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寿神话破灭--洛阳晚报--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49:10
日本长寿神话破灭


前不久,一则社会新闻几乎登上了所有日本主流大报的版面。
东京都足立区一幢民宅内惊现一具男性白骨化遗体,死者是“东京第一长寿男”加藤宗现。更令人吃惊的则是这位“111岁寿星”经鉴定已死亡近30年,遗体旁的“最新”一份报纸出版于1978年11月。而这近30年中他的5位家人仍然和“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这一案件,引发了日本社会对百岁老人的关注,人们发现去向不明的百岁老人在不断增加,就连日本《产经新闻》也认为世界第一的长寿社会正在因此蒙上阴影。
1
失踪的
百岁老人
最先发现加藤宗现失踪的是足立区担任民生委员的一名女工作人员。因为9月15日“敬老日”临近,她特地前往探访,要向其转交足立区提供的祝贺礼物,却被其家属推三阻四。家属先称老人“不愿意出来见面”,接着又说老人已经被送往一家老人中心。该女士努力许久,始终不能与老人会面。
过去,这位女工作人员每年都去看望该老人一次,为他提供免费的地铁和公共汽车年票。后来,由于日本开始实行新的政策,所有7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免费乘车,而不再需要特殊的车票。这样,这位女工作人员就很少去拜访,最后一次是老人的女儿代替老人出面,称“我父亲身体很好”。此后,这位女工作人员也就没再去拜访。
这一次时隔几十年,女工作人员再次前去拜访,依然吃闭门羹,引发了她的担忧,向邻居调查的结果是大家也很久没有见到这位老人了。
于是,这位女士选择了报警,请警察协助调查老人的生死,因此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而“白骨案”尚未得出结论,8月3日日本媒体又报道,被认为是东京都最年长女性的113岁老人古谷不知所终。警视厅杉并警署在询问老人的长女时被告知,老人可能是与其次子居住在一起,她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在1986年。当警方就古谷老人的下落询问其次子时,他声称过去一直与母亲生活在千叶县的公寓,但30年前母亲离家出走,之后再未取得联系。
百岁老人不知去向的问题让日本人惊讶地意识到,世界上最多百岁老人国家的称号主要建立在文件记录上而不是实际证据上。日本40399名百岁老人中,尽管很多人的家人坚称他们还活着,但他们已经多年没有出现在当地社工的眼中了。
于是乎,地方政府开始纷纷登门调查辖区内记录在册的百岁老人,媒体也几乎是在时时更新失踪者的数字。截至8月7日,根据《读卖新闻》的统计,日本全国不知去向的百岁老人共有63人。
2
冒领老人养老金
长寿之国是日本引以为豪的国家名片,健康的饮食、优美的环境、“完备”的养老制度令人们感到日本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乐土。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根据日本舆论分析,其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冒领老人的养老金。作为老龄国家,日本对老人实施养老金制度,老人每人每月可以获得从6万到30万日元不等的生活费。如果老人死亡而消息不为外界所知,其家属依然可以按月领取这笔钱。这次查不出下落的几十名老人中,有大约一半的人是属于依靠政府救济金过日子的贫民家庭。
另一方面,最早爆出“白骨案”的东京都足立区区政府认为,高龄老人行踪不明的问题源自法律适用范围有限。对于那些无法确定去向的居民,根据相关规定,虽然可以进行调查,但调查对象仅限于家人或房东,而且调查方法也存在漏洞。如果调查对象回答“人在家”,就很难进一步实施调查,因为如果没有获得允许,调查人员是无权进入房间查看的。一些工作人员也提到了“隐私”的问题,他们没有权力想问什么就问什么。加藤宗现的亲属就曾多次以父亲正在睡觉或不想见人为由阻碍调查人员入户。
尽管地方政府有自己的苦衷,但是在已经确认的行踪不明的老人中,还是能够发现行政部门不作为导致问题经年无法解决的证据。东京都北区的一名105岁的男性老人经确认早在25年前离开家后就一直没有返回。家人当时就曾向警方提出搜寻申请,但警方并未与区政府联系,警视厅认为“提出搜寻申请一事不需要知会区政府”。而区政府也认为警方或许是出于调查保密的需要。
此外,行政部门缺乏合作也是原因之一。东大阪市在近日对行踪不明老人实施的调查中发现,一位登记年龄119岁的女性早在2002年11月就被发现长年未缴纳介护保险金,当时该市高龄介护课就曾向市民课提出,“一些居民由于长年未缴纳介护保险金且常住地址已不存在,应当考虑注销这些居民的登记(住民票)”,但调查工作最后不了了之,居民登记也未被注销。对此,厚生劳动省8月5日决定成立应对小组,通过调查医疗保险和介护保险的缴纳和使用情况确切掌握究竟有多少高龄老人已不知去向。
至于这些老人究竟去向何方,日本媒体给出的可能包括孤独终老、流落街头成为无家可归者以及不明原因的死亡,一些不明身份、无人认领的尸体也被怀疑是失踪的高龄老人。据说仅今年发现的无法确定身份的老人遗体就达170具。
3
完美制度正在褪色
其实,百岁老人不断“不知所终”的事实正反映了部分日本老人在社会中的尴尬地位,那就是或者被子女看作摇钱树,或者干脆离群索居,在孤独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如果对日本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就会理解,这种老人失踪现象,实际反映了日本社会走向老龄化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日本社会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学名词——“孤独死”。据最新的调查显示,日本每4个高龄男性中就有一人因为无人在身边照顾和陪伴,最终“默然离世”。在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40%的老人担心自己将会“孤独死”,超过70%的老人对未来的生活感到不安。日本媒体经常爆出老人在家去世很长时间才被邻居发现的新闻,有的老人甚至尸体已经腐烂。
表面上看,子女为了领取养老金而隐瞒老人死讯的做法骇人听闻,但那些离群索居,以至于生死不明的老人反映了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那就是老龄化社会中将老年人视为社会负担,不加以重视,缺乏对老年人的关心。
如果仅仅看日本的福利制度,会认为日本的老有所养问题,已经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但是,高额的老人医疗保险、福利支出让一些日本纳税人从内心感到不满,认为老人消耗了太多的社会资源,所以他们对老人福利制度经常提出批评。
近年来,日本政府已经将老人开始享受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免费乘车制度的对象从70岁以上的老人改为75岁以上的老人。这固然反映了现代医疗条件下老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也反映了老龄化社会中老人福利支出对政府的沉重压力。近来,还发生了被监控设备无意中拍摄下来的日本养老院的护士殴打没有反抗能力的老人事件。这件事,让一些原来对住进养老院感到颇为安心的老人深感失望。为老人设置的福利机构也对老人如此冷漠,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4
尊老文化亟待重塑
对于福利机构的问题,乃至老人福利的改善,如果从社会角度加以重视,并非没有改善的余地。但是,日本老龄化最大的问题在于亲情的冷漠。本来就不重视亲情的传统(按照日本的社会传统,子女并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父母也很少帮助子女照顾第三代,长辈和晚辈关系比较冷淡),加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给年轻一代带来的极大压力,使日本老人难以获得晚辈的照顾和关心,这却不是社会加以重视就能解决的。
物质充裕了,亲情却“流失”了。“孤独死”的流行显露出日本社会尊老文化亟待重塑。对此,日本各大媒体纷纷提出解决之道,以求扫清长寿之国的死角。《产经新闻》认为,行政机构在必要之时应当对调查方法和权限作出综合的调整。《读卖新闻》认为,如果有必要应当对相关法律和政策作出修改,《每日新闻》主张应当对介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使用情况进行清查,如果没有使用记录就应通过面谈的方式彻底确认老人健在与否。
不过,除了完善相应的制度、加强法律建设、加大养老投入外,还应该发扬的是“尊老文化”,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社会共识。只有家人的“爱”、社会的“情”才是让老人们不再莫名失踪的根本。
最后,还要多说一句。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同属儒家文化圈,有很多相似性。日本尊老文化的淡薄,对中国也极具警示意义,中国也在面临同样的老龄化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现在已经步入中年,20年后将同样进入老年,而他们的子女数量普遍不多,甚至有些家庭出现“四二一”的家庭模式。那时中国也会面临同样的老龄化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