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是全宇宙的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5:58:07
刚想到的这句话,我还以为是我说的一百度搜出了他,晚他好多年啊 不过我的意思与他的不一样 我是指凭借个人的自由意志 可以做成许多看似很难做成的事

1)其人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生于但泽,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母亲约翰娜·特洛西纳后来成为歌德在·魏玛圈子里的知名人物和著名的小说家。1805年,父亲的死(可能是自杀)使他让儿子成为“世界商人”的热望彻底落空了,也使叔本华和母亲的隔阂日益加深,最终关系破裂,但父亲的遗产却使这位未来的哲学家终生过着优裕的生活。

    1809年,叔本华进入哥廷根大学跟随舒尔策(G.Schulze)学习,熟悉了“神明般的柏拉图和奇迹般的康德”以及谢林的思想。后来柏拉图与康德之间的联系成为他整个哲学的关键主题。随后,他离开哥廷根前往柏林,聆听施菜尔马赫和费希特的演讲。尽管经过多次努力,叔本华还是很难与费希特的反思哲学产生共鸣,而他对德国思辨哲学的厌恶也从此产生,并且与日俱增。他在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中把康德关于知性的学说简化并改造为空间和时间形式之后的第三种直观形式,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认识论基础。歌德是此文的第一批读者之一,他对叔本华注重直观颇为赏识,但也看出了叔本华正在形成中的悲观主义,并告诫他,你若爱你自己的价值,那你就给世界以价值吧。但叔本华反而变本加厉,从印度古典哲学名著《奥义书》汲取了更多的悲观厌世思想。

   1814年,叔本华迁居德累斯顿,在理智的孤独中撰写了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书中不但有柏拉图和康德的双重影响,而且还将东方思想融入其体系,一般认为他在这方面是西方思想家中的始作俑者(这词不恰当吧)。但这部书的命运和他以前的作品一样,几乎无人问津。

    完成这部巨著之后,30岁的叔本华希望能在柏林大学任教,不久如愿以偿。虽然他的任命并未受到黑格尔的阻碍,但他却试图与之一决高下,选择与这位声望正如日中天的哲学家同时开课。结果可想而知,据说课堂上从未超过三个学生,不久就空无一人,他也凄凉地离开了柏林大学。1833年,他最终迁居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在那里埋头读书、写作和翻译。1837年,他促成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单独出版,使他成为公开指出第一版和第二版差异的重要性的第一人。1841年,他把前两年出版的《论意志的自由》和《论德性的基础》合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一书,并指出这是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卷的补充,正如《自然中的意志》是对第二卷极为重要的补充一样。

    1844年,在他的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购者仍然寥寥无几。在这一版的再版序言中,他痛骂费希特、谢林是“牛皮大王”,黑格尔哲学是“冒充内行的骗术”,声称康德以后德国哲学的贫乏使人们失去了对哲学的兴趣,他宣告,“现在一个强大的人物来到了”,这个人就是叔本华。可是纵然他自命不凡,他那浅薄的哲学终究无法同思想深邃的古典哲学相匹敌。他雇人专门收集对他的大著的反应,终无所获。只得蛰居于法兰克福,与一只起名为“宇宙精神”的爱犬相伴,孤寂地生活着。

    但是1851年完成的《附加和补充》却终于引起了世人的注意。黑格尔学派的解体和1848年革命的失败给了叔本华一个契机,使德国人一下子把目光转向了这个忧郁的悲观主义者身上(时也,命也)。叔本华终于成了名人,连著名音乐家瓦格纳也在1854年把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虽然他创作这部歌剧时,尚未读过叔本华的著作。于是,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受到了空前的欢迎。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叔本华孤独的生活。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据说是死在餐桌上。他的临终遗嘱是:希望爱好他的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最好别学他,否则一心只想停止造业逃出这个地球大监狱 而未有行动 )

 

    2)基本观点

    ——“世界是我的表象”。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条适用于一切有生命、能认识的生物的真理,虽然只有人才能使它进入反省的抽象意识”。只要人进行一下反省便可明白:他所知道的并不是太阳,并不是地球,而永远只是看到太阳的眼睛,摸到地球的手,他周围的世界只是相对于他自己而存在。所以“一切为认识而存在的东西,即整个世界,只不过是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客体,只不过是直观者的直观,总之,只不过是表象而已(这与有人猜想的“我即是世界,世界就是我一个,我在做梦,所以有了你们和这个世界,我死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或者是我活在你的梦里,而你们也活在我的梦里”何其相似) 。主体和客体是作为表象的世界的两个不可分的部分。二者的区别仅在于:客体有时间、空间的形式,并通过时空而产生杂多;主体不在时空中,而在每一表象者身上是完整的,不可分的,因而是单一的。但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每一部分都通过另一部分才存在,才具有意义。

    由此,叔本华断言:外部世界的实在性问题,是由于理性的混乱所产生;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可以离开心灵而感知而独立存在的观念是一种通俗的错误的观念,必须加以纠正。事实上当我们想到物质的时候,其实只是想到了考察着物质的主体(而非向内探索自己?)。

    在叔本华看来,表象世界不仅是一个主观感觉的经验世界,而且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世界。梦境与现实、幻影和实物在本质上没有什么确定不移的差别,甚至连认识的主体即人本身也不过是一个梦幻,即梦见幻影的幻影。所以整个世界,整个人生无非是一场大梦而已。(搞了这么久才发现我的想法和他如此的一致 佛陀说的不就是这么回事吗?释迦摩尼之所以叫佛陀 本就是梵语的谐音 代表 觉醒 觉悟了的人   最近爆红的电影 《奠基》导演不就想告诉我们 这个现实的世界本就是一个奠基式的梦境吗  所谓的我们睡觉时做的梦 在这个貌似无比现实的世界的基础上已经算是第二层的梦了)

 

    ——意志高于理智

    人的心灵的本性到底是什么?近代西方的哲学家几乎都认为是理智。无论是强调理性认识的唯理论者,还是强调感性知觉的经验论者,都把人看作有知识的动物或理智的动物。但是叔本华却反对这种见解,把它称为一个“古老的普通的根本性错误”。他认为有意识的理智只是心灵的外观,潜藏在它后面的是一个无意识的盲目的意志,唯有这个意志才是心灵的真正的本质。

    这个意志,叔本华称为“生存意志”(意为求生存的意志)。就每一个体来说,就是攫取食物以求温饱,发展自身以求生长,战胜它物以求更美好的生存,占有异性以求繁衍后代克服死亡。就种族而言,就是通过个体的不断繁殖而求种族的发展和永存。简言之,生存意志就是求得生存,温饱和性本能的满足的意志。

    人的心灵的主要因素,人的本质就在于此。人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本身并无根据的意志的表露”,人的肉体器官是意志的产物,攫物的意志形成手掌,求食的欲望产生消化系统,求智的意志创造了大脑。“这个身体的全部存在,以及它的各种机能的总和,只不过是意志的客观化,意志就是按照动机而表露在这个身体的各种外在行动之中的。”

    在人的心灵中,确有理智,但是理智不是主要的、基本的。理智也是起源于生存意志的需要。人的需要比动物多,必须有理智去发明新的方式并制造工具,才能满足。理智一经产生就成了满足生存意志需要的工具、肉体的奴仆。可见理智本身就有一种生物学上的功能,所以“在人中,意志是真实的、本质的,理智只是从属的、有条件的、被产生的”,“意志是人的实体,理智是人的偶性。”

    人们常常认为人的行动是由理智支配的,其实这是一种假象。智慧确实像是照亮意志在世界上通行的道路的明灯,但是,这好比盲人背着明眼人行走,明眼人(理智)按盲人(意志)的需要去探明道路,但真正驱动的是瞎子的步伐,即盲目的非理性的意志冲动。理智只是受意志的支配去认识意志所要支配的东西,并不能领会事物的真正的存在。即使自然科学,也只能描述表象间的关系,而不能认识世界的内在本性。所以,理智充其量只是一个外交部长,大自然把它造就出来是为了服务于人的个人意志”。“理智常常服从意志″,而意志其实是决不服从理智的。叔本华还认为,生存意志的最强烈的本能是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生命以战胜死亡。正是在这里意志显示出它是不受理性束缚的,是盲目地起作用的,这种意志处于同理性完全相反的一极上,任何想监禁、束缚它的力量都无法制服。

    意志是“第一性的”理智是“第二性的”,“理智对意志而言处于工具的地位。”这种非理性主义的观点,把人的精神贬低为生物的生存本能,排斥了科学和理性。这种观点比之于启蒙时期的“理性万能”的口号和对人类理性作出深刻分析的德国古典哲学,要肤浅得多。但叔本华本人却认为,“意志高于理智”的主张,揭示了人类心灵的本质,提供了一把通向客观化的意志(肉体)揭示整个世界奥秘的钥匙。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叔本华从康德那里承袭了现象与物自体的学说,但他不赞成物自体不可知的主张。他认为康德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是由于他像唯物主义一样把物自体当作离开人的心灵的独立存在的本体,企图通过理性对外物的观察去把握物自体,结果便陷于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叔本华自认,他从对心灵的向内观察入手便把握了人的内在的意志力,也就达到了物自体(向内探索,不愧是研究了东方思想的人)。这个物自体自然就是意志。他说“物自体意味着独立地存在于我们的表象之外的东西,简言之,意味着它所是的那个东西。对德谟克利特来说,它是由物质所形成,对洛克来说根本上也是如此。对康德来说,它等于X,对我来说它是意志。

    叔本华认为,从我的表象可以上溯到意志,从我的肉体——客观化的意志也可推知生命有机体的本质在于意志。因此我们有理由凭借类比的方法推知其他的肉体同我的肉体一样是意志的外在表现。在他看来凡有生命的地方,都有求生存的意志。在无机界中,排斥和吸引、化合和分解、磁力和电力,都是意志的表现。总之意志出现在每一盲目的自然力中,也出现在人们预谋的行动中,二者最大的区别仅仅是显示的程度不同而已。

    由此叔本华得出结论说,世界上“所有的观念、所有的客体是现象的存在,惟有意志是自在之物。”观念也好、事物也好,都是有生有灭的,惟有意志才是永恒的、真实的存在。现象是众多的、特殊的,惟有意志才是单一的、普遍的。它是众多的现象的原因。总之,“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内在内容,是世界的本质;生命、可见的世界、现象只不过是意志的镜子。”(这不就是老子所谓的“道”吗?)

    可见,叔本华所说的意志不是个别人的意志,而是普及于宇宙天地间的精神实体,它没有空间性,也没有时间性,无根无由、无始无终,却是万事万物的本原。事物是现象,人的“个体只是现象”,只是永恒的宇宙意志的一个表现。这样,他就经由对认识的主观性的分析而达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他的唯意志论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因为,在叔本华看来,事物的持续不断的变化中,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持久性,即意志的永恒的循环。全部历史和整个自然界的真正的象征是一个循环的圆圈(此地球正在结束第五次文明发展,科技发展到极致就是人类灭亡,重新来过?)。历史并不象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向着一个完善的壮丽的时代前进。相信现在比过去进步是自负的表现,“进步″的概念本身就是愚蠢的。凡此种种,鲜明地表现了叔本华哲学的反辩证法的特征。

 

    ——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

    叔本华把个体及其生命归结为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的表现,这样也就使个人屈从于作为宇宙本体的意志。他认为,包罗万象的永恒的意志,是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的。每一个体却是由这个总的意志所绝对地决定的。尽管人人以为他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然而事实上,人的一切行动都为生存意志所驱使,直至生命的终结,“他非但不是自由的,而且是由必然性所支配的”,这就是人的宿命。意志也决定了人的自私的本性。“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构成了人的内在的、真实的、不可毁灭的本性”。求生存的意志,使人残酷而怯懦、贪婪又善诈。所谓美德,诸如勤劳、坚韧、克已、节俭等等,都是经过洗炼而美化了的利己主义。所以人是一种性恶的动物,是利己主义者。(我倒真觉得大部分人天生就是自私的,理智与善良只是局部的,人性是最靠不住的东西,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来监督自己,所以别光顾着骂别人 比如贪官,想想自己假如身处他一样的位置 会成为怎样的人 或许会比他更狠 这也是地球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因所在 当然发展很多时候会误入歧途进入倒退 这点我倒不算非常悲观 设想世界大同后 世界上全都是好人了 如人间仙境一般 我们也活得不是很有意思了 看看有些很好很发达的国家 里面的百姓因为无后顾之忧无所追求 整日无所事事最终选择自杀 无聊啊无聊, 绝对的自由在这个世界绝对的不存在 我们都受到因果,业的束缚 没有办法,无常是这个世界的特点之一,这个梦境的规则就是这样 所以做梦也苦啊 但你转头想想 利用佛陀教导我们的方法来玩这个游戏 也不会玩地很惨 但毕竟游戏只是游戏 并没有真正的自由 但我们可以在这个游戏中寻找虚幻的自由毕竟我们活在这个世界的意图还是改进自己 从而改造世界  。但无常的特性使我们说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由于生存意志的驱使,人生便成了一场苦难,世界成了一个不幸的罪恶的世界。这首先是因为,意志本身意味着欲求和渴望。渴望本身就是欠缺,欠缺带来痛苦和烦恼。而要达到任何一种愿望,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愿望即使达到,欲求即使满足,至多也只是暂时地摆脱了一种痛苦,随之而来的是难忍的无聊,何况还有许多愿望是无法满足的(佛教指出,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执着于自我,然而西方却认为,发现、强化自我和认同,是通往成功与快乐之道。请问,我们要如何调和这些看法?佛教如何看待自我?”圣严法师回答中,说佛教以三种方式看待自我,小我、大我、无我。他的观点大致是,人必须首先强化小我,然后形成大我,最后才能通过无我的境界。我想,这里讲到的“小我”,是我们所理解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而“大我”有点类似于传统经典里所说的“君子”境界。在我印象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少有展开谈论“小我”的内容,比如个人事业的成功、家庭的幸福等等。但,我们的传统文化究竟如何看待“自我”,西方所谓的“个人主义”到底是怎样的内涵,自己的所知都很有限且肤浅,还需要继续学习才能一探究竟。这里先打一个问号,留到以后再讨论。)。此外,生存本身是一场持续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御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注定终于要失败的并争”。人已经征服了一切他物并把自然界作为自己使用的工厂,但是在人身上表现出意志分裂的最可怕的特征:“人对人是狼”,“历史是永无终结的一连串的谋杀、劫夺、阴谋和欺骗。” 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一种欲望刚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又会出现,所以人永远处在欲望不能满足的痛苦之中;人如果停止了追求,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这本身也是痛苦。所以叔本华说: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人生在本质上就是个形态繁多的痛苦。”

    在叔本华看来,人生就是一场悲剧,人要摆脱这种困境,惟一的出路就是灭绝欲望,否定生存意志。(这段时间我也觉得人,本身就是一出悲剧,太难受了,好像搞得和自己有仇一样,希望同学们不要有这种想法,带着这种想法生活,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人要摆脱世俗的一切利益与要求,去除一切理想和目标,进入无我之境,这样人就可以摆脱痛苦。(这点我深深地认同,但我确实做不到,不是不想做到,是做不到,所以就非常痛苦,我相信能彻底做到的人,肯定不会再痛苦 因为那和机器人已经没多大区别了,有两个结果:1,彻底遁世,我管你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子,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也不想扯上半点关系;2,真正成为活菩萨,积极入世 ,对自己的欲望不闻不问,尽一切努力帮助他人而不要求有任何回报。 当然,能做到的人不是机器人那么肤浅 肯定属于彻底升华了的人)从生存意志论悲观主义到极端禁欲主义和人生虚无主义,叔本华的学说深深打上了悲观主义人本观的烙印。

    叔本华认为,“我们把人生比作一条由炽热的煤炭铺成的环形跑道,中间有几处清凉的地点,而我们必须在这条跑道上不断地奔驰”(这跟那谁 通过佛教得到的比喻 “人生就像用扁担抬东西一样,左肩累了换成右肩抬,左肩得到了片刻的轻松 然后感觉很舒服 等右肩抬累了发酸了 换回左肩抬东西  整个人生都在肩负重担 所谓的舒服都是短暂的假象”出奇的一致)。站在那个清凉的地点而陷于幻想的人,往往会以为乐观主义是宇宙的真谛,其实这是暂时的自我安慰。真正认识物自体的本质的人看得清,生存意志,这个世界的本质必定是悲惨的渊薮(指人或东西聚集的地方),他决定使自己的意志转向,不再去肯定自己的本原,从内心中厌恶这个生存意态。(地球就是个大监狱?)这样,“他也就不再要求任何东西,把自己的意志高高挂起,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力求在内心中对一切切事物保持最大的漠然态度”。摆脱意志的奴役,压抑自私的欲望,放弃对现世的幸福的追求,以达到心灵的平静、深沉的休息和神圣的安祥。(这就是上面提到的第一种人,这属于高僧的范畴吧?可叹我做不到这点,我已经快崩溃了)这就是叔本华给人们指定的一条超越于罪恶的不幸的世界之上的出路。这就是他所谓的忘我主义。

    叔本华认为,达到这种净化的意志的境界是可能的,其办法是运用人的智慧,尤其是哲学和艺术。凭借艺术的创作,哲学的沉思,少数天才人物便从意志中解脱出来,在道德上实现升华,对一切人抱有恻隐之心。(这也是我对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看法,好的电影不仅是情节好看,关键在于能给人带来思考,启迪智慧。而且看电影的同时,能给我们带来暂时的超脱,超脱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只是单纯的观察他人的生活,虽然那是按照剧情编排的。)在叔本华看来,最好的途径则是像基督教禁欲主义者所做的那样,在禁欲的生活中完全弃绝意志。而东方佛教圣徒遁世绝欲、“涅磐”则比基督教更为卓越。因为这就不再像哲学、艺术、道德那样止于暂时的解脱,而达到了永久的解脱。

   “毫无怨言地过着自己不幸的生活,灭绝自己的愿望,潜入自我”,这就是叔本华哲学在伦理观上的归宿。(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人终究还是社会的动物,我何尝不想当一个纯粹的观察者呢?你们去玩这个大型游戏,我在旁边看着就好 。我受得了,我父母都受不了 他们都要受社会舆论的挟持)这种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说教无疑同宗教神学一样是一剂腐蚀人心的麻醉药。它同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把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当作人的普遍本质,有的只是颓废的情绪和无可奈何的绝望的呻吟。

 

    3)、叔本华哲学的根源和影响

    唯意志论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抽象、晦涩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质的厌倦情绪,但是它毕竟标志着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理性主文转向了贬斥科学、崇尚盲目的无意识本能的非理性主义。这种意志主义,诚如恩格斯所说,是“适合于庸人的浅薄的思想”(我果真是庸人自扰?不知道,反正很痛苦),然而正因为它适合于庸人,后来影响了尼采、柏格森.詹姆士、杜威、弗洛伊德等一大批现代哲学家。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其产生的时侯来说,反映一了既畏惧封建势力又害怕群众的德国资产阶级中最保守的阶层的心理。但是由于1848年之前,德国的革命形势日渐迫近,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得不到德国稍有力量的阶层的支持,被冷落达数十年之久。(这非常正常,没有哪个统治阶级喜欢他的子民光想不做,纯粹遁世,所有人都这样那去奴役谁啊?)1848年革命的失败,德国政治状况的急剧变化,使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重新获得了影响力。正如弗·梅林所说,它“适合于50年代资产阶级官僚封建反革命势力的打击之后所经受的余痛状态”。它的悲观情绪适应于失败了的资产阶级的颓丧的心理;它的遁世绝欲的主张适应于丧失勇气的资产阶级政治的厌倦情绪,它的“循规蹈距的公民必须获得安宁”的教义“安慰资产阶级;不必为背叛革命而感到任何良心上的不安”。(被用来作为借口与自我洗脑的工具了,悲哀!一般看似正常的人都会这么想的)到60年代末一70年代初德国资产阶级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就不再时兴,而为另一种形式的非理性主义所取代。叔本华哲学的历史命运证实了马克思的名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说白了 就是能满足自我安慰 自慰伤身啊)

 

 

希望和我一样 似乎在地球轮回了很多辈子 现在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好像知道了一样 不想创造任何价值,只想当一个纯粹的观察者 但又饱受内心干扰的 说难听点就是有心理障碍的人能看一看 马特达蒙与罗宾威廉姆斯的《心灵捕手》早日从阴霾中走出来  要走出来不容易啊 别让自己年纪轻轻就搞得好像已经快步入死亡了一样

 

  Experience without learning is better than learning without excperi-ence. (Bertuand Russell, British philosopher and mathematician)
    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罗素.B.)

         有实践而无理论胜于有理论而无实践。毕竟这个梦境的规则是行动,虽然外在世界是内心的投射 但毕竟还是要投射出来不是?
  

http://blog.renren.com/blog/79838805/487313207?frommy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