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2:15:00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冯春宁
众所周知,每年冬春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使得不少患者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一年之中夏季血压最低,症状会相对稳定一些。其实不然,夏天气温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了3-5倍,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另外,夏季出汗多,血液相对浓缩;再者夏季胃肠道疾病高发,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也易诱发冠心病;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夏季养生之道同样不容忽视。
夏季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关键,在于加强高温时期特定危险因素的管理。
一、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发病风险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夏季,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引发危险事件。首先是血压的波动。由于气温升高,血管扩张,血压可能会有所下降,而这个时候如果降压药得不到及时调整的话,可能会使血压降得过低,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就可能引发心肌梗死等意外。因此,在血压容易波动的时期,建议高血压患者增加血压测量的频率,必要时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便于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大起大落。另外血脂和血糖也会因夏季气候、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出现波动,所以也要严格加以控制,定期检测。
二、饮食有节, 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
一到夏天,饮食习惯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夜排档、夜宵的增加,导致暴饮暴食、饮酒无度,另一方面夏季病原菌繁殖旺盛,食物容易腐败,不洁饮食容易引起急性胃肠道感染,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所以,夏季不但饮食要清淡,而且不可暴饮暴食。
夏季营养要注意全面均衡,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饮食多样化,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要注意保持体内酸碱平衡。饮食调养方面,推荐食用温、软的食物,避免过度喝冷饮,冰冻瓜果、甜腻食物也应少吃。可多吃绿豆、百合、黄瓜、豆芽、鸭肉、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食物清热祛湿,益气消暑的食物。烹调方式:避免油炸,多凉拌、清蒸、水煮。饮食原则:一少,总量控制,每餐7-8成饱;二多:食物种类多,不偏食、不挑食;主副食搭配,三餐热量分配合理,早餐吃好,中餐吃饱,晚餐吃少;坚持少油,每日每人不超过25克,科学控盐,每天不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大量出汗者,可适当多补充一些盐。
三、限制饮酒
限制饮酒量:健康饮酒量的定义为一个到二个标准杯;一个标准杯是指酒精的含量为12克;相当于1罐啤酒、100ml红酒,半两二锅头;每个标准杯相当于25克主食的热量。避免饮用大量过凉的冰镇啤酒,更不可过度饮酒。
四、坚决戒烟
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因素,且是唯一可控的危险因素。烟草通过损伤血管内膜,始动动脉硬化,同时抽烟使心率加快,冠状动脉痉挛,减少心肌血供。每年由于吸烟导致的死亡多达100万人,其中33.5%死于心血管疾病。抽烟可以增加冠心病的猝死概率;戒烟,是所有冠心病治疗中,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治疗,戒烟可以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下降36%,超过目前服用的所有药物。
五、保证水分充足摄入
水是人类生命基础,人体所有的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夏季由于出汗多,更容易缺水。当您口渴时才喝水,已经属于被动饮水,通常情况下应该在在口渴出现之前,定时饮水,机体有充足的水,起到内洗涤的效果,有利于机体代谢,改善内分泌及各脏器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成人需饮水1200-1500,老人1500ml左右,夏季出汗大约1000ml,高温下剧烈活动高达8000ml,大量出汗后补充无机盐:水果、瓜、汤。科学饮水的方式:不在口渴时大量喝水(一次超过500)-影响消化、反射性排汗、增加肾、心脏负担;不在口渴时随便喝两口了事;真正有效的饮水方法,是指一次性将一整杯水(约200ml)喝完为止;老年人可分成两次缓慢饮用。清晨饮水每天250ml温白开水,6.5 饭前一小时饮用100-150ml, 控制饮水温度:将水煮沸3-5分钟,自然令却20-25度,效果最佳; 不喝生水、陈水。
六、避免过度劳累、熬夜
英国和日本联合惊醒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量的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会引发心脏猝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劳累出现的心源性猝死,多不胜举,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健康的体魄来自好的睡眠。在夏季往往睡眠质量欠佳,如果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午睡半小时可使血压及心率曲线出现一个低谷,冠心病发病率减少1/3。
七、保持好心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积极地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做到心有朝霞,胸怀开阔。同时要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一项业余爱好。更重要的是少熬夜,减少夜生活,健康的体魄来自好的睡眠。情绪剧变可诱发急性冠脉事件;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因此,保持情绪稳定、起居有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要防止“情绪中暑”,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要特别注意“静心”养生,做到“心静自然凉”。
八、适量运动,积极劳动
夏季因天气炎热,运动后很容易出汗,所以运动锻炼一定要适度,但也不能完全不锻炼。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可增加肌能储备,对改善心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运动适度的前提是,运动后不能有不适的症状出现,运动量因人而异,可循序渐进地增加,一般每周锻炼3小时以上。运动要适量,避开高峰期。“高峰期”是指上午6时~9时,该时段为冠心病的高发期,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变缓,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炎热夏季,冠心病老人最好将运动时间安排在较凉爽下午或晚上,切忌在烈日下锻炼,且锻炼时间不宜太长。
另外,积极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也是非常必要的,二者结合可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的适量运动,可以预防和消除疲劳。以心率为例,如按70次/分,如果经过运动锻炼可以减到60次/分,表面看也许与以前没什么差别,只减少了10次心跳,可是在一年间,就减少了550万次心跳。最新的健康研究证明,正常范围内心率越慢,寿命越长。健身锻炼有益心脏健康,最有益的锻炼项目是大步行走。身体的局部锻炼(如哑铃、拉簧)则对心脏无甚益处。
九、预防心衰,调节水盐
炎炎夏日对心力衰竭患者而言是一次艰难的考验,稍有疏忽,急性发作就会不请自来。一要注意水、盐平衡,二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三要慎用空调、电扇,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都是心衰发作诱发因素,避免了这些诱发因素,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安然度过夏天。服用利尿药的患者,根据浮肿情况随时调整利尿药的用量,尽量不要让脚肿出来,不要出现疲乏无力感,一旦有这些症状或体征出现,就要及时化验电解质,以便更好地调整用药量和水盐的补充量。
十、注意防暑降温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室外活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天气闷热时,室内可以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太低,26 左右为宜。炎热夏季,当出现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的“桑拿天”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特别应注意避免刚从炎热的室外回来后,就对着空调机的冷风长时间直吹,这样最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
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季要尊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己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发生以下情况必须立即上去医院检查;一是突然发生的胸痛、气急、喘促要提高警惕,持续15分钟不能缓解者;二是持续30分钟以上者,即使缓解了也要马上去医院检查;三是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比如原来散步较长距离没有问题的,突然走100米就走不动了,原来爬三四层楼没问题的,突然爬两层楼就心慌气急了,也应及时到医院去诊治,以免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
最后将最近网上最流行的一句话话送给大家:“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想通,有理也要让人,有权也要低调,不累也要休息,不富也要知足,再忙也要锻炼!”
至理名言!照着做准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