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极为困难和危险的降落-领航员-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4 13:51:56
一次极为困难和危险的降落

   ——伊春“8.24“空难初析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4日21时36分许,河南航空一架E190型客机在黑龙江伊春降落时失事,共造成42人遇难,54人生还。

    从目前新闻媒体报道的情况看,此次空难,一是发生在夜间,二是发生在有雾、能见度不良的气象条件下,三是发生在降落和着陆阶段。此三者俱备,飞行难度和风险很大,因此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很高,一旦失手就机毁人亡。

    飞行实践证明:飞机起飞后3分钟和降落前7分钟,是最为危险的阶段,约有60%以上事故发生在这“黑色10分钟”,主要原因,一是起飞、着陆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飞行员操纵动作复杂,容易发生“错忘漏”;二是这个阶段飞机没有足够的高度、速度,一旦发生险情没有处置时间。这次空难又印证了“黑色10分钟”之说。

    众所周知,飞行是飞机在大气中的运动,与气象关系极为密切,飞行实践证明,约有20%的飞行事故与气象有关。其中,雾、霾、低云、雷暴、雷雨、积冰、浓积云、风切变、底能见度等对飞行影响最大,被称为“魔鬼天气”。此次伊春事故,据说机场有雾,能见度不超过200米,这给飞行员观察地面、寻找跑道造成了困难。

    为使机场飞行管制部门掌握飞行员的放飞和接收标准,保证飞行安全,每位飞行员根据其技术水平,经过考试,都确定了一个“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分为“简单气象”和“复杂气象”,复杂气象飞行又根据云量、云底高、能见度有更细的划分,只有天气情况符合这个条件时,飞行管制部门才允许飞行。所谓“全天候”飞行员,也并不是任何气象都可以飞行,以上“魔鬼天气”就是“飞行禁区”。

    另外,飞行按昼夜划分,分为昼间飞行和夜间飞行。显然夜间飞行要求高、难度大,主要原因是夜间飞行时飞行员视界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在下降和着陆时,尽管机场铺设了各种灯光,但仍然不及白天那样可以看清地面,加之有雾,能见度低,飞行员不好控制高度,据报道,跑道外1公里处的树被削掉,说明下滑线偏低,飞机没进跑道就接地失事。

    虽然现代民航客机上都装备了先进的导航、盲降设备(伊春机场有否地面盲降设备不详),但着陆时主要还靠人工操纵。现在不能排除设备故障的可能性,而一旦故障,由于是在夜间,又有雾,能见度不好,加之着陆前没有高度,飞行员就很难处置,瞬间飞机就触地解体爆炸了。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结论尚早。但,我们已知的是,这是一次极为困难和危险的降落,对飞行员要求很高;最大可能是飞行员自身的原因。

    2010,天灾人祸,接二连三,防不胜防。大家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