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国物价上升不应冷眼旁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14:20
彭博社专栏作者 威廉-白赛克 (2007.09.17 15:10)
彭博社专栏作者 威廉-白赛克
中国的物价上升率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值。经济分析家们对中国政府的期待是什么呢?答案是略微提高一下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像蹒跚学步的孩子走路一样每次只会提高0.18~0.27个百分点%的利率。未像其他国家一样每次提高0.25个百分点的原因与一种迷信有关,既18、27是象征长寿的数字9的倍数。
部分专家对中国下次提息时是否会把0.27个百分点的利率提高到2.7个百分点表示关注。急剧的提息意味着中国政府果敢的经济政策变化,这是作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重要的中国为防止经济过热采取的必要措施。当然,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无论有着怎样的迫切性,中国共产党也不可能一次性地提高2.7个百分点的利率。
中国央行的最大失误在于,它认为自己是美联储(FRB)或联洲央行(ECB)。在拥有丰富的债券市场和透明性、独立的中央银行的发达国家经济国中,提息0.25个百分点是重要的问题。相反,发展中国家或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不成熟国家提息0.25个百分点却并不重要。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与通货膨胀作斗争正是我们的目标。”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可没能达成任务。中国8月份的消费者物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5%,7月份则上升了5.6%。由于猪肉的供不应求,肉类价格大幅上涨,使得食品类价格也猛涨,导致了物价的上涨。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之即,中共领导人担心食品类价格的上涨是否诱发整个物价的上涨,助长人口大国的不安心理。
中国提升利率不单单是稳住市场这一个层面的问题,而是为了让中国经济不脱离稳定增长轨道所采取的一种必要的管理措施。中国方面也主张,他们在按自己的方式认真行事。在提升利率的同时,中国还在今年内就将现金储备率提高了7次。目前,中国政府为了稳住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正谋求另外的补充措施。
然而,中国好像过于低估经济过热这一危险因素。中国政府要防止人民群众聚集到天安门广场要求改革的事件再次发生,就必须创造出数百万个工作岗位。虽然曾有几次开出了“紧缩政策”这一空头支票,但放慢增长速度乃是中国领导人最不愿选择的下下策。
来自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可能是飞跃增长带来的副作用。香港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李晶(Jing Ulrich)说:“菜单上肉类比率的增加及可耕作土地和水资源的缺乏,意味着将来更高的食品价格。”然而,如果考虑到数亿名中国人一天仅用不到2美元的钱来生活,那就不是小问题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货币供应的过度增加。中国政府担心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能否引发通货膨胀。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准,中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7月为18.5%,比欧盟10.3%的、美国6.1%高得多。中国政府一直未能有效地控制企业的投资过剩问题,至今只做到了将无限增加的企业投资控制在过热的状态。中国政府的措施犹如对应截掉腿的患者只做简单的膝盖手术。中国是想通过逐步提高贷款利率来解决问题。
然而中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迫使借款的公司降低潜在的效益。比方说,你是最高经营人,假定你一年能增加一倍的收入。那么即使一年的利率调高百分之几,你会减少借款规模吗?也许像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一样的自由市场支持者会坚决反对,但中国还是要用高征税抑制过度投资。尤其对资本收益 (capital gains)应征收高税。
如果通货膨胀加速,其结果只能刺激投资欲望。进而促使储户将年利不足4%的一年期储蓄取出来投到股市上去。物价上涨又会给中国政府提高消费者开支以将中国经济转为基于内需的努力大泼冷水。
中国的物价上涨有可能演变成全球性问题。如果各国的中央银行为金融市场投入货币而降低利率,始于中国的物价上涨很快就会波及到全球各国。这与近几年中国一直向全球“出口”通货紧缩的做法截然不同。现在中国应结束对经济的微调(fine-tuning),准备进行“较大”的手术。

chosun.com中文版chn.chosun.com
- DIGITAL CHOSUN Inc.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