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学历不是问题”是有前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17:06
长江日报:“学历不是问题”是有前提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志武
2009年08月25日09:05  来源:《长江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近几日,因苏州新任市委书记“在职大专”学历的新闻引发了评论者们对于学历问题的关注,讨论非常热烈。除了一些扯得很远的调侃,更多的意见集中于对江苏省此举“破除学历崇拜”的赞誉。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意见多少也是有些认同的。但读到一种“学历不是问题”的提法,倒生发出一些感慨来:学历不是问题那要看是对谁而言?
虽身为高校教师,做的就是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工作,我并不希望用人单位不切实际地提高就业门槛,那些并不需要硕士、博士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偏要在招聘条件中设立硕士以上的条款,我是极为反感的。我也一直认为那些学历低甚至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中,确实有很多是非常优秀的。如果社会能在准入、晋升、退出等职业环节都不唯文凭是举,我是非常赞同的。
问题在于,学历在很多场合都是一道门槛,低于规定学历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参与跨越门槛。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哪个单位招聘不要求“高”学历?饭馆招端菜倒茶的服务员要求中专或高中以上,这个规定就把初中毕业生吓退了;图书资料员要本科以上,那些专科生连登记整理图书的门槛都进不去;就连报社招聘编辑记者,越来越多地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作为硬杠杠,一些很优秀的本科学生都有些绝望:难道本科生连当记者编辑都不够格吗?面对这样的喟叹,我无言以对,那是用人单位设立的门槛。作为一名教师,我多么希望用人单位以能力考核作为吸纳人才的标准,发出“学历不是问题”的声音。
也许有人会说,职业准入与晋升的门槛是不同的。官员晋升主要应看实绩而不是学历,它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学历门槛要求是不一样的。就说职务晋升(职称是学术职务),高校教师不管在专业领域多么优秀,多么有影响,多么受学生爱戴,如果没有博士学位,是不可能被评为高级职称的。也许又有人说高校教师与行政官员不同,那么,近年来各地招考副厅级干部(也应视为晋升的一种方式)规定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也规定了学历门槛吗?所以,即使是在行政系统,职位的晋升也是要看其学历背景的。要不然,那么多政府官员到高校去拿硕士博士学位,为何?
我并不想谈学历本身意味着什么。但对于需要设立学历门槛的单位来说,学历确实还真是个东西。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一般的思想水平甚至一个人的品德修养状况,这是从事某一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此时,学历是个问题。但对于要为某个不具备那个职位所设的学历门槛的特殊人才打开晋升通道时,管理者更看重的是他的实绩、能力,学历此时就什么也不是了。
那么,学历到底是不是个问题呢?说它是个问题,其前提是它对准的是多数的一般人。说它不是个问题,其前提是它对准的是少数的特殊人。进一步说,学历问题说到底不是透明与否的问题,也不是诚信与否的问题,它是个关乎多数人公平的问题。
市委书记“在职大专”引关注,相官何必问学历?
网友:李波
2009年08月21日11:24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南京原市长蒋宏坤已于日前出任苏州市委书记,在官方公布的蒋宏坤简历中,“在职大专”学历引起极大关注(据《重庆晚报》8月21日)。
不知从何时起,“官至副厅级以上的人,其学历最少也应是‘博’、‘硕’、‘本’”这种没有任何必然依据的观点竟然广为公众接受。这是一种“唯学历”的表征,往深处想,还是一种官本位思想的残留。
时下,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进程加快。一大批高学历的官员走向各级领导岗位,这当然是一种适应发展的进步。不可否认,许多高学历官员,博学广益、视野开阔,在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实践中,他们实现了把深厚知识底蕴转化成执政思路创新、执政能力提升的动力,受到党和人民的肯定。
然而一叶障目般取景,极可能使我们走向误区而不自知。诸如“学历”,它只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证明,其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为官抑或是做其他工作,有学历者不一定能办好差事,无学历者或者能完成得更好。这种朴素的逻辑不消细说,人人皆知。
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干部任用问题上,有些地方却一味的强调“高学历”、“名校”、“海外背景”。这多少有些盲目的要求,豁然出现在绝大多数公务员招考简章与干部任用要求上。我们对学历的迷信,似乎越来越严重。
苏州是我国工业重地,该市连续锻炼出了几位具备“高学历”且有作为的官员,于是新调来一位只有“大专学历”的市委书记,人们就“不习惯”了!这种不习惯是对中国人事制度的误读,亦是官本位思想的后延表征。
为什么副厅以上高官就一定要是“硕士”、“博士”?许多由于历史原因、家庭原因无缘接受高等教育,但具备执政能力的人,莫非就不能为官?抑或者凡是当上领导干部的人都应该有“高学历”,即便没有也得去“挂”一个。就和挂QQ一样,把名字挂在高校,挂到一定时候,学历也就升级了?
不要以为官员都是变形金刚。试想:副厅级要是硕士、厅级要是博士、副部级要是博士后,那部级乃至以上,可不要搞个“勇士”、“壮士”么?
套用伟人的话,不论是“学者型”干部还是“草根型”干部,只要能造福百姓,就是好干部。
党内党外,官方民间,在评价干部的时候,都要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相官绝不唯学历,英雄何必问出身。
市委书记“在职大专”学历何以引人关注?
网友:孙晓波
 
2009年08月21日09:2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南京原市长蒋宏坤已于日前出任苏州市委书记,以接替从这一位置调任深圳市长(代)的王荣。在官方公布的蒋宏坤简历中,“在职大专”学历引起极大关注。(重庆日报2009年8月21日)
作为官至副厅级以上的蒋宏坤,仍然保持着大专的学历文凭,而且还是个“在职”,这一份本色与诚信,在今天浮躁而潜规则盛行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满眼望去,在官员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尤其是高官中太少太少却又夺目,目前知道的仅有上海浦东区长是在职大专、国家发改委主任是中专。看看今天的某些年轻官员,本事、能力不一定长了多少,什么研究生文凭倒了弄了一大把,看得人们眼花缭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其实,蒋的文凭之所以引发关注,并不是这份文凭本身,而是透过文凭背后的秘密:一是真正做到诚信不容易,于人如此,于官更是如此。现在有时候想起来,这世界真的有些让人尴尬,人们偏偏关注起“低学历”的高官,不知道这是否有些反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官员的文凭都来了个大提高,如果说没有掺杂水分,倒是值得大为高兴,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来一次真正的官员文凭大清查,恐怕是会大吃一惊的。当我们有时候看到某些领导的“大学”、“研究生”文凭,实在有些哭笑不得,但好象也见怪不怪了,因为大家都在这样做,不仅是官员,更有那些为着权钱折腰的高校,这实在是莫大的悲哀。在这样的环境下,“低学历”高官显然是一份难得的清醒、难得的诚信。
二是真正做到任人唯贤不容易,唯学历论的制度土壤仍然存在。作为一名官员而言,最大的能力应该是在于他们的施政能力和为民谋福的能力,固然学历文凭很重要,但绝不是唯文凭而论,而要任人唯贤。古往今来,都懂得这个道理,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往往走样。而唯学历论的制度蔓延,至少滋长了三种后果:第一,选拔了一些高学历低能力的官员,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第二,滋长了假文凭、混文凭之歪风;第三,形成了干不如学的导向。所以说,这任人唯贤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易,这实际上也是对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种检验。
三是真正做到干事不容易,谋人不谋事的官员大有人在。从蒋的经历来看,他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的,是个干事的领导,是个干实事的领导。现在官员中有一些很不好的风气,比如玩风过盛,潜规则盛行,整天不是谋事,而是谋人,谋哪些人,一者谋上层,二者谋自己,最后都是为了自己。而在潜规则方面,大家弄我也弄,大家玩我也玩。仅从学历来说,有的官员文凭是弄了一大堆,可是本事、能力、政绩却没见弄出多少,相反是不断地折腾老百姓,到哪个地方就折腾哪个地方,走了人人都骂。这实际上是一种投机取巧,一种谋私利。
在蒋的就职演说中,有一句话很让我感慨,那就是“不再东张西望”。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也是非常难的。“不再东张西望”,说到底就是踏踏实实施政,全心全意为民。
在今天的社会里,蒋的那份“本色文凭”,实属难得与清醒,实在有些鹤立鸡群,实在是当今道德、文明、制度建设的一份活教材,值得我们的官员、教育、政府部门好好对照与反思。