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广州旧闻篇] “大姑,买番鬼佬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9:29:48
2006-06-20 09:33:4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姑,买番鬼佬嘢”
80年前,杨巷成为广州售卖洋货的“流行前线”
历史精神
从“抵制洋货”到“抵制国货”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洋货街其实并不陌生。两年前,在CEPA会议后,首家“香港城”在广州北京路开幕,来自香港的免税商品,成为时尚人士的心头之好。
再回望二十多年前,位于香港与深圳交界处的中英街呈现出何等繁华的景致:在这长不足250米、宽不足4米的街道上,一天涌入游人十万人次。当时,如果来广东而没去深圳,等于白来了;如果来了深圳却没去中英街,回家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提起去过深圳。
以销售外来商品为主的洋货街,广州历史上也曾有过。翻翻上世纪20年代的旧报纸就可以发现,位于西关的杨巷——一条并不算很知名的小街道,却是当时热闹无比、堪比后来中英街的洋货一条街。
上世纪20年代,男人用的笔和皮带,女人用的高档香水和丝袜,还有家庭食用的米面、工业需要的汽油,几乎全靠进口。洋货价格甚至直接影响到广州物价的走势。
长期以来,“舶来品”、“进口商品”,这类词汇经常用来代表着“高档”、“昂贵”,但在上世纪初,舶来品却不一定全是高档商品。舶来品中有价格高昂的英国绒布,也有廉价的“玻璃皮带”。西关的一些老人说,这种用塑料制成的透明腰带,价格优惠,曾是广州人追逐的时尚装饰。
我至今记得中学课本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那一篇: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某一天,戴旧毡帽的农民兄弟们稻谷丰收,但却只能贱价出售,因为“各处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卖了米的“旧毡帽”需要在这城市里买什么呢?往街上一走,“洋肥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洋火也要带几匣……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有些人甚至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冲下去,等会儿倒出来照旧是烫的……还有最能吸引孩子的是“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这街市上的东西都是简单的日用品,但几乎没有一种不是姓“洋”的!
情况如此严峻,于是总有爱国者呼吁“抵制洋货”,但面对这些价格不算高、实用性却很强的舶来品,所有的呼声显得苍白无力。那些工业化生产出来、价格低廉的日用小商品,对处于农业社会的中国市场,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省港大罢工的浪潮曾短暂影响外来商品,但罢工过后,市场上的舶来品又回复繁华。
当时光流转到今天,同样是热闹街市,纷杂的叫卖声又在售卖工业化生产的小商品。但与80多年前不同的是,这些商品的产地已经全部改为中国本土。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的加工基地,无论你走到世界哪一角落,你买到的小件日用商品,都极大可能是“MADE IN CHINA”。以至现在出国旅游的人,购物时也特别小心谨慎,生怕买到的手信竟是国产货,回国时遭人嘲笑。
以前,廉价的舶来品大肆进军中国市场,如今,中国小商品攻占了世界各个角落。以至有人开始“抵制中国货”了。
回想两年前广州“香港城”开业之际,一天里迎来三万顾客,半年后却有半数商家关门大吉;二十年前名盛一时的中英街,如今却有九成店铺关门。并不是所有舶来品都能吸引人。“抵制”的呼声,对于普通市民的生活来说,完全是多余的。一旦国内商品比外来商品更物美价廉,聪明的消费者自然会做出选择。
落笔到此,又想起一位在外国做导游的中国朋友讲过的故事——他常看到许多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购物时一看到“MADE IN CHINA”字样,就如同烫伤了手那样将商品扔下。他却不无认真地说道,“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热爱自己的商品,我们的产品又如何能赢他人的尊重呢?”
旧闻辞典
① 【省港大罢工】
旧闻中提到的“罢工”指的是省港大罢工。1925年,广东和香港工人为支援上海人民因“五卅”惨案而掀起的反帝大罢工,史称“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23日,部分香港罢工工人和广州工人、农民、学生、黄埔军校学生等十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经过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到英法水兵的射击和军舰的炮轰,当场死亡52人,重伤170多人。惨案发生后,罢工委员会组织了2000多工人纠察队,封锁了香港及沙面租界的交通,断绝对香港的物资供应,省港大罢工坚持了1年零4个月,杨巷的洋货业大受影响。
② 【十三行大火】
旧时广州的“十三行”,位于今天广州文化公园附近。19世纪初期,广州十三行商人被当时的西方人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商人,他们手中的财富连政府都眼红。鸦片战争赔款白银中,有200万两白银是十三行商人自筹。旧闻中提到的“十三行大火”,是指1822年,发生在十三行的一场大火,持续了七昼夜,大火中熔化的洋银满街流淌,竟流出一二里地,这场大火烧毁了商馆价值4000万两白银的财物。十三行曾是广州洋货集散地。十三行衰落后,广州卖洋货的地方转移到杨巷和十八甫一带。
③ 【十八甫的百货巨头】
“光商”、“真光”公司,都是广州近代百货业巨头。光商公司可以说是广州近代百货业的始祖。1907年,光商公司在十八甫开设了广州第一家采用分柜式售货的百货公司。三年后,真光公司也在十八甫开业。这两家公司与先施、大新并列为近代广州四大百货巨头。

如今杨巷路上的店铺主要经营服装配料生意,这个市场,其实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形成。

近代广州百货巨头也大量销售“洋货”。这是1926年4月19日,真光公司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做的广告。

民国时期上下九一带,下九甫曾是专卖国货的地方。

十八甫也是卖洋货的地方。
旧闻延伸
影响广州市价的舶来品
上世纪20、30年代,舶来品在广州占据重要地位。市面上,人们日常用的面粉、米、石油等,都大量使用进口商品,以至每逢外来商品短缺,市场米价、面价、油价就会飞涨。
舶来品曾控制广州物价
1925年,广州市面上曾因洋面来源短缺,市价飞涨,每包涨至八九元。后美国商家把面粉运进广州,面价马上暴跌。同月,俄罗斯汽油大量进入广州,也使广州油价大幅度下跌。舶来品操纵了广州市场,这引起当时许多爱国人士的担忧。那段时间,报刊上时时有人发文章:呼吁不买洋货。
1926年,省港大罢工影响到省港两地的外贸市场,外来的商品难以进入广州。这一年,专卖洋货的杨巷没了以往热闹,很多店铺关了门。
竞争中涌现出民族老字号
据《广州市志》记载,20世纪初到30年代是广州日用工业品商业发展史上一个转折点。此时,广州商品生产出现了由杂到专、由土转洋、华洋结合的更新升级。民族工业产品增加了,人们的服装变革和消费习惯也在变化,对日用工业品市场提出了新的需求。可以说,广州许多著名的老字号和行业中的始创商店就是在这一时期先后建立起来的。
旧闻回眸
1925-1926
下九甫和杨巷
据1925年7月25日广州民国日报 作者招桂源 谁都知道,下九甫和杨巷这两条街的店肆所售的是什么了。下九甫是专售我们本国的纱罗纺织的。而杨巷却专卖竹纱格布等外国货。我们如果把这两条街来评论一下:一条是振兴国货,而一条是专卖外货、替外国人作销场的。我们若把广州市的人来分析一下,去下九甫和杨巷买物的两种人中,去下九甫的比去扬巷的高尚得多了。
或有人说,杨巷就没有土货么?难道去杨巷的通通都是买洋货?咳!你错了。到杨巷去的人,有几多是注意到土货而帮衬的啊,即便有,也少之又少了。
杨巷难闻大姑声
据1926年4月11日广州民国日报 作者 中心 杨巷地处西关交通要道,是舶来品的劝销场。我们试看店里所卖的竹纱呀、花布呀、绒呀,哪种不是从外国运来的。除非我们不走进杨巷,若由那里经过,眼帘的景象,令人痛心疾首。有亡国无日矣之叹。
但如今呢,情形就大大不同了。所有店铺都关上门,亡国的舶来品也不陈列了。“大姑,买番鬼佬嘢”的肉麻声音也不闻了。“妆盆在即”、“货尾半沽”的行骗招牌也不见了。一条繁盛的杨巷,弄得水静河飞,惟有孤清清的几间店铺在点缀着。呵呵。这岂不是罢工的成绩吗?这岂不是打破靠他做销场的帝国主义者的饭碗吗?真真可贺可喜。(见旧闻词典①)。
十八甫今昔观
据1926年10月19日广州民国日报 作者粱季文 十八甫位于西关的中心,商号富盛,地居动要,风声繁华,其中所沾货物,舶来品占大半,是英日各帝国主义者一大销场。
该街在十三行遭遇大火之前(见旧闻词典②),不过一寻常巷陌,其崛起时间,只此三四十年间。曾忆童年时从此街走过,只有三数间设备简陋的小洋货肆,后来逐渐增设。到了十年前,始有规模较大的“光商”、“生生”(见旧闻词典③)两公司出现,但是资本不充,昙花一现,一蹶不振。
因该地接近海舶,运轮利便,所以能广集资本。等到专销洋货的真光公司立于街中,这条街就觉得非常兴旺了。
及至今日,马路筑成,交通益便,一般长袖善舞的商贾,遂纷纷投资,争向此地发展。可惜,土地有限,财东多众,一些商人多方营求,务求一席之地,而那些大地主,就视之为千载良机,不惜垄断居奇,虽只有数方、仅能“容膝”的摊位,月租也要百数十元。
有的地铺刚装修完竣,开业未到一个月,就被人收去。而在修路期间,因为租金低廉,有些地主就预租营业,等到“捱足抵水”,又马上以匪夷之法将租商赶走。所以,十八甫“本钱不多”的小商人,常叫苦不迭,大大亏折,欲哭无泪。而大地主的荷包,就“大肿胀”了。此中人物,以某影戏公司的卢某为最活跃,也最辣手。有此黑幕,不得不揭露,为后来的投资者提个醒。
这些日,十八甫天朗气清,且新路告成,尚未通车,畅行无碍。故此街仕女往来,熙熙攘攘,拥挤情形,得未曾有。其路心吹笛卖榄、演说卖药者,竟有十多人。而觅利之厚,听众之多,当推扮马师曾唱“佳偶兵戎”的恒记。而资格最老、擅吹双笛的福记,反无人过问。于是,每晚恒记见福记便大发牢骚,见者都笑不可抑。
旧时世相
俄油到粤 油价下跌
据1925年5月26日广州民国日报 苏俄运载大量煤油输入广州接济市面,煤油垄断状况因此扭转。煤油市价,渐已低落。据调查,煤油市况如下:新星水每箱11.6元;新幸福水10.3元;新宝盖水10.2;十字水9.8元;新鹰水10.3元。比较俄油未运粤时,每箱已跌价数元。
点评:当时中国市场已对部分洋货产生相当程度的依赖,一旦中断供应,产生供需不平衡,会让无良商人有机可趁,大肆牟利,市民受损。国货要提倡,但不考虑市场需要,一味抗拒洋货也得不偿失。
外国面粉垄断广东市价
据1925年5月27日广州民国日报 此前,广州市面上洋面来源短缺,导致市价飞腾,每包涨至八九元,以致民食大受影响。现在,美商来货恢复原状,源源输运进口,故面价随之暴跌。现查兵舰牌、花银印、关刀、大炮、白菜、香蕉、粟米、自由钟、红屋等面粉,均跌价至每斤四点五元,一般垄断居奇的面粉行商,因遭此意外,无不大受亏折。据闻,囤货最多之某大糖面庄,竟折损资本至十余万,几濒于倒闭。
点评:大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无良商人借机盘剥。此次偷鸡不着反蚀米,也应有此报。通过这则旧闻,那时国人对洋货的依赖程度也可窥一斑。
一个女学生的日用品
据1925年5月29日广州民国日报 散发妹头水、镶珠石玳瑁发夹、金链地球墨自来墨水笔、丝袜、粉纸、爽身粉、镶黑漆皮白帆布鞋、鞋粉、烤发钳、火酒、烧发钳、抹漆(皮鞋用)、襟头花、大炮台烟仔、绢遮、手袋、无接痕、布衫布裙、五色洋信封、一分贰邮票。
点评:头水、发夹、自来墨水笔、丝袜、帆布鞋、手袋、洋信封……从头到脚,从装扮到信件往来,洋货对国人的渗透已经不知不觉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点在受西洋教育影响较深的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海外华侨汇款接济罢工
1926年4月19日广州民国日报 因英帝国主义仍无诚意解决罢工事件,国民党中央海外部及华侨协会前月纷纷函电海外华侨,嘱其再接再厉,援助工友到底。各处华侨多来函来电踊跃进行。古巴夏湾那昨汇款到八千元,安南(今越南)报告汇七百磅(约五六千元),墨西哥报告汇四百余元,其他如南北美洲、南洋、暹罗等处多报告继续进行,并勉励工友坚持到底。
点评:省港大罢工持续一年零四个月之久而最终取得胜利,工人的坚持固然是主因,但各界人士与海外华侨长期的经济资助也是不可或缺的后援力量。国难当前的时候,国人的爱国意识总比其他时候来得强烈。
组织国货出口
据1926年4月20日广州民国日报 中华国货促进会提倡组织本省土货赴美国费城比赛一事,经集议数次,迄今没有方案。昨天终于接到总商会的会函,面约各界讨论进行。
来函内容为:此前国货促进会与四商会曾在本会开联席会议,筹商赴赛事宜。由于当时尚未接到赛会章程,无从办理,于是公议先取会章,再行决定。后本会函寄美领事及交涉署商务厅查取章程,迄今未接到回复。但既已接到农商部来电,加上各项章则送到,自可筹商进行。现定于4月20日,仍在本总商会内开联席会议,决定方案。除分函外,合将送来赛会章程及各项规则刊录函送贵会,希为查照。即祈举派代表,届期下午两点钟莅会出席,公同筹议,勿延为盼。此致国货促进会。广州总商会启。
点评:国货出口这一提议颇有意义。但从会函来看,如何参赛,亦即如何推销国货,始终有许多困难之处,颇多阻碍,不得不一次次集众公议讨论方案。还有一个颇有深意的字眼——“土货”,以土货来称国货,一土一洋的对比,可见国人对国货本身和国货出口的不自信。
抚昔思今
百年杨巷
被访者:许恩正(原荔湾区信访办兼编志办主任)
如今的杨巷路是一条服装配料批发集散地,服饰上的小配件,只要你想到的,基本可在杨巷找到。这一布料市场,早在民国初就形成了。
□杨巷卖洋布
年逾七十的许恩正老人,原为荔湾区地方志办主任,世居西关。他回忆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杨巷开辟马路,更名为“杨巷路”。那时,杨巷是布匹经营的集散地,可以说是一条专业市场路,所出售的布匹可算土洋并举。本地的云纱、丝绸、外来的英国绒、化纤布等都可买到。
□多宝路做洋服
与此相配的是,在多宝路、宝华路、十六甫东四巷等地,有许多裁缝店,为人们度身订造洋服、西装。后来,这里还出现一“李裕兴”针织厂,是当时比较出名的内衣品牌。
□一套好西装过千元
做一套好的西装是很奢侈的消费行为,大概在1947年前后,做一套仅手工费就要五六百元,如果面料上采用进口的英国绒布,仅布料就需要四五百元。这样下来,一套西服花费过千元,而当时普通人的月薪也就30元左右,一套西服的花费是当时一个家庭一年甚至几年的生活费。
杨巷流行过哪些洋货
被访者:潘广庆(原荔湾区人大城建委主任)
杨巷所在的位置,正是西关东南角的中心。旧时,从西堤江边,沿着马路往北走不远,可以一路走到杨巷。那时西堤到爱群大厦一带的江面上全是码头,所以往来港澳地区的内河船只都停泊在那里。国外的商品进入杨巷,交通非常便利。
□四乡“水客”是杨巷的主要客户
四乡的“水客”(小商贩)到广州买东西,首先都会到杨巷,他们进货后再从水路运回家乡,供销都很方便。因此,杨巷的客户主要是广州周边的小商贩,为了吸引客户,杨巷商家使出各种方法来招客,因此一走进这段路,充耳尽是叫卖声。
□旧时广州除夕花市设在杨巷
当时的西堤商业区是全市最繁华的地方,就连广州的除夕花市也设在杨巷。每到年三十晚,从芳村、顺德等地来的花农在这里销售鲜花,虽然没有现在的花市热闹,但品种也很丰富。
□铅笔、圆珠笔、钢笔流行
繁华的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过半是国外的舶来品,其中以一些工业生产的新式日用品最为流行。例如圆珠笔,民国期间已经很少用传统的毛笔,改用更方便的铅笔、圆珠笔和钢笔。进口的圆珠笔,看着很新鲜,写起来很流畅,价格也不算贵。
□男人喜欢玻璃腰带
男人们还喜欢时髦的“玻璃腰带”,各种色彩的玻璃腰带,就是用透明的塑料制成,是美国的商品,价格只需三五元。而本地的皮带,真皮制成,至少也要十几元。
□女士喜欢丝袜、香水
女士则喜欢丝袜、香水等,这些简单的日用品,却没有一件是国产的。这些洋货对国货市场的冲击,“确实是有的。”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郭毓玲
实习生 卢莹
摄影:本报记者 邹卫
责任编辑:杨拂玄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