀南在彭杨步兵学校任工兵教员兼学员队排长时,恰逢一军团参加水口、南雄战

 

    斗。主动请命率新老学员七十余人攻上梅关要隘,这次攻坚战使大部分学员阵亡,他本人也负重伤。

 

    当时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参谋长陈奇涵批评伤亡太大;   1933年2月,王耀南到一军团考核新学

 

    员,后参加一军团的军事行动。在战斗中当担任警戒的王耀南发现敌机俯冲准备投弹时,他将军团长

 

    林彪推下山坡,保护了林彪的安全;   1936年红军东征,王耀南奉军团长林彪的命令,摧毁同蒲铁

 

    路。除敌人据守的几个大火车站外,他们捣毁了其余火车站的建筑和设施,使同蒲路彻底瘫痪。   

 

    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前,在友军杨爱源、孙楚将军配合下,王耀南完成勘察任务后,陪同师长林彪

 

    与杨爱源、孙楚会谈。在复勘中,林彪看了王耀南选的关沟段地形后说:“王耀南做的笼子(湖北话

 

    :圈套)不大度,但复勘直至灵丘只此地最佳。”   1938年3月2日晨,林彪在山西浓雾中被枪弹击

 

    伤,王耀南命警备连反击,掩护林彪撤退。后王耀南奉罗荣桓之命,护送林彪赴延安治疗。3月8日,

 

    有十余里山路,担架不能通行,王耀南坚决否定后撤的请求,扶起林彪,让警卫员们轮流背着林彪直

 

    到黄河边,使林彪及时到延安得到治疗;   1955年,王耀南在授衔后,因病休息。1960年林彪找王

 

    耀南谈话,林彪说:你还没有死,还能动,活着要干,死了算。随后王耀南被任命为工程兵司令部副

 

    参谋长。   1969年10月1日,林彪在天安门接见王耀南时,问到王耀南的工作情况时说:你还当副

 

    参谋长不妥。   1970年,经林彪提议,毛主席批准,王耀南任工程兵副司令员。

 

    [编辑本段]刘伯承重用王耀南

 

    1933年11月,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调王耀南到红军大学任工兵主任教员,期间总参谋长刘伯承命

 

    王耀南、康克清等学员以总部代表名义去兴国检查工作。他们发现了兴国防御工事存在着严重的技术

 

    问题,提出纠正的办法,受到刘伯承的表扬;   1935年初,红军长征在四渡赤水战役时,红军总参

 

    谋长刘伯承对毛主席说:只要王耀南有烟抽,红军没有过不去的坡,只要王耀南有酒喝,红军没有过

 

    不去的河;   1936年10月,长征后期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前,他奉周恩来之命,率部接应随同四方面

 

    军北上的刘伯承。王耀南带工兵连经过几天努力寻找,在草地边沿的华家岭以东三十余里的小村庄附

 

    近找到了刘伯承及夫人汪荣华和他们的两个警卫员;   1939年初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调王耀南

 

    到太行山根据地反击日寇的“囚笼政策”。王耀南提出炸桥破路的方案。

 

    [编辑本段]聂荣臻重用王耀南

 

    百团大战时,在聂荣臻的坚决要求下王耀南带工兵干部赶赴晋察冀参战:   在娘子关,王耀南

 

    指挥工兵利用山体断层的地质特性进行大爆破,造成娘子关隧道大塌方;   在井陉煤矿,他动员矿

 

    工带领工兵炸毁了煤矿的关键部位和大量设备,摧毁矿井;   在平汉铁路,他指导工兵带领民兵对

 

    铁路拆除,燃烧、爆炸……,当他赶回八路军总部才知道此次战役我军投入兵力已超过100个团,已被

 

    彭德怀定名为百团大战;   当年冬,聂荣臻向朱德报请调王耀南到晋察冀推广“地雷战”;   

 

    1942年初春,王耀南指出:光能藏不能打,光挨打。他要求将藏身洞改造成能打、能藏,防毒、防水

 

    、防挖、要能安全撤出,并与高房工事、地堡及村外工事相结合的作战地道。   日本投降后,王耀

 

    南接到聂荣臻的命令返回张家口市,指挥工兵消除日军在张家口市设置的爆炸物,排除日军在张家口

 

    附近埋设的地雷。

 

    [编辑本段]滕代远,陈毅,罗荣桓等重用王耀南

 

    1930年,在三军团时,滕代远送王耀南进军团随营学校学习;   1932年1月,王耀南率工兵连

 

    参加赣州战役。根据陈毅的指示,王耀南负责指挥几个工兵连挖掘十余条坑道,炸毁了赣州城;   

 

    1933年2月,王耀南到一军团,他带领上级干部队学员留军团部见学,后罗荣桓给步兵学校写信,高度

 

    评价王耀南组织的实战见学。   王耀南他们试制的黑火药,土地雷及地雷战的演示,解决了制式地

 

    雷昂贵,难以普遍应用,难以推广,更不用说交给游击队,民兵去使用。经彭德怀观演后,王耀南又

 

    向左权汇报了地雷战战术的问题,推广地雷战的问题。左权认为王耀南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好,左权

 

    让王耀南试着做几个战例,然后小结一下,先在师和军区通通气,再考虑推广的问题。左权同意王耀

 

    南带一部分地雷在涉县、辽县、黎城、襄垣、沁县、沁源县、屯留等地打几个小型示范仗,然后总推

 

    广。不光在特务团推广,要在部队中,甚至游击队中推广。就这样地雷战遍地开花了。   1935年第

 

    五次反围剿时,他提出在山体上挖坑道,在坑道口附近修暗堡,取代原构筑大量碉堡的方案,以增强

 

    防御工事的抗力,抵御敌火炮轰击。他率领工兵挖掘示范坑道,并返回瑞金向博古和李德做了汇报。

 

    李德出于苏联尊重工人意见的惯例,(李德知道王耀南是工人出身)同意了王耀南的建议。在随后的

 

    高虎垴防御战中,红军与敌军的伤亡人数比,由广昌的5:2变成1。3:3。战前,王耀南还建议用竹筒等

 

    就便器材制成大量土地雷敷设雷场 ,并具体指导实施,迟滞了敌人的进攻,有效地杀伤了敌人。战后

 

    经彭德怀报请,李德亲自授予王耀南红旗奖章。

 

    [编辑本段]八次降撤职

 

    1 1927年10月,江西三湾红军部队改编,由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爆破队副队长(副营

 

    )降为班长;   2 1929年12 月,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由于受单纯军事观点的影响,对党的领导

 

    问题,红军任务问题,军内民主等问题与毛泽东有分歧,支持陈毅为前委书记 。后在12月古田红四军

 

    第九次党代会上,毛泽东对此给予严厉批评。会后部队干部进行调整,由红一军团直属特务营副营长

 

    降为排长;   3 1930年7 月,在湖南长沙由于顶撞湖南省委特派员,认为扩大红军工兵3000人的任

 

    务不实际等原因,由红军第一方面军工兵总队予提总队长(师)降为伙夫;   4 1932年6月,在广

 

    东梅关率70名军校学员充当敢死队攻克梅关,驱敌一个团并且死守住阵地。但伤亡营团级教学员20人

 

    (含他本人),连排级学员50人,伤亡过重,林彪军团长评价:狗屁胜仗。由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工兵

 

    教员兼学员队排长降为教员兼副排长   5 1935年1 月,贵州遵义后部队整编,由军委作战科科员(

 

    师职)兼红一方面军工兵营营长降为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营职);   6 1943年11月,在河北阜平

 

    ,由于拒绝承认百团大战的错误,顶撞漫骂晋察冀中央局领导,由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兼冀热辽军区

 

    十七军分区司令员(旅)降5级为武装部长(营职,无具体单位,仍任抗大第四大队大队长);   7

 

    1948年12月,在山西五台山,由于上书晋察冀中央局:反对土改极左路线。由西北野战军工兵主任兼

 

    第七军军长(因晋察冀中央局决定王耀南率工作队到五台山地区做土改试点工作未到职)降为山西省

 

    军区临汾军分区司令员;   8 1955年,在北京军队整编,由华北军区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兵团)

 

    降为军区工程兵主任(军)。

 

    [编辑本段]五次负重伤

 

    1 1930年8月, 第二次长沙战役,在湖南长沙,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腿,腰负伤,左脚中

 

    脚趾被打断;   2 1931年1月,赣州战役,在江西赣州,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多处被手榴弹弹

 

    片伤 ;   3 1932年6 月,梅关战斗,在广东梅关,时任彭杨步兵学校工兵教员兼学员队排长,头

 

    ,肩等处多处受伤;   4 1936年9月, 安边战役,在陕西安边,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背,腰

 

    等多处受伤;   5 1939年6月,在山西隰县川口,与日军骑兵大队发生遭遇战 ,时任115师独立支

 

    队代理支队长,经印度援华专家柯隶华大夫诊断:头部擦伤,右耳膜震破,右手食指关节粉碎性骨折

 

    ,腹部中两弹,靠近肝脏大血管,右臂骨折,右腿骨折,右脚小指被击短,背部多处创击伤,肺部挤

 

    压伤,失血过度,神志不清,随时有生命危险。

 

    [编辑本段]荣立战功

 

    二等红星奖章: 1933年11月, 沙县战役,在福建沙县,时任工兵连长,红三军团屡攻沙县不克

 

    ,王耀南奉命率工兵连用坑道爆破法炸开沙县县城,为全歼卢兴邦旅作出决定性贡献。由红军副总司

 

    令兼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颁发。   三等红旗奖章 1934 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时任军委作战科

 

    科员兼工兵营营长,在阵地防御战中组织指挥工兵,野战部队指战员和赤卫队员,构筑工事,提出用

 

    坑道代替碉堡,大力推广应用阵前布防土地雷,保存了自己,大量迟滞消灭了敌人。由共产国际代表

 

    ,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颁发。   全军通令嘉奖 七次   1.1931年10月,会昌战役 ,在江西会

 

    昌县,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部用坑道爆破炸开会昌城墙,保障战役胜利 。由红一方面军副总

 

    司令彭德怀嘉奖;   2.1932年春 狐背岗演习 在江西瑞金地区红军学校,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

 

    长,率部为集训红军高级干部组织教学演习,成功达到演习目的。由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和红军学校

 

    校长刘伯承嘉奖;   3.1934年12月,乌江战役,在贵州江界河,时任军委工兵营长,在水流速度

 

    超过2公尺,在没有渡船和设备的情况下,率工兵砍伐竹子扎多层竹排架设浮桥,在二师和当地老百姓

 

    全力支持下架成浮桥。 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给与嘉奖;   4。1935年1月 天门洞战斗,在贵州桐梓

 

    ,时任军委工兵营长,率部用炸药炸毁天门洞洞口工事,震晕洞内千余敌人并俘虏之,缴获大量金钱

 

    ,烟土,白粉和武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嘉奖;   5.1935年1到2月, 四渡赤水战役,在贵州

 

    赤水河地区,时任工兵连长,率部在赤水河架设浮桥十余座,保障了部队的机动。由红军总参谋长刘

 

    伯承嘉奖;   6.1935年5月,行军过彝民区,在四川冕宁县巴马房,时任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长,率

 

    工兵连被彝族老百姓包围,他命令不准开枪,模范的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全连被彝民抢去枪和衣服裤

 

    子。总部巡视员谭政嘉奖;   7.1948年10 月,太原战役,在山西太原,时任 晋察冀军区工兵主

 

    任兼晋中军区独立1旅旅长,率晋中军区独立1,2,3旅7000余人在外围作战中,克黄寨,棋子山,牛

 

    驼寨等要塞毙伤俘中将要塞司令粟阴周等三万余人(攻克牛驼寨时和西北野战军第七军彭绍辉军长共

 

    同指挥) 。在太原战役第二阶段,王耀南率独5(原独2)旅,独6(原独3)旅攻克义井,大井峪,小

 

    井峪三个要塞,歼要塞之敌,歼敌第69师,70师,坚贞师,工兵师等部。由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第

 

    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嘉奖。

 

    [编辑本段]王耀南简历

 

    (其它经历)   王耀南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区一个鞭炮世家,从小就学会了制造黑

 

    火药和鞭炮,烟花技术;   10岁起到安源煤矿,他和父亲,祖父在矿井下当爆破工,是坑道掘进和

 

    爆破的行家里手。   1922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组织的中国第一个儿童团安源儿童团;   1922年9月

 

    ,在安源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5年9月,在纪念安源罢工3周年时,带领儿

 

    童团参加与反动政府的斗争,被镇压,矿工领袖黄静源惨遭受害,史称9月惨案。矿工们手捧着黄静源

 

    烈士的血衣,王耀南将它撕成布条,分给大家,系在脖子上,继续斗争;   1927年9月11日,安源

 

    矿工参加毛泽东组织的秋收起义,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爆破队副队长;   1927年9月29

 

    日,工农红军第一师三湾改编,王耀南降为班长;   1927年10月,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会师,组建红四军;   1928年8月,参加黄洋界保卫战后,王耀南调特务

 

    营任排长;   1929年2月,朱德命令王耀南带人在会昌附近的湘水架桥,架设成功,此为红军第一

 

    次架桥;   1930年3月,王耀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6月,朱德命令王耀南组建红一军团

 

    工兵连 此连为红军第一个工兵连;   1933年3月, 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和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推荐

 

    王耀南任红军公略步兵学校工兵主任教员 ;   1933年11月,红三军团数天屡攻沙县不克,红一方

 

    面军副总司令兼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急调王耀南率红一方面军工兵连驰援。王耀南组织指挥工兵用

 

    坑道爆破炸开城墙,红三军团全歼卢兴邦旅,王耀南荣获二等红星奖章;   1933年11月,红军大学

 

    校长刘伯承调王耀南到红军大学任工兵主任教员;   1934年5月, 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和学校上级

 

    干部队队长董必武推荐王耀南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防御作战工程保障总负责人,红军总政委周恩来

 

    同意,中共中央负责人博古批准,共产国际代表红军军事顾问李德宣布任命王耀南为军委作战科科员

 

    兼军委工兵营营长;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奉军委命令,王耀南指挥工兵部队在江西于都河架

 

    桥,此桥为红军长征路上第一桥;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部队整编,红一方面军全部工兵

 

    部队合编为一个连队,王耀南任连长;   1936年3月,红军东征,山西军阀阎锡山部派出铁甲车沿

 

    富家滩至南关巡逻,阻止红军东进。红一军团工兵连长王耀南奉红一军团长林彪之命,率工兵炸毁了

 

    铁甲车;   1936年3月至4月底,红军东征,王耀南奉军团长林彪命令带领工兵,指导各师捣毁同蒲

 

    铁路和沿线的车站建筑和设施,带工兵炸毁两个火车头。使同蒲铁路瘫痪近一年。   1936年10月,

 

    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陕北会师,各方面军工兵连合编为一个工兵营,王耀南任红军总部工

 

    兵营营长;   1937年8月,王耀南任115师工兵主任;   1937年11月,王耀南奉师长林彪命令阻

 

    止日军在同蒲铁路的军运,王耀南带领工兵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炸军列28次;   1938年4月,王耀

 

    南奉师长陈光命令炸毁日军在同蒲铁路上的铁甲车;   1938年9月至1939年5月,王耀南率工兵营在

 

    延安修建飞机场;   1939年,八路军129师师长兼太行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将王耀南调到129师任工兵

 

    主任,王耀南在129师工作期间提出地雷战战术;   1940年4月,王耀南在冀南军区协助王宏坤副司

 

    令员指挥破击平汉铁路;   1940年5月,王耀南协助刘伯承师长破击白晋铁路;   1940年6月,

 

    王耀南协助刘伯承师长破击武(城)沙(河)公路;   1940年,在白晋铁路破击战后,王耀南提出

 

    破击正(定)太(原)铁路预想方案、破击正太铁路的工程作业计划及要求18个团掩护的作战计划。

 

    该方案实施后发展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时,王耀南亲自指挥了井陉煤矿,娘子关隧道和大桥,

 

    桑掌大铁桥等爆破作业,组织和指挥了平汉,正太,同蒲铁路主要路段的破坏工程;   1941年初,

 

    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在黄崖洞构筑防御工事时,组织兵工厂的厂区防御时提出地雷战战术;   

 

    1941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将王耀南调到晋察冀军区任工兵主任,推广地雷战战术,后

 

    王耀南在晋察冀军区提出地道战战术,以保障在我抗日军民在敌后的大平原地区能够立住脚;奉晋察

 

    冀军区副司令员萧克命令,军区工兵主任王耀南兼5团团长和三分区司令员黄永胜所部在平汉线袭扰日

 

    军牵制日军对根据地腹地的扫荡;   1942年3月20日,冀中军区根据王耀南的要求发出训令,命令

 

    冀中军民挖地道开展地道战;   1943年10月1日,王耀南率部攻击望都县火车站,炸毁日军用列车

 

    两列,捣毁火车站;   1943年10月7日,在黄永胜部配合下王耀南率部攻击行唐火车站,炸毁日军

 

    用列车两列,捣毁火车站;   1943年10月14日,在黄永胜部配合下王耀南率部用攻心战攻击定县火

 

    车站,炸毁军用列车5列,捣毁火车站,缴获日军抢劫的几十万斤玉米和大量牲畜;   1943年10月

 

    31日,在黄永胜配合下王耀南率部袭扰保定,攻击火车站,炸毁坦克3辆,炸毁军用列车9列,捣毁火

 

    车站;   1943年11月9日,在黄永胜部配合下王耀南率部攻击完县火车站,炸毁日军用列车一列;

 

    1947年4 月,刘少奇、朱德总率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晋察冀军区,时任军区工兵主任的王耀南负

 

    责为中央工作委员会选住址,王耀南建议选建屏县(今平山县)西柏坡村,此处有山有水有川,远离

 

    交通干线,隐蔽安全,有群众基础,生活条件较好,适合总部大队人马居住。后来他负责挖防空洞和

 

    修建房屋;   1947年10月,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王耀南制定军区对平汉铁路的破击计划;   

 

    1947年11月, 解放军第一兵团两打运城不克,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调军区

 

    工兵主任王耀南负责用坑道爆破的战术攻打运城,以后又用此法攻打临汾,太原;   1948年,平津

 

    战役前期,奉参谋长赵尔陆之命,他去北平参观颐和园和圆明园,为制定武力攻打北平制定工程保障

 

    计划。王耀南、赵章成等一行察看了颐和园及残墙断壁的圆明园,深刻理解到一招不慎,便成千古罪

 

    人,他们建议劝降傅作义和用白刃战进攻北平诸点建议。   1951到1952年,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三

 

    次命令时任绥远军区参谋长的王耀南到朝鲜负责解决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问题,王耀南提出坑道战

 

    的战术,解决了志愿军的防空和防重炮的问题。   1955年9月,王耀南被授予工程兵少将军衔,荣

 

    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因病休息五年。   1960年,他任解放军工

 

    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   1970年,王耀南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   王耀南从1957年开始,写回

 

    忆文章,其中《肃清白点破会昌》等文于1957年在《星火燎原》上发表。   1983年8月1日他在大革

 

    命时期和红军时期的部分回忆文章编入《坎坷的路》,由战士出版社出版。   王耀南将全部稿酬捐

 

    献给中国儿童和少年基金会;   1984年11月3日6时25分,王耀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他钟爱

 

    的工兵部队和事业。享年73岁。   王耀南生前主动提出把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为四化建设做最

 

    后的贡献。   2003年10月,以王耀南为主角为原型的电影:“安源儿童团”开机;   2006年6月

 

    1日,电影“安源儿童团”在全国反映。

 

    工程兵:

 

    炮兵:朱瑞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

 

    朱瑞(1905一1948),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庄人。在徐州培心中学读书时,因发动学生罢课

 

    而被开除学籍。后至南京读书。1924年夏加入国民党,同年秋考入广东大学。1925年秋考取莫斯科 中

 

    山大学,1927年毕业后,入苏联炮兵军官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29年回国。历任中央

 

    特派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红三军政治委员

 

    等职。1932年底,调任红五军团政委。1934年8月,调任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旋即参加长征。他始终站

 

    在党中央的正确立场上,坚持北上抗日方针,反对右倾逃跑和反党分裂活动,为胜利完成长征作出了

 

    贡献。   1937年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不久,赴国民党第一战区程潜处做统战工作

 

    ,被委任为第十八集团军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长,并担任豫北游击队训练班教官。他又单独

 

    创立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1939年6月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纵队政委,不久兼任

 

    中共中央山东军政委员会书记和中共山东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党政军各项工作。在与日伪和国民党顽

 

    固派的斗争中,结合实际,正确执行了中共中央的策略,使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中

 

    共“七大”后,他主动辞去军委副总参谋长之职,承担组建炮兵的重任。1945年夏,他被任命为延安

 

    炮校代校长。   日本投降后,朱瑞同志遵照中央和军委的指示,率领延安炮校迁至东北,准备接收

 

    日军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的人民炮兵。当炮校师生于11月下旬到达沈阳时,情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

 

    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正调兵遣将,大举向东北进攻,我军即将撤出沈阳,炮校无法招生开

 

    学;同时,日本关东军投降后的火炮装备,已全部被苏联红军运回国内,从而使原来的计划完全落空

 

    。面对这一变化,朱瑞同志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除

 

    派遣少部分干部到主力部队训练骨干外,其它师生全部分散到东起绥芬河,西至满洲里,南从长春,

 

    北到穆陵的广大地区收集武器。在朱瑞和炮校党委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至1946

 

    年5月,共收集各种火炮700余门,炮弹50多万发,坦克12辆,汽车23辆,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种器

 

    材,为建立东北炮兵奠定了物质基础。   朱瑞同志预见到,随着武器的收集,我军炮兵将会有一个

 

    大的发展。1946年4月,他根据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发动群众,建设壮大队伍”的总方针,及时提出

 

    了“变学校为部队,拿部队当学校”的工作方针,把学校500多名干部分散到东、西、南、北满军区及

 

    一纵和总部炮兵旅等单位,对部队进行训练,培养了大批骨干,为东北炮兵的建立准备了干部条件。

 

    1946年夏季后,由于我军炮兵的迅速发展,需要的干部越来越多,朱瑞同志及时建议东北军区将

 

    延安炮校改名为东北军区炮校,立即开学招生,朱瑞任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兼东北炮校校长。东北军

 

    区炮校在辽沈战役前,共培养了两千多名炮兵干部,不仅充实了东北军区的炮兵干部,还为兄弟军区

 

    输送了几百名干部。   东北的我军炮兵是在战争环境下靠收集敌人武器发展起来的,虽已初具规模

 

    ,但力量分散,编制不统一,武器装备也不配套,甚至一个炮连,就有好几种口径的火炮。这种状况

 

    如不迅速改变,势必影响部队的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1946年12月起,朱瑞同志建议军区对现有炮兵

 

    部队进行调整,他先后代表军区起草了“四号”命令,对炮兵的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等方面作出

 

    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使我军炮兵很快由原来分散状态进入了统一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

 

    1946年10月,朱瑞同志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1948年1月,任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

 

    。   在调整充实过程中,朱瑞同志还从东北战局的发展和需要出发,将现有的火炮、器材重点装备

 

    军区直属预备炮兵,同时把预备炮兵及军区山炮以下的全部火力和人员按建制分拨给各纵、师,建立

 

    队属炮兵。经过调整,军区建立了四个预备炮团,各纵队有野战炮团或营,各师有山炮营或连,既增

 

    强了各纵、师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使有限的炮火力量得到集中使用,大大提高了我军攻坚作战的能力

 

    。   为了使炮兵能够尽快适应战争的需要,朱瑞同志在组织调整的同时,还提出了“苦练一个月,

 

    保证打胜仗”的口号,在全军开展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当时部队驻地分散,各团相距数百里,他风

 

    尘仆仆,往返巡视于各部队,检查督促训练情况。   1947年1月至4月,我军先后发动了三下江南、

 

    四保临江战役,炮兵在前一段整顿训练的基础上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参战,前后共有多个连队参加了

 

    这次战役。为了总结实战经验,朱瑞同志亲自到地方指挥作战。战役结束后,他立即在双城召开第一

 

    次炮兵会议,对炮兵一年来的建设和作战经验进行总结。他在总结报告中,根据我军的历史环境、作

 

    战特点,结合靠山屯、焦家岭、城子街、德惠等战斗与广大指战员的实践和自己的体会,提出了一系

 

    列适合于我军当时战况的战术原则,如集中使用火力,快、准、猛、攻坚作战,步炮协同以直接瞄准

 

    、抵近射击等。   朱瑞同志总结出来的这些战术原则,大大提高了我军炮兵的作战能力。1947年夏

 

    季攻势中,东北我军在炮兵的有力配合下,横扫拉(法)吉(林),攻占梅河口,进取昌图,包围四平,

 

    歼敌8万余人,收复县城40多座,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战场的形势。1948年4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

 

    次炮兵会议上,朱瑞同志根据我军1947年夏、秋、冬三季攻势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上述原则,

 

    从而使我军炮兵的战斗技术水平和指挥能力进入了一个逐步成熟的发展阶段,由原来只能配合步兵攻

 

    克敌人一个师设防的中等城市,发展到能支援步兵一举攻克十几个师多兵种合成防守的大城市,其中

 

    有些战术原则,直到今天在我军的炮兵建设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   1947年后,随着战争的发展,

 

    前后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出。为保证战争需要,他亲自到后方主持后勤工作。在他的正确领导和广大

 

    指战员的努力下,先后组建了迫击炮团、战车团、高炮团等五个团,到1948年8月,东北我军已有各种

 

    火炮4。700余门,在装备上已占优势,为即将到来的辽沈战役作了充分准备。   1948年7月,朱瑞

 

    同志参加军区关于发动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要他留在哈尔滨主持后方工作,但他坚决

 

    要求上前线。9月12日,我军包围了义县。义县是锦州北面的屏障,一旦被我攻克,锦州就陷入孤立无

 

    援。但义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墙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堡和外围小据点,还设了许多障

 

    碍,地面上遍布地雷。城内驻有国民党暂编二十师及地方武装1_2万多人。指挥设防这样坚固的攻坚战

 

    ,这在我军还是第一次。为了打好这一仗,炮兵在进入阵地前,朱瑞同志带着负责主攻任务的几个团

 

    长到前沿察看阵地。由于距离敌人的据点近,他们走到哪里,敌人的炮弹就尾随到哪里,大家都为司

 

    令员的安全捏着一把汗,而他却一路谈笑风生,边察看,边指点部署。   9月30日总攻前的一天,

 

    他又到各团作战前视察,仔细检查了各个火炮的射向和隐蔽情况,鼓励指战员为解放全东北立功。  

 

    lO月1日上午,我军发起总攻。朱瑞同志一声令下,各种口径的火炮发出了雷鸣般的怒吼,千万发炮

 

    弹带着人民复仇的怒火飞向城墙。顷刻之间,城墙就被撕开了一道40多米宽的裂口。朱瑞同志见此兴

 

    奋无比,果断地下令炮火延伸射击,敌军经营多年的工事,随着炮弹爆炸的硝烟飞上了天。我三纵勇

 

    士犹如猛虎一般,争先恐后扑向炮兵开拓的突破口,同敌人进行巷战,不到6个小时,就将守敌全部歼

 

    灭,活捉了敌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这次攻城中,我军第一次使用了从敌人

 

    手里缴获的美国榴弹炮。对于这种火炮的攻坚性能朱瑞同志还不了解,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驱使着他,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他就从指挥所出来,身先士卒向突破口跑去,就在这时不幸触雷牺

 

    牲。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

 

    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   朱瑞:将军没有看到最后胜利   有一位将军为我军的炮

 

    兵事业耗尽心血。他率领的炮兵部队以猛烈地炮火攻击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然而将军却在战斗 打

 

    响后不幸牺牲,没有能见证最后的胜利。他就是解放战争期间献身于战场的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

 

    朱瑞。 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为人民解放军炮兵的

 

    建设奠定了基础。1948年10月1日,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    “只要能让我上战场,

 

    什么级别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延安有消息说东北遗留的装备无数,

 

    去了便可拿到。时任延安炮校校长的朱瑞立即率炮校学员1000多人千里徒步跋涉,于10月下旬赶到沈

 

    阳。他将部队分散为小队,到各地搜集散落的武器,一处一处地查找、一件一件地搜集,很快地在国

 

    民党大举进攻前的半年宝贵时间里,共搜集到火炮700门、炮弹50万发,之后以炮校的学员为骨干,组

 

    建起10个炮兵团和6个独立炮兵营。1946年10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部成立,朱瑞任司令员。  

 

    1948年7月,朱瑞参加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留他在后方主持工作。但朱瑞坚持要去前

 

    线,便向毛泽东请战:“抗日战争的最后两年我在后方,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解放东北的战役,我应该

 

    带着炮兵到前线去。”主席很理解朱瑞的心情,但是主席想到炮兵必然要配署步兵主力部队作战,这

 

    样显然降级使用朱瑞。但朱瑞对此并不计较:“只要能让我上战场,什么级别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指挥出色令敌军将领敬佩   1948年9月12日,炮1、2、3团与其他纵队配合,包围了义县。义

 

    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垣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面上遍布地雷,外围还设了许多障碍,城

 

    内驻有装备最新式武器的国民党一个整编师。   义县是锦州的门户,要想攻下锦州,必须首先夺取

 

    义县。朱瑞下决心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同时他将这次炮火攻击义县作为攻锦作战的一次预演。“轰”

 

    、“轰”随着几声炮响,敌人的一些重要火力点顷刻之间被摧毁。靠近城门(南门)右侧的城墙被炸

 

    开了一个大豁口子,城墙其他各处霎时也变成颓垣断壁。我炮兵部队小试牛刀,便初有成效。   9

 

    月28日,朱瑞突然接到了总部的紧急电报:敌军正从沈阳空运49军至锦州增援,目前已运至两个团,

 

    命炮纵迅速封锁锦州机场。此时,炮兵纵队已作好了进攻义县的准备。危机时刻朱瑞从容应对,命令

 

    炮1团派出一个营,秘密开进至锦州机场附近,并事先作好攻击准备。此时,敌人的飞机并不知有埋伏

 

    ,5架飞机正在降落之中。营长瞅准时机一声令下:“开火!”全营10多门火炮同时发威。不一会儿这

 

    5架飞机就被打得千疮百孔。当时正在开会的锦州城防司令范汉杰得到我军炸毁了机场、49军已停止了

 

    空运的报告后,不由得“啊”了一声。随即他在会上不自觉地谈起了我军炮兵的厉害。   亲临一线

 

    观察,不幸触雷牺牲   9月底,被我军长时间围困的敌军龟缩在义县的城内,企图凭借大佛寺,负

 

    隅顽抗。   10月1日,天还没亮,朱瑞匆匆赶到前线指挥部,检查炮兵火力的部署。这时炮纵副参

 

    谋长张志毅向他报告:“3时炮兵全部进入阵地完成射击准备,9时30分完成以打开突破口为主的炮火

 

    准备。”朱瑞点了点头。   9时30分,朱瑞下达了开炮的命令。担任正面射击任务的200多门大炮同

 

    时开火。强大的炮火将大佛寺屋顶的一个角儿轰掉。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炮火攻击,朱瑞从望远镜里看

 

    到义县的城头已经倒塌下来,正面的城墙也被炮火打开了30多米宽的口子。朱瑞对此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炮纵副参谋长张志毅说:“如果是打锦州,突破口还应该再大一点,也可以考虑多打开几处。”

 

    在炮火的掩护下,步兵发起了冲击。只一个冲锋突击队就冲上了城头。守城的敌人如潮水般退了

 

    下去。至15点20分,敌守军一万多人全部被歼。   这时,朱瑞从指挥部里走出来对一名警卫战士说

 

    :“走,到城头上再去看一看,最好量一量突破口有多宽,这样下一步攻打锦州心里就更有数了。”

 

    这名警卫战士说:“还没有打扫战场,首长是不是先不要过去?”“不要紧,我们也可以一同打扫战

 

    场嘛。”朱瑞说着便朝城头的突破口走去。当朱瑞走过一条小道、跨上一道土坎的时候,脚下突然踏

 

    响了地雷。随着火光一闪,将军轰然倒地……身中几十处弹片的朱瑞再也没有醒过来,时年43岁。  

 

    10月3日,东野将朱瑞牺牲的经过向党中央作了报告。毛泽东闻讯后许久不语,悲恸不已。在党中央

 

    向全党发出的唁电中,毛泽东亲自写下:“朱瑞同志的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之巨大损失。”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铁道兵:滕代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是中共第七、八、

 

    九、十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 滕代远(1904。11。2-

 

    1974。12。1) 苗族 ,湖南麻阳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新中

 

    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常委。11月任中国工农革

 

    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1949年兼任中央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后任铁道部部长。1965年在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他是中共第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长期主持铁道部门工作,为新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受到林彪反

 

    革命集团的迫害。

 

    1974年12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装甲兵:“中国装甲兵之父”许光达

 

    许光达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新中国装甲兵事业的奠基人,曾任军委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是中央军委确认的36位当代军事家之一,创建了装甲兵这一新兵种。他领导组建了装甲兵的机关、部

 

    队、院校、基地和科研机构,推动了装甲兵部队的正规化建设,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

 

    组建装甲兵领导机关

 

    1949年10月,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在兰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后,便匆匆来

 

    到北京。他是奉命来京协助彭德怀起草给中央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的。谁知,此行竟成了他后半生军

 

    事生涯的新起点。

 

    1950年6月,毛泽东签署中央军委命令,正式任命许光达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9月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装甲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从此,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出现在人

 

    民解放军的序列之中。1951年7月16日,摩托装甲兵司令部改称装甲兵司令部。

 

    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许光达就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坦克上。他不止一次地对同志们说:“我

 

    们要树立终生为装甲兵建设服务的思想,把我们的聪明才智献给装甲兵事业。”当时,虽说四个野战

 

    军各有一支装备陈旧的坦克部队,但人数、坦克都不多,坦克全是从国民党部队缴获来的。要在这样

 

    薄弱的基础上建成一支统一的、能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新兵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北京前门外打

 

    磨厂胡同一家叫“乡村饭店”的军委临时招待所里,许光达率领几十名干部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装

 

    甲兵的组建工作。装甲兵起初叫摩托装甲兵,可其组织领导机关里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却是10辆自行

 

    车。面对千头万绪的组建难题,许光达从容布置,指挥若定。由于他学识渊博,建军经验丰富,善于

 

    集中战友和部下的智慧,又深入到自1945年12月起在各地分散组建的若干坦克部队了解情况,指导整

 

    编,不到半年时间,许光达就依照中央军委批准的方案完成了从领导机关至坦克部队的整编和组建工

 

    作,构建了我军装甲兵这一新的兵种雏形。

 

    许光达把几支坦克部队的领导陆续找来,进行了一次长谈,考虑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许光达

 

    先抓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按统一编制整编部队;二是抓干部培养。经军委批准,把原有坦克部队整

 

    编为3个战车师,并陆续组建3个坦克团。

 

    1950年7月14日,许光达在战车第1师干部大会上提出:“在全军范围内准备编成几个坦克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部队的雏形,加强训练,提高技术,一旦发生战争,我们马上就能够担负战斗任务。”1950年10月,许光达向代总参谋长聂荣臻递交了题为《为准备一千辆坦克而奋斗》的报告,提出装甲兵部队三年计划,其中每个师有一个坦克自行火炮团,由装甲兵党委负责建设。

 

    公安军:

 

    公安军曾是新中国初期我军5大军种之一,是体制变换最大的军兵种,是武警部队的前身。它从成立、解散,再成立,从一个独立军种到取消军种编制,从自成体系到全部纳入国防军序列,后又与国防军脱节,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公安军是新中国成立后体制变换最大的军兵种。55式公安军帽徽  

 

    1949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隶属公安部。主要任务是保卫党中央、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安全,维护首都治安等。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人民解放军实行整编,将陆军编为国防军和公安部队,公安部队的定额占军队总员额的4。5%。   

 

    1950年9月22

 

    日,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公安部队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罗瑞卿任司令员兼政委,共组建了正规公安部队20个师又3个团,总计18。8万人,同时接管全国省、地、县地方公安武装32。2万余人,并且在边、海防地区组建了边防公安机构和武装部队,使全国公安部队形成了正规公安部队、地方公安部队和边防公安武装的体制。1955年7月18日,国防部发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总员额40余万人。   

 

    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作出了撤销公安军军种番号和领导机构的决定。9月1日,公安军番号撤销,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公安军领导机关缩编为总参谋部警备部。从此,公安军作为一个军种消失了。  

 

    1966年6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意见,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公安部队番号,从7月1日起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公安部队消失了。  

 

    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内卫勤务任务的部队,同实行义务兵制的武装、边防、消防警察统一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4月5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宣布成立。先后列入武警部队序列的有:武警内卫部队、武警边防部队、武警消防部队、武警警卫部队、武警黄金部队、武警水电部队、武警交通部队、武警森林部队等。从此,武警部队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重现于世人面前。

 

    罗瑞卿(1906年05月31日—1978年08月03日),汉族,四川省南充市舞凤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他参加过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过抗日大学的工作,建国后曾是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共和国的副总理,文革时期受林彪等人诬陷遭批判,1977年被平反,次年去德国治病不幸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