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的文化艺术_乐亭旅游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04:08

乐亭县的文化艺术

时间:2009-08-26 23:0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91次摘要:乐亭县的文化教育发达,著称于冀东除乐亭影、乐亭大鼓闻名京津与东北各地外,民间艺术也极为丰富多彩。有地秧歌、高跷、旱船、龙灯和跑驴等,每逢春节、元宵节,城关和乡镇多有举办,直至正月二十五(老填仓)为止。乐亭影和乐亭大鼓书,在喜庆日或农闲时,经  

乐亭县的文化教育发达,著称于冀东除乐亭影、乐亭大鼓闻名京津与东北各地外,民间艺术也极为丰富多彩。有地秧歌、高跷、旱船、龙灯和跑驴等,每逢春节、元宵节,城关和乡镇多有举办,直至正月二十五(老填仓)为止。乐亭影和乐亭大鼓书,在喜庆日或农闲时,经常受请演出,大大丰富了民间文娱生活。除此之外,民歌、民谣也甚丰富风趣。

  第一节 民间文娱活动

  乐亭习俗,勤劳、俭朴、慎行。关于娱乐活动,官方既无任何管理机构,民间也无相当组织。而春、秋又多为农忙季节,只有盛夏之际农活稍闲,农村有些说书、唱影活动。而于春节、元宵节则为农闲季节,县城和农村家家户户悬灯结彩,各村镇头面人物则操办游艺活动,如秧歌、旱船、龙灯等,沿村演出,犹如古代盛世-J‘驱恶除邪”之俗,从正月初二日开始至正月二十五日(老填仓)止。之外每逢盛大节令及喜庆大事多演出皮影、说书(大鼓),以资祝贺。也就成为民间之娱乐活动。演春 县衙于立春先日,以各色器物,在东门外东岳庙选演戏装战(斗)剧。谓之演春。届时各机关官员往迎之,前导为戏装战队,后则以“春牛”相随,商工百艺持器奔趋,男女民众及儿童遂往观之,鼓乐交作,迎入县堂,谓之走春。次日放鞭炮,将预制之“芒神”(牵牛人)、春牛,各献给各衙门。又印刷芒神春牛于纸上分送各家,谓之送春。演春虽属官办,实系一种娱乐活动。惟自民国以来、此风渐废。庙会 县内庙会甚多:城东之·东岳庙二·—城西之八蜡庙、城南之娘娘庙、城北之关帝庙,以及城隍庙和各乡镇之庙会。庙会期至,男女老幼皆来赶会,焚香祈福,络绎不绝。叫买叫卖,热闹非凡。自民国以来,大部庙宇改立学校,但庙会仍然盛行一时,至抗日战争起,庙会方为决无。

  第二节 民间艺术 秧歌

  境内秧歌流传广泛,历史较久。据清代光绪以来“秧歌谱”系称,县民常老福(南乡常庄人),幼年习武善扭地秧歌,并把武功中之骑马蹲裆式揉入扭秧歌丑角动作之中,显得威武豪放。其传人又增加“逗媳妇”等扇花动作;在花样方面增添了“鹞子翻身”、“蛤蟆毋匕”、“鱼打挺”等动作;在套路上有“双五星”、“大蝴蝶”、“大摆队”等。秧歌又分大场和小场:大场秧歌分“串街”和“打场”两种。串街队伍程式为“会头”(主崎人)率先,后为两个秧歌头(公子扮相)领队,妞、丑各列一队,老挝穿插其间。队形有“—条龙”、“龙出水”、“二级登楼”、“编花寨”等。常用套路有“四面斗”、“八面风”、“蚂蜂窝”、“编花寨”、“车轱辘”、“蝴蝶”、“五星”、“大摆队”等。套路之间首尾相接随意变化,在高潮中结束。小场秧歌,则是扮作人物,有较完整之故事情节,按情节组织舞蹈;以舞蹈动作表现情节,场面固定。有《西游记》、《白蛇传》、《刘海戏金蟾》、《锔大缸》、《儿童戏水》、《张生戏莺莺》等。乐亭秧歌分南北两派:南派,在南乡一带,以武秧歌闻名,其套路多,变化灵活。丑角扭式刚健豪放,具有武术架势;北派,在城北一带,以文秧歌著称,扇花、绢花缤纷多彩,丑角动作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具有以情取胜之风格。秧歌之音乐伴奏以唢呐为主,配有锣、鼓、挠、钹。有慢板、中板、流水板等。狮子舞 境内相传姜太公封神时,许多未得封号之兵将而恼怒,即向人间散布瘟疫以害人。上界神狮奉玉帝旨下凡消瘟降妖,取胜后留于人间。之后,人间遂以神狮当为吉祥之象征,逢年过节则以舞狮求吉祥。县内狮子舞盛行于大相各庄、翟各庄一带。有文狮舞和武狮舞之分,文狮舞姿态温顺,有搔痒、舔毛、抖毛、打滚等动作。旱船 俗谓跑旱船,多插入秧歌队之中。表演时,船中人(年轻妇女扮相)双手拎住布船双边,走平稳碎步似流水。另一扮渔夫者,手持浆板做划船动作,二人配合舞蹈。高跷 清末民初,流行于汀流河、会里、徐家店、中堡王庄一带。乐亭高跷高二尺至三尺许,多于春节、元宵节、庙会或传统节日出台。表演技艺性很强,有“钓鱼”、“扑蝶”、“大劈叉”、“大翻身”、“单腿转”等惊险动作。龙灯 三合庄、三刘庄民众多有举办。用竹劈子扎成骨架,十至二十节,每节下安一木柄,舞者握柄晃动外罩画有龙鳞之布围,内点蜡烛。二人舞龙头,八人舞龙身,一人舞龙尾,龙前一人舞彩球斗龙,龙随球进,左右摇滚、上下翻腾。套路有“二龙戏珠”、“龙盘玉柱”、“摇头摆尾”、“口喷火球”等。跑驴 境内流行甚广。用竹劈子扎成驴形有头有尾,腰部留有空当容一人站立其间,外观如人坐驴背。妞为骑驴者,丑为赶驴人,表演青年夫妇探亲场景。作出驴儿颤跑、蹄陷泥塘、用鞭抽打、驴儿挣扎、人前扑后仰等许多姿态,生动活.泼,系民众喜闻乐见之一种民间舞蹈。当年知名艺人有:梁瑞文、梁武、翟俊才等。

  第三节 戏 曲

  乐亭地方戏曲有皮影、评剧和乐亭大鼓书。乐亭皮影流传东北三省,乐亭大鼓也饮誉京、津、唐。均经久不衰。   

  乐亭皮影 乐亭皮影戏,俗称“乐亭影”,又称“老奋影”。乐亭影源于本县,历史悠久,流布区域广,为中国皮影戏千主要剧种。乐亭影自金代发祥,经元、明两代,形成完美之戏曲,且向外流传,至清代初期已遍及永平府各州县,乾隆年间进入北京,落户于东城,形成北京东路影戏。随着乐亭人去东北经商、习商者日增,乐亭影也流传到东北三省,经久不衰。清乾隆乙卯(六十年)科进士曾任殿前侍卫之杨德润(乐亭新寨人)成立正式影班。之后,有崔、刘、张、史四大家先后组办影班,竞相以高价争邀著名艺人之风将皮影艺术推向高潮。民国初、中期,乐亭影发展到鼎盛时期,县内知名影(社)达八十多家。—年四季,影声不绝。著名艺人有张绳武、李秀、齐怀等。皮影唱腔源于境内之民歌、民谣、俚曲、叫卖调、哭丧调等乡土韵调,夹有乐亭地区语调,娓婉、温柔、尾音细长;语音声细飞音轻、清晰、响亮、优美。因此,乐亭影乃谓乐亭语调之升华和夸张;宾白,即当地方言、俗语之提炼。其行当分为:生、小、冉、大、净五种。生,又分小生、老生,其唱法又分文生、武生、穷生和花生等;小,又分青衣、闺门、刀马、花小等;冉,也分文武;净,也有红净、毛净之分。清末民初唱生行之著名艺人为韩增(迎好人),其唱声清脆,腔调甜润,为穷生唱法之创始人。继其后者齐怀,(张庵村人),其唱声柔韵绵绵、吐字准正、慢声感人,独树流派,皮影界奉为“一代宗师”,听众誉为“皮影泰斗”。唱老生行之著名艺人为张绳武(滦南人)。长期于乐亭各影班从艺,独创一种“呵腔”,韵味醇厚,遒劲有力,苍老唱声中孕有英挺之气,尾音一“呵”,魅力无穷,观众闻声为之倾倒。唱小行之名角为苗幼芝(苗庄人),善唱小旦、花旦。其嗓音甜润、腔调柔媚,影界称其为“花腔”创始人;唱刀马旦(小)之李玉田(艺名李四),善于刻划人物思想感情,被誉为“皮影状元”;后一代之旦行名角为孙晶卿(庞河村人),嗓音好、唱腔美,人称其唱腔“珠圆玉润”、缠绵娓婉感人,柔而不冗、媚而不妖,细腻入微,于发音吐字,控制气息上有人所不及之处,同行者多效仿,成为独树一帜之“孙派”。唱净行者马荣久、曹辅权均为净行名角,马荣久发音宏亮,吐字清晰、节奏明快;曹辅权音域宽广,气壮声宏、音韵铿锵,大慢板绕调感人。丑角名匠较多,以吴秀清、李际平之名气最高。皮影音乐深受传统庙堂音乐影响,如乐器配备上有锣、鼓、铙、钹、唢呐、笙、四胡、三弦、阮、笛子等。皮影之美术造型主要源于庙堂美术和民间纸扎(办丧事扎的纸人、纸车马等)、剪纸、砖刻和石雕。影人,初以素纸雕镞,继改用羊皮为料并用彩色涂染,最后改用驴皮雕刻,不仅透亮、有韧性,又结实耐用易保管。乐亭影人造型俊秀,雕镂精细,彩色鲜艳、结构严谨,对比协调,求细求工。作忠良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形。影人雕刻艺人,早期有聂春潮、王遇鸿;后有孟继起、杜长安等。乐亭影剧目颇多,有《青云剑》、《瓦岗寨》、《大隋唐》、《薛家将》、《罗通扫北》、《杨文广征西》、《二度梅》、《打登州》、《五峰会》、《西游记》、《岳飞传》、《全家福》、《包公案》、《施公案》、《白蛇传》、《秦香莲》、《甘露寺》、《古城会》等百余卷。

  乐亭大鼓 清代初期,乐亭城内凡自娱好乐之人爱唱“清平歌”,乡间也流行散曲类小调。后来以三弦配奏“清平歌”,遂悦耳动听,较之旧曲大不相同,于是齐呼之为“乐亭腔”。之后,在伴奏上增添了鼓、板;在演唱形式上,改“唱而不说”为“唱而兼说”。约在清嘉庆五年前后,乐亭腔进而形成“乐亭大鼓”。道光三十年,大鼓艺人温荣将木板改为两片铁制简板,称“梨花板”(犁铧板之谐音),因起初梨花板是截取农具犁铧之尖磨制而成,形如半月,夹于指缝间,敲起来叮叮铃铃,或哑、或放、或单、或双,加花变奏,意境轻快。艺人皆效而用之,故流行开来。温荣遂得“温铁板”.之称。后学弟子纷纷拜其为师,温荣遂将原来流派繁杂之众多艺人一统门下。并建宗谱称.“清门”,其艺人称“清音弟子”,分十代:即玉、月、德、来、学、文、智、华飞开,从而乐亭只有清门一家。一次,乐亭县皇粮庄头崔佑文去京进奉,带温荣与皇上献艺,大被赏识,封予“顶子”,并钦定为“乐亭大鼓”。唱腔和曲调吸取于皮影、京剧、评剧和其他曲种中之优美唱腔,形成固定腔调——“九腔十八调”。于说唱节奏上创出:慢、慢流水、紧流水、快、散、红、黑飞内、起飞落、收、留、转、数等十四种板式和三字句、五字句飞六字句、七字句飞八字句、十字句乃至几十字之变格句式。清嘉庆年间,乐亭大鼓始流传于滦县飞昌黎,进而迁安、水平(卢龙)、榆关一带。随着乐亭人去东北经营者日益增多,乐亭大鼓也展向东北。光绪四年,奉天小东门外之“老君堂江湖行祖师碑”上已有乐亭大鼓艺人杨长久之名;温荣弟子陈丰盛首闯东北,光绪十七年病逝于黑龙江省双城县。民国六年,艺人胡少兰于唐山开辟鼓乐大鼓演出场地,进而扩向汉沽,后来又挤入津、京。民国中期,乐亭大鼓形成两大派:东路派,以韩香圃为代表。其唱腔善用丹田之气唱空腔,嗓音圆润,旋律婉转、柔美细腻,注重节奏鲜明、吐字纯正;唱调要求严谨规格,绝不因词害曲,因词折曲。西路派,以靳文然为代表。其唱腔嗓音粗犷,善于控制声音,重喷口、气口,巧用鼻音;以字润腔,力求字正腔圆,流利自然。重表演声情并茂。乐亭大鼓书目甚为丰富,约176部。其中长书2《杨家将》、《隋唐演义》、《呼家将》、《岳飞传》、《包公案》、《三侠剑》等31部;中篇书2《回杯记》、《瓦岗寨》、《呼延庆打擂》、朋、上坟》等17部,段子:《芦花荡》、《双锁山》、《白蛇传队《玉堂春》、《西厢记》、《蝴蝶梦》飞《王二姐思夫》、《六月雪》、《小姑贤》等107个;书帽有《耗子摔跤》飞《老财迷》、《绕口令》、《现世现报》等12个。

  评 剧 评剧前身为蹦蹦戏,后来又称为“莲花落”,也叫“落子”。演唱者边唱边舞,手打竹板。道光年间,流行于滦县、乐亭一带。光绪年间,落子由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后来为多人演唱,各唱角色,形成戏剧形式。光绪十年,乐亭庙上崔家崔佑文组办由艺人邱喜、张玉琛、张玉树、杜芝艺(金菊花)、金开芳、任连会、成兆才等20人组成“双发合”落子班。双发合组建后,多为崔家之河北梆子戏班唱帽戏(垫场戏)。由于落子唱腔基于民歌,唱词通俗,颇受群众欢迎,压过河北梆子。之后,同台演出则由落子戏压轴。崔家见落子有前景,遂又办起小班,招收孙凤鸣,孙凤刚等四兄弟(胥各庄人)和任善庆、刘一根等十几名十岁左右之少年,学唱莲花落,由王连、张连、陈君、张一根任文戏教师专教唱功;齐老板等为武功教师专教武功和身段,边学边演,二、三年出科(结业也称出师)。此小班,成为乐亭评剧史上第一个科班。双发合班艺人吸取了河北梆子和乐亭皮影之腔调、板式、各行当表演程式、音乐伴奏和舞台调度等之长,改革了落子。表演上依据行当和人物之不同,在服装、盔头、冉口等皆有固定;乐器伴奏除竹板外,增加有板胡、横笛和锣、鼓、铙、钹,并试用大戏(京剧)之锣鼓绎。至此,莲花落形成为一地方剧种,之后,改称“评剧”。双发合为乐亭县第一个评剧班。排演出《红娘下书》、《马寡妇开店》、《朱买臣休妻》、《秦雪梅吊孝》等戏。双发合造就出成兆才、杜芝艺等第一代杰出之评剧艺人。他们运用梆子、皮影唱腔创造出评剧之“大悲调”、“小悲调”、“大慢板”和“哭迷子”等高亢豪放之腔调,并完善了评剧旦角之表演程式。民国中期,评剧已发展为全国性大剧种。舞台语言逐渐脱掉冀东乡土语格调,舞台宾白、唱腔亦趋向京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